第276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露出幾分笑意:「房相的意思是尋訪美洲?」
房玄齡頷首:「陛下先時已下令尋訪海外諸國,此時不過是在尋訪使的任上再加一條罷了,況觀後世之意,往來交流才是長盛之道。」
「異域亦有奇珍,朕觀民間商旅亦探訪新奇,官民兩道共致此一途,必能卓有成效。」
李世民對躬親為政,對這些事物倒也熟悉,此時眉頭愈發舒展開來,一心想著將大唐與外界的交流再完善一番。
明朝。
朱元璋也懶得去糾結什麽明末了,他關心的是後麵的「救命甘薯」:「這甘薯就是紅薯吧!也不知道是何時傳入大明的。」
朱棣眼神深邃:「不管何時傳入,如今鐵定是在洪武年間了。」
「四哥說得對!」朱橚眼中亮晶晶的,「父皇,兒臣想去找紅薯!」
朱元璋一愣,隨即盯著他,沉聲道:「你想去美洲?」
朱棣等人也望了過來,或緊張或意外地盯著眼前的老五。
朱橚迎著父親和兄弟的目光躊躇了一下,還是勇敢地點了點頭:「父皇您也知道,兒臣素無大誌,平日裏就是喜歡些稼穡之事,水鏡中提到的幾種糧食,與當下之大明大有裨益,兒臣想親自去看看。」
他說完還撓了撓腦袋,顯得有幾分傻氣,但語氣表情卻是誠懇極了。
朱元璋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你可想好了?美洲偏遠,尚要尋訪,海上風浪亦多有顛簸,這不是兒戲。」
朱橚抿了抿唇,第一次直視他的君父:「兒臣想試試。」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他許久,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朱橚的肩:「好小子。」
朱橚頓時就笑了。
一旁的朱樉猛然迴過神來,連忙舉手:「我我我!父皇,兒臣可以帶兵去保護五弟,揚我大明國威!」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路途艱險,確實需要護衛一二。」
「是啊是啊!」朱樉笑得極其開朗,「萬一有那些不開眼的,兒臣也可以為父皇收服啊!再說父皇不是要給我們封王嗎?兒臣也不一定要在大明,美洲也不錯。」
???
一眾兄弟怒了:好奸詐,竟然打的這個主意!
被自家兒子「算計」得明明白白的朱元璋臉一黑,一巴掌唿了上去。
「滾!」
【另外,南北朝的時候佛經和四聲傳入中國,啟發了永明聲律說,後世唐詩聲韻的成熟也有賴於此。「拿來」的成功範例,其實俯拾皆是。】
唐朝。
杜甫深表贊同地點點頭:「永明聲律協宮商而煉文辭,雖多約束,然亦促成光英朗練之美,國朝詩賦確實於之受惠良多。」
中唐。
韓愈一臉嚴肅,四聲是挺好的,佛經就算了。南朝信佛的君王,哪有一個長命的?陛下真是執迷不悟,唉!
【如此說來,反麵教材和正麵教材其實很充分了,方方麵麵的事實都證明,迅哥兒的觀點非常具有見地。那麽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了。】
楚棠提出了最後的拓展性思考。
【《拿來主義》的觀點在今天是否還具有參考性?我們現在常說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迅哥兒的文章與這一提法是否相矛盾?】!
第105章 拿來主義8
「不矛盾不矛盾,引進來不就是拿來嘛!」
一心想要去當美洲王順便引進農種的朱樉這次非常積極,話音剛落就開始搶答。
朱棡見不得心機老二出風頭,冷哼一聲就要抬槓:「那走出去呢?人家魯迅可是反對送去的!」
被懟臉輸出的朱樉絲毫不慌,輕蔑地看了朱棢一眼,從鼻孔裏哼出一聲,鄙夷道:「那怎麽,父皇還向那些羈縻賜賞呢!」
朱棢被他的神態看得火氣,剛要開懟,隻見朱元璋快步走到朱樉身邊,老懷大慰一般拍著兒子的肩膀,欣喜道:
「好啊!老二是個有腦子的。我們『走出去』,那是宣揚我大明國威,可不跟什麽果黨的『送去』一樣。」
朱樉得到自家的好臉色愈發得意了,拍著馬屁道:「多虧父皇平日教導,還讓兒臣們同聚一堂聽後世仙機,兒臣今日能有一點所得,也算不辜負父皇一片苦心。」
嗬嗬,這就演起來了。
朱棢冷眼看著二哥惺惺作態,正要開口諷刺,卻見朱元璋一臉受用地點點頭:「你有心,咱這番作為也不算白費,不像老三,還要好好學。」
嘲諷不成反被鄙視的朱棢:「……」
小醜竟是我自己。
唐朝。
李世民饒有興趣地眯起眼:「眾卿家,依你們看是否矛盾?」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房玄齡開口道:「『引進來』自與『拿來』相類,這『走出去』乍看似同『送去』相合,然大唐之風亦遠之異邦,卻是與諂媚賣國無關。所以依臣之見,這幾者應是不矛盾的。」
李世民點點頭:「朕也覺得不矛盾。」
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眾人見此正傾耳欲聆帝王高論,卻聽得自家陛下信心十足地說到:「每次楚棠發文,必然有相反之迴答,這次定然也不例外!」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孔穎達魏徵等一眾:???
自覺被戲耍的房玄齡後退一步閉上眼,決定今日再不參加殿中的討論。皮一下很開心的太宗陛下自然看到了臣子們的反應,笑過之後還是覺得有必要安慰一下老臣的心,當即斂了笑容就要開口,然而上方的水鏡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房玄齡頷首:「陛下先時已下令尋訪海外諸國,此時不過是在尋訪使的任上再加一條罷了,況觀後世之意,往來交流才是長盛之道。」
「異域亦有奇珍,朕觀民間商旅亦探訪新奇,官民兩道共致此一途,必能卓有成效。」
李世民對躬親為政,對這些事物倒也熟悉,此時眉頭愈發舒展開來,一心想著將大唐與外界的交流再完善一番。
明朝。
朱元璋也懶得去糾結什麽明末了,他關心的是後麵的「救命甘薯」:「這甘薯就是紅薯吧!也不知道是何時傳入大明的。」
朱棣眼神深邃:「不管何時傳入,如今鐵定是在洪武年間了。」
「四哥說得對!」朱橚眼中亮晶晶的,「父皇,兒臣想去找紅薯!」
朱元璋一愣,隨即盯著他,沉聲道:「你想去美洲?」
朱棣等人也望了過來,或緊張或意外地盯著眼前的老五。
朱橚迎著父親和兄弟的目光躊躇了一下,還是勇敢地點了點頭:「父皇您也知道,兒臣素無大誌,平日裏就是喜歡些稼穡之事,水鏡中提到的幾種糧食,與當下之大明大有裨益,兒臣想親自去看看。」
他說完還撓了撓腦袋,顯得有幾分傻氣,但語氣表情卻是誠懇極了。
朱元璋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你可想好了?美洲偏遠,尚要尋訪,海上風浪亦多有顛簸,這不是兒戲。」
朱橚抿了抿唇,第一次直視他的君父:「兒臣想試試。」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他許久,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朱橚的肩:「好小子。」
朱橚頓時就笑了。
一旁的朱樉猛然迴過神來,連忙舉手:「我我我!父皇,兒臣可以帶兵去保護五弟,揚我大明國威!」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路途艱險,確實需要護衛一二。」
「是啊是啊!」朱樉笑得極其開朗,「萬一有那些不開眼的,兒臣也可以為父皇收服啊!再說父皇不是要給我們封王嗎?兒臣也不一定要在大明,美洲也不錯。」
???
一眾兄弟怒了:好奸詐,竟然打的這個主意!
被自家兒子「算計」得明明白白的朱元璋臉一黑,一巴掌唿了上去。
「滾!」
【另外,南北朝的時候佛經和四聲傳入中國,啟發了永明聲律說,後世唐詩聲韻的成熟也有賴於此。「拿來」的成功範例,其實俯拾皆是。】
唐朝。
杜甫深表贊同地點點頭:「永明聲律協宮商而煉文辭,雖多約束,然亦促成光英朗練之美,國朝詩賦確實於之受惠良多。」
中唐。
韓愈一臉嚴肅,四聲是挺好的,佛經就算了。南朝信佛的君王,哪有一個長命的?陛下真是執迷不悟,唉!
【如此說來,反麵教材和正麵教材其實很充分了,方方麵麵的事實都證明,迅哥兒的觀點非常具有見地。那麽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了。】
楚棠提出了最後的拓展性思考。
【《拿來主義》的觀點在今天是否還具有參考性?我們現在常說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迅哥兒的文章與這一提法是否相矛盾?】!
第105章 拿來主義8
「不矛盾不矛盾,引進來不就是拿來嘛!」
一心想要去當美洲王順便引進農種的朱樉這次非常積極,話音剛落就開始搶答。
朱棡見不得心機老二出風頭,冷哼一聲就要抬槓:「那走出去呢?人家魯迅可是反對送去的!」
被懟臉輸出的朱樉絲毫不慌,輕蔑地看了朱棢一眼,從鼻孔裏哼出一聲,鄙夷道:「那怎麽,父皇還向那些羈縻賜賞呢!」
朱棢被他的神態看得火氣,剛要開懟,隻見朱元璋快步走到朱樉身邊,老懷大慰一般拍著兒子的肩膀,欣喜道:
「好啊!老二是個有腦子的。我們『走出去』,那是宣揚我大明國威,可不跟什麽果黨的『送去』一樣。」
朱樉得到自家的好臉色愈發得意了,拍著馬屁道:「多虧父皇平日教導,還讓兒臣們同聚一堂聽後世仙機,兒臣今日能有一點所得,也算不辜負父皇一片苦心。」
嗬嗬,這就演起來了。
朱棢冷眼看著二哥惺惺作態,正要開口諷刺,卻見朱元璋一臉受用地點點頭:「你有心,咱這番作為也不算白費,不像老三,還要好好學。」
嘲諷不成反被鄙視的朱棢:「……」
小醜竟是我自己。
唐朝。
李世民饒有興趣地眯起眼:「眾卿家,依你們看是否矛盾?」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房玄齡開口道:「『引進來』自與『拿來』相類,這『走出去』乍看似同『送去』相合,然大唐之風亦遠之異邦,卻是與諂媚賣國無關。所以依臣之見,這幾者應是不矛盾的。」
李世民點點頭:「朕也覺得不矛盾。」
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眾人見此正傾耳欲聆帝王高論,卻聽得自家陛下信心十足地說到:「每次楚棠發文,必然有相反之迴答,這次定然也不例外!」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孔穎達魏徵等一眾:???
自覺被戲耍的房玄齡後退一步閉上眼,決定今日再不參加殿中的討論。皮一下很開心的太宗陛下自然看到了臣子們的反應,笑過之後還是覺得有必要安慰一下老臣的心,當即斂了笑容就要開口,然而上方的水鏡卻不給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