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鮑姑用力地點頭。


    葛洪心情激盪,他少生於江南士族,然家道零落,貧毅而求學,又習仙隱丹藥。時局動亂,唯遁世以求生。自古醫道不分家,不通醫者,有時連性命都無法保全,又何求長生?


    是以他兼研醫術,多年來亦頗有心得,早有將之編寫成冊的心思,即使無法傳世,也可惠及時人。不曾想水鏡告訴他,他不僅把醫書編出來了,還能幫到千年之後的後輩!


    一生所求,唯此而已!


    他在心裏念叨著這個名字:「肘後備急方,肘後……這個名字好。」他喜形於色:「我的醫書就叫這個名字!」


    當事人激動不已,其他「吃瓜群眾」也不遑多讓。


    唐朝。


    孫思邈迴過神來,捋著鬍鬚頻頻點頭:「《肘後方》,不錯,不錯,確是該找到這裏!」


    道教發燒友李白當即精神一振:「葛仙師!」


    「沒想到葛仙師不曾成全世人的長生之願,他的醫書卻是遺惠千年。」杜甫笑著接過話頭,語氣有幾分感慨。


    「未就丹砂愧葛洪。這下就算沒有煉製出丹砂,也能無愧於葛仙師了。」


    白居易被水鏡裏激動的情緒感染,也不禁為屠呦呦的發現感到高興,一邊微笑一邊說道。


    東漢。


    張仲景眼前一亮:「肘後方,置於肘後,備急之方,好啊,編寫之人有大功德!」


    內行看門道,張仲景一看名字便知七八,這本救急之書於醫者、於民眾都大有裨益,後世醫道穩步推進,他這個前輩看著也高興。


    【葛洪是東晉的玄學大家,精通道教理論,是個煉丹大佬,煉丹修道,追求長生不老。


    他認為成仙嘛,養生最重要,所謂「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


    不懂醫書的話,一旦病痛降臨到自己的身上,無法療治,那別說成仙了,自己的命保不保得住都是個問題。


    在這種樸素的思想驅動下,他兼修醫道,成為了一個醫學家。《肘後備急方》就是他寫的一個急救手冊,有很高的醫學價值。後來也有傳說葛洪成仙了的,所以都稱他為葛仙翁。這個大家當歷史趣談聽聽就行了,不用當真。】


    漢朝。


    劉徹自動過濾掉最後一句,神情又驚又喜:「葛洪原來是個神仙!」


    這樣的煉丹大佬怎麽不在朕的武帝朝啊!豬豬陛下萬分扼腕。


    滿朝文武心中頓時警鈴大作:陛下又來了!


    眾人不著痕跡地用眼神溝通一番,而後默契地退後一步,獨留司馬相如一個人在前麵。


    司馬相如:???眾人:誰讓前麵你露了那麽多次臉呢?這種善意的提醒還是你來吧。


    司馬相如在心裏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淚,硬著頭皮道:「稟陛下,楚姑娘說這是歷史趣談,成仙之事畢竟虛無縹緲……」當不得真。


    話還沒說完被劉徹揮著手打斷:「人家可都叫仙翁了!再說,精通醫理亦可延年益壽,這道理又沒錯。」


    劉徹覺得自己可以轉變思路,方士不行,他找醫者總行了吧!不能成仙那就養生怡年,不求千歲萬歲,先活個百歲期頤。


    秦朝。


    嬴政聽完後,將目光投向台下的夏無且,若有所思。


    夏無且迷惑:「陛下?」


    「你可能修丹方?」他認真地問。


    夏無且:?


    陛下您要我當場以醫入道???


    秦漢諸臣一同感到心累。


    東晉。


    被否定了求仙之願的葛洪一臉笑眯眯地擺手,不見任何慍色或失落:「沒事沒事,這樣就挺好的,不用成仙!」


    成不了仙也沒關係,反正他都千古留名了,和長生又有什麽不同呢?


    唐朝。


    李世民畢竟知道些關於葛洪的傳說,還比較淡定,思路沒有跑偏:「這下青蒿素就能研製出來了吧?」


    【屠呦呦發現了一個華點,為什麽葛洪這裏強調的是「絞取汁」呢?她開始迴憶自己先前的操作流程:是不是因為我們一貫採用高溫提取的方式破壞了青蒿的活性,才使得它的療效減損?


    她當機立斷,選擇改用熔點低的□□來提取,在經過三百多次的試驗後,她終於成功提取出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而這一提取物對瘧疾的抑製率是百分之百!】


    ——終於!


    眾人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太好了!成功了!」


    他們仿佛親臨現場一般,為後世子孫歷經波折取得的成績而高興。


    北宋。


    梅堯臣喜形於色:「這個藥成了?能殺死血裏麵的蟲子?」


    謝天謝地,可算是能解決了!一想到血液裏有蟲子,他就覺得頭皮發麻。


    「真好,他們再也不用受瘧疾之苦了。」歐陽修附和著,真誠感嘆。


    東晉。


    葛洪握手成拳一擊掌麵:「是了!尋常的熬製煎服方式於青蒿並不適用,若她用的煎煮的法子藥效必然有損。我便說怎麽沒用,原來是製藥的法子出了問題!」


    【科學的研究總有許多波折,但好在有人堅持不懈。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屠呦呦女士具有紮實的知識儲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嚴謹務實的科研態度,這正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取得成功的關鍵品質。】


    【其實忍不住感嘆一下,古人真的非常聰明。像葛洪他在幾千年前就能發現青蒿得用絞取的方式而不能熬製,這是醫者的經驗與敏銳。但就是,他寫得太簡潔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