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宋。
一個旬日的午後,李格非堪堪從宮裏出來,甫一到家,便看到了書桌上的拜帖。李格非眉目微凝,聽管家講明原委,沉吟片刻,拿上拜帖便去了李清照的小院。
李清照正在屋內讀書,水鏡的宣揚讓她名聲大噪,每次出門都會引得一群人圍觀,連宮中的皇後都曾單獨召見於她,李清照深知現在的自己不宜外出,隻在府中攻讀,或是寫些抗金的詩詞,又有意無意泄露出去,以啟發民智。
丫鬟前來稟報說老爺來了,李清照放下書迎了出去:「爹,您迴來了。」
李格非點點頭,進得屋來,從袖中拿出拜帖,邊道:「為父便不同你兜圈子了,你且看看這個。」
李清照接過打開:「這是……趙公子的拜帖?」
李格非點頭:「遞過好些次了,今年日在朝堂遇上趙大人,言語間多有暗示。你也知曉,為父先前確是有幾分心思,但如今……我且問你,你是個什麽想法?」
李清照眨眨眼:「爹的意思可是憑我做主?」
李格非半開玩笑著道:「你的主意最大!」
李清照忍俊不禁,隨即將拜帖合上,正色道:「女兒認為,這拜帖還是迴絕了好。」
「怎麽?」
李清照挑眉,有些許俏皮,用霍去病曾經的話答道:「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李格非哈哈大笑:「我的女兒果真是個巾幗!」
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李清照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父親是知曉了自己的意思並予以支持,心中不禁鬆了口氣。
她其實知道父親應該對趙明誠是存了幾分疑慮的,但具體如何她也不敢斷定,她隻知曉,趙明誠一對愛情不忠,二又棄城而逃之嫌,這樣的人,她是萬萬不願嫁的。
況如今形勢漸緊,靖康之恥如利劍懸在每一個宋人的心頭,她有水鏡造下的鼎盛聲名,又有天生健筆、殷殷赤心,她能做的,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多。
家國之前,私情何故?雖有玩笑之嫌,霍嫖姚的話確實是她心裏的真實想法。現在,她沒有後顧之憂了。
李清照粲然一笑:「謝謝爹!」
也謝謝給她送來「劇透」的後人。
被李清照暗自感謝的楚棠並不知曉自己影響下的風波與人事,她與這些平行時空永遠隻是相交線。在兢兢業業肝出下一個視頻之後,水鏡又一次在諸朝的黃昏亮了起來。
【各位同學大家好,又見麵了,大家的書都背下來了嗎?有沒有把《永遇樂》和《念奴嬌》背串呀~】
眾人想到楚棠先前強調的後世學子將兩首詞背串的事,紛紛忍俊不禁。開玩笑,他們怎麽可能背串!有童子仿佛為了證明似的,也不管楚棠聽不聽得見,當下就把兩首詞背了一遍,表示自己記得可熟了。
【不過,我深深地覺得自己還是失策了。】
一句話說得眾人一愣:「楚姑娘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失策了?」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永遇樂》和《念奴嬌》可能會背串,不知道連《聲聲慢》都不能倖免於難。】
楚棠刷刷刷在屏幕上甩出幾張圖片,看樣子應該是後世的作業?這可是個新鮮東西,眾人興致勃勃地邊看邊讀:
「《聲聲慢》中詞人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自己不能自抑悽苦的句子是梧桐更兼細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最後一句的音量陡然提高,蘇軾滿臉的不可置信:「這比我和辛棄疾那兩首違和多了吧!他們寫的時候沒發現什麽不對勁嗎?」
李清照托著腮很是苦惱:「我覺得我寫得很直白很好背呀!」
南宋。
忙裏偷閑地辛棄疾又無奈又覺得有些微妙的平衡:「我算是知道為何後世會專門考察記誦了。」
因為他們真的會寫錯,而且錯得千奇百怪,匪夷所思。
明朝。
李清照純粉楊慎砰砰砰地拍著桌子:「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啊這怎麽能寫錯!」
我偶像的詞怎麽可以被寫錯!蒸煮沒破防,真愛粉楊慎先破防了。
【這是我前幾天搜集備課材料的時候刷到的一個吐槽帖,隔著屏幕都可以看到博主的抓狂和無奈。再次強調一下大家背誦一定要走心啊,不能因為照姐這首詞簡單就掉以輕心,小心照姐晚上到夢裏來和你拚酒。】
一句話說得李清照都莞爾起來,而許多李清照的粉絲思緒當場跑偏:「如果我把《漱玉詞》中的內容全部寫串,能夢到易安居士嗎?」
眾人:「……」
倒也不必這麽當真。
【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項作業,這個作業大家就完成得……太走心了。】
楚棠如法炮製又扔出一堆截圖,一張張爭先恐後地將屏幕擠滿:
【我怎麽也不會想到,寫給辛棄疾的竟然有詔令!來自秦皇漢武還有二鳳的詔令誒!你們是懂儀式感的,命辛哥為大將軍,主持北伐蕩平敵寇,這就是他的畢生所求啊!他的君王給不了他,你們寫給他,我真是……】
楚棠難得這樣語無倫次,可以想見是非常激動。
【還有曹操寫的求賢令以及劉邦直白地「你來和我混不要跟著南宋這群廢物」,都是一個意思。唉……要是辛哥真的能收到這些詔令就好了,一定是莫大的安慰。】
一個旬日的午後,李格非堪堪從宮裏出來,甫一到家,便看到了書桌上的拜帖。李格非眉目微凝,聽管家講明原委,沉吟片刻,拿上拜帖便去了李清照的小院。
李清照正在屋內讀書,水鏡的宣揚讓她名聲大噪,每次出門都會引得一群人圍觀,連宮中的皇後都曾單獨召見於她,李清照深知現在的自己不宜外出,隻在府中攻讀,或是寫些抗金的詩詞,又有意無意泄露出去,以啟發民智。
丫鬟前來稟報說老爺來了,李清照放下書迎了出去:「爹,您迴來了。」
李格非點點頭,進得屋來,從袖中拿出拜帖,邊道:「為父便不同你兜圈子了,你且看看這個。」
李清照接過打開:「這是……趙公子的拜帖?」
李格非點頭:「遞過好些次了,今年日在朝堂遇上趙大人,言語間多有暗示。你也知曉,為父先前確是有幾分心思,但如今……我且問你,你是個什麽想法?」
李清照眨眨眼:「爹的意思可是憑我做主?」
李格非半開玩笑著道:「你的主意最大!」
李清照忍俊不禁,隨即將拜帖合上,正色道:「女兒認為,這拜帖還是迴絕了好。」
「怎麽?」
李清照挑眉,有些許俏皮,用霍去病曾經的話答道:「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李格非哈哈大笑:「我的女兒果真是個巾幗!」
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李清照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父親是知曉了自己的意思並予以支持,心中不禁鬆了口氣。
她其實知道父親應該對趙明誠是存了幾分疑慮的,但具體如何她也不敢斷定,她隻知曉,趙明誠一對愛情不忠,二又棄城而逃之嫌,這樣的人,她是萬萬不願嫁的。
況如今形勢漸緊,靖康之恥如利劍懸在每一個宋人的心頭,她有水鏡造下的鼎盛聲名,又有天生健筆、殷殷赤心,她能做的,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多。
家國之前,私情何故?雖有玩笑之嫌,霍嫖姚的話確實是她心裏的真實想法。現在,她沒有後顧之憂了。
李清照粲然一笑:「謝謝爹!」
也謝謝給她送來「劇透」的後人。
被李清照暗自感謝的楚棠並不知曉自己影響下的風波與人事,她與這些平行時空永遠隻是相交線。在兢兢業業肝出下一個視頻之後,水鏡又一次在諸朝的黃昏亮了起來。
【各位同學大家好,又見麵了,大家的書都背下來了嗎?有沒有把《永遇樂》和《念奴嬌》背串呀~】
眾人想到楚棠先前強調的後世學子將兩首詞背串的事,紛紛忍俊不禁。開玩笑,他們怎麽可能背串!有童子仿佛為了證明似的,也不管楚棠聽不聽得見,當下就把兩首詞背了一遍,表示自己記得可熟了。
【不過,我深深地覺得自己還是失策了。】
一句話說得眾人一愣:「楚姑娘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失策了?」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永遇樂》和《念奴嬌》可能會背串,不知道連《聲聲慢》都不能倖免於難。】
楚棠刷刷刷在屏幕上甩出幾張圖片,看樣子應該是後世的作業?這可是個新鮮東西,眾人興致勃勃地邊看邊讀:
「《聲聲慢》中詞人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自己不能自抑悽苦的句子是梧桐更兼細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最後一句的音量陡然提高,蘇軾滿臉的不可置信:「這比我和辛棄疾那兩首違和多了吧!他們寫的時候沒發現什麽不對勁嗎?」
李清照托著腮很是苦惱:「我覺得我寫得很直白很好背呀!」
南宋。
忙裏偷閑地辛棄疾又無奈又覺得有些微妙的平衡:「我算是知道為何後世會專門考察記誦了。」
因為他們真的會寫錯,而且錯得千奇百怪,匪夷所思。
明朝。
李清照純粉楊慎砰砰砰地拍著桌子:「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啊這怎麽能寫錯!」
我偶像的詞怎麽可以被寫錯!蒸煮沒破防,真愛粉楊慎先破防了。
【這是我前幾天搜集備課材料的時候刷到的一個吐槽帖,隔著屏幕都可以看到博主的抓狂和無奈。再次強調一下大家背誦一定要走心啊,不能因為照姐這首詞簡單就掉以輕心,小心照姐晚上到夢裏來和你拚酒。】
一句話說得李清照都莞爾起來,而許多李清照的粉絲思緒當場跑偏:「如果我把《漱玉詞》中的內容全部寫串,能夢到易安居士嗎?」
眾人:「……」
倒也不必這麽當真。
【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項作業,這個作業大家就完成得……太走心了。】
楚棠如法炮製又扔出一堆截圖,一張張爭先恐後地將屏幕擠滿:
【我怎麽也不會想到,寫給辛棄疾的竟然有詔令!來自秦皇漢武還有二鳳的詔令誒!你們是懂儀式感的,命辛哥為大將軍,主持北伐蕩平敵寇,這就是他的畢生所求啊!他的君王給不了他,你們寫給他,我真是……】
楚棠難得這樣語無倫次,可以想見是非常激動。
【還有曹操寫的求賢令以及劉邦直白地「你來和我混不要跟著南宋這群廢物」,都是一個意思。唉……要是辛哥真的能收到這些詔令就好了,一定是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