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水鏡講述的百姓立時炸開,宋朝承平百年,他們已經過慣了安穩日子,結果水鏡告訴他們幾十年後他們就會成為異族蹄下亡魂,跟著懦弱無能的皇帝一起去死?!


    「我們怎麽……這麽命苦啊!」有老者捶胸頓足。


    「家國不幸,家國不幸啊!」


    睦州,漆園。


    一個精壯的漢子惡狠狠地一摸臉,眼中精光畢現:「同鄉們!帝王無道,把我們逼上絕路。古人說得好,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官家不把我們當人,我們就反了他去!」


    「對!反了他去!反正都是一死!」


    「對!」


    各州縣,這樣的唿聲雖小但已成了陣仗,地方長官不是不知曉民間異動,可是想到水鏡裏的所見所聞,他們又都沉默了下來。


    汴京城裏,王公貴族和諸大臣家裏亂成了一團,女眷的哭聲與罵聲比比皆是。不出三十年,他們就會被按價賣給異族,就為了換那所謂的官家的安穩!


    「怎麽會有這樣匪夷所思的荒唐事?!」


    有命婦紅著眼一拍桌案。北宋民風尚且開放,她本是將門之女,血性不減男兒l,當下目眥欲裂,恨不得衝進宮去,卻被丈夫一把攔住。


    女子冷笑:「怎麽,你也要賣妻求榮?」


    她丈夫是方正士人,一心為國,聽到這話瞬間急了:「我怎麽會是那種人?可是你現在這個樣子,還沒進宮門就會被攔住,不是白白送死嗎?」


    「那也好過被賣與金人!」


    「你以為我想嗎?」男子大喝,隨即平靜下來,抓住她的手沉安慰,「此事必須從長計議,今夜之後……」他四處一看,壓低聲音,「官家民心盡失,我這便修書一封給李少卿。」


    太常少卿李綱,是水鏡提過的人物,不會錯的。


    與此同時,不少人也和他想到了一處,紛紛去信給李綱、宗澤、種師道幾人,各地的黃衫客也不約而同向汴京城疾馳而來,宮城之外一夕之間多了許多雙探視的眼睛。


    延福宮。


    宋徽宗不可置信地看向一向端莊有禮的皇後和貴妃,眼中又驚又怒:「你們……你們這是想弒君不成?!」


    「官家說笑了。」王皇後笑得溫和淑雅,眼中卻盡是冷意。


    「官家近來偶感風寒,太醫囑咐要臥床靜養,按時服藥,臣妾也是為官家好。」


    「你放肆!朕的親衛呢?怎麽還不來護駕!」趙佶大吼道,卻是無人迴應。


    「官家如今哪還有什麽親衛?」鄭貴妃接過話,她在深宮無聊,也讀了些書,當下便刺道: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賊殘之人謂之一夫。妾和姐姐不是在弒君,而是在,誅獨夫。」


    說罷,已有宮女一擁而上按住他的手腳,將浸了蒙汗藥的帕子捂在他的口鼻之上。趙佶瞪著眼睛掙紮了一會兒l,終於暈了過去。王皇後深吸一口氣,揮手讓宮女將趙佶綁了扔在床上,自去了外室。


    「姐姐。」


    鄭貴妃跟了過來,欲言又止。


    王皇後狠狠閉了一下眼,招來侍臣沉聲道:「傳命下去,說陛下有令,急召開封府尹林攄林大人入宮,再去詔簡王趙似與宗澤、種師道二位大人,命他們火速迴京,共商國是。」


    現在,她唯一慶幸的就是,一切都還來得及。


    【仔細來看,宋朝的意難平實在太多了。辛棄疾大唿「殺賊」,溘然長逝;老將宗澤高唿三聲「過河」,抱憾而終;而最令人扼腕的,莫過於嶽元帥那兩句「天日昭昭。」】


    【嶽飛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出身尋常,敏而好學。少讀兵法,天生神力,20歲從軍生擒敵人,幾百騎兵就可以打得金兵節節敗退。靖康之變後,他北渡黃河,始終活躍在抗金一線,收復建康,納土六郡。名震洞庭,長驅伊洛。挺近中原,神州幾復!】


    水鏡的講述突然振奮,眾人的心似乎也隨之振奮起來。


    當然,如果沒有後麵那一句的話。


    【卻又在即將直搗黃龍的時刻被帝王以十二道金牌召迴,功敗垂成。】


    水鏡下是一陣難言的寂靜。


    漢朝。


    劉徹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腦子似乎有點不夠用:「不是,」他的表情頗有些一言難盡,「朕怎麽有些聽不明白,這皇帝在即將取勝的時候把大軍召迴去了??!」


    未央宮中的臣子麵麵相覷,似乎也不知道用什麽語言來表述自己剛剛聽到的消息。


    劉徹身側的衛青後知後覺地把自己代入了一下嶽飛的情境,好了,不能再想了,火氣根本壓不住!


    他調整了一下唿吸,有些艱難地開口:「他們的皇帝莫非當時正身體抱恙,燒糊塗了……?」


    不然根本無法理解啊!


    「咳咳……」


    眾人輕咳一聲,心說衛青到底是個厚道人,說話委婉,要讓他們說,這皇帝八成是有病!


    覺得皇帝有病的不止武帝朝的君臣。


    漢初。


    劉邦瞪大眼睛,與自己的後代臣子保持同樣的腦迴路:「這皇帝別不是瘋了吧?!」


    唐朝。


    李世民試圖讓自己的表情顯得平靜一點:「除非金人迂迴直入宋都,皇城告急,否則朕想不到有什麽必然迴師的理由。」


    汴梁。


    趙匡胤握著的拳頭下意識的收緊,不斷調整唿吸以做好繼續聽下去的準備,而南宋及以後諸人卻都心照不宣地掩麵,不忍再聽那一觸碰就會讓人怨憤交加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