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想起這徒孫點評文壇前輩,是何等疏闊灑脫,可後來呢?家國不幸,竟累她至此!再看那水鏡上的詞,蘇軾已經有些不忍卒讀了。


    大周。


    上官婉兒悄悄抹了抹眼淚:「昔時繁華,今日蕭索;惜時遊樂,今日悶坐。今夕對照,愁絕慘絕。這最末一首《永遇樂》語似平淡而實沉痛已極,讀之真令人潸然淚下。」


    上官婉兒之前還為那句「千古第一才女」而不平,此時卻當真覺得,寧願不要這第一的虛名,來換一生平安喜樂才好。


    【帶著這樣的慨嘆,我們再迴到原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乍暖還寒、翻覆無常的何嚐不是世事,是國運?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雁是當年傳書雁,亦是從北方故國而來的南飛之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何嚐不是白居易《長恨歌》裏「秋雨梧桐葉落時」的悲悵呢?唐明皇思念楊貴妃而不得,望雨打梧桐而傷心不已,而這樣一場來自安史之亂的分別,多麽像她與丈夫因家國動盪天人永隔?


    亡國之恨、喪夫之痛、身世之苦,一層一層壓在她的心頭,這次第,又豈是僅僅一個「愁」字能承載得了的?!】


    一句反問敲在眾人的心頭,皇宮裏,趙匡胤無言地蓋住眼,掩住虎目中的熱淚。可笑他先前還覺得這首詞盡是兒女情長,輕視怠慢,滿心隻想著大宋到底發生了什麽才落得倉皇南渡,卻不知答案就藏在這首「兒女情長」小詞裏!


    他撫膺長嘆:「朕恨極,痛極啊!」


    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不肖子孫那樣糟蹋,痛大宋百姓流離遭難,空有愛國之誌卻隻能跟著無能的朝廷淪亡!


    唐朝。


    李世民早已了解了李隆基的荒唐事,驀然聽到水鏡提起,竟愈發感同身受起來。他眼窩本就淺,此時眼眶竟也泛起紅來,嘆息道:


    「朕還想著這首詞與辛詞編在一起有不匹配之嫌,豈知此二人一北一南,直將兩代荒唐事說盡。大唐有一個杜甫便讓朕痛惜不已,那宋朝,兩代之間,豈止一個杜甫?」


    豈止一個罹憂的文人?!


    中唐。


    白居易語氣澀然地對元稹說道:「開始聽楚姑娘言說,我們還曾猜測這詞是否是閨怨之語,如今,我倒寧願這隻是一首閨怨詞了。」


    「是啊……」元稹亦是悲慨不已:「國破、家亡、夫死、形單。樁樁苦楚,她竟占了個全!漫漫餘生,何其難捱啊!」


    白居易搖搖頭,抬眼望向沉沉天幕,語氣低沉而又哀傷:「家國動盪壓在身,受苦的,又豈止一個李清照?」


    兵燹連天,生民塗炭,國之不國,百姓多苦矣!


    北宋。


    【網上常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的頭上便是一座山。李清照的經歷不過是時代的一個縮影,她的幸運在於尚有詞筆可以寫出時代的血淚,但更多如她一樣的女子,更多的百姓,卻連一聲唿痛的機會都沒有,隻成為史書上冰冷的文字。


    荒唐的是,這樣的苦難明明可以避免。


    金兵兩路南下,忠臣良將拚死抵抗,百姓個個同仇,宋徽宗卻直接被嚇破了膽,將皇位扔給兒子,遠遁江南避禍。


    宋欽宗不思死守汴京,一心求和,兩入敵營苟且議和,搜刮王公貴族、州府百姓的財務賠款還不夠,甚至賣女子抵債。


    「帝姬、王妃每人一千錠金,宗姬一人五百錠金,族姬一人二百錠金,宗婦一人五百錠銀,族婦一人二百錠銀,貴戚女一人一百錠銀。」


    王朝尊嚴,蕩然無存。


    可宋朝真的到了滅亡的這一步嗎?他們明明有李綱、種師道、宗澤這樣的大將,中原之地民心未失,汴京城的百姓甚至自發出來抵抗,各州府遍地是抗金的烽火。


    他們明明有一戰之力,卻憑實力折騰出一個「靖康恥」,什麽叫恥?是宋朝明明不到亡國的時候非把自己給玩完了!】


    「簡直荒唐!」


    太極宮裏,李世民一拍桌案,簡直難以置信:「百姓沒降,將軍沒降,皇帝先降了?!這哪裏是大宋,分明是大送,把大好河山全部送給異族!」


    一旁的長孫皇後同樣覺得一言難盡:「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拿王姬宗婦抵債,這宋朝的皇帝,不是把皇室的麵子放在地上踩嗎?」


    「哪裏有什麽麵子?」李世民沒好氣道,「那什麽徽欽二帝,幹脆連臉都不要了!」


    他當真是恨得牙癢癢,想那宋朝從大唐手中奪得天下,可在這對外一事上竟還不如大唐!李世民有一種自己的孩子被糟蹋了的感覺。


    漢朝。


    劉徹氣得腦子直嗡嗡:「牽羊禮、賠錢財、賣宗婦,這是有腦子的人幹出來的事?!」


    更何況水鏡說宋朝這時並不是像秦末那樣的亂世!


    衛青也氣得不會說話了:「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楚姑娘說的樁樁件件,便是稱奇恥大辱也不為過,他們……他們怎麽咽得下這口氣的?!」


    衛青代入一下,隻覺自己怕不是要拚著抗旨的罪也要衝出城去,堂堂正正的死了也好過眼睜睜看著國家遭恥。


    「哼,怕是他們的皇帝不僅咽得下,還心安理得得很!」劉徹冷笑道,這覺自己仿佛看了一場荒唐的鬧劇。


    各個時空都被眼前這一出炸得瞠目結舌,萬萬沒想到北宋竟是這樣亡的,自家皇帝上趕著送人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