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推自己:「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元白為李杜站街:「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黃庭堅想起遠方的好友黃幾復,暢吟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元好問憶及自己見到的那隻殉情的大雁,不無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雁是忠貞之鳥啊!」


    【不錯,雁在古詩詞中十分常見,李清照自己也多次寫到,比如她的《一剪梅》。】


    楚棠放出原文,清麗婉約的詞句引得眾人又是一陣讚嘆。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迴時,月滿西樓。大雁往往和青鳥一樣扮演著信使的角色,所謂「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李清照期盼大雁帶迴錦書,這時候的她新婚不久,丈夫離家遠遊,寫這些詩句是為抒發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趙府。


    趙明誠心中又驚喜又酸澀,李娘子後來竟如此思念他,他們的夫妻情分必然不薄,可是自己遠遊又讓她思念至此,新婚燕爾,該是多麽難捱?


    李府。


    李清照內心有那麽點別扭,她還是個未嫁的閨秀,就這樣看著自己以後的閨情詞被拿到大庭廣眾之下宣讀,怪……尷尬的。她同時又有些疑惑,這詞寫得這樣情意綿綿,自己當真是喜歡上那個趙明誠了嗎,他果真就是自己的那個良人?


    李格非和王夫人對視一眼,輕哼一聲。


    嗬嗬,趙明誠是吧,新婚燕爾離家遠遊,害清照獨守空閨愁緒難解,老夫記住你了。


    【不過那時的她到底收到了錦書,就在月滿西樓的時候,相思之苦終得人慰。但在這裏,她看到頭頂上經過的大雁,覺得仿佛就是舊時給自己傳信的那隻,可這次再沒有錦書傳來,詞人內心愁苦可知。】


    「不是,那個趙什麽還是個負心漢?」本來還在嗑cp的人當場炸了。


    「哼,這樣的才女還會被拋棄,真是瞎了眼!」另一個人義憤填膺。


    李府。


    李格非咬牙,好啊!竟是個薄倖負心郎。


    趙府。


    跟在趙明誠身邊的小廝隱晦地打量了自家公子一眼,目光中帶了點譴責:公子竟是這樣的人!


    趙明誠:……


    累了,毀滅吧」


    第87章 永遇樂、聲聲慢8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古人常常以花喻女子,憔悴損,憔悴的是黃花,也是女子的容顏。大家學過李清照的《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北宋。


    蘇軾將這幾句詞反覆品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李清照此句直承江淹《別賦》而來,寫得纖細精巧,頗有具象,實在是好詞。」


    蘇轍難得打趣:「確是好詞,怪道能評判兄長。」


    原來是自抱荊山之玉。


    蘇軾也不惱,笑眯眯道:「一婦人而見識若此,詞壇有此女,倒也增色不少。」


    引入那裏的「三瘦」隻是讓人初窺其妙,如今越看多李清照的詞,才越知道她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另一邊。


    秦觀也為這句神來之筆讚嘆不已:「我亦曾寫過『天還知道,和天也瘦』之句,本頗有自得之意,如今看來,確實不及此詞。人比黃花瘦,暗承前句之『消魂』,此句妙處,當全在『莫道不消魂』矣。」


    【這也是她和丈夫分別,她思念夫婿,飽受相思之苦的詞人隻覺自己比花色還瘦。可那時的黃花尚有人顧惜,如今卻是憔悴損,又有誰會摘取嗬護?她從黃花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不禁對花自憐,黯然神傷。】


    哦~又是因為趙明誠。


    沒有人看到這樣纖細婉麗的詞會不動容,更何況「千古第一才女」本就讓人有天然的好感,竟然還有男子娶了這樣才華橫溢的女子卻不知珍惜,讓她獨守空閨寂寞幽怨至此!眾人怒了,紛紛開口譴責:


    「呸!薄情郎,負心漢!」


    「渣男,離照姐遠點!」


    「照姐現在嫁給他了嗎?沒嫁的話看到快跑!」


    趙府。


    趙明誠也開始懷疑自己了,難道真的是自己辜負了李娘子,才讓她餘生愁苦至此?我……我怎麽能這樣呢?


    趙明誠一方麵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一方麵又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樣虧待髮妻,畢竟李娘子才華橫溢鍾靈毓秀,他們應該琴瑟和鳴才是。


    李府。


    李格非抹了一把臉,有些尷尬道:「女兒啊,為父先前同你說的話,你就忘了吧。」


    他就不該亂點鴛鴦譜!


    【正當詞人傷懷之際,窗外又傳來了滴滴答答的雨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一句中詞人又是如何借意象表達情緒?】


    宋初,汴京。


    西樓之上的李煜無言獨立,中天一鉤殘月照徹庭院,院中的梧桐在月色下投下黑沉沉的寂寂的影,此情此景,倒是和那女詞人有相同的感懷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他低吟了一句,忽然覺得自己和李清照很像。


    晚唐。


    溫庭筠心有所感,悵然吟誦:「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北宋。


    蘇軾語帶嘆息:「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值此悵然之際又聞桐葉雨聲,她這一夜,怕是又要難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