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行伍中淬鍊出來的君主自有一派肅殺之氣:「辛棄疾既贊朕『氣吞萬裏如虎』,朕當然要讓後人看看,朕是如何虎步中原!」
【按理說,孫、劉二人都有些悲劇,但他們的抵抗與不屈卻是將之染上了一層悲壯意味,辛棄疾讚揚這二人,實際也是在暗示自己報國的決心。然而,同為南方政權,南宋一意逃避苟安,與孫、劉之奮起抗爭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絀了,所以詞中又流露出詞人深沉的悲哀。】
「不是,」劉徹看不懂了,桌子拍得震天響,「這南宋朝廷難道是沒人嗎?」
滿朝文武找不出個有骨氣的?
哦,辛棄疾除外。
唐朝。
一應文人紛紛搖頭,原以為那日所看杜工部之詩已經足夠沉痛,不曾想辛詞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唉!」
劉禹錫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他想起自己曾作的「金陵五題」,他感嘆著六朝如夢、物是人非,識盡變遷之感、盈虛之數,可那畢竟是後人超脫之慨而辛棄疾,他登山攬勝,看的是古蹟,眼裏心裏卻俱是當朝事。惜哉?痛哉!
北宋。
趙匡胤的眉死死皺在一起,手捏得咯吱作響,隻恨不能將那不肖子孫一腳從皇位上踹下來。
另一邊,歐、蘇、王、曾諸文人也沉著臉沒有說話。後代的歷史太過沉重,沉重到哪怕隻是詞裏窺到的小小一角,都幾乎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李清照也斂了神色,她想起那首《聲聲慢》,心中不好的預感愈發強烈。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讓她寫出那樣愁緒難解的詞?
南宋,京師。
辛棄疾苦笑一聲,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裏灌酒,仿佛這樣就可以麻痹那些或憤或怨的情緒。安靜的夜空下,隻有水鏡的聲音尚且尋常。
【接著來看下一個典故——元嘉倉皇北顧。元嘉,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代指劉義隆。說他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後麵這個「封狼居胥。」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啦,說的是漢朝的冠軍侯,天降神兵霍去病。】
「砰——」
未央宮裏,劉徹的杯盞重重地頓桌案上。
「去病?!」
第83章 永遇樂、聲聲慢4
莫說是劉徹,便是被提名的霍去病本人也愣住了。少年人雖然熱烈張揚,但到底年歲尚幼,猛然聽到這個消息人還有點懵,下意識地看向自家舅舅:
「說的是……我?」
衛青同樣愣了愣,舅甥倆驚疑不定地對視。雖然但是,結合上下文,去病出現在這裏,有點嚇人啊!
果然,有人沉不住氣先開口了:「草草,意為輕率。難道說……」霍去病年輕氣盛草率出兵被匈奴打得倉皇逃竄?!這封狼居胥的代價有點大啊!
「住嘴!」
劉徹沉聲一喝,銳利的目光箭一般的射了過去,直把剛剛說話的那個大臣看得低下頭,冷汗直冒。
未央宮一時針落可聞,他們甚至不曾意識到楚棠陡然歡快了幾l分的語氣。
【飲馬翰海,封狼居山。這是大家最熟知的霍去病的功績。作為古代八大戰神之一,霍去病的一生可謂是令人側目。
十七歲跟著他舅舅衛青遠征漠南,在其他幾l路兵馬戰績寥寥的情況下,帶著八百騎兵奔襲幾l百裏,直搗匈奴大營,斬首兩千多人,似乎還順便順便俘虜了單於的一個叔父吧!】
哦豁!
劉徹精神一振,隨機哈哈大笑起來:「好!去病,好小子!」
衛青也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神情鬆弛了幾l分:「好在沒有惹禍。」
未央宮熱鬧了。他們知道陛下一直想打匈奴,也知道陛下看重衛青,對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亦是極為欣賞。不過小孩兒嘛,討喜是正常的。結果水鏡現在說這小孩兒是戰神,未及弱冠便能虜獲匈奴王室?!不開玩笑,大漢開國以來沒見過這樣的。
眾人看向衛青身後的精瘦少年,神情或驚或喜。
但讓他們驚異的顯然不至於此。
【凱旋之後,漢武帝因為他勇冠全軍,將他封為冠軍侯,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小霍冠軍侯稱號的來源了。但這也隻不過是霍去病傳奇人生的開始而已,又兩年,漢武帝親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並命他率一萬騎兵出征河西走廊。】
「不是……」有人咋舌,「又兩年,他才十九歲吧?十九歲的將軍?!」
仿佛應和他的話似的,水鏡裏閃出一段視頻——燃滿燭火的屋內,一個看來像是漢朝裝束的男子手執竹簡說道:
「是呀,一十歲的統帥,隻率萬騎精兵,就幹深入到敵後幾l千裏。陛下,此舉是不是過於大膽?」
隨著他的話,鏡頭轉到另一個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叉著腰,一身玄黑團龍袍,頭戴冠冕,劍眉斜飛,眼神銳利,語氣頓挫而威嚴:
「誰讓朕看中的將軍就隻有一十歲呢!」
畫麵戛然而止,未央宮眾人麵麵相覷,連劉徹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是……陛下?」司馬相如遲疑著開口。
「似乎是,將我朝伐匈奴一事,編成了百戲?!」頗通俳優之類的東方朔眼睛有些發亮,這百戲的排場不小啊!
不止是宮內熱鬧,宮外也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那是陛下嗎?好有威嚴好帥!」
「陛下原來長這樣啊!那那個說話的人是誰啊?」
【按理說,孫、劉二人都有些悲劇,但他們的抵抗與不屈卻是將之染上了一層悲壯意味,辛棄疾讚揚這二人,實際也是在暗示自己報國的決心。然而,同為南方政權,南宋一意逃避苟安,與孫、劉之奮起抗爭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絀了,所以詞中又流露出詞人深沉的悲哀。】
「不是,」劉徹看不懂了,桌子拍得震天響,「這南宋朝廷難道是沒人嗎?」
滿朝文武找不出個有骨氣的?
哦,辛棄疾除外。
唐朝。
一應文人紛紛搖頭,原以為那日所看杜工部之詩已經足夠沉痛,不曾想辛詞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唉!」
劉禹錫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他想起自己曾作的「金陵五題」,他感嘆著六朝如夢、物是人非,識盡變遷之感、盈虛之數,可那畢竟是後人超脫之慨而辛棄疾,他登山攬勝,看的是古蹟,眼裏心裏卻俱是當朝事。惜哉?痛哉!
北宋。
趙匡胤的眉死死皺在一起,手捏得咯吱作響,隻恨不能將那不肖子孫一腳從皇位上踹下來。
另一邊,歐、蘇、王、曾諸文人也沉著臉沒有說話。後代的歷史太過沉重,沉重到哪怕隻是詞裏窺到的小小一角,都幾乎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李清照也斂了神色,她想起那首《聲聲慢》,心中不好的預感愈發強烈。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讓她寫出那樣愁緒難解的詞?
南宋,京師。
辛棄疾苦笑一聲,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裏灌酒,仿佛這樣就可以麻痹那些或憤或怨的情緒。安靜的夜空下,隻有水鏡的聲音尚且尋常。
【接著來看下一個典故——元嘉倉皇北顧。元嘉,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代指劉義隆。說他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後麵這個「封狼居胥。」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啦,說的是漢朝的冠軍侯,天降神兵霍去病。】
「砰——」
未央宮裏,劉徹的杯盞重重地頓桌案上。
「去病?!」
第83章 永遇樂、聲聲慢4
莫說是劉徹,便是被提名的霍去病本人也愣住了。少年人雖然熱烈張揚,但到底年歲尚幼,猛然聽到這個消息人還有點懵,下意識地看向自家舅舅:
「說的是……我?」
衛青同樣愣了愣,舅甥倆驚疑不定地對視。雖然但是,結合上下文,去病出現在這裏,有點嚇人啊!
果然,有人沉不住氣先開口了:「草草,意為輕率。難道說……」霍去病年輕氣盛草率出兵被匈奴打得倉皇逃竄?!這封狼居胥的代價有點大啊!
「住嘴!」
劉徹沉聲一喝,銳利的目光箭一般的射了過去,直把剛剛說話的那個大臣看得低下頭,冷汗直冒。
未央宮一時針落可聞,他們甚至不曾意識到楚棠陡然歡快了幾l分的語氣。
【飲馬翰海,封狼居山。這是大家最熟知的霍去病的功績。作為古代八大戰神之一,霍去病的一生可謂是令人側目。
十七歲跟著他舅舅衛青遠征漠南,在其他幾l路兵馬戰績寥寥的情況下,帶著八百騎兵奔襲幾l百裏,直搗匈奴大營,斬首兩千多人,似乎還順便順便俘虜了單於的一個叔父吧!】
哦豁!
劉徹精神一振,隨機哈哈大笑起來:「好!去病,好小子!」
衛青也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神情鬆弛了幾l分:「好在沒有惹禍。」
未央宮熱鬧了。他們知道陛下一直想打匈奴,也知道陛下看重衛青,對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亦是極為欣賞。不過小孩兒嘛,討喜是正常的。結果水鏡現在說這小孩兒是戰神,未及弱冠便能虜獲匈奴王室?!不開玩笑,大漢開國以來沒見過這樣的。
眾人看向衛青身後的精瘦少年,神情或驚或喜。
但讓他們驚異的顯然不至於此。
【凱旋之後,漢武帝因為他勇冠全軍,將他封為冠軍侯,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小霍冠軍侯稱號的來源了。但這也隻不過是霍去病傳奇人生的開始而已,又兩年,漢武帝親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並命他率一萬騎兵出征河西走廊。】
「不是……」有人咋舌,「又兩年,他才十九歲吧?十九歲的將軍?!」
仿佛應和他的話似的,水鏡裏閃出一段視頻——燃滿燭火的屋內,一個看來像是漢朝裝束的男子手執竹簡說道:
「是呀,一十歲的統帥,隻率萬騎精兵,就幹深入到敵後幾l千裏。陛下,此舉是不是過於大膽?」
隨著他的話,鏡頭轉到另一個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叉著腰,一身玄黑團龍袍,頭戴冠冕,劍眉斜飛,眼神銳利,語氣頓挫而威嚴:
「誰讓朕看中的將軍就隻有一十歲呢!」
畫麵戛然而止,未央宮眾人麵麵相覷,連劉徹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是……陛下?」司馬相如遲疑著開口。
「似乎是,將我朝伐匈奴一事,編成了百戲?!」頗通俳優之類的東方朔眼睛有些發亮,這百戲的排場不小啊!
不止是宮內熱鬧,宮外也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那是陛下嗎?好有威嚴好帥!」
「陛下原來長這樣啊!那那個說話的人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