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陽修頭也不抬:「給蘇老泉寫拜帖,我的學生,可不能被別人搶先了。」
梅堯臣:……
如果沒記錯的話,蘇軾馬上就要參加科考了吧!你還是主考官吧!板上釘釘的事還擔心被別人搶了先?!
第73章 念奴嬌10
皇宮。
趙禎驚了一下,隨即大喜:「蘇軾竟有此等才學!」
製科二等是什麽水平他太知道了。更何況蘇軾還是未來的他認定的宰相之才,就算他不相信未曾謀麵的蘇軾,還不相信他自己嗎?
蘇軾是大才!絕對的大才!
趙禎一招手:「科考將近,去查一查蘇軾是否入京,若在京中即可召見,若不在,便傳旨眉州知州,讓蘇軾克日入京。」
「遵旨!」侍臣領命而去。
趙禎復又將目光投向水鏡,希望這一次,他也能為子孫覓得良相。
【可是天意總是難測,朝為廟堂客,夕為階下囚。蘇軾在獄中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陰暗潮濕的環境最亦滋生憂鬱,而未知的恐懼更是消磨心智。
更重要的是,如同白居易謫居潯陽,聞得京中同年一一出事一樣,這場以他開始的烏台詩案,最後竟然株連了二十多人!蘇軾心中非常慌亂,他想,可能自己也難逃一死吧!
據說在獄中,兒子蘇邁一直給他送飯,蘇軾曾和兒子約定,一旦他被定了死罪,就在飯菜裏加一條魚作提醒。
一日,蘇邁因盤纏用盡跑去籌錢,委託友人替他送飯,卻忘了和友人說明這一約定,結果友人想著給蘇軾改善夥食,就送了一條魚過去。我們無法想像蘇軾看到那條魚是何種心情,大概和荀彧看到空食盒有點類似吧!】
二國。
萬萬沒想到自己還能被cue到的荀彧愣了一下:「空食盒是何意?」
另一邊,曹操聯繫上下文,當場臉就拉了下來:「何人敢動荀令君?!」
曹植為荀彧悲傷之餘,看著滿臉寫著主位上不爽的曹操默默閉上了嘴。就眼下的形勢來看,能動荀令君的似乎隻有父親您一人吧!
西晉。
陳壽吹鬍子瞪眼:「什麽空食盒?這又是在哪裏看的稗家野史書!」
北宋。
蘇軾道:「《後漢書》載,荀令君因病留壽春,曹操送他吃食,荀彧打開,發現盒中空無一物,始悟操之意,遂飲藥而死。令君見空食盒,想必是如遭雷擊,訥訥不能言罷!」
蘇轍緊緊盯著他:「這種時候了,兄長還有心思想荀令君的反應。」
蘇軾一笑:「這種時候,哪種時候?我現在不是還好好的嗎?」
蘇轍一愣,看到兄長眼中的笑意,這才反應過來水鏡中所講俱是後來事。他稍稍安心了幾分,眉頭卻還是皺著:「這麽關鍵的事,怎麽能忘了囑咐呢?」
隻要一想到兄長在獄中看到那盤魚的樣子,蘇轍就難受得不得了。
蘇軾看著弟弟一臉認真的樣子忍笑:「天下哪有這麽巧的事,楚姑娘也道是『據說』,說不定出自稗官野史小說家言呢,子由你又何必當真。」
他這麽說著,到底也是感動於弟弟的情誼,不忍他為此憂心。
【蘇軾自期必死,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和自己一同踏入仕途的弟弟,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獄中寄子由二首》。
一首說,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他們兄弟二人曾約定對床夜雨,可自己一朝身死,隻能讓弟弟對著夜雨疏窗,獨自傷神了。他唯有寄希望於來世。
另一首說,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他讓弟弟把他葬在西湖上,這就是明明白白的交代後事了。】
「太感人了嗚嗚嗚。」
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淚。蘇軾這兩首詩寫得情真意切,雖然沒有見到全篇,但隻這幾句就足以窺見到他們兄弟二人的情誼。
「什麽樣的感情才能讓人想著來生還做兄弟啊,我和我哥不大小聲就不錯了。」
有人不無艷羨,隨即就被反駁道:「算了吧,這種感情世間少有,你沒看那戲本子上寫的七步詩、玄武門,多的是兄弟鬩牆的。幾百年能見到如蘇氏兄弟這樣的棠棣啊!」
二國。
曹植沉吟著水鏡上提到的幾句詩,心中震動不已,不由得抬頭看了二哥曹丕一眼,恰巧曹丕也在看他,四目相對,兩人神情俱是一頓,隨即又默契地移開眼。
想什麽呢,這種兄弟情,羨慕不來。
【蘇軾掛念著他的弟弟,弟弟也掛念著他。兄長入獄,蘇轍簡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夜不能寐,終日想著怎樣才能把蘇軾救出來。
他想起安史之亂的時候,王維被迫接受偽職,後來肅宗問罪,王維的弟弟自請罷官求免兄長。於是他也效仿前朝,上奏皇帝,希望能用自己的官身換兄長一命。兄弟二人的情誼可見一斑。】
客棧。
蘇軾聽到這裏眼圈微紅,他看向弟弟,語帶嘆息:「子由,你實不必如此。」
蘇轍的眼圈也紅了,他心裏還念著剛剛那兩首詩,兄長是真的流露出死誌了啊!蘇轍心中一酸,搖搖頭道:
「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我們兄弟同心,兄長有事,我豈可獨善其身?官職而已,若能換兄長一命,又有何惜?」
唐朝。
梅堯臣:……
如果沒記錯的話,蘇軾馬上就要參加科考了吧!你還是主考官吧!板上釘釘的事還擔心被別人搶了先?!
第73章 念奴嬌10
皇宮。
趙禎驚了一下,隨即大喜:「蘇軾竟有此等才學!」
製科二等是什麽水平他太知道了。更何況蘇軾還是未來的他認定的宰相之才,就算他不相信未曾謀麵的蘇軾,還不相信他自己嗎?
蘇軾是大才!絕對的大才!
趙禎一招手:「科考將近,去查一查蘇軾是否入京,若在京中即可召見,若不在,便傳旨眉州知州,讓蘇軾克日入京。」
「遵旨!」侍臣領命而去。
趙禎復又將目光投向水鏡,希望這一次,他也能為子孫覓得良相。
【可是天意總是難測,朝為廟堂客,夕為階下囚。蘇軾在獄中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陰暗潮濕的環境最亦滋生憂鬱,而未知的恐懼更是消磨心智。
更重要的是,如同白居易謫居潯陽,聞得京中同年一一出事一樣,這場以他開始的烏台詩案,最後竟然株連了二十多人!蘇軾心中非常慌亂,他想,可能自己也難逃一死吧!
據說在獄中,兒子蘇邁一直給他送飯,蘇軾曾和兒子約定,一旦他被定了死罪,就在飯菜裏加一條魚作提醒。
一日,蘇邁因盤纏用盡跑去籌錢,委託友人替他送飯,卻忘了和友人說明這一約定,結果友人想著給蘇軾改善夥食,就送了一條魚過去。我們無法想像蘇軾看到那條魚是何種心情,大概和荀彧看到空食盒有點類似吧!】
二國。
萬萬沒想到自己還能被cue到的荀彧愣了一下:「空食盒是何意?」
另一邊,曹操聯繫上下文,當場臉就拉了下來:「何人敢動荀令君?!」
曹植為荀彧悲傷之餘,看著滿臉寫著主位上不爽的曹操默默閉上了嘴。就眼下的形勢來看,能動荀令君的似乎隻有父親您一人吧!
西晉。
陳壽吹鬍子瞪眼:「什麽空食盒?這又是在哪裏看的稗家野史書!」
北宋。
蘇軾道:「《後漢書》載,荀令君因病留壽春,曹操送他吃食,荀彧打開,發現盒中空無一物,始悟操之意,遂飲藥而死。令君見空食盒,想必是如遭雷擊,訥訥不能言罷!」
蘇轍緊緊盯著他:「這種時候了,兄長還有心思想荀令君的反應。」
蘇軾一笑:「這種時候,哪種時候?我現在不是還好好的嗎?」
蘇轍一愣,看到兄長眼中的笑意,這才反應過來水鏡中所講俱是後來事。他稍稍安心了幾分,眉頭卻還是皺著:「這麽關鍵的事,怎麽能忘了囑咐呢?」
隻要一想到兄長在獄中看到那盤魚的樣子,蘇轍就難受得不得了。
蘇軾看著弟弟一臉認真的樣子忍笑:「天下哪有這麽巧的事,楚姑娘也道是『據說』,說不定出自稗官野史小說家言呢,子由你又何必當真。」
他這麽說著,到底也是感動於弟弟的情誼,不忍他為此憂心。
【蘇軾自期必死,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和自己一同踏入仕途的弟弟,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獄中寄子由二首》。
一首說,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他們兄弟二人曾約定對床夜雨,可自己一朝身死,隻能讓弟弟對著夜雨疏窗,獨自傷神了。他唯有寄希望於來世。
另一首說,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他讓弟弟把他葬在西湖上,這就是明明白白的交代後事了。】
「太感人了嗚嗚嗚。」
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淚。蘇軾這兩首詩寫得情真意切,雖然沒有見到全篇,但隻這幾句就足以窺見到他們兄弟二人的情誼。
「什麽樣的感情才能讓人想著來生還做兄弟啊,我和我哥不大小聲就不錯了。」
有人不無艷羨,隨即就被反駁道:「算了吧,這種感情世間少有,你沒看那戲本子上寫的七步詩、玄武門,多的是兄弟鬩牆的。幾百年能見到如蘇氏兄弟這樣的棠棣啊!」
二國。
曹植沉吟著水鏡上提到的幾句詩,心中震動不已,不由得抬頭看了二哥曹丕一眼,恰巧曹丕也在看他,四目相對,兩人神情俱是一頓,隨即又默契地移開眼。
想什麽呢,這種兄弟情,羨慕不來。
【蘇軾掛念著他的弟弟,弟弟也掛念著他。兄長入獄,蘇轍簡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夜不能寐,終日想著怎樣才能把蘇軾救出來。
他想起安史之亂的時候,王維被迫接受偽職,後來肅宗問罪,王維的弟弟自請罷官求免兄長。於是他也效仿前朝,上奏皇帝,希望能用自己的官身換兄長一命。兄弟二人的情誼可見一斑。】
客棧。
蘇軾聽到這裏眼圈微紅,他看向弟弟,語帶嘆息:「子由,你實不必如此。」
蘇轍的眼圈也紅了,他心裏還念著剛剛那兩首詩,兄長是真的流露出死誌了啊!蘇轍心中一酸,搖搖頭道:
「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我們兄弟同心,兄長有事,我豈可獨善其身?官職而已,若能換兄長一命,又有何惜?」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