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焦母沒太聽清。
「沒什麽,」焦仲卿搖頭,「兒子累了,想先去休息了。」
說完,也不管焦母的反應,失魂落魄地自顧自進了東房。
南宋。
再次聽到這段愛情悲劇的陸遊惆悵不已,當年讀詩,尚嘆他人別離,如今,自己已然成了詩中人。他又想起漢時的《孔雀東南飛》,想起自己的原配唐氏——表妹唐婉,終究是捶床大嘆: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這世間的母親,當真這樣難違麽?!
第62章 琵琶行12
小院裏,白居易怔愣不已,湘靈她……白居易一時無言,湘靈是他鄰家的姑娘,二人之間稱得上一句兩小無嫌猜,可是母親不喜湘靈,他沒有辦法。
當年,他考上進士,滿心歡喜向母親提出求取湘靈,卻被母親斷然拒絕;如今他已升任校書,正欲擇日迴到符離將一家人遷往長安。他本打算趁著喬遷的機會再向母親爭取,可聽水鏡的意思,母親竟還是不允麽?!
他心裏忽然一片沉寂:「母親她,怎會如此……固執啊!」
百行孝為先,為人子者不該言母過,可乍然聽聞這些消息的白居易卻是真的忍不住有一瞬間生怨。他以手撫額,神情哀莫:
「我對不住湘靈……」
「不知所終」四個字就像針一樣紮進了他的心裏,他想起那個「娉婷十五勝天仙」的鄰女,愧疚得不能自已。
白行簡作為弟弟,很清楚兄長和湘靈的感情,也對二人的遭遇同情不已,見狀便安慰道:「兄長不要灰心,水鏡示下,你迴去再同母親商量,說不定她會同意呢?」
「不可能了。」
白居易苦笑著搖頭,他了解他的母親,這個婦人嚴格又執拗,她決定的事沒有人能說動。史書裏的白居易無法爭取到,如今的他也不能。
符離。
陳氏夫人一臉氣憤,她身形瘦弱,一張臉顯得有些清臒,此時盛怒的樣子竟無端讓人覺出幾分扭曲:
「什麽有情人?湘靈一個鄉下賣唱的野丫頭,怎麽配得上我兒?樂天真是荒唐,好在最後他還是聽了我的話,我是他的娘親,難道還能害他不成?」
一旁的侍女銀瓶看著她的樣子忽然一陣心驚,嘴裏卻道:「夫人說得是,公子純孝,想必以後定然會懂得夫人苦心。」
這話聽得順心,陳氏夫人神情緩和了幾分:「不錯。我兒高才,年紀輕輕就官列校書郎,如今又得水鏡宣揚聲勢,此後定然前途無量,要配的也是京中名門,湘靈之流怎麽敢妄想?樂天還年輕,不懂事,總要我這個做娘的在一旁把把關。」
這個一意自專的母親,甚至忘記了兒子未來仕途的風波交惡,已然謀劃起青雲路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她怎麽會錯呢?
【白居易的愛情悲劇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漢樂府中的《孔雀東南飛》和後來的陸遊與唐婉。《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與劉蘭芝伉儷情深,焦仲卿的母親卻對劉蘭芝百般嫌棄,棒打鴛鴦執意要讓焦仲卿休妻,焦仲卿拗不過母親,隻好妥協,最後的結局是焦、劉二人雙雙赴死。】
院中的焦母神情大變,手裏的畫像不受控製地落到地上,又被一陣風吹遠,飄零如浮萍。她猛然衝進焦仲卿的房間,不由分說地對著他的臉狠狠打了一巴掌:
「焦仲卿,你不孝!」
焦仲卿被打得一個踉蹌,卻是偏著頭沒有辯解。他本想讓蘭芝暫時還家,等母親氣消了再去迎蘭芝迴來,可他卻低估了母親的決心,母親根本不可能答應!
「是,我不孝。」他低低地應聲,唇角翹出諷刺的弧度:「我不顧親母,自我毀傷,教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我軟弱,我無能,我辜負髮妻,竟令蘭芝將大好年華葬送,我是天下第一庸人,我對不起蘭芝。」
他嘴唇嗡動著,像是在迴應,又像是在自言自語。焦母被他的樣子嚇了一跳,不由得愣愣:「仲卿你……」
然而焦仲卿卻像是沒有聽到似的,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說。
劉家。
劉蘭芝自從迴到家中,處境便日益艱難。她的兄長性格暴烈專橫,見她被焦家休了自行迴門便是橫眉冷對。嫁過的女兒仿佛潑出去的水一般,再不屬於這個家了,劉蘭芝覺得心冷,卻又無法反駁。
那日縣丞來訪,言是有太守家的公子,排行老五,貌美才高、尚未婚配,特來求娶。母親明白她與焦仲卿的誓言,迴絕了媒人,可兄長卻不幹了,闖到房裏大聲指責:
「你遇事為什麽不三思而後行?那焦仲卿隻是一個小吏,對方卻是太守公子,雲泥之別,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你不嫁這樣好的郎君,將來又打算怎麽辦?!」
劉蘭芝傷心不已,感情的事,難道能用身份門第來衡量嗎?可父親不在,家裏全由兄長做主,兄長苦苦相逼,她又能如何呢?
她仰頭看向兄長,神情仿佛還是當日乖順的小妹,眸中卻失了光彩:
「哥哥說得在理。我離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迴到哥哥家裏,此後如何當然要聽從哥哥的安排,哥哥若覺得好,便答應吧。」
兄長喜不自勝地離開,劉蘭芝卻恍然心死,連嫁衣都懶得做。此時聽到水鏡裏的敘述,不由得更加悲從中來。當日仲卿為母親逼迫,如今她又被兄長相逼,他二人最後的結局,竟隻有一死嗎?
「沒什麽,」焦仲卿搖頭,「兒子累了,想先去休息了。」
說完,也不管焦母的反應,失魂落魄地自顧自進了東房。
南宋。
再次聽到這段愛情悲劇的陸遊惆悵不已,當年讀詩,尚嘆他人別離,如今,自己已然成了詩中人。他又想起漢時的《孔雀東南飛》,想起自己的原配唐氏——表妹唐婉,終究是捶床大嘆: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這世間的母親,當真這樣難違麽?!
第62章 琵琶行12
小院裏,白居易怔愣不已,湘靈她……白居易一時無言,湘靈是他鄰家的姑娘,二人之間稱得上一句兩小無嫌猜,可是母親不喜湘靈,他沒有辦法。
當年,他考上進士,滿心歡喜向母親提出求取湘靈,卻被母親斷然拒絕;如今他已升任校書,正欲擇日迴到符離將一家人遷往長安。他本打算趁著喬遷的機會再向母親爭取,可聽水鏡的意思,母親竟還是不允麽?!
他心裏忽然一片沉寂:「母親她,怎會如此……固執啊!」
百行孝為先,為人子者不該言母過,可乍然聽聞這些消息的白居易卻是真的忍不住有一瞬間生怨。他以手撫額,神情哀莫:
「我對不住湘靈……」
「不知所終」四個字就像針一樣紮進了他的心裏,他想起那個「娉婷十五勝天仙」的鄰女,愧疚得不能自已。
白行簡作為弟弟,很清楚兄長和湘靈的感情,也對二人的遭遇同情不已,見狀便安慰道:「兄長不要灰心,水鏡示下,你迴去再同母親商量,說不定她會同意呢?」
「不可能了。」
白居易苦笑著搖頭,他了解他的母親,這個婦人嚴格又執拗,她決定的事沒有人能說動。史書裏的白居易無法爭取到,如今的他也不能。
符離。
陳氏夫人一臉氣憤,她身形瘦弱,一張臉顯得有些清臒,此時盛怒的樣子竟無端讓人覺出幾分扭曲:
「什麽有情人?湘靈一個鄉下賣唱的野丫頭,怎麽配得上我兒?樂天真是荒唐,好在最後他還是聽了我的話,我是他的娘親,難道還能害他不成?」
一旁的侍女銀瓶看著她的樣子忽然一陣心驚,嘴裏卻道:「夫人說得是,公子純孝,想必以後定然會懂得夫人苦心。」
這話聽得順心,陳氏夫人神情緩和了幾分:「不錯。我兒高才,年紀輕輕就官列校書郎,如今又得水鏡宣揚聲勢,此後定然前途無量,要配的也是京中名門,湘靈之流怎麽敢妄想?樂天還年輕,不懂事,總要我這個做娘的在一旁把把關。」
這個一意自專的母親,甚至忘記了兒子未來仕途的風波交惡,已然謀劃起青雲路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她怎麽會錯呢?
【白居易的愛情悲劇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漢樂府中的《孔雀東南飛》和後來的陸遊與唐婉。《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與劉蘭芝伉儷情深,焦仲卿的母親卻對劉蘭芝百般嫌棄,棒打鴛鴦執意要讓焦仲卿休妻,焦仲卿拗不過母親,隻好妥協,最後的結局是焦、劉二人雙雙赴死。】
院中的焦母神情大變,手裏的畫像不受控製地落到地上,又被一陣風吹遠,飄零如浮萍。她猛然衝進焦仲卿的房間,不由分說地對著他的臉狠狠打了一巴掌:
「焦仲卿,你不孝!」
焦仲卿被打得一個踉蹌,卻是偏著頭沒有辯解。他本想讓蘭芝暫時還家,等母親氣消了再去迎蘭芝迴來,可他卻低估了母親的決心,母親根本不可能答應!
「是,我不孝。」他低低地應聲,唇角翹出諷刺的弧度:「我不顧親母,自我毀傷,教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我軟弱,我無能,我辜負髮妻,竟令蘭芝將大好年華葬送,我是天下第一庸人,我對不起蘭芝。」
他嘴唇嗡動著,像是在迴應,又像是在自言自語。焦母被他的樣子嚇了一跳,不由得愣愣:「仲卿你……」
然而焦仲卿卻像是沒有聽到似的,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說。
劉家。
劉蘭芝自從迴到家中,處境便日益艱難。她的兄長性格暴烈專橫,見她被焦家休了自行迴門便是橫眉冷對。嫁過的女兒仿佛潑出去的水一般,再不屬於這個家了,劉蘭芝覺得心冷,卻又無法反駁。
那日縣丞來訪,言是有太守家的公子,排行老五,貌美才高、尚未婚配,特來求娶。母親明白她與焦仲卿的誓言,迴絕了媒人,可兄長卻不幹了,闖到房裏大聲指責:
「你遇事為什麽不三思而後行?那焦仲卿隻是一個小吏,對方卻是太守公子,雲泥之別,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你不嫁這樣好的郎君,將來又打算怎麽辦?!」
劉蘭芝傷心不已,感情的事,難道能用身份門第來衡量嗎?可父親不在,家裏全由兄長做主,兄長苦苦相逼,她又能如何呢?
她仰頭看向兄長,神情仿佛還是當日乖順的小妹,眸中卻失了光彩:
「哥哥說得在理。我離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迴到哥哥家裏,此後如何當然要聽從哥哥的安排,哥哥若覺得好,便答應吧。」
兄長喜不自勝地離開,劉蘭芝卻恍然心死,連嫁衣都懶得做。此時聽到水鏡裏的敘述,不由得更加悲從中來。當日仲卿為母親逼迫,如今她又被兄長相逼,他二人最後的結局,竟隻有一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