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院落。


    李白輕聲咀嚼蘇軾的那句詞,忽而暢快地大笑起來:「好!說得好!用舍行藏何必拘束?蘇軾是我道中人!」


    孔子有言,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既然聖上不肯用他,他何必再留在廟堂?李白心中一片暢快,不知什麽時代生出了這般和他脾性相投的人物,若是可以,真想與他對酒談詩,不醉不歸。


    尋陽。


    年老的陶淵明麵露欣然,他這一生與塵網浮沉,進退反覆,最後終究是選擇棲居田園。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入世出世,終究隻在自己的權衡之間啊!


    南山之上,有秋菊悠然綻放。袖手何妨,閑暇處,自有好江山。


    北宋。


    蘇轍雙眼放光:「兄長此句甚妙,超然灑脫,有莊周之概!」


    蘇軾一邊覺得微妙一邊忍不住露出笑臉:「不知全詞如何,水鏡如今所提俱是斷章。」


    而且還全是後來的他寫的。


    「全詞自然也是甚好!」蘇轍對自家哥哥非常有信心,水鏡已經提到兄長幾次了,他有預感,後麵一定會有兄長的作品!


    【天寶三年,朝堂之上暗流湧動,賀知章告老還鄉。賀知章是李白在長安唯一的知心朋友,他一走,李白也萌生了退意。


    皇帝不曾重用他,因為天性傲然,權貴也開始排擠他。李白看到了自己前路的幽暗,他終於決定上書請辭。】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都覺得不掉馬比較好,我也這麽覺得,因為我推演了好幾種形式都覺得不妥,還是讓女主當背景板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1.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牧民》


    2.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蘇軾《沁園春》


    這首我太喜歡了必須要全部貼出來——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真的會暢享李白和蘇軾的相遇啊,入世的仙人和出世的凡人。


    3.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我們子美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啊!


    第29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8


    太極宮。


    李世民敏銳地察覺到不對勁:暗流湧動,這絕不是一個好詞,難道朝堂上出現了派係鬥爭?


    興慶宮。


    李隆基也覺出幾分異樣:「朕垂拱朝堂,朝中又有李林甫主事,會生出什麽亂子,以至於連賀監都要引退?」


    高力士不敢接話,隻是道:「想是有什麽小人蒙蔽聖聽,奴才相信陛下定然是能處理妥當。」


    李隆基一想也不錯,他先後經歷唐隆政變、先天政變,又創開元之盛,朝堂之上還有什麽是處置不了的?


    想到這裏,他又放下心來,攬著楊玉環道:「這李白,怎麽就要走了,朕還真是捨不得他的詩啊。」


    水鏡裏的那《清平調》三首簡直是深得他心。


    楊玉環嬌聲道:「如今李供奉還未進宮呢!」


    「說得是,朕此前給他下過詔書,今日又差人提醒,明日他便要入宮麵聖了。」


    長安院落。


    賀知章與李白輕輕碰了個杯:「本欲讓你接替老夫,你卻與老夫先後請辭,這長安城,留不住你這個詩仙咯!」


    李白沒有說話,他像在看另一個人的人生,卻又時時能感受到心靈的契合。他想起初入長安的所見,終究是不得不肯定,若真如水鏡所述,自己的確會請辭。


    【唐玄宗也沒有挽留,還給他發了一大筆退休金,兩人分開得很體麵。


    大家會發現,李白始終保持著清醒而獨立的人格,他沒有被長安的繁華牽住眼,文章之臣是對他獨立人格的侮辱,他不堪忍受,所以也能及時止損,揮揮手,把皇帝給炒了。


    不是你厭棄我要放逐我,而是,我不幹了。】


    仿佛是為了配合這句話,水鏡上放出了一張圖片,一個穿著黑色長衫的男人一手扶著一塊木牌,木排上寫著三個大字——不幹了。


    「這請辭方式倒挺……別致?」


    眾人被這張圖炫了一眼,卻還是露出了歡快地笑容。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畫上的男人雖然剃著不倫不類的短髮,但一手扶木板一手叉腰,下頜微抬神情桀驁,端的是一幅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樣子。尤其是圖上似還有些細雪飄著,襯得他愈發清絕,仿佛蕭瑟天地隻此一人,傲視宵小。


    「真是風骨卓絕,令人側目啊!」王安石再三讚嘆。


    其他人跟著點頭。


    一言以蔽之,有被帥到。


    未央宮。


    劉徹輕嘖了一聲,心裏有些不舒服。同為皇帝讓他覺得自己被挑釁了,但他又覺得這種態度才符合李白,畢竟……


    李白是謫仙人啊!


    仙人總是超然又獨立的,劉徹接受了,他轉而關注末尾那句話:「請辭,就是把皇帝炒了?」


    後世的語言,怎麽總是這般奇怪。


    唐朝。


    王維點評道:「李太白,還是不適合官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