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大臣眼觀鼻鼻觀心,陛下心情不爽沒看見》嗎?誰這時候去觸黴頭誰就是二傻子。


    杜甫有一點點糾結,他家詩教甚嚴,所學俱是聖人學說,《論語》有言,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對神仙之說倒也沒有特別大的執念,但如果李白註定要成仙的話,他倒是可以陪他一起去采仙草。


    夫子應該不會怪罪的吧!


    【小結一下,在「夢中所見」這一部分中,李白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之句過渡,分別描繪了四幅圖景,其境或清幽寂靜、或雄奇壯美,或陰森恐怖、或盛大歡樂。置身其中的詩人,則忽愉悅,忽歡快,忽驚恐,忽恍惚。這場夢境是那樣精彩紛呈而又驚心動魄,令人浮想聯翩。


    那麽,你覺得李白做的是一場美夢,還是一場噩夢呢?】


    作者有話要說:1.曹丕寫的誌怪小說叫《列異傳》,也有人說是偽作,但證據不夠有力,這裏採用袁行霈老師的說法。另外不知道這本書具體是什麽時間寫的,就當是稱帝之前吧,一切服務於小說。


    2.使動用法這個說法應該是現代名目吧,詞性分析是現代的事,更詳細的資料沒查到如果有錯大家在評論區提醒我一下。


    3.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


    4.聖人立象以盡意——《易傳繫辭》


    5.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搖盪性情,形諸舞詠。——鍾嶸《詩品序》


    6.司馬相如《大人賦》是諷刺豬豬求仙的,但豬豬讀了飄飄然有成仙之感,起反作用了。


    7.這幾天查資料再一次為白哥淪陷了啊啊啊真的好喜歡李白啊!吹爆他!


    第25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4


    鹹陽。


    嬴政想也不想便道:「當然是美夢!」他迴想著描繪的場景,「天姥山既是仙山,李白又在夢中見到了仙人,自然暢快非常。」


    長安。


    劉徹給秦始皇隔空點讚:「夢遊仙山,仙人相迎,自然是一場美夢。」


    他也挺想夢到神仙的,不知道這李太白是怎麽夢到,把這首詩放在榻前誦讀一遍再入睡能夢到嗎?


    已然被這首充滿奇幻色彩的詩俘獲的豬豬陛下開始放飛大腦。


    衛青性情穩重而又務實,對神仙之說並不怎麽感興趣,自被武帝提拔以來他也讀了不少書,李白的詩雖然奇崛,但吐語自然,毫無佶屈聱牙之感,又有沖天的仙氣與豪氣,他不自覺也被這樣的氣勢感染,點頭道:


    「臣也覺得是美夢。」


    夢中場景如此美好,天姥山那樣雄奇,在出遊之前能做這樣一場夢,一定十分美妙吧!


    三國。


    曹操拍了拍還沉浸在詩境中的兒子,問到:「子建,你怎麽看?」


    「什麽?」猛然迴神的曹植還沒有反應過來。


    曹操耐心地重複了一遍:「你覺得李太白做的是美夢還是噩夢?」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景色如此清幽峻秀,孩兒覺得應是一場美夢。江東山水當真如此靈秀嗎?」


    他既好奇又期待。


    曹操頂著兒子渴望的眼神一陣無語,又想起從赤壁無功而返的事,想起楚棠說赤壁一場大火燒破了他天下歸心的夢,想起司馬懿摘了他老曺家的桃子,想起司馬家整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行了,不能想了,再想就要傳太醫了。


    曹操深吸一口氣,黑著臉向在雷點上蹦迪的兒子發射死亡凝視。


    「父親……?」曹植不明所以。


    曹操微微一笑:「我兒大才,文章倚馬可待,水鏡結束後便給李白作一首和詩吧!就叫《夢遊北邙吟贈李白》,待到了大唐,他就可以讀到了,千載相贈,亦不失為一樁美事。」


    啊這……


    「等等……」曹植覺得自己就這個荒謬的提議還可以再掙紮一下「父親……」


    您自己看看這話合理嗎?而且北邙是王侯公卿的埋葬之所,父親您確定要我夢遊北邙嗎?確定這首詩寫了李白到時候不會寫詩罵我嗎?


    才高八鬥的曹子建哭喪著臉:李太白做的可能是美夢,但他馬上就要做噩夢了。


    唐朝。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雙雙給美夢投了一票。


    杜甫倚在門框上沉思:「從詩境來看,開始應是做的美夢。飛度鏡湖,見淥水蕩漾,聽猿猴清啼,登天姥而觀海日山花,自是令人心曠神怡。但後麵的山林震顫卻是幽暗恐怖,雖有仙人,卻也有『列缺霹靂』『丘巒崩摧』的駭人動靜,夢中體驗應該不算美妙。」


    白居易指節輕輕敲擊著石桌:「『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連魂魄都驚悸了,自然是噩夢一場。」


    「哦?」元稹頗感興趣地挑眉,「我倒覺得是美夢,他說『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分明是對突然從夢中醒來感到悵然嘛!」


    若不是美夢,何必悵然?


    北宋。


    蘇轍拿眼睛去看自家哥哥,蘇軾察覺到他的意圖,露出了一個笑臉,爽快道:「我說是噩夢。」


    蘇轍眼睛亮了亮,贊同地點頭:「我與兄長看法一樣!」


    他們讀過李白的集子,也曾翻閱李白生平,嚮往嗟嘆。這首詩雖然是記夢遊仙之作,可詩人記夢,又豈是單單說夢?何況遊仙詩,亦會有坎壈詠懷之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