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這樣點評著,可卻仍然不得不承認,李白夢中的天姥山比他見過的天姥山還要峻美,還要迷人。
唐朝,長安。
李白聽得問話微微一笑,在賀知章含著幾分戲謔的目光裏迴答道:「該是,有些恍惚吧!」
作者有話要說:1.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
其實植這篇也寫得很好,不過植風格華美,很注重辭采,兩人賽道不太一樣,但白哥肯定受過植的影響。
2.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文人七言詩,當時以五言為要,七言寫得比較少,《清平調》這樣的絕句就更沒見過了。
3.辭輦步迎出自紀錄片。
4.「詩至杜子美,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出自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群的意思是群居相切磋,就是說讀詩可以團結人。《論語》中的詩指的是《詩經》。
6.此行不愛鱸魚美,自愛名山入剡中。——李白《秋下荊門》。
7.阿武後麵還有李旦,二鳳不了解後麵推測錯了。
8.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裏兮家未歸。——張翰《思吳江歌》。這個典故大家應該學過,就是那個「盡西風,季鷹歸未。」張翰想起了家鄉的蓴菜和鱸魚,所以辭官迴家。後用蓴鱸之思指代思想,賀知章雖然是越人但也用了這個典故。
9.李白這一pa的主要資料參考教材和教參以及《唐詩鑑賞辭典》
第24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3
【先來疏通一下文意。大家注意「登山奇景」和「山林戰慄」這兩幅圖景中,其實暗含時間的轉換,前麵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表明是白天;但從「千岩」一句開始就到了晚上,為什麽這麽說呢?詩裏有一個字提醒了我們,那就是「暝」。】
賀知章捋著鬍鬚輕輕頷首:「暝者,幽也。你李太白果然是發想無端,從日升至冥夜,不過瞬息之間。」
他半是驚嘆半是調侃,賀知章是長者,於自己又有提攜之恩,李白雖不拘禮法,卻也不是狂妄之人,隻好一邊給他斟酒一邊無奈地笑道:
「不是白髮想無端,實是詩道如此,賀監就莫要取笑了。」
【千岩萬轉,是說山路盤旋崎嶇的意思。想像一下,李白穿著偶像派木屐愉快地爬山,山路彎彎曲曲的,到最後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裏。
可是李白是誰,他會在意這種小事嗎?他隻會覺得這山上的風景也太好了吧!於是一會兒迷戀著花,一會兒依倚著石頭,不知不覺天色就昏暗下來了。
夜晚的山上有多危險就不用了我多說了吧,擱蒲鬆齡至少得往《聊齋誌異》裏多加幾頁。
大家看ppt。「殷」是震動的意思,天色已然昏暗,山林之中,熊咆龍吟之聲震盪著岩石和泉水。「栗深林兮驚層巔」,「層巔」指層層山峰,「栗」和「驚」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深林戰慄,使層巔震驚。
熊咆龍吟之聲有這麽盛大嗎?不知道,白哥說有就有吧,這幾句是他的保留項目——誇張。這個手法一定要記住啊容易考理解性默寫!】
劉宋。
再次聽到偶像牌木屐的木屐創始人謝靈運本尊:……
怎麽說呢,有種感覺,不是我的鞋子出名,而是因為這鞋子後來被李白穿過,所以出名。
三國。
曹植對新cue到的蒲鬆齡很感興趣:「齋,或為書齋之意,誌為記錄,異有怪異、奇異之稱,這蒲鬆齡的《聊齋誌異》難道是專門記錄鬼神怪異之作?」
曹操一聽覺得有道理,不過他不是很理解:「鬼神怪異也值得專門記錄嗎?」
會不會太閑了。
曹植默默閉上嘴,他能說之前在二哥那也看到了一本誌怪麽?還是二哥親手寫的。寫的還挺有意思,什麽冥婚、宋定伯捉鬼之類,皆是妙趣橫生,閑時一觀也可解悶。
二哥應該也在府中看水鏡吧?不知道會不會從詩裏受到啟發,蒲鬆齡不在《聊齋誌異》裏加幾頁,二哥可以往自己書裏加幾頁啊!
聽到自己名字的青年蒲鬆齡愣了愣,沒忍住迴頭看了一眼書齋的匾額,確實就叫聊齋沒錯。
鄰居已經激動起來了,隔著院牆喊話:「留仙,水鏡上說得是你吧,苟富貴勿相忘啊!咱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
「一定,一定。」
蒲鬆齡擦了擦汗,寫誌怪也行,等考上科舉了,閑時記兩筆。水鏡裏的姑娘似乎很喜歡李白,那便寫一篇《李太白夢遊天姥山》吧,就當是感謝她的提點。
北宋。
蘇轍敏銳地察覺到了幾絲不同:「殷為震動尚還好說,這使動用法又是何意?」「使動,使其動作,想是後世語言習慣與我等不同,所以定下的名目吧!」蘇軾迴答道。
「詞意倒也相類,名目卻有不同,聽楚姑娘的意思後世應是不習慣如此行文,倒不知他們的詩文是何種形式,又如何行文?」
他忽然對後世的詩文之作很感興趣,後世連女子都能登壇設講,想必文德一定十分鼎盛吧!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青青是黑沉沉的,雲彩黑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似的,水波動盪升起騰騰煙霧,活脫脫一鬼片現場,夜宿山林果然不是好選擇。此時的天姥山已經變得陰森恐怖起來了,目睹這一切的李白自然是既震驚又恐怖。
唐朝,長安。
李白聽得問話微微一笑,在賀知章含著幾分戲謔的目光裏迴答道:「該是,有些恍惚吧!」
作者有話要說:1.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
其實植這篇也寫得很好,不過植風格華美,很注重辭采,兩人賽道不太一樣,但白哥肯定受過植的影響。
2.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文人七言詩,當時以五言為要,七言寫得比較少,《清平調》這樣的絕句就更沒見過了。
3.辭輦步迎出自紀錄片。
4.「詩至杜子美,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出自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群的意思是群居相切磋,就是說讀詩可以團結人。《論語》中的詩指的是《詩經》。
6.此行不愛鱸魚美,自愛名山入剡中。——李白《秋下荊門》。
7.阿武後麵還有李旦,二鳳不了解後麵推測錯了。
8.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裏兮家未歸。——張翰《思吳江歌》。這個典故大家應該學過,就是那個「盡西風,季鷹歸未。」張翰想起了家鄉的蓴菜和鱸魚,所以辭官迴家。後用蓴鱸之思指代思想,賀知章雖然是越人但也用了這個典故。
9.李白這一pa的主要資料參考教材和教參以及《唐詩鑑賞辭典》
第24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3
【先來疏通一下文意。大家注意「登山奇景」和「山林戰慄」這兩幅圖景中,其實暗含時間的轉換,前麵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表明是白天;但從「千岩」一句開始就到了晚上,為什麽這麽說呢?詩裏有一個字提醒了我們,那就是「暝」。】
賀知章捋著鬍鬚輕輕頷首:「暝者,幽也。你李太白果然是發想無端,從日升至冥夜,不過瞬息之間。」
他半是驚嘆半是調侃,賀知章是長者,於自己又有提攜之恩,李白雖不拘禮法,卻也不是狂妄之人,隻好一邊給他斟酒一邊無奈地笑道:
「不是白髮想無端,實是詩道如此,賀監就莫要取笑了。」
【千岩萬轉,是說山路盤旋崎嶇的意思。想像一下,李白穿著偶像派木屐愉快地爬山,山路彎彎曲曲的,到最後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裏。
可是李白是誰,他會在意這種小事嗎?他隻會覺得這山上的風景也太好了吧!於是一會兒迷戀著花,一會兒依倚著石頭,不知不覺天色就昏暗下來了。
夜晚的山上有多危險就不用了我多說了吧,擱蒲鬆齡至少得往《聊齋誌異》裏多加幾頁。
大家看ppt。「殷」是震動的意思,天色已然昏暗,山林之中,熊咆龍吟之聲震盪著岩石和泉水。「栗深林兮驚層巔」,「層巔」指層層山峰,「栗」和「驚」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深林戰慄,使層巔震驚。
熊咆龍吟之聲有這麽盛大嗎?不知道,白哥說有就有吧,這幾句是他的保留項目——誇張。這個手法一定要記住啊容易考理解性默寫!】
劉宋。
再次聽到偶像牌木屐的木屐創始人謝靈運本尊:……
怎麽說呢,有種感覺,不是我的鞋子出名,而是因為這鞋子後來被李白穿過,所以出名。
三國。
曹植對新cue到的蒲鬆齡很感興趣:「齋,或為書齋之意,誌為記錄,異有怪異、奇異之稱,這蒲鬆齡的《聊齋誌異》難道是專門記錄鬼神怪異之作?」
曹操一聽覺得有道理,不過他不是很理解:「鬼神怪異也值得專門記錄嗎?」
會不會太閑了。
曹植默默閉上嘴,他能說之前在二哥那也看到了一本誌怪麽?還是二哥親手寫的。寫的還挺有意思,什麽冥婚、宋定伯捉鬼之類,皆是妙趣橫生,閑時一觀也可解悶。
二哥應該也在府中看水鏡吧?不知道會不會從詩裏受到啟發,蒲鬆齡不在《聊齋誌異》裏加幾頁,二哥可以往自己書裏加幾頁啊!
聽到自己名字的青年蒲鬆齡愣了愣,沒忍住迴頭看了一眼書齋的匾額,確實就叫聊齋沒錯。
鄰居已經激動起來了,隔著院牆喊話:「留仙,水鏡上說得是你吧,苟富貴勿相忘啊!咱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
「一定,一定。」
蒲鬆齡擦了擦汗,寫誌怪也行,等考上科舉了,閑時記兩筆。水鏡裏的姑娘似乎很喜歡李白,那便寫一篇《李太白夢遊天姥山》吧,就當是感謝她的提點。
北宋。
蘇轍敏銳地察覺到了幾絲不同:「殷為震動尚還好說,這使動用法又是何意?」「使動,使其動作,想是後世語言習慣與我等不同,所以定下的名目吧!」蘇軾迴答道。
「詞意倒也相類,名目卻有不同,聽楚姑娘的意思後世應是不習慣如此行文,倒不知他們的詩文是何種形式,又如何行文?」
他忽然對後世的詩文之作很感興趣,後世連女子都能登壇設講,想必文德一定十分鼎盛吧!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青青是黑沉沉的,雲彩黑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似的,水波動盪升起騰騰煙霧,活脫脫一鬼片現場,夜宿山林果然不是好選擇。此時的天姥山已經變得陰森恐怖起來了,目睹這一切的李白自然是既震驚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