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懿心裏狠狠一跳,深深拜下:「公子明鑑,臣絕不敢有二心!」
曹丕的視線停在他匍匐的身上,銳利的目光似乎是想要將他看透。
至於聽到自己是吉祥物的漢獻帝,隻能在宮中暗自心酸。
無人在意。
【這個司馬家也為歇後語大廈添磚加瓦過,誰不知道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可以說是經典永流傳了。】
曹營。
夏侯惇:「看吧,我就說不可能是司馬懿。」
曹操看了一眼荀攸:難道我們猜錯了?
許都。
司馬懿聽到這個名字鬆了口氣,躬身道:「公子明鑑,篡魏之人當真不是臣。」
曹丕心中也幾不可察地鬆了口氣,司馬懿機敏有謀,深得他心,他確實不希望這樣一個人最後竟謀奪了曹魏天下,幸好不是。
他親自托著司馬懿的手將他扶起:「仲達快起,是我錯怪你了。」
司馬懿搖頭,懇切地說:「公子言重了,臣往後必當恪盡職守,為公子與丞相謀劃,早日使天下歸心。」
曹丕目露讚賞,剛要迴答,就聽見水鏡裏繼續說道:
【司馬昭是司馬懿的二兒子,也算是子承父誌。】
曹丕:……
「子承父誌,嗯?」
司馬懿撲通一聲跪下,冷汗直冒。
【曹丕稱帝後七年而死,司馬懿繼續輔佐他的兒子明帝,明帝病危,將八歲的皇太子託孤於司馬懿,當時還有一個宗室叫曹爽,和司馬懿一同受命。
曹爽專擅朝政,其實也不是好鳥,兩邊就開始拉鋸戰。後來司馬懿趁曹爽隨君謁陵的機會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剪除曹爽及其黨羽,把控曹氏政權。
聽到這裏既視感來了有沒有,這司馬懿現在活脫脫就是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啊!】
曹操狠狠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他看重司馬懿的才學,幾次徵辟,還讓他與自己的兒子來往,沒想到最後竟然是養虎為患。
「司馬懿,可恨!」
【但我必須要說,老闆的格局比司馬懿還是高了一大截的,這麽比辱老闆了。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呂思勉老師的《三國史話》,呂思勉老師鐵桿曹粉!】
【後來司馬懿去世,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不久後也沒了,就由兄弟司馬昭繼任,也就是前麵歇後語的主角。司馬昭也立了個傀儡皇帝——陳留王奐,後來可能覺得還是自己當皇帝爽,於是決定攢點軍功準備篡位,然後蜀漢就沒了。】
劉備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滿臉倉皇:「我從征黃巾起事,倉皇顛沛,當日與曹賊青梅煮酒,共論英雄,曹賊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若是敗給曹操猶有可說,不想竟亡於如此低劣的賊子之手,可恨,可恨!」
【但司馬昭也沒來得及做皇帝,最後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完成了司馬家的「夙願」,史稱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期發動滅吳之戰,「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自此滅亡。
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到280年西晉滅吳,動盪的中原大地終於迎來統一。】
水鏡之下的眾人一同沉默,終於統一了,可是不是魏蜀吳,卻是晉,多年征伐,又是為了什麽?
劉徹沒將情緒沉浸其中太久,反正他的大漢已經沒了,麻了。
他注意到水鏡說的年份。
「之前出現的時間可記下來了?」
一旁的臣子將自己記錄的年份呈上。
「黃巾起義是公元184年,前麵講雜交水稻時楚棠提過,袁老去世是2021年,她竟是來自一千多年之後?!」
劉徹難掩驚愕。
那臣子謹慎開口:「恐怕不止,陛下。如之前猜測,我們屬於西漢,距楚姑娘的隻會更久。」
劉徹調整神態點頭:「不錯,我們在東漢之前,倒不知是哪一年?公元184年,前麵隻有不到兩百年,我大漢的國祚豈會如此之短?絕不可能!」
他一甩袍袖:「周朝天下都有八百年,戰國至今也不知兩百年,後世的年份到底是怎麽算的?」
武帝君臣陷入沉思。
鹹陽宮。
嬴政也注意到了年份的問題,他斂眸沉吟:「公元……為何是用公元紀年?大秦,是公元幾年?」
唐朝。
白居易一拊掌:「夢得,那楚姑娘念的可是你的新作《西塞山懷古》啊!我便說,此詩一出,懷古詩廢矣。」
劉禹錫謙虛地笑著擺手:「哪裏哪裏,白兄謬讚。」
心裏確實止不住高興,文人自負,他對自己的這首詩亦是十分滿意,如今知曉還能留名後世,為學子讀本,當真是驚喜異常。
要不在多寫幾首,編個集子,也好讓後世學子多學些詩書?
二位大詩人不約而同地想著。
【其實讀這段會覺得歷史好像開了個玩笑,三國男神何其多,也算是群星璀璨,可最後竟然是三家歸晉,誰不說一句詐騙啊!】
諸天萬朝一齊點頭:確實挺詐騙的。
【縱觀歷史,天下大亂之時,最後總會有一個牛人出來一統天下,比如政哥統一六國,劉邦建立漢朝,後麵隋末的李淵李世民,還有明太祖朱元璋。
偏偏這個三國歸晉,怎麽看怎麽抓馬,怪不得網上有人嘴說三國某種程度上是菜雞互啄了,沒有誰比誰強,最後被司馬家撿漏。】
曹丕的視線停在他匍匐的身上,銳利的目光似乎是想要將他看透。
至於聽到自己是吉祥物的漢獻帝,隻能在宮中暗自心酸。
無人在意。
【這個司馬家也為歇後語大廈添磚加瓦過,誰不知道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可以說是經典永流傳了。】
曹營。
夏侯惇:「看吧,我就說不可能是司馬懿。」
曹操看了一眼荀攸:難道我們猜錯了?
許都。
司馬懿聽到這個名字鬆了口氣,躬身道:「公子明鑑,篡魏之人當真不是臣。」
曹丕心中也幾不可察地鬆了口氣,司馬懿機敏有謀,深得他心,他確實不希望這樣一個人最後竟謀奪了曹魏天下,幸好不是。
他親自托著司馬懿的手將他扶起:「仲達快起,是我錯怪你了。」
司馬懿搖頭,懇切地說:「公子言重了,臣往後必當恪盡職守,為公子與丞相謀劃,早日使天下歸心。」
曹丕目露讚賞,剛要迴答,就聽見水鏡裏繼續說道:
【司馬昭是司馬懿的二兒子,也算是子承父誌。】
曹丕:……
「子承父誌,嗯?」
司馬懿撲通一聲跪下,冷汗直冒。
【曹丕稱帝後七年而死,司馬懿繼續輔佐他的兒子明帝,明帝病危,將八歲的皇太子託孤於司馬懿,當時還有一個宗室叫曹爽,和司馬懿一同受命。
曹爽專擅朝政,其實也不是好鳥,兩邊就開始拉鋸戰。後來司馬懿趁曹爽隨君謁陵的機會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剪除曹爽及其黨羽,把控曹氏政權。
聽到這裏既視感來了有沒有,這司馬懿現在活脫脫就是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啊!】
曹操狠狠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他看重司馬懿的才學,幾次徵辟,還讓他與自己的兒子來往,沒想到最後竟然是養虎為患。
「司馬懿,可恨!」
【但我必須要說,老闆的格局比司馬懿還是高了一大截的,這麽比辱老闆了。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呂思勉老師的《三國史話》,呂思勉老師鐵桿曹粉!】
【後來司馬懿去世,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不久後也沒了,就由兄弟司馬昭繼任,也就是前麵歇後語的主角。司馬昭也立了個傀儡皇帝——陳留王奐,後來可能覺得還是自己當皇帝爽,於是決定攢點軍功準備篡位,然後蜀漢就沒了。】
劉備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滿臉倉皇:「我從征黃巾起事,倉皇顛沛,當日與曹賊青梅煮酒,共論英雄,曹賊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若是敗給曹操猶有可說,不想竟亡於如此低劣的賊子之手,可恨,可恨!」
【但司馬昭也沒來得及做皇帝,最後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完成了司馬家的「夙願」,史稱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期發動滅吳之戰,「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自此滅亡。
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到280年西晉滅吳,動盪的中原大地終於迎來統一。】
水鏡之下的眾人一同沉默,終於統一了,可是不是魏蜀吳,卻是晉,多年征伐,又是為了什麽?
劉徹沒將情緒沉浸其中太久,反正他的大漢已經沒了,麻了。
他注意到水鏡說的年份。
「之前出現的時間可記下來了?」
一旁的臣子將自己記錄的年份呈上。
「黃巾起義是公元184年,前麵講雜交水稻時楚棠提過,袁老去世是2021年,她竟是來自一千多年之後?!」
劉徹難掩驚愕。
那臣子謹慎開口:「恐怕不止,陛下。如之前猜測,我們屬於西漢,距楚姑娘的隻會更久。」
劉徹調整神態點頭:「不錯,我們在東漢之前,倒不知是哪一年?公元184年,前麵隻有不到兩百年,我大漢的國祚豈會如此之短?絕不可能!」
他一甩袍袖:「周朝天下都有八百年,戰國至今也不知兩百年,後世的年份到底是怎麽算的?」
武帝君臣陷入沉思。
鹹陽宮。
嬴政也注意到了年份的問題,他斂眸沉吟:「公元……為何是用公元紀年?大秦,是公元幾年?」
唐朝。
白居易一拊掌:「夢得,那楚姑娘念的可是你的新作《西塞山懷古》啊!我便說,此詩一出,懷古詩廢矣。」
劉禹錫謙虛地笑著擺手:「哪裏哪裏,白兄謬讚。」
心裏確實止不住高興,文人自負,他對自己的這首詩亦是十分滿意,如今知曉還能留名後世,為學子讀本,當真是驚喜異常。
要不在多寫幾首,編個集子,也好讓後世學子多學些詩書?
二位大詩人不約而同地想著。
【其實讀這段會覺得歷史好像開了個玩笑,三國男神何其多,也算是群星璀璨,可最後竟然是三家歸晉,誰不說一句詐騙啊!】
諸天萬朝一齊點頭:確實挺詐騙的。
【縱觀歷史,天下大亂之時,最後總會有一個牛人出來一統天下,比如政哥統一六國,劉邦建立漢朝,後麵隋末的李淵李世民,還有明太祖朱元璋。
偏偏這個三國歸晉,怎麽看怎麽抓馬,怪不得網上有人嘴說三國某種程度上是菜雞互啄了,沒有誰比誰強,最後被司馬家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