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女子清亮的聲音,畫麵一變,一首詩出現在水鏡上。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好!好一個敢教日月換新天!」金陵酒肆,李白狠狠地灌下一碗酒,眉眼間盡是落拓豪氣,「此人當真好氣魄,當浮一大白!」
秦漢,泗水亭。
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男子叼了根草坐在路邊,支起來的一條腿慢悠悠地晃著:「這詩不錯,對我胃口。」
嬴政望著水鏡眼神凝重,戟為兵戈,難道說,那群農人造反了?看這詩裏的意思倒是頗有讚頌,莫非是哪個農人逆首?
和秦始皇的警惕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卻是心情頗好。他從一個吃不飽飯的乞丐到現在當上皇帝,可不是靠著那些「農奴戟」嗎?他笑眯眯地拉過馬皇後的手:「妹子,你看咱們是不是也叫『敢教日月換新天』?」
馬皇後笑得溫和:「叫,可不是換了個新天嗎?」
把異族都趕出中原了。
「哈哈哈哈!」朱元璋大笑,拍著馬皇後的手道,「也不知道這詩是誰寫的,不然真想認識認識。」
劉徹倒沒關心詩怎麽樣,他注意到了上一句——偉人。要說避諱倒沒有什麽稀奇的,隻是,什麽樣的人,才擔得上「偉人」這兩個字?
水鏡繼續。
【可是或許連偉人自己都沒想到,當日或許還有些誇張成分的詩句,幾十年後竟然成了寫實文學,而這一切的功勞,就不得不提到袁老。】
【袁老曾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大家可以暫停屏幕瀏覽課文,想一想他是怎樣感動中國的呢?】
鹹陽宮。
嬴政眼中晦明交錯。新中國?那是什麽朝代?新對舊,還有個舊中國?莫非中原地區在後世經歷了什麽動亂?那大秦呢?他的大秦遠在鹹陽,自是與中原無涉,難道是,那個舊中國……取代了大秦?!
【我們在這裏可以用表格來梳理袁老的主要事跡。】
說著,水鏡一變,畫麵中應聲出現一個表格,三列五行,第一排寫著具體事件、人物精神、作者立場,下麵是對應內容。
劉徹看了半天明白了個中原理,挑眉笑道:「這個表倒是好用,一目了然,以後國庫的帳目就這樣寫。」
旁邊早有侍者知機地吩咐了下去。
【根據表格,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地總結出,袁老的事跡主要集中在發現天然雜交水稻,培育雜交稻,選育「超級稻」。】
畫麵上出現了一幅幅稻穗的畫麵,直讓人大開眼界。眾人還沒從那一連串的視覺衝擊中迴過味來,水鏡中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他們震驚」
第2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2
【他的貢獻是一方麵解決了我國糧食自給自足的難題,另一方麵又使全世界「飢餓的威脅在退卻」,並引領了一場全球性的新的「綠色革命」。】
未央宮。
劉徹還沒從上一句一連串的陌生名詞中反應過來,就被這一句新蹦出來的話整得差點失態:「什麽玩意兒?!」
有些詞聽不懂沒關係,但是他能聽懂糧食。
大漢現下有十三個州郡,全國人丁約為5000多萬,所需口糧無算,這個「袁老」竟然能解決全國性的糧食問題。
這特麽……是神仙吧!
豬豬陛下雙眼放光:想要!!!
秦庭。
嬴政同樣觸發關鍵詞,不過他還想到了更深的一層。聽仙人話裏的意思,這個「世界」的範圍明顯比「我國」要大,使全世界飢餓的威脅退卻,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偉力?!
神仙也不過如此吧!!
不得不說,修仙二人組在某些時候腦迴路真是驚人的相似。
農家俠魁激動得手都抖了,同弟子說話的聲音直發顫:「糧食……竟然有那樣好的糧食!天上也承認我農家了嗎?」
仙人說得明白,這位袁老得到了什麽國獎,他不是很懂這些仙人言語,但看字辨義,冠以國名的褒獎,隻能說明,農家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好啊……好啊……
「吾道不孤!」
唐宮。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如果,如果這個人能為我大唐所用……」
長孫皇後握緊他的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二哥莫急,且看仙人怎麽說。」
【可是同任何科學研究一樣,雜交水稻的發現也並非一帆風順。】
畫麵隨著聲音轉換,水鏡中出現一畦畦的稻田,一個穿著樸素的中青年男子帶著草帽走下稻田,一行行觀察著田中的稻穗,不時伸手撚起一穗仔細察看。
諸天萬朝的農人發出驚嘆:「這稻子長得真好啊!」
「仙人穿的衣服和我們的好像不一樣啊!」
「是不一樣,不過看起來很方便。」
「仙人也要跟我們一樣下田嗎?」
「可能吧,天上也要吃飯呢!」
……
【當袁老決意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作為自己的攻關方向時,就必然麵臨挑戰。大家可以看到第二節 :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
水鏡上出現幾排簡潔的文字。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雜交稻無優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鷹醬的大學教科書裏的。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好!好一個敢教日月換新天!」金陵酒肆,李白狠狠地灌下一碗酒,眉眼間盡是落拓豪氣,「此人當真好氣魄,當浮一大白!」
秦漢,泗水亭。
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男子叼了根草坐在路邊,支起來的一條腿慢悠悠地晃著:「這詩不錯,對我胃口。」
嬴政望著水鏡眼神凝重,戟為兵戈,難道說,那群農人造反了?看這詩裏的意思倒是頗有讚頌,莫非是哪個農人逆首?
和秦始皇的警惕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卻是心情頗好。他從一個吃不飽飯的乞丐到現在當上皇帝,可不是靠著那些「農奴戟」嗎?他笑眯眯地拉過馬皇後的手:「妹子,你看咱們是不是也叫『敢教日月換新天』?」
馬皇後笑得溫和:「叫,可不是換了個新天嗎?」
把異族都趕出中原了。
「哈哈哈哈!」朱元璋大笑,拍著馬皇後的手道,「也不知道這詩是誰寫的,不然真想認識認識。」
劉徹倒沒關心詩怎麽樣,他注意到了上一句——偉人。要說避諱倒沒有什麽稀奇的,隻是,什麽樣的人,才擔得上「偉人」這兩個字?
水鏡繼續。
【可是或許連偉人自己都沒想到,當日或許還有些誇張成分的詩句,幾十年後竟然成了寫實文學,而這一切的功勞,就不得不提到袁老。】
【袁老曾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大家可以暫停屏幕瀏覽課文,想一想他是怎樣感動中國的呢?】
鹹陽宮。
嬴政眼中晦明交錯。新中國?那是什麽朝代?新對舊,還有個舊中國?莫非中原地區在後世經歷了什麽動亂?那大秦呢?他的大秦遠在鹹陽,自是與中原無涉,難道是,那個舊中國……取代了大秦?!
【我們在這裏可以用表格來梳理袁老的主要事跡。】
說著,水鏡一變,畫麵中應聲出現一個表格,三列五行,第一排寫著具體事件、人物精神、作者立場,下麵是對應內容。
劉徹看了半天明白了個中原理,挑眉笑道:「這個表倒是好用,一目了然,以後國庫的帳目就這樣寫。」
旁邊早有侍者知機地吩咐了下去。
【根據表格,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地總結出,袁老的事跡主要集中在發現天然雜交水稻,培育雜交稻,選育「超級稻」。】
畫麵上出現了一幅幅稻穗的畫麵,直讓人大開眼界。眾人還沒從那一連串的視覺衝擊中迴過味來,水鏡中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他們震驚」
第2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2
【他的貢獻是一方麵解決了我國糧食自給自足的難題,另一方麵又使全世界「飢餓的威脅在退卻」,並引領了一場全球性的新的「綠色革命」。】
未央宮。
劉徹還沒從上一句一連串的陌生名詞中反應過來,就被這一句新蹦出來的話整得差點失態:「什麽玩意兒?!」
有些詞聽不懂沒關係,但是他能聽懂糧食。
大漢現下有十三個州郡,全國人丁約為5000多萬,所需口糧無算,這個「袁老」竟然能解決全國性的糧食問題。
這特麽……是神仙吧!
豬豬陛下雙眼放光:想要!!!
秦庭。
嬴政同樣觸發關鍵詞,不過他還想到了更深的一層。聽仙人話裏的意思,這個「世界」的範圍明顯比「我國」要大,使全世界飢餓的威脅退卻,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偉力?!
神仙也不過如此吧!!
不得不說,修仙二人組在某些時候腦迴路真是驚人的相似。
農家俠魁激動得手都抖了,同弟子說話的聲音直發顫:「糧食……竟然有那樣好的糧食!天上也承認我農家了嗎?」
仙人說得明白,這位袁老得到了什麽國獎,他不是很懂這些仙人言語,但看字辨義,冠以國名的褒獎,隻能說明,農家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好啊……好啊……
「吾道不孤!」
唐宮。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如果,如果這個人能為我大唐所用……」
長孫皇後握緊他的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二哥莫急,且看仙人怎麽說。」
【可是同任何科學研究一樣,雜交水稻的發現也並非一帆風順。】
畫麵隨著聲音轉換,水鏡中出現一畦畦的稻田,一個穿著樸素的中青年男子帶著草帽走下稻田,一行行觀察著田中的稻穗,不時伸手撚起一穗仔細察看。
諸天萬朝的農人發出驚嘆:「這稻子長得真好啊!」
「仙人穿的衣服和我們的好像不一樣啊!」
「是不一樣,不過看起來很方便。」
「仙人也要跟我們一樣下田嗎?」
「可能吧,天上也要吃飯呢!」
……
【當袁老決意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作為自己的攻關方向時,就必然麵臨挑戰。大家可以看到第二節 :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
水鏡上出現幾排簡潔的文字。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雜交稻無優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鷹醬的大學教科書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