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太子有沒有本事讓人給朕下毒,朕不知道。不過朕知道,他就算有,也不會蠢到現在給朕下毒。”
孝安帝拿著奏折,想了半天緩緩說,吳良才聽後心裏疑惑,但也不敢問出口。
“既然廢太子不會給朕下毒,那你說還有誰想謀害朕?”
“奴才不知。”吳良才嚇得連忙下跪。
“起來吧,朕又沒說是你,瞧把你嚇得!”孝安帝淡淡說道,吳良才慢慢起身。
“這兩日關於處置廢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多。看來有人等不急要朕處置他,治他的罪!你說,誰最想朕早些處置廢太子?”
吳良才當然不敢接話。孝安帝也不是真想問他的意見。
“晉王恐怕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他巴不得朕早些下旨處置廢太子。你先去查查晉王昨日的動靜,然後再去宗人府一趟,看看廢太子可有什麽動靜,再去東宮瞧瞧。”
吳良才領命退下,剩下孝安帝獨自坐在桌前看著桌上的折子沉思。
不知過了多久,宮人進來迴稟:“陛下,大理寺卿裴大人在外求見。”
“微臣見過陛下。”
“裴愛卿有什麽重要的事要稟報?”
裴灝麵色冷清,眉頭皺起:“陛下,昨日衙役在城南一處宅院的廢井裏發現不少屍骨。經查驗,有十二具之多,且全都是年輕女子。事關榮國公府,微臣不敢妄動,特來請陛下明示。”
“榮國公府?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陛下,早在五日前有人前往京兆尹報案,稱家中有女子被人擄走,後來不知為何此案不了了之。”
“昨日一早,之前去京兆尹報案的夫婦,前來大理寺報案,說是有人謀害了他們的女兒。微臣帶人一路追查,結果在城南一處宅子的廢井裏發現了他們失蹤的女兒。
“同時還在井底發現其他腐爛已久的屍骸。微臣幾番查探,發現城南的宅子是榮國公府的產業,平日裏榮國公府二房五爺時常夜半帶人過去。”
“你的意思是說,那些女子是榮國公府的人殺害的?”孝安帝沉聲問道。
“之前有人看見榮國公府的家丁,在街上強行帶走過一個女子。據查問,跟前來大理寺報案的夫婦女兒樣貌相似。且那處宅子確實是榮國公府的產業,也常有人看見容國公府的人進出。”
孝安帝沉著臉,心裏像壓了石頭一樣,又重又悶。“既然證據確鑿,你盡管去辦,不必有所顧慮。”
裴灝得了孝安帝的首肯,出了宮門帶著衙役去了榮國公府。
第二日早朝時,禦史劉大人又將榮國公府給參奏了。
“陛下,臣要參晉王包庇之罪,參榮國公府管教不嚴之罪。昨日大理寺在城南一處宅院發現大量女屍,那宅子乃是榮國公府所有。”
“有人親眼看見榮國公府二房顧清揚,曾多次去過那個宅子,還有人親眼看見顧清揚的小廝在大街上強搶民女,所以可以判定那些女子就是被顧清揚殺害。”
“但是榮國公府罔顧大豐律法,不但包庇顧清揚殺人的罪行,還隨意找來下人頂罪。此舉不但視大豐律法為無物,更是將百姓性命視為草芥。”
“如此,榮國公府確實罔顧律法。但這跟晉王又有什麽關係?”孝安帝問道。
“迴陛下,之前有人曾去過京兆府衙報案,但是被晉王府的人攔下。京兆尹的衙役甚至被晉王府的家丁警告威脅過,所以京兆尹才遲遲沒有調查案子。”
“劉大人所言可有證據,可不要信口雌黃!”晉王轉頭看向劉禦史。
“陛下,臣絕對沒有讓府裏的人去幹預過京兆尹辦案,劉大人無憑無據胡亂攀扯,還請陛下明察。”
“劉愛卿,你可有證據證明晉王包庇?”
“這……不瞞陛下,微臣有過證人,但證人臨時不願作證,臣也不能強人所難。”
“那劉大人就是沒有證據了?陛下,臣可以發誓,臣絕對沒有讓人包庇過任何人。”
晉王臉色平靜,說完便退到一旁,對劉禦史說的話不屑一顧。
“顧愛卿,你又有什麽話要說?”孝安帝將目光移到顧遠帆的身上。
顧遠帆作為國公府的長子,定國公和弟弟鎮守邊關,他便一直留在京城,如今出任戶部尚書。
“迴稟陛下,昨日大理寺裴大人確實帶人去過國公府,臣聽聞裴大人的來意後,便直接讓人將臣的侄子顧清揚叫來問話。
一問之後才知道,臣的侄子顧清揚前段時間,一直在外祖家衡陽呆著,昨天一早才迴的京城。
此事可以查問,做不得假,所以城南宅子的事真的和他沒有關係,確實是家裏下人冒用他的名義所為。
對此,微臣確實有管理不當導致下人胡亂作為的責任,那下人在得知自己所作為之後,已經畏罪自殺了。
但臣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微臣的父親臨走時,一再叮囑微臣看顧好府裏一切事宜,微臣卻沒能讓遠在邊關的父親放心,實在有罪,請陛下責罰。”
顧遠帆這話說的無可挑剔,孝安帝也明白,榮國公府肯定已經將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否則裴灝早就進宮向他稟報了。
不過這也說明榮國公府和晉王是真的囂張,在大殿之上也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還特意提起了榮國公鎮守邊關的事,這是想讓孝安帝有所顧忌。
“雖然隻是榮國公府下人所為,但也跟榮國公府逃不開幹係。就讓榮國公府賠償所有受害者,另外榮國公有監管不當之責,罰榮國公府二房所有人閉門思過,另外顧遠帆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謝陛下!”顧遠帆叩首謝恩,不再有任何言語。
孝安帝轉身時看見晉王和顧遠帆兩人相視一笑,笑容嘲諷至極輕蔑。
孝安帝心裏暗惱,冷臉迴了禦書房。
“陛下息怒!”
吳良才看著被孝安帝掃落一地的奏折,跪地說道。
“哼!他們是一點都沒把朕放在眼裏,大殿之上都敢如此藐視朕。”
“陛下息怒,如今朝堂上晉王獨大,無人敢出來多說,都怕日後被晉王記恨。”
“日後被晉王記恨?哼!朕還沒死!”孝安帝額頭青筋浮現,臉色因為生氣而變得通紅。
“讓你去查晉王府和東宮的動靜,可有眉目?”
吳良才聽到孝安帝問,趕緊將自己查到的消息告訴孝安帝。
“迴陛下,昨日傍晚晉王府派人進了宮,在啟祥宮待了一個時辰左右。至於東宮和宗人府那邊,有禦林軍把守,無任何人進出過。”
“啟祥宮的宮人什麽也沒說,不過禦膳房那邊,有人說,昨晚看見啟祥宮的人,去過禦膳房。奴才問過時辰,啟祥宮的人,是在晉王府的人出宮大約一個時辰後去的禦膳房。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倒是沒人說的清楚。”
孝安帝聽後臉色變得陰沉:“哼!都把朕當成傻子糊弄,看來皇後說的果然沒錯,晉王和容淑妃果然狼子野心!那毒藥定是晉王讓人送進宮的,應該是想栽贓廢太子。好讓朕下旨處死廢太子。”
孝安帝總算明白了一迴,難得把事情想的這麽明白。
不過吳良才聽了,有些震驚。“晉王殿下難道不怕陛下真的中毒嗎?”
說到這個,孝安帝最是惱恨。“說不定他們巴不得朕中毒身亡。看來朕不得不防了。”
孝安帝拿著奏折,想了半天緩緩說,吳良才聽後心裏疑惑,但也不敢問出口。
“既然廢太子不會給朕下毒,那你說還有誰想謀害朕?”
“奴才不知。”吳良才嚇得連忙下跪。
“起來吧,朕又沒說是你,瞧把你嚇得!”孝安帝淡淡說道,吳良才慢慢起身。
“這兩日關於處置廢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多。看來有人等不急要朕處置他,治他的罪!你說,誰最想朕早些處置廢太子?”
吳良才當然不敢接話。孝安帝也不是真想問他的意見。
“晉王恐怕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他巴不得朕早些下旨處置廢太子。你先去查查晉王昨日的動靜,然後再去宗人府一趟,看看廢太子可有什麽動靜,再去東宮瞧瞧。”
吳良才領命退下,剩下孝安帝獨自坐在桌前看著桌上的折子沉思。
不知過了多久,宮人進來迴稟:“陛下,大理寺卿裴大人在外求見。”
“微臣見過陛下。”
“裴愛卿有什麽重要的事要稟報?”
裴灝麵色冷清,眉頭皺起:“陛下,昨日衙役在城南一處宅院的廢井裏發現不少屍骨。經查驗,有十二具之多,且全都是年輕女子。事關榮國公府,微臣不敢妄動,特來請陛下明示。”
“榮國公府?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陛下,早在五日前有人前往京兆尹報案,稱家中有女子被人擄走,後來不知為何此案不了了之。”
“昨日一早,之前去京兆尹報案的夫婦,前來大理寺報案,說是有人謀害了他們的女兒。微臣帶人一路追查,結果在城南一處宅子的廢井裏發現了他們失蹤的女兒。
“同時還在井底發現其他腐爛已久的屍骸。微臣幾番查探,發現城南的宅子是榮國公府的產業,平日裏榮國公府二房五爺時常夜半帶人過去。”
“你的意思是說,那些女子是榮國公府的人殺害的?”孝安帝沉聲問道。
“之前有人看見榮國公府的家丁,在街上強行帶走過一個女子。據查問,跟前來大理寺報案的夫婦女兒樣貌相似。且那處宅子確實是榮國公府的產業,也常有人看見容國公府的人進出。”
孝安帝沉著臉,心裏像壓了石頭一樣,又重又悶。“既然證據確鑿,你盡管去辦,不必有所顧慮。”
裴灝得了孝安帝的首肯,出了宮門帶著衙役去了榮國公府。
第二日早朝時,禦史劉大人又將榮國公府給參奏了。
“陛下,臣要參晉王包庇之罪,參榮國公府管教不嚴之罪。昨日大理寺在城南一處宅院發現大量女屍,那宅子乃是榮國公府所有。”
“有人親眼看見榮國公府二房顧清揚,曾多次去過那個宅子,還有人親眼看見顧清揚的小廝在大街上強搶民女,所以可以判定那些女子就是被顧清揚殺害。”
“但是榮國公府罔顧大豐律法,不但包庇顧清揚殺人的罪行,還隨意找來下人頂罪。此舉不但視大豐律法為無物,更是將百姓性命視為草芥。”
“如此,榮國公府確實罔顧律法。但這跟晉王又有什麽關係?”孝安帝問道。
“迴陛下,之前有人曾去過京兆府衙報案,但是被晉王府的人攔下。京兆尹的衙役甚至被晉王府的家丁警告威脅過,所以京兆尹才遲遲沒有調查案子。”
“劉大人所言可有證據,可不要信口雌黃!”晉王轉頭看向劉禦史。
“陛下,臣絕對沒有讓府裏的人去幹預過京兆尹辦案,劉大人無憑無據胡亂攀扯,還請陛下明察。”
“劉愛卿,你可有證據證明晉王包庇?”
“這……不瞞陛下,微臣有過證人,但證人臨時不願作證,臣也不能強人所難。”
“那劉大人就是沒有證據了?陛下,臣可以發誓,臣絕對沒有讓人包庇過任何人。”
晉王臉色平靜,說完便退到一旁,對劉禦史說的話不屑一顧。
“顧愛卿,你又有什麽話要說?”孝安帝將目光移到顧遠帆的身上。
顧遠帆作為國公府的長子,定國公和弟弟鎮守邊關,他便一直留在京城,如今出任戶部尚書。
“迴稟陛下,昨日大理寺裴大人確實帶人去過國公府,臣聽聞裴大人的來意後,便直接讓人將臣的侄子顧清揚叫來問話。
一問之後才知道,臣的侄子顧清揚前段時間,一直在外祖家衡陽呆著,昨天一早才迴的京城。
此事可以查問,做不得假,所以城南宅子的事真的和他沒有關係,確實是家裏下人冒用他的名義所為。
對此,微臣確實有管理不當導致下人胡亂作為的責任,那下人在得知自己所作為之後,已經畏罪自殺了。
但臣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微臣的父親臨走時,一再叮囑微臣看顧好府裏一切事宜,微臣卻沒能讓遠在邊關的父親放心,實在有罪,請陛下責罰。”
顧遠帆這話說的無可挑剔,孝安帝也明白,榮國公府肯定已經將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否則裴灝早就進宮向他稟報了。
不過這也說明榮國公府和晉王是真的囂張,在大殿之上也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還特意提起了榮國公鎮守邊關的事,這是想讓孝安帝有所顧忌。
“雖然隻是榮國公府下人所為,但也跟榮國公府逃不開幹係。就讓榮國公府賠償所有受害者,另外榮國公有監管不當之責,罰榮國公府二房所有人閉門思過,另外顧遠帆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謝陛下!”顧遠帆叩首謝恩,不再有任何言語。
孝安帝轉身時看見晉王和顧遠帆兩人相視一笑,笑容嘲諷至極輕蔑。
孝安帝心裏暗惱,冷臉迴了禦書房。
“陛下息怒!”
吳良才看著被孝安帝掃落一地的奏折,跪地說道。
“哼!他們是一點都沒把朕放在眼裏,大殿之上都敢如此藐視朕。”
“陛下息怒,如今朝堂上晉王獨大,無人敢出來多說,都怕日後被晉王記恨。”
“日後被晉王記恨?哼!朕還沒死!”孝安帝額頭青筋浮現,臉色因為生氣而變得通紅。
“讓你去查晉王府和東宮的動靜,可有眉目?”
吳良才聽到孝安帝問,趕緊將自己查到的消息告訴孝安帝。
“迴陛下,昨日傍晚晉王府派人進了宮,在啟祥宮待了一個時辰左右。至於東宮和宗人府那邊,有禦林軍把守,無任何人進出過。”
“啟祥宮的宮人什麽也沒說,不過禦膳房那邊,有人說,昨晚看見啟祥宮的人,去過禦膳房。奴才問過時辰,啟祥宮的人,是在晉王府的人出宮大約一個時辰後去的禦膳房。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倒是沒人說的清楚。”
孝安帝聽後臉色變得陰沉:“哼!都把朕當成傻子糊弄,看來皇後說的果然沒錯,晉王和容淑妃果然狼子野心!那毒藥定是晉王讓人送進宮的,應該是想栽贓廢太子。好讓朕下旨處死廢太子。”
孝安帝總算明白了一迴,難得把事情想的這麽明白。
不過吳良才聽了,有些震驚。“晉王殿下難道不怕陛下真的中毒嗎?”
說到這個,孝安帝最是惱恨。“說不定他們巴不得朕中毒身亡。看來朕不得不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