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口稱奚尚書,一句爹也不叫,他奚石秋自認為也是個脾性尚佳的君子,沒想到會被自己擇主後的兒子每次氣得都跳腳。


    方鶴川摸摸鬍子,道:「沒那麽難看清,永王隻剩下一個選擇了。」


    勤王救駕,秘密而來,想打怡妃一個措手不及。


    鎮南關雖然是徐停鳳統帥,但有別的勢力,所以永王選擇從北方調兵。


    那三千北疆精銳說喚來就喚來,鎮北大將軍放下邊防事務,千裏奔襲,在沒有皇命的情況下,追隨永王來京。


    往北的領域,沿途沒有一個兵哨傳消息迴京城說永王調動北疆兵力的事,堪稱神不知鬼不覺。


    這不是他的權力,是號召力已經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原本這種影響力還不明顯,尤其是在永王受傷之後,但這次宮變,隻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


    士兵們服從他,信任他,敬仰他,隻要他想,北疆,整個北境,都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加上鎮南關。


    可以說,永王想要讓大周亂,隻需要一句話。


    沒有任何一個帝王,能真正容許自己身邊有這樣一個可以隨時顛覆自己江山的人存在。


    想讓身邊的人都能安然度過此生,隻能站在最高處,將權力握在自己手裏。


    永王聰慧,他應該早就清楚,選擇重入這座城,就再也沒有機會迴到揚州,做他逍遙的王爺了。


    他看得清楚,但奈何永王和陛下都沉得住氣。


    朝中其餘上躥下跳的臣子,可有的急嘍。


    第189章


    永寧宮。


    這裏原本住著雲妃。


    雲妃去世後, 永寧宮就一直空置著。


    曲渡邊小時候和宣妃住在順寧宮,這兩個宮殿正好在對角,距離遠, 他很少來。隻有四皇子喊他去福安宮睡覺的時候,他才會路過看一眼這裏。


    崇昭帝也不常來,隻叫人吩咐打掃著。


    但紫宸殿燒了一些, 現在還沒修理完整, 他就將住處暫時挪到了這裏。


    他夜間起來, 在殿中走一走, 愧疚愈深。


    錯信觀星司的話, 信了是小七的出生, 害死了月清,將他放在偏遠的居安殿不聞不問兩年半。


    怪不得那年月清給他託夢。


    她大概是怨恨他的。


    崇昭帝就坐在永寧宮的台階上,沒有一點皇帝架子。


    他吃了楊太醫給的藥丸後,這兩天老得很快,頭髮黑灰斑駁。


    院中的四季花這一茬也敗了, 半開的殘花眠在枝頭, 偶爾一陣涼風吹來,花瓣就和枯黃的落葉一樣,隨風而走。


    餘公公也老了, 彎著腰,站在崇昭帝身邊, 給他擋著風。


    「陛下, 您拿個鬥篷披在身上吧。」


    崇昭帝咳了兩聲:「不用, 朕沒幾天了。」


    餘公公並不知道他服藥的事, 連忙呸了幾下:「陛下不許胡說,怎麽也得老奴走您前邊。」


    崇昭帝笑了笑。


    「在床上躺著, 連話都說不了,朕真的覺得自己不是皇帝,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豬肉。」


    喝藥都會灑一身,如廁也無法自理。


    他掌控朝中之事幾十年,末了卻掌控不了自己的身體。


    帝王的尊嚴讓他沒辦法接受就那麽在床上消磨掉本就為數不多的時光。


    餘公公:「您這不是都好了嗎?」


    崇昭帝沒接茬,問了句:「小七現在在哪。」


    餘公公:「永王殿下負責太…四皇子的身後事,這兩天一直挺忙的。雖說禮部也能辦,但永王殿下就是想親自跟著。要不要老奴喊殿下來?」


    「他想親自辦就親自辦吧,要是還沒想清楚,朕等他。」


    -


    五皇子府。


    曲渡邊在一間倉房裏,找到了五皇子搬家皇子所時,四皇子送來的紙箋。


    從揚州跟他們一塊來的柳大師,幫忙檢查了一遍,確定是有藏字,就破譯了出來。


    [幼狼離母,方知搏殺。]


    怡妃給他們的,倒都是能在心窩子裏紮一刀的話。


    柳大師沒想到自己破譯個藏字法,能破譯到皇宮裏麵來,還和前朝公主扯上了關係,他這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就怕活到這個年齡了,因為知道一些皇室秘辛被殺掉。


    曲渡邊安撫好老人家,還給了些金子。


    然後他又把三皇子府翻了一遍,三皇子府上沒搜到,他因為胳膊斷了,那段時間把府上能砸的東西全都砸得稀碎,別說什麽盒子裏的紙箋,三皇子府連桌子凳子都換了一套。


    「找不著也罷,省的看了生氣,」三皇子恨聲道:「天妒英才,那麽多人想對我下手,要不是當時的我太優秀,也不至於招人如此妒忌。」


    老大的相爭,老二的毒蛇,老五的吃馬草,驅熊的怡妃和背鍋的蘭嬪。


    說完,過了會兒,他又拍了下胸口,「還好,留了一條命。」


    曲渡邊沉思,提了個建議:「三哥,你要是還不解氣的話,冷越就在東廠的牢裏,你可以去看看他。」


    「可以去?」


    曲渡邊點頭。


    三皇子立馬就去了,曲渡邊接著去禮部。


    如此,又過三天,紫宸殿都修好了,父子兩個還是沒任何互動。


    早朝之上,前後加起來觀望了整整六天的臣子們再也憋不住了。


    都察院禦史率先站出來,「啟稟陛下,國不可無儲君,怡妃之亂已經平息,還請陛下早日新裏儲君,以安社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是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危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危火並收藏我真不是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