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座皇宮都動了起來。
唿喊聲不絕於耳,這消息自然也傳到鳳梧宮去了。
諸位娘娘們的『茶話會』剛剛散場。
剛到宮門口,傳消息的包公公就來說了這件事,叫後宮的娘娘們也吩咐宮裏的人去找七殿下。
榮貴人扶了扶鬢髮,當著皇帝身邊包公公的麵,也不敢多說什麽,隻道了句:「也是個不老實的,便幫著找找吧。」
她輕輕湊到蘭貴妃身邊:「比不得六皇子乖巧懂事。」
包公公道:「還有件事兒,蘭貴妃娘娘、怡嬪娘娘、還有榮貴人,您三位就不必參與這件事了。」
榮貴人納悶:「為什麽?」
包公公道:「四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三位殿下,主動把您三位宮中剩下的、還能指揮的宮人全都調走了,跟著侍衛們找人呢。」
榮貴人:「……」
蘭貴妃:「……」
包公公:「還是六殿下起的頭,真真是友愛兄弟。貴妃娘娘可以在皇後宮中多留一會兒,秀香宮連廚子都沒剩下,您中午若是吃不慣大膳房的飯,豈不是會餓著。」
蘭貴妃:「………」
怡嬪忽的嘆了口氣。
蘭貴妃一點也不想自己的兒子給死去的情敵的兒子賣力氣,什麽找人,裝一裝不就行了?真死在哪兒還少了塊堵心的石頭。
她勉強笑道,「都是小孩子,去了也是添亂,包公公不如叫他們迴來吧。怡嬪也是這麽覺得的,不是嗎。」
怡嬪搖頭,「本宮隻是在想,小四有沒有帶著枕頭出門,本宮擔心他睡路上被人踩到。」
蘭貴妃:「……」
包公公:「……」
-
日頭漸深,眼見著天就要黑了,人還是沒有找到。
皇宮是最能隱藏秘密的地方,也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宗親皇室之間跟後宮多少都有聯繫,一來二去,不少大臣都知道了這事兒。
別看他們是外臣,但皇家事跟他們也息息相關。
不說別的,就說上朝的時候稟報一件事情,皇帝心情好跟不好,得到的可能就是兩種結果。
方太傅甫一知道消息,就暗道糟糕。
他連晚飯都不吃了,撇下老妻,直奔大門而去。
方夫人:「天都黑了你幹什麽去!」
方太傅:「持劍侯府!」
他們都聽到了的消息,沒道理持劍侯府不知道,持劍侯雖然現在身在北疆,但持劍侯夫人卻就在侯府之中。
那位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物。
方老夫人聽他說這四個字便明白了,惱的當即脫下鞋來砸了出去。
「老不死的,你等著!侯老夫人再怎麽也是女眷,你夜晚深夜前去總歸不好,等等我,一起去!」
闔府亮燈,備馬車的備馬車,開門的開門。
方太傅和方老夫人上了馬車,急匆匆地朝著持劍侯侯府而去。
持劍侯侯府門庭寥落。
不是說持劍侯沒了帝王信重,而是侯府後繼無人。唯一的女兒徐月清,成了雲妃,死在了產子當夜。
持劍侯戍守北疆,不輕易迴來。侯老夫人深居簡出,從不參加宴席,隻來往各個佛堂、道觀,誰也不知道她到底信什麽。
徐家除了持劍侯外,還有旁支兩脈,隻是彼此之間有過齟齬,尤其是雲妃之事後,就不再常聯繫。
夫婦兩人也沒有過繼旁支的孩子到膝下來繼承香火,即便此時顯赫,也隻是空中閣樓,下一代便沒了。
此時。
持劍侯侯府大門砰的敞開。
一盤發婦人從中走出,看麵龐不算蒼老,但滿頭髮絲,卻大半都變成了霜白,背也有些佝僂。
她就是持劍侯侯老夫人。
本名烏思挽,是個柔和的名字,卻在北疆的風霜洗禮中,連骨子裏都沁透了連綿不絕的寒風的堅韌。
侯府的家丁跟別府的家丁不一樣,隱隱看出來是經過訓練的,他們年齡不一,有的很老,有的很小。
但無一例外,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殘缺。
這些人是從戰場上退下來後無處可去的兵丁,侯府便收留了他們,留在京都,守好老夫人,給侯爺看好家。
「夫人,夫人。」貼身伺候的侍女追上來,擔憂道,「您真要自己去嗎,要不然還是帶上戴大哥和任姐姐他們吧。」
侯老夫人:「不帶,我自己去。」
她從家丁手中牽過馬,緊了緊韁繩,摸了摸馬背。
「夫人要不還是坐馬車吧,大夫說您身子骨經不住這顛簸了。」
侯老夫人:「馬快些,我便快些,我快些,清兒的孩子我的外孫,便少受罪些。」
語罷直接翻身上馬,誰料剛剛準備揮動馬鞭,便聽到後麵傳來急切的馬車軲轆聲,伴隨著高聲的唿喊:「嫂嫂!嫂嫂!」
方府的馬車停下,方太傅幾乎就是滾下來的,他忙不迭衝到侯老夫人前,急的滿頭汗,顧不得見禮,隻匆匆一拱手。
「嫂嫂,別急,下來慢慢說!」
方老夫人也下了馬車,跟著勸道:「是啊妹子,先下來,慢慢說。」她比侯老夫人年紀大些,叫妹妹也合適,各叫各的,不耽誤。
方太傅:「陛下對小殿下還算上心的,現在根本就不是進宮的時候,宮中正亂,陛下想必也心煩,您……」
整座皇宮都動了起來。
唿喊聲不絕於耳,這消息自然也傳到鳳梧宮去了。
諸位娘娘們的『茶話會』剛剛散場。
剛到宮門口,傳消息的包公公就來說了這件事,叫後宮的娘娘們也吩咐宮裏的人去找七殿下。
榮貴人扶了扶鬢髮,當著皇帝身邊包公公的麵,也不敢多說什麽,隻道了句:「也是個不老實的,便幫著找找吧。」
她輕輕湊到蘭貴妃身邊:「比不得六皇子乖巧懂事。」
包公公道:「還有件事兒,蘭貴妃娘娘、怡嬪娘娘、還有榮貴人,您三位就不必參與這件事了。」
榮貴人納悶:「為什麽?」
包公公道:「四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三位殿下,主動把您三位宮中剩下的、還能指揮的宮人全都調走了,跟著侍衛們找人呢。」
榮貴人:「……」
蘭貴妃:「……」
包公公:「還是六殿下起的頭,真真是友愛兄弟。貴妃娘娘可以在皇後宮中多留一會兒,秀香宮連廚子都沒剩下,您中午若是吃不慣大膳房的飯,豈不是會餓著。」
蘭貴妃:「………」
怡嬪忽的嘆了口氣。
蘭貴妃一點也不想自己的兒子給死去的情敵的兒子賣力氣,什麽找人,裝一裝不就行了?真死在哪兒還少了塊堵心的石頭。
她勉強笑道,「都是小孩子,去了也是添亂,包公公不如叫他們迴來吧。怡嬪也是這麽覺得的,不是嗎。」
怡嬪搖頭,「本宮隻是在想,小四有沒有帶著枕頭出門,本宮擔心他睡路上被人踩到。」
蘭貴妃:「……」
包公公:「……」
-
日頭漸深,眼見著天就要黑了,人還是沒有找到。
皇宮是最能隱藏秘密的地方,也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宗親皇室之間跟後宮多少都有聯繫,一來二去,不少大臣都知道了這事兒。
別看他們是外臣,但皇家事跟他們也息息相關。
不說別的,就說上朝的時候稟報一件事情,皇帝心情好跟不好,得到的可能就是兩種結果。
方太傅甫一知道消息,就暗道糟糕。
他連晚飯都不吃了,撇下老妻,直奔大門而去。
方夫人:「天都黑了你幹什麽去!」
方太傅:「持劍侯府!」
他們都聽到了的消息,沒道理持劍侯府不知道,持劍侯雖然現在身在北疆,但持劍侯夫人卻就在侯府之中。
那位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物。
方老夫人聽他說這四個字便明白了,惱的當即脫下鞋來砸了出去。
「老不死的,你等著!侯老夫人再怎麽也是女眷,你夜晚深夜前去總歸不好,等等我,一起去!」
闔府亮燈,備馬車的備馬車,開門的開門。
方太傅和方老夫人上了馬車,急匆匆地朝著持劍侯侯府而去。
持劍侯侯府門庭寥落。
不是說持劍侯沒了帝王信重,而是侯府後繼無人。唯一的女兒徐月清,成了雲妃,死在了產子當夜。
持劍侯戍守北疆,不輕易迴來。侯老夫人深居簡出,從不參加宴席,隻來往各個佛堂、道觀,誰也不知道她到底信什麽。
徐家除了持劍侯外,還有旁支兩脈,隻是彼此之間有過齟齬,尤其是雲妃之事後,就不再常聯繫。
夫婦兩人也沒有過繼旁支的孩子到膝下來繼承香火,即便此時顯赫,也隻是空中閣樓,下一代便沒了。
此時。
持劍侯侯府大門砰的敞開。
一盤發婦人從中走出,看麵龐不算蒼老,但滿頭髮絲,卻大半都變成了霜白,背也有些佝僂。
她就是持劍侯侯老夫人。
本名烏思挽,是個柔和的名字,卻在北疆的風霜洗禮中,連骨子裏都沁透了連綿不絕的寒風的堅韌。
侯府的家丁跟別府的家丁不一樣,隱隱看出來是經過訓練的,他們年齡不一,有的很老,有的很小。
但無一例外,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殘缺。
這些人是從戰場上退下來後無處可去的兵丁,侯府便收留了他們,留在京都,守好老夫人,給侯爺看好家。
「夫人,夫人。」貼身伺候的侍女追上來,擔憂道,「您真要自己去嗎,要不然還是帶上戴大哥和任姐姐他們吧。」
侯老夫人:「不帶,我自己去。」
她從家丁手中牽過馬,緊了緊韁繩,摸了摸馬背。
「夫人要不還是坐馬車吧,大夫說您身子骨經不住這顛簸了。」
侯老夫人:「馬快些,我便快些,我快些,清兒的孩子我的外孫,便少受罪些。」
語罷直接翻身上馬,誰料剛剛準備揮動馬鞭,便聽到後麵傳來急切的馬車軲轆聲,伴隨著高聲的唿喊:「嫂嫂!嫂嫂!」
方府的馬車停下,方太傅幾乎就是滾下來的,他忙不迭衝到侯老夫人前,急的滿頭汗,顧不得見禮,隻匆匆一拱手。
「嫂嫂,別急,下來慢慢說!」
方老夫人也下了馬車,跟著勸道:「是啊妹子,先下來,慢慢說。」她比侯老夫人年紀大些,叫妹妹也合適,各叫各的,不耽誤。
方太傅:「陛下對小殿下還算上心的,現在根本就不是進宮的時候,宮中正亂,陛下想必也心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