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穿到權臣堆裏玩厚黑學 作者:江涵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輕聲對貴妃說:「我們讓他們搜宮吧。」
貴妃投來疑惑的一眼。
錦王湊在貴妃耳邊說:「吳公公隻說看見父皇在寫東西,不知道他寫了什麽,誰知道他有沒有寫詔書,就算父皇真寫了詔書,我還有一半的機率。如果沒有寫詔書,我們也算名正言順。」
貴妃朝錦王瞪了一眼,眼下沒有更好的方法,隻好扭扭捏捏的同意了。
吳貴帶著一群小太監進了幹陽宮搜索。
自從榮慶帝走後,泰王幾乎沒有說幾句話,他看著一群人在裏麵翻來翻去,整個人像定住一樣。
貴妃和錦王焦急地等待著結果。
梁君宗輕聲問鄒清許:「如果什麽都搜不出來,怎麽辦?」
鄒清許:「若真如此,我也沒有辦法了,但我想要賭一次。」
鄒清許抬頭看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頭頂的這片天空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一世又一世人的注視,滄海桑田,風雲變幻,一直籠罩著所有人。
此時沈時釗看著的天空和他看著的天空,是同一片天空。
鄒清許記得他曾和沈時釗探討過有關未來新君的話題,當時,沈時釗告訴他,榮慶帝更中意泰王。
他不相信,沈時釗說: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既然如此,榮慶帝做事謹慎小心,城府頗深,不可能不為自己和未來的新君留後路。
哪怕他看不出吳貴身上的異常,他也一定要把搜宮這件事提出來。
忽然,一名小太監大喊了一聲:「找到了!」
貴妃和錦王一愣,忙轉過身去。
吳貴將聖旨打開,開始宣讀。
所有人瞬間跪了下來。
貴妃當場暈了過去。
泰王接過聖旨,重重將頭磕在地上,眼角滑出兩行清淚。
眼前不斷閃現出曾經的畫麵,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榮慶帝留給他的一直是背影和嚴肅的正臉,他很少體會到來自於父親的關愛,直到父子二人上次閉門談話,榮慶帝隱約說了一句:你的母親是寵妃,世人皆知我愛她,你出生時便以為我要立你為儲君,宮中虎狼環伺,我不關注你是為了你好。
那時泰王模糊地理解著榮慶帝的意思,此刻,他才完全明白。
疏遠也是一種保護。
泰王終於失聲痛哭,昨日種種都成了過眼雲煙。
他站起來,俯視著所有人,耳旁聽到那句——新皇萬歲。
.
鄒清許剛走出宮門,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折騰了一晚上,天都快亮了,沈時釗站在清霧裏,看著他。
宮裏的消息傳得很快,沈時釗站在宮門口,已經聽了好幾個不同版本的結果。
他一把將外衣披到鄒清許身上,「別著涼。」
鄒清許抬眸看他,神情有些詫異。
他沒想到沈時釗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這三個字。
鄒清許:「你為什麽先對我說這個?你難道不好奇結果嗎?」
「好奇。」沈時釗說。
鄒清許:「那你為何不問?」
沈時釗將領口束緊:「我有兩種理由,你想聽哪一種?」
鄒清許:「第一種是什麽?」
沈時釗:「我關心你。」
鄒清許笑了笑:「第二種呢?」
沈時釗:「結局和我猜的一樣。」
目光相碰,眼裏滿是柔情蜜意。
「皇上提前寫好了詔書,泰王登上了大位,一切終於都結束了。」
沈時釗鄭重地點了點頭,鄒清許轉身去看遠處即將冒出來的天光時,他眼裏複雜的神色一閃而過。
遠處地平線上忽然亮起一抹微光,天將破曉,黎明來了。
故事本應該在這裏結束,前方看上去是一片坦途,但是,一切並沒有在這裏結束。
第115章 [vip] 監視
新皇登基, 舉國歡慶。
泰王登上大位,謝黨支離破碎,天下海晏河清, 四海安居樂業。
錦王被禁足在錦王府中,終身被囚禁。
穀豐樓。
大包廂裏,鄒清許、沈時釗、任循、梁君宗、賀朝和杜平等人在這裏共同慶祝,任循姍姍來遲,現在數他是大忙人。
任循作為新朝的內閣首輔, 每天忙得腳不離地。
泰王登上大位後,不久便論功行賞, 任循是能繼續用的舊臣,依舊在首輔的位子上坐得很穩,泰王對那些和他一路走來的戰友, 也給了豐厚的賞賜。
鄒清許跳出翰林,成為國子監司業。
包廂裏的氣氛喜氣洋洋,鄒清許倚在窗邊,朝外眺望。
看上去, 盛平城裏一片祥和,百姓們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
鄒清許的目光在街上流連,心裏恬淡寧和。
賀朝在任循麵前如同聽話的學生,微彎著身子接受教導,梁君宗、杜平則和沈時釗湊在一起, 不知聊著什麽。
仿佛是官場上的事。
鄒清許喝了點酒, 有些發暈, 他輕輕提了提唇角, 眼前的畫麵十分難得,像畫一樣。
沈時釗是在場的所有人裏唯一一個不為官的, 他被撤職後再沒有了為官的資格,整日賦閑在家,不過沈時釗不是無業遊民,他給書坊做事,譬如抄書,賺點銀子,補貼家用。
不知道他對梁君宗和杜平傳授什麽經驗和理念,反正三人聊得投緣。
鄒清許的視線在屋裏滑了一圈後,又看向窗外,他低頭往下一看,樓下是熱鬧繁華的盛平長街,人來人往,喧譁吵鬧。抬頭往遠處看,是巍峨屹立的皇城。
貴妃投來疑惑的一眼。
錦王湊在貴妃耳邊說:「吳公公隻說看見父皇在寫東西,不知道他寫了什麽,誰知道他有沒有寫詔書,就算父皇真寫了詔書,我還有一半的機率。如果沒有寫詔書,我們也算名正言順。」
貴妃朝錦王瞪了一眼,眼下沒有更好的方法,隻好扭扭捏捏的同意了。
吳貴帶著一群小太監進了幹陽宮搜索。
自從榮慶帝走後,泰王幾乎沒有說幾句話,他看著一群人在裏麵翻來翻去,整個人像定住一樣。
貴妃和錦王焦急地等待著結果。
梁君宗輕聲問鄒清許:「如果什麽都搜不出來,怎麽辦?」
鄒清許:「若真如此,我也沒有辦法了,但我想要賭一次。」
鄒清許抬頭看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頭頂的這片天空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一世又一世人的注視,滄海桑田,風雲變幻,一直籠罩著所有人。
此時沈時釗看著的天空和他看著的天空,是同一片天空。
鄒清許記得他曾和沈時釗探討過有關未來新君的話題,當時,沈時釗告訴他,榮慶帝更中意泰王。
他不相信,沈時釗說: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既然如此,榮慶帝做事謹慎小心,城府頗深,不可能不為自己和未來的新君留後路。
哪怕他看不出吳貴身上的異常,他也一定要把搜宮這件事提出來。
忽然,一名小太監大喊了一聲:「找到了!」
貴妃和錦王一愣,忙轉過身去。
吳貴將聖旨打開,開始宣讀。
所有人瞬間跪了下來。
貴妃當場暈了過去。
泰王接過聖旨,重重將頭磕在地上,眼角滑出兩行清淚。
眼前不斷閃現出曾經的畫麵,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榮慶帝留給他的一直是背影和嚴肅的正臉,他很少體會到來自於父親的關愛,直到父子二人上次閉門談話,榮慶帝隱約說了一句:你的母親是寵妃,世人皆知我愛她,你出生時便以為我要立你為儲君,宮中虎狼環伺,我不關注你是為了你好。
那時泰王模糊地理解著榮慶帝的意思,此刻,他才完全明白。
疏遠也是一種保護。
泰王終於失聲痛哭,昨日種種都成了過眼雲煙。
他站起來,俯視著所有人,耳旁聽到那句——新皇萬歲。
.
鄒清許剛走出宮門,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折騰了一晚上,天都快亮了,沈時釗站在清霧裏,看著他。
宮裏的消息傳得很快,沈時釗站在宮門口,已經聽了好幾個不同版本的結果。
他一把將外衣披到鄒清許身上,「別著涼。」
鄒清許抬眸看他,神情有些詫異。
他沒想到沈時釗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這三個字。
鄒清許:「你為什麽先對我說這個?你難道不好奇結果嗎?」
「好奇。」沈時釗說。
鄒清許:「那你為何不問?」
沈時釗將領口束緊:「我有兩種理由,你想聽哪一種?」
鄒清許:「第一種是什麽?」
沈時釗:「我關心你。」
鄒清許笑了笑:「第二種呢?」
沈時釗:「結局和我猜的一樣。」
目光相碰,眼裏滿是柔情蜜意。
「皇上提前寫好了詔書,泰王登上了大位,一切終於都結束了。」
沈時釗鄭重地點了點頭,鄒清許轉身去看遠處即將冒出來的天光時,他眼裏複雜的神色一閃而過。
遠處地平線上忽然亮起一抹微光,天將破曉,黎明來了。
故事本應該在這裏結束,前方看上去是一片坦途,但是,一切並沒有在這裏結束。
第115章 [vip] 監視
新皇登基, 舉國歡慶。
泰王登上大位,謝黨支離破碎,天下海晏河清, 四海安居樂業。
錦王被禁足在錦王府中,終身被囚禁。
穀豐樓。
大包廂裏,鄒清許、沈時釗、任循、梁君宗、賀朝和杜平等人在這裏共同慶祝,任循姍姍來遲,現在數他是大忙人。
任循作為新朝的內閣首輔, 每天忙得腳不離地。
泰王登上大位後,不久便論功行賞, 任循是能繼續用的舊臣,依舊在首輔的位子上坐得很穩,泰王對那些和他一路走來的戰友, 也給了豐厚的賞賜。
鄒清許跳出翰林,成為國子監司業。
包廂裏的氣氛喜氣洋洋,鄒清許倚在窗邊,朝外眺望。
看上去, 盛平城裏一片祥和,百姓們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
鄒清許的目光在街上流連,心裏恬淡寧和。
賀朝在任循麵前如同聽話的學生,微彎著身子接受教導,梁君宗、杜平則和沈時釗湊在一起, 不知聊著什麽。
仿佛是官場上的事。
鄒清許喝了點酒, 有些發暈, 他輕輕提了提唇角, 眼前的畫麵十分難得,像畫一樣。
沈時釗是在場的所有人裏唯一一個不為官的, 他被撤職後再沒有了為官的資格,整日賦閑在家,不過沈時釗不是無業遊民,他給書坊做事,譬如抄書,賺點銀子,補貼家用。
不知道他對梁君宗和杜平傳授什麽經驗和理念,反正三人聊得投緣。
鄒清許的視線在屋裏滑了一圈後,又看向窗外,他低頭往下一看,樓下是熱鬧繁華的盛平長街,人來人往,喧譁吵鬧。抬頭往遠處看,是巍峨屹立的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