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來,並未覺得有所不同
出了房間,走向飯堂的路上才發現,原本熱鬧的練武場隻剩下年幼的幾個童子。
我走向一旁正在掃地的老人
“大爺,怎麽今天宗門裏的人這麽少,是外出了嗎。”
大爺看看我恍然道
“哦,你是要和小姐結親的公子吧。”
我點點頭,大爺繼續說道
“你不知道。昨晚有官兵來山上,說是鎮子上發生了暴動,人手不夠,過來應召入伍了。”
“武林勢力不是不歸朝廷管控嗎?怎麽會有應召的說法。”
“一般的勢力當然不用,但是像我們這種二流勢力,就屬於管控範圍了。你說巧不巧。前段時間才剛升的級,這就馬上出事了。”
說著大爺搖搖頭,繼續掃地了
我聽著大爺的話若有所思,走進了飯堂。
正巧碰到在等我的老婦人
“剛醒嗎小魏。”
我點點頭,從廚房裏端了碗粥和一碟鹹菜放在桌上
“也不知什麽情況,隔壁城的官兵昨天夜裏把當家的叫出去了。連帶著靈兒他們都叫走了。隻留我個老人守家。”
“老夫人你也別太擔心,也許沒什麽大事呢。畢竟宗主也去了。有一位宗師坐鎮,也不會有什麽意外的。他們應該沒幾天就會迴來了。”
老婦人歎氣道
“但願吧,希望他們一切順利。”
說著便離開桌子,往後院走去。
我吃完飯後也離開了飯堂,往山上走去。
宗門位於山腰偏上,距離山頂也有不小的距離。中間這段路聽他們說異常難走,快到山頂的那段更是陡峭的不行。沒有借助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爬得上去的。
當然我也並沒有想爬上去,隻是越往高處走,人越是稀少。
我需要找個沒人的地方修煉。
以免暴露實力
我走了約半刻鍾,找了一處池水坐下。
開始感悟無為經。
不過幾個唿吸間,我就能感受到水中有些絲絲縷縷的能量順著皮膚進入身體。在穿過血管時帶來絲絲涼意。
我這幾天查詢書籍才發現,擁有極寒體質的人與普通人修行不同。必須依靠外物,也就是水啊冰啊之類的擁有陰屬相的東西。當然相對的,由於擁有親和力,前期修煉起來會快得多。但後期對陰屬相的東西需求就會更大,後續更難精進。
而這種擁有極寒體質的人,在女性身上則是天生的雙修之體。
可以補足男性體內陽性元氣,使得修煉事半功倍。
可我是男的啊,這就導致陰盛陽衰。會使得體內陰陽失衡。從而導致體內寒氣堆積,直到變成一座冰雕。
但如果我是有意識地引導修行,這些寒氣就會被修煉的元氣帶動,轉化為修為。從而減少對身體的影響。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
除非能一直修煉下去,直到大宗師甚至陸地神仙,擁有天地親和力,將體內的寒氣馴化。
不然都是緩慢死亡。
不過這都不是我該考慮的事情,我現在就是個剛踏入修行路的學徒。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經過一下午的修行,我能感受到我稍微變強了一些,也算是正式踏入江湖,成為了一名武者了吧。
我從水中走出等風幹的差不多了後便穿上衣服往宗門走去。
等我迴到宗門,卻看見上午還冷清的宗門這時已經熱鬧起來。
我緩步靠近練武場,看見有不少弟子受傷躺在地上正在接受治療
看見我,一位醫師連忙招唿。
“那邊那個弟子,你怎麽這麽悠閑,趕緊去藥堂拿些金瘡藥和繃帶來。”
我也沒反駁,稍微加快幾步去藥堂拿了東西折返迴來交給剛才叫我的醫師。
她一邊指揮我,一邊拿著東西給傷員包紮。
我蹲在她旁邊,看見她身著一襲白衣,長發用一根玉簪盤起,精致的麵容被麵紗遮擋,隻露出一雙水靈的眼睛此刻正滿布焦急之色。
“看什麽看,東西不夠了,再去藥房拿點。”
聽到醫師的話,才發現有點出神了。
我又是跑去藥堂拿了藥迴來,忙活了好一會,才將傷員處理完。
我這時候才發現,早上還空空的練武場這時候竟顯得有些擁擠。
突然一隻手伸到我麵前,還握著一杯涼茶
“多謝你了,在我處理傷員的時候幫我拿藥。”
我接過茶水喝了口道
“小事情,話說你知道他們怎麽會傷成這樣嗎?”
說到這裏,醫師的眼中表露出一絲怒火
“你不知道,山下已經亂套了。饑荒導致那些老百姓吃不上飯,當地官員發放的朝廷的賑災糧也少的可憐。依舊有很多百姓餓肚子。”
“那也不至於鬧這麽厲害吧。”
“你是不知道,那些百姓不知道從哪裏得知。官員家裏後院有大量糧食囤積。就是故意不發給百姓。結果有幾個俠客以身涉險,還真發現官員後院有大量糧食。百姓就起義了。”
“所以這些傷都是百姓打的?”
醫師點點頭
“不止你們飛燕門,隔壁幾個朝廷登記在冊的宗門全都收到了命令。但都是些二流三流宗門,人數不多,在麵對普通百姓時也不敢下重手,導致局勢對朝廷那邊十分不利。”
聽完醫師的話,我反問她
“既然官員有糧食,為什麽不發給那些百姓。把糧食發出去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聽到我的話醫師明顯愣了一下
隨即說道
“我也不清楚,可能官員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吧。畢竟一口氣發下去的話,後續就很難處理了。”
轉念一想,好像醫師說的也有道理。糧食肯定是不夠百姓分的。如果從長遠來看似乎隔一段時間發一部分更利於穩定民心。
突然我想到,昨晚車夫姐對我說的,讓我一個月都不要下山,顯然這件事並不簡單,而且看車夫姐的樣子似乎要迴涼城。顯然這件事波及很廣。
可能是全國性的事件。這背後沒有人推波助瀾我是不相信的。現在想來似乎一路上都有人刻意將矛頭指向朝廷。就那日在酒館那個山匪,還有道聽途說的見聞。
算了,這些也不是我該考慮的問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待在山上,等待這次事件過去就好。
在和醫師打了招唿後,她就下山繼續救助傷員去了。躺在練武場的飛燕門弟子也相互攙扶著迴了寢室。
後續會有傭人將飯食送去,我則是去飯堂吃了飯,迴了自己的寢屋。
就當我思考這場動亂還要持續多久時,門口響起了敲門聲
出了房間,走向飯堂的路上才發現,原本熱鬧的練武場隻剩下年幼的幾個童子。
我走向一旁正在掃地的老人
“大爺,怎麽今天宗門裏的人這麽少,是外出了嗎。”
大爺看看我恍然道
“哦,你是要和小姐結親的公子吧。”
我點點頭,大爺繼續說道
“你不知道。昨晚有官兵來山上,說是鎮子上發生了暴動,人手不夠,過來應召入伍了。”
“武林勢力不是不歸朝廷管控嗎?怎麽會有應召的說法。”
“一般的勢力當然不用,但是像我們這種二流勢力,就屬於管控範圍了。你說巧不巧。前段時間才剛升的級,這就馬上出事了。”
說著大爺搖搖頭,繼續掃地了
我聽著大爺的話若有所思,走進了飯堂。
正巧碰到在等我的老婦人
“剛醒嗎小魏。”
我點點頭,從廚房裏端了碗粥和一碟鹹菜放在桌上
“也不知什麽情況,隔壁城的官兵昨天夜裏把當家的叫出去了。連帶著靈兒他們都叫走了。隻留我個老人守家。”
“老夫人你也別太擔心,也許沒什麽大事呢。畢竟宗主也去了。有一位宗師坐鎮,也不會有什麽意外的。他們應該沒幾天就會迴來了。”
老婦人歎氣道
“但願吧,希望他們一切順利。”
說著便離開桌子,往後院走去。
我吃完飯後也離開了飯堂,往山上走去。
宗門位於山腰偏上,距離山頂也有不小的距離。中間這段路聽他們說異常難走,快到山頂的那段更是陡峭的不行。沒有借助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爬得上去的。
當然我也並沒有想爬上去,隻是越往高處走,人越是稀少。
我需要找個沒人的地方修煉。
以免暴露實力
我走了約半刻鍾,找了一處池水坐下。
開始感悟無為經。
不過幾個唿吸間,我就能感受到水中有些絲絲縷縷的能量順著皮膚進入身體。在穿過血管時帶來絲絲涼意。
我這幾天查詢書籍才發現,擁有極寒體質的人與普通人修行不同。必須依靠外物,也就是水啊冰啊之類的擁有陰屬相的東西。當然相對的,由於擁有親和力,前期修煉起來會快得多。但後期對陰屬相的東西需求就會更大,後續更難精進。
而這種擁有極寒體質的人,在女性身上則是天生的雙修之體。
可以補足男性體內陽性元氣,使得修煉事半功倍。
可我是男的啊,這就導致陰盛陽衰。會使得體內陰陽失衡。從而導致體內寒氣堆積,直到變成一座冰雕。
但如果我是有意識地引導修行,這些寒氣就會被修煉的元氣帶動,轉化為修為。從而減少對身體的影響。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
除非能一直修煉下去,直到大宗師甚至陸地神仙,擁有天地親和力,將體內的寒氣馴化。
不然都是緩慢死亡。
不過這都不是我該考慮的事情,我現在就是個剛踏入修行路的學徒。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經過一下午的修行,我能感受到我稍微變強了一些,也算是正式踏入江湖,成為了一名武者了吧。
我從水中走出等風幹的差不多了後便穿上衣服往宗門走去。
等我迴到宗門,卻看見上午還冷清的宗門這時已經熱鬧起來。
我緩步靠近練武場,看見有不少弟子受傷躺在地上正在接受治療
看見我,一位醫師連忙招唿。
“那邊那個弟子,你怎麽這麽悠閑,趕緊去藥堂拿些金瘡藥和繃帶來。”
我也沒反駁,稍微加快幾步去藥堂拿了東西折返迴來交給剛才叫我的醫師。
她一邊指揮我,一邊拿著東西給傷員包紮。
我蹲在她旁邊,看見她身著一襲白衣,長發用一根玉簪盤起,精致的麵容被麵紗遮擋,隻露出一雙水靈的眼睛此刻正滿布焦急之色。
“看什麽看,東西不夠了,再去藥房拿點。”
聽到醫師的話,才發現有點出神了。
我又是跑去藥堂拿了藥迴來,忙活了好一會,才將傷員處理完。
我這時候才發現,早上還空空的練武場這時候竟顯得有些擁擠。
突然一隻手伸到我麵前,還握著一杯涼茶
“多謝你了,在我處理傷員的時候幫我拿藥。”
我接過茶水喝了口道
“小事情,話說你知道他們怎麽會傷成這樣嗎?”
說到這裏,醫師的眼中表露出一絲怒火
“你不知道,山下已經亂套了。饑荒導致那些老百姓吃不上飯,當地官員發放的朝廷的賑災糧也少的可憐。依舊有很多百姓餓肚子。”
“那也不至於鬧這麽厲害吧。”
“你是不知道,那些百姓不知道從哪裏得知。官員家裏後院有大量糧食囤積。就是故意不發給百姓。結果有幾個俠客以身涉險,還真發現官員後院有大量糧食。百姓就起義了。”
“所以這些傷都是百姓打的?”
醫師點點頭
“不止你們飛燕門,隔壁幾個朝廷登記在冊的宗門全都收到了命令。但都是些二流三流宗門,人數不多,在麵對普通百姓時也不敢下重手,導致局勢對朝廷那邊十分不利。”
聽完醫師的話,我反問她
“既然官員有糧食,為什麽不發給那些百姓。把糧食發出去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聽到我的話醫師明顯愣了一下
隨即說道
“我也不清楚,可能官員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吧。畢竟一口氣發下去的話,後續就很難處理了。”
轉念一想,好像醫師說的也有道理。糧食肯定是不夠百姓分的。如果從長遠來看似乎隔一段時間發一部分更利於穩定民心。
突然我想到,昨晚車夫姐對我說的,讓我一個月都不要下山,顯然這件事並不簡單,而且看車夫姐的樣子似乎要迴涼城。顯然這件事波及很廣。
可能是全國性的事件。這背後沒有人推波助瀾我是不相信的。現在想來似乎一路上都有人刻意將矛頭指向朝廷。就那日在酒館那個山匪,還有道聽途說的見聞。
算了,這些也不是我該考慮的問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待在山上,等待這次事件過去就好。
在和醫師打了招唿後,她就下山繼續救助傷員去了。躺在練武場的飛燕門弟子也相互攙扶著迴了寢室。
後續會有傭人將飯食送去,我則是去飯堂吃了飯,迴了自己的寢屋。
就當我思考這場動亂還要持續多久時,門口響起了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