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童謹說沒有證據,高策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確實沒有證據。”
“童謹,幫我準備紙筆。”
童謹雖然不知道高策要幹什麽,但還是躬身說道:
“是!”
很快童謹就將紙筆擺放在案台上,並且細心的將墨給磨好。
高策拿著毛筆沾好墨水,沉吟片刻後,行雲流水的寫了一封信件。
信件上的內容,將昨晚刺殺的經過,以及對那兩名刺客的調查結果,詳細的寫了出來。
寫好之後,高策將其交給童謹,淡然說道:
“派人把這封信傳到東京。”
童謹點了點頭,接好信件後,拱手說道:
“奴才會讓人把這封信交到陛下手裏。”
高策略帶深意的說道:
“誰說我要你把這封信交到父皇手裏的?”
童謹一愣,拱手問道:
“奴才愚鈍,還請殿下明示。”
高策掐著腰,厲聲說道:
“我要你派人把這封信還有範三的屍體交到大理寺那裏,交到刑部那裏,交到朝廷那裏,要讓朝廷立案調查!”
“沿途還要將我險些被刺殺的事情傳播出去,我要讓天下人皆知。”
聽完高策的話,童謹連忙說道:
“殿下,您這樣做會打草驚蛇的。”
高策憤怒的說道:
“我都被刺殺了!”
“打不了蛇,老子還不能打草麽!”
童謹被嚇得立刻閉上了嘴,呆呆的站在原地。
高策平複好情緒,瞥了他一眼說道:
“你還愣著幹什麽?”
“還不快派人去辦!”
童謹連忙說道:
“奴才領命!”
童謹離開營帳後,高策坐到椅子上,心平氣和的喝了口茶。
半晌後,衛寅走進帳內,通報道:
“殿下,都已收拾妥當,葉侍衛長問您是否啟程入吳越。”
高策微微頷首,淡聲說道:
“啟程!”
使團拔營而起,在禦林軍的護衛下繼續朝吳越國境行進。
曆經昨夜的刺殺事件,葉春將禦林軍重新整肅了一番,以確保不會再有類似的意外事件發生。
又經半日的路程,使團一行終於進入吳越國境。
行至泗水關,便看到了吳越國派來接應的軍隊。
兩方匯合之後,氣氛很是融洽。
吳越國前來接應的將領對高策和錢靈蘊很是恭敬,尤其是對錢靈蘊,他並未稱唿其為大燕皇後,而是稱為長公主殿下。
迴到故鄉,聽到鄉音,錢靈蘊的高興是顯而易見的。
之後使團在吳越國軍隊的護衛下,向東南進發,目標便是吳越國都——姑蘇城。
…………
另一邊,童謹派去傳信的人已經出發了。
在傳信的路上,還不斷散播有人暗害太子殿下的事情。
這種輿論散播的很快。
傳信的人抵達東京之後,便將信件上報到刑部,大理寺。
朝廷立即做出反應,在高晟的默許下,立案調查。
說是立案調查,可是唯一的人證範三已經死了,死無對證,卻也無從查起。
但是明眼人都能從信件中看出來,刺殺太子的人是在中原潛藏多年的戎狄人,再加上一直就有北夏暗諜網的傳聞,人們都會把兩者聯係到一起。
隨之可以推理出來,北夏暗諜網的掌控者很有可能是寧王妃完顏魅,由此又把事情引到寧王身上。
大多數官員都和葉春得出了一樣的結論,但是他們身為官員,沒有證據,不能亂說。
可是平頭百姓不一樣。
很快便有寧王殿下圖謀皇位,刺殺太子的“謠言”從市井之中傳出來。
像這種天家私事,百姓最是感興趣,因此“謠言”傳播的非常迅猛,而且還查不出源頭。
以至於天下人都默認為太子殿下這次所遭遇的刺殺是寧王所為。
本來寧王高隱在世人的心中是與世無爭,閑雲野鶴的賢王,這下子他的風評直接就逆轉了。
而這就是高策想要的結果,輿論!
沒有證據,我治不了你的罪,可公道自在人心。
最重要的是,在那封信件上,高策隻是將刺殺的經過和客觀的調查結果寫了上去,並沒有指出幕後之人,供世人自行評斷。
這下子就顯得高策更無辜了,一個為國奉獻,不顧自身安危,為天下一統而出使吳越國的太子,卻險些被自己的親叔叔暗下毒手。
這個當侄子的是多麽悲慘啊,那個當叔叔的又是多麽的惡毒。
………
大燕皇宮之內,禦花園。
高晟正拉著自己的弟弟淮王高暾對弈,身邊隻有兩個宦官侍候。
自淮王一家人入京以來,高晟便時常宣召高暾入宮。
高晟手持白子,雲淡風輕的將其落在棋盤上,而坐在對麵的高暾則是一臉苦相,下棋他實在是不在行。
高暾無奈的放下手裏的黑子,撇了撇嘴說道:
“大哥,你又贏了。”
高晟哈哈一笑,然後收起自己的白子。
高暾也一邊收著棋子,一邊說道:
“不是,有意思麽,大哥!”
“明知道我不會下棋,硬拉著我下。”
高晟摸了摸胡子,笑著說道:
“不會才要多練啊!”
“也是奇了怪!”
“你小的時候我就教你下棋,都這麽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高暾翻了個白眼,無奈的說道:
“我不喜歡下棋啊!”
高晟看著弟弟,難得一見的露出一抹寵溺的微笑,輕聲說道:
“好,那咱們就不下了。”
“聊聊天吧。”
高暾點了點頭,摸了摸自己胖胖的肚子,問道:
“大哥想聊什麽?”
高晟笑著說道:
“最近外頭的一些言論你也聽說了吧?”
聽聞此言,高暾神色略顯嚴肅,點頭說道:
“臣弟聽說了。”
高晟正色問道:
“你怎麽看?”
高暾心頭一顫,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後說道:
“無憑無據,臣弟實在是不敢妄言。”
高晟點了點頭,看著他說道:
“三弟,如果外麵的謠言是真的,真的是四弟要害策兒,該怎麽辦?”
聽聞此言,高暾緊皺眉頭,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
高晟看著他,笑著說道:
“老三,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在策兒出使之後宣你入京麽?”
“確實沒有證據。”
“童謹,幫我準備紙筆。”
童謹雖然不知道高策要幹什麽,但還是躬身說道:
“是!”
很快童謹就將紙筆擺放在案台上,並且細心的將墨給磨好。
高策拿著毛筆沾好墨水,沉吟片刻後,行雲流水的寫了一封信件。
信件上的內容,將昨晚刺殺的經過,以及對那兩名刺客的調查結果,詳細的寫了出來。
寫好之後,高策將其交給童謹,淡然說道:
“派人把這封信傳到東京。”
童謹點了點頭,接好信件後,拱手說道:
“奴才會讓人把這封信交到陛下手裏。”
高策略帶深意的說道:
“誰說我要你把這封信交到父皇手裏的?”
童謹一愣,拱手問道:
“奴才愚鈍,還請殿下明示。”
高策掐著腰,厲聲說道:
“我要你派人把這封信還有範三的屍體交到大理寺那裏,交到刑部那裏,交到朝廷那裏,要讓朝廷立案調查!”
“沿途還要將我險些被刺殺的事情傳播出去,我要讓天下人皆知。”
聽完高策的話,童謹連忙說道:
“殿下,您這樣做會打草驚蛇的。”
高策憤怒的說道:
“我都被刺殺了!”
“打不了蛇,老子還不能打草麽!”
童謹被嚇得立刻閉上了嘴,呆呆的站在原地。
高策平複好情緒,瞥了他一眼說道:
“你還愣著幹什麽?”
“還不快派人去辦!”
童謹連忙說道:
“奴才領命!”
童謹離開營帳後,高策坐到椅子上,心平氣和的喝了口茶。
半晌後,衛寅走進帳內,通報道:
“殿下,都已收拾妥當,葉侍衛長問您是否啟程入吳越。”
高策微微頷首,淡聲說道:
“啟程!”
使團拔營而起,在禦林軍的護衛下繼續朝吳越國境行進。
曆經昨夜的刺殺事件,葉春將禦林軍重新整肅了一番,以確保不會再有類似的意外事件發生。
又經半日的路程,使團一行終於進入吳越國境。
行至泗水關,便看到了吳越國派來接應的軍隊。
兩方匯合之後,氣氛很是融洽。
吳越國前來接應的將領對高策和錢靈蘊很是恭敬,尤其是對錢靈蘊,他並未稱唿其為大燕皇後,而是稱為長公主殿下。
迴到故鄉,聽到鄉音,錢靈蘊的高興是顯而易見的。
之後使團在吳越國軍隊的護衛下,向東南進發,目標便是吳越國都——姑蘇城。
…………
另一邊,童謹派去傳信的人已經出發了。
在傳信的路上,還不斷散播有人暗害太子殿下的事情。
這種輿論散播的很快。
傳信的人抵達東京之後,便將信件上報到刑部,大理寺。
朝廷立即做出反應,在高晟的默許下,立案調查。
說是立案調查,可是唯一的人證範三已經死了,死無對證,卻也無從查起。
但是明眼人都能從信件中看出來,刺殺太子的人是在中原潛藏多年的戎狄人,再加上一直就有北夏暗諜網的傳聞,人們都會把兩者聯係到一起。
隨之可以推理出來,北夏暗諜網的掌控者很有可能是寧王妃完顏魅,由此又把事情引到寧王身上。
大多數官員都和葉春得出了一樣的結論,但是他們身為官員,沒有證據,不能亂說。
可是平頭百姓不一樣。
很快便有寧王殿下圖謀皇位,刺殺太子的“謠言”從市井之中傳出來。
像這種天家私事,百姓最是感興趣,因此“謠言”傳播的非常迅猛,而且還查不出源頭。
以至於天下人都默認為太子殿下這次所遭遇的刺殺是寧王所為。
本來寧王高隱在世人的心中是與世無爭,閑雲野鶴的賢王,這下子他的風評直接就逆轉了。
而這就是高策想要的結果,輿論!
沒有證據,我治不了你的罪,可公道自在人心。
最重要的是,在那封信件上,高策隻是將刺殺的經過和客觀的調查結果寫了上去,並沒有指出幕後之人,供世人自行評斷。
這下子就顯得高策更無辜了,一個為國奉獻,不顧自身安危,為天下一統而出使吳越國的太子,卻險些被自己的親叔叔暗下毒手。
這個當侄子的是多麽悲慘啊,那個當叔叔的又是多麽的惡毒。
………
大燕皇宮之內,禦花園。
高晟正拉著自己的弟弟淮王高暾對弈,身邊隻有兩個宦官侍候。
自淮王一家人入京以來,高晟便時常宣召高暾入宮。
高晟手持白子,雲淡風輕的將其落在棋盤上,而坐在對麵的高暾則是一臉苦相,下棋他實在是不在行。
高暾無奈的放下手裏的黑子,撇了撇嘴說道:
“大哥,你又贏了。”
高晟哈哈一笑,然後收起自己的白子。
高暾也一邊收著棋子,一邊說道:
“不是,有意思麽,大哥!”
“明知道我不會下棋,硬拉著我下。”
高晟摸了摸胡子,笑著說道:
“不會才要多練啊!”
“也是奇了怪!”
“你小的時候我就教你下棋,都這麽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高暾翻了個白眼,無奈的說道:
“我不喜歡下棋啊!”
高晟看著弟弟,難得一見的露出一抹寵溺的微笑,輕聲說道:
“好,那咱們就不下了。”
“聊聊天吧。”
高暾點了點頭,摸了摸自己胖胖的肚子,問道:
“大哥想聊什麽?”
高晟笑著說道:
“最近外頭的一些言論你也聽說了吧?”
聽聞此言,高暾神色略顯嚴肅,點頭說道:
“臣弟聽說了。”
高晟正色問道:
“你怎麽看?”
高暾心頭一顫,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後說道:
“無憑無據,臣弟實在是不敢妄言。”
高晟點了點頭,看著他說道:
“三弟,如果外麵的謠言是真的,真的是四弟要害策兒,該怎麽辦?”
聽聞此言,高暾緊皺眉頭,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
高晟看著他,笑著說道:
“老三,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在策兒出使之後宣你入京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