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閔將燕軍的控製權交給陳積,而後親自帶領軍隊去逮捕藺道昭。
對於這個對手,常閔是心懷敬意的。
所以他要親自去送藺道昭最後一程。
……
就像所有人預料的那樣,燕軍入城之後,看似固若金湯的郢都城驟然破碎,其餘三座城門的守軍一擊即潰,燕軍很快就控製了郢都城的四道城門。
城內一片亂象。
定國公府內。
藺道昭召集了最後的一批親衛。
看著眼前這寥寥百人,藺道昭並沒有感到絕望,內心反而愈發堅定。
他衝這幾百親衛喊道:
“如今燕軍入城,我楚國已經危在旦夕,我已決意和入城的燕軍殊死一戰,以身報國,諸君都是跟了我很久的人,若是不願隨我對抗燕軍,可自行離開,我藺道昭絕不怪罪!”
藺道昭的話說完,這幾百親衛麵麵相覷,場麵一時之間陷入了寧靜,
片刻之後,有一親衛率先說道:
“在下願隨定國公血戰沙場,以身報國。”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其餘親衛的附和:
“我也願意!”
“我也願意!”
“願隨定國公殺敵報國!”
……
漸漸的匯聚成一句話:
“我等願隨太尉血染疆場,同生共死!”
“我等願隨太尉血染疆場,同生共死!”
此言震懾天地,響徹雲霄。
令藺道昭感動不已,他展開雙臂,高聲喊道:
“好!”
“就讓我們一同赴死!”
說完這句話,他便要帶領親衛衝上街頭。
恰在此時,府內的侍女捧著一碗白粥走到藺道昭身邊。
藺道昭看著侍女,又看一眼她手上捧著的白粥,疑惑的問道:
“你這是幹什麽?”
侍女噙著眼淚,哽咽的說道:
“太尉,您醒過來之後,隻喝些溫水,一粒米未進,身體怎麽能受的了。”
“奴婢端來這碗白粥,請太尉喝了吧。”
這時,所有人才反應過來,藺道昭自昏迷那一日至此,一直沒有吃過飯,他的臉色蠟黃,身體消瘦,再無往日的風采,隻有那一顆對楚國的丹心依舊滾燙。
一名親衛關切的說道:
“太尉,你快喝了這碗粥吧。”
其餘親衛也附和道:
“是啊,太尉,您喝了這碗粥,我們再上戰場!”
藺道昭看著這碗白粥,胃裏已經翻江倒海,這個時候他的身體才想起需要吃飯。
他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結局,這碗白粥可能就是他的最後一頓飯。
“哈!哈!哈!”
藺道昭從侍女手中接過這碗白粥,仰天大笑,淚水順著他的眼角慢慢滑落。
溫熱的白粥還冒著些許熱氣,他的內心卻無不淒涼,他不是怕死,他是在悲痛楚國的覆滅。
片刻後,他整理好情緒,對侍女柔聲說道:
“多謝了!”
言罷,他將這碗白粥迅速飲下。
緊接著,他將空碗狠狠地摔向地麵,溫熱的白粥滋潤了他的身體,讓他打起幾分精神。
他深吸一口氣,抽出腰間的長劍,對親衛喊道:
“將士們,隨我衝殺!”
幾百親衛隨聲應和道:
“是!”
隨後,藺道昭揮舞著長刀跑出府外,幾百名親衛緊隨其後。
此時街麵上混亂不堪,有一些百姓在街道上來迴逃竄,還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想趁亂撈些好處。
藺道昭見此一幕,大喝道:
“戰場廝殺,刀劍無眼,若是不想受到牽連無辜喪命,就趕快各迴各家!”
“都迴家老老實實待著!”
他身後的親衛也喊道:
“都老實迴家待著!”
這些百姓聽到官兵喊話,連忙跑迴自己家,一些宵小之徒也不敢再妄動。
本來混亂的街道開始變得空曠。
藺道昭鬆了口氣,因為他知道燕軍入城後,不會傷害城內的百姓,燕國要的是天下,所以燕軍就不會肆意傷及無辜之人。
郢都城內的百姓隻要老老實實在家裏待著,就不會有事。
安置好百姓,藺道昭終於能安心與燕軍決一死戰了。
就在這時,一陣陣馬蹄聲接踵而來。
寬闊的長街前後湧現出一群燕軍,將藺道昭及其親衛緊緊的夾在中間。
兩方對峙,常閔騎著馬緩緩走到陣前,居高臨下的看著藺道昭說道:
“藺賢弟,好久不見了。”
“別來無恙。”
藺道昭看著常閔,手中緊緊握著長刀,一臉坦然的說道:
“常兄,你們燕國贏了!”
常閔歎了口氣,柔聲說道:
“你現在若是放下武器投降於我,我抱你不死!”
“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將星凋零!”
“投降吧!”
“你現在的抵抗沒有任何意義。”
藺道昭笑了笑,沉聲吟誦了一句古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眼神愈發堅定、他的語氣愈發激昂,他身後的幾百名親衛齊聲迎合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聲音震耳欲聾。
常閔知道他們已經決意赴死,既如此,他大手一揮,淡聲說道:
“成全他們!”
“是!”
他帶來的幾百名燕軍齊聲喊道:
“是!”
“殺啊!”
隨後雙方一陣衝殺。
由於街道十分寬敞,常閔帶來的大多騎兵,宛如割韭菜一般,輕輕鬆鬆掃蕩了藺道昭帶來的幾百親衛。
而藺道昭在與燕軍的對抗中,被數名燕軍合力刺死。
哪怕是瀕死的那一刻,他依然奮力的揮舞長刀,想要為楚國燃盡最後一絲血。
他是站著死的,他的身上被數柄長劍刺穿。
他死得其所。
不到一會兒,戰鬥就結束了。
幾百名楚兵的屍體橫七豎八的倒在街道上,血水染紅了地麵。
看著眼前慘烈的一幕,常閔心中波瀾不驚,卻又溫和的說道:
“打掃戰場!”
“這些都是勇士,好生安葬他們。”
幾百名燕軍齊聲喊道:
“遵命!”
……
另一邊,在拿下郢都城防之後,陳積率領燕軍逐漸逼近南楚王宮。
閩軍也進入郢都城內,與燕軍一起開往南楚王宮。
郢都城破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南楚王宮內。
此時的南楚王宮更加混亂。
潘太後根本就不能保證宮廷衛戍現在是否忠誠於她。
對於這個對手,常閔是心懷敬意的。
所以他要親自去送藺道昭最後一程。
……
就像所有人預料的那樣,燕軍入城之後,看似固若金湯的郢都城驟然破碎,其餘三座城門的守軍一擊即潰,燕軍很快就控製了郢都城的四道城門。
城內一片亂象。
定國公府內。
藺道昭召集了最後的一批親衛。
看著眼前這寥寥百人,藺道昭並沒有感到絕望,內心反而愈發堅定。
他衝這幾百親衛喊道:
“如今燕軍入城,我楚國已經危在旦夕,我已決意和入城的燕軍殊死一戰,以身報國,諸君都是跟了我很久的人,若是不願隨我對抗燕軍,可自行離開,我藺道昭絕不怪罪!”
藺道昭的話說完,這幾百親衛麵麵相覷,場麵一時之間陷入了寧靜,
片刻之後,有一親衛率先說道:
“在下願隨定國公血戰沙場,以身報國。”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其餘親衛的附和:
“我也願意!”
“我也願意!”
“願隨定國公殺敵報國!”
……
漸漸的匯聚成一句話:
“我等願隨太尉血染疆場,同生共死!”
“我等願隨太尉血染疆場,同生共死!”
此言震懾天地,響徹雲霄。
令藺道昭感動不已,他展開雙臂,高聲喊道:
“好!”
“就讓我們一同赴死!”
說完這句話,他便要帶領親衛衝上街頭。
恰在此時,府內的侍女捧著一碗白粥走到藺道昭身邊。
藺道昭看著侍女,又看一眼她手上捧著的白粥,疑惑的問道:
“你這是幹什麽?”
侍女噙著眼淚,哽咽的說道:
“太尉,您醒過來之後,隻喝些溫水,一粒米未進,身體怎麽能受的了。”
“奴婢端來這碗白粥,請太尉喝了吧。”
這時,所有人才反應過來,藺道昭自昏迷那一日至此,一直沒有吃過飯,他的臉色蠟黃,身體消瘦,再無往日的風采,隻有那一顆對楚國的丹心依舊滾燙。
一名親衛關切的說道:
“太尉,你快喝了這碗粥吧。”
其餘親衛也附和道:
“是啊,太尉,您喝了這碗粥,我們再上戰場!”
藺道昭看著這碗白粥,胃裏已經翻江倒海,這個時候他的身體才想起需要吃飯。
他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結局,這碗白粥可能就是他的最後一頓飯。
“哈!哈!哈!”
藺道昭從侍女手中接過這碗白粥,仰天大笑,淚水順著他的眼角慢慢滑落。
溫熱的白粥還冒著些許熱氣,他的內心卻無不淒涼,他不是怕死,他是在悲痛楚國的覆滅。
片刻後,他整理好情緒,對侍女柔聲說道:
“多謝了!”
言罷,他將這碗白粥迅速飲下。
緊接著,他將空碗狠狠地摔向地麵,溫熱的白粥滋潤了他的身體,讓他打起幾分精神。
他深吸一口氣,抽出腰間的長劍,對親衛喊道:
“將士們,隨我衝殺!”
幾百親衛隨聲應和道:
“是!”
隨後,藺道昭揮舞著長刀跑出府外,幾百名親衛緊隨其後。
此時街麵上混亂不堪,有一些百姓在街道上來迴逃竄,還有一些心懷不軌之人想趁亂撈些好處。
藺道昭見此一幕,大喝道:
“戰場廝殺,刀劍無眼,若是不想受到牽連無辜喪命,就趕快各迴各家!”
“都迴家老老實實待著!”
他身後的親衛也喊道:
“都老實迴家待著!”
這些百姓聽到官兵喊話,連忙跑迴自己家,一些宵小之徒也不敢再妄動。
本來混亂的街道開始變得空曠。
藺道昭鬆了口氣,因為他知道燕軍入城後,不會傷害城內的百姓,燕國要的是天下,所以燕軍就不會肆意傷及無辜之人。
郢都城內的百姓隻要老老實實在家裏待著,就不會有事。
安置好百姓,藺道昭終於能安心與燕軍決一死戰了。
就在這時,一陣陣馬蹄聲接踵而來。
寬闊的長街前後湧現出一群燕軍,將藺道昭及其親衛緊緊的夾在中間。
兩方對峙,常閔騎著馬緩緩走到陣前,居高臨下的看著藺道昭說道:
“藺賢弟,好久不見了。”
“別來無恙。”
藺道昭看著常閔,手中緊緊握著長刀,一臉坦然的說道:
“常兄,你們燕國贏了!”
常閔歎了口氣,柔聲說道:
“你現在若是放下武器投降於我,我抱你不死!”
“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將星凋零!”
“投降吧!”
“你現在的抵抗沒有任何意義。”
藺道昭笑了笑,沉聲吟誦了一句古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眼神愈發堅定、他的語氣愈發激昂,他身後的幾百名親衛齊聲迎合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聲音震耳欲聾。
常閔知道他們已經決意赴死,既如此,他大手一揮,淡聲說道:
“成全他們!”
“是!”
他帶來的幾百名燕軍齊聲喊道:
“是!”
“殺啊!”
隨後雙方一陣衝殺。
由於街道十分寬敞,常閔帶來的大多騎兵,宛如割韭菜一般,輕輕鬆鬆掃蕩了藺道昭帶來的幾百親衛。
而藺道昭在與燕軍的對抗中,被數名燕軍合力刺死。
哪怕是瀕死的那一刻,他依然奮力的揮舞長刀,想要為楚國燃盡最後一絲血。
他是站著死的,他的身上被數柄長劍刺穿。
他死得其所。
不到一會兒,戰鬥就結束了。
幾百名楚兵的屍體橫七豎八的倒在街道上,血水染紅了地麵。
看著眼前慘烈的一幕,常閔心中波瀾不驚,卻又溫和的說道:
“打掃戰場!”
“這些都是勇士,好生安葬他們。”
幾百名燕軍齊聲喊道:
“遵命!”
……
另一邊,在拿下郢都城防之後,陳積率領燕軍逐漸逼近南楚王宮。
閩軍也進入郢都城內,與燕軍一起開往南楚王宮。
郢都城破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南楚王宮內。
此時的南楚王宮更加混亂。
潘太後根本就不能保證宮廷衛戍現在是否忠誠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