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策微微一笑,對著楚使們問道:“諸位,這盼月樓做的飯菜如何?可還合諸位的胃口?”
齊勳笑著迴道“這裏的膳食味道很好。”
其餘四名楚使也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高策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然後淡然說道“那就好,我爹這個人一心都在朝政上,從來不愛美酒佳肴,這盼月樓還是我給他推薦的,要是你們不喜歡,我爹肯定是要埋怨我的。”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笑,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
高晟也不禁一笑,心中暗暗想到“這臭小子,又拿你老子開涮!”他看著高策,眼中閃過一絲寵溺和無奈。
齊勳笑著言道“皇孫殿下多慮了。”
然而,就在這時,高策的目光緊緊盯著齊勳,眼神中帶著一絲質問的意味,問道“齊大人,如今燕楚兩國交戰,你帶著使團前來,是楚國要投降了麽?”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劃過夜空,讓整個場麵陷入了沉默。齊勳與其餘四位楚使臉上掛著的笑容瞬間凝固,仿佛被定格在了那一刻。場上氣氛陡然跌到冰點。
就連張太初和其餘兩名燕國官員也愕然的看向高策。
坐在高策右邊的柴邵險些把嘴裏的酒噴出來,他用力地咳嗽了幾聲,試圖掩飾自己的失態。
張羽則皺起眉頭,疑惑的看著高策,心中暗自思忖“這家夥到底在想什麽?”
就在氣氛一度尷尬到極點的時候,高晟猛的站起身,怒視高策,厲聲道“放肆!楚使是我燕國的貴客,你竟然如此無禮!”
見高晟如此憤怒,高策慌忙站起來,對著齊勳拱手道歉“齊大人,是小子失言了,望您不要見怪!”
高晟也對齊勳說道“這小子年紀小,不懂事,望齊相海涵。”
齊勳站起身來,先是對高晟擺了擺手,平靜的說道“無妨!”
接著齊勳又轉頭看向高策,繼續說道“皇孫殿下,燕楚兩國交戰,我楚軍節節敗退是真,但還不至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此行來到燕國,並不是為了投降,而是誠懇的請求與貴國和談。”
聞言,高策點了點頭,然後端起一杯酒,對著齊勳說道“了然。這杯酒敬齊相寬宏大量,不與小子一般見識。”
說完,高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見狀,齊勳亦端起杯酒一飲飲盡。
隨後,高策再次斟滿酒杯,說道“這一杯酒敬齊相與各位楚國使者,諸位不遠千裏出使燕國,為國前驅,不計生死,高策欽佩!”
說完,高策再次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見狀,四位楚國副使紛紛站起身,端起酒杯,與齊勳一起飲盡杯中酒。
高策敬完酒後,招唿齊勳等人坐下,此時房間內的氣氛緩和了許多。
此時,高策看向齊勳,真誠的說道“齊相,我在燕國也聽說過您的賢能之名,您出身中原,當年戎狄一族南下,您為了避禍,方才去了南楚,如今中原安定,您何不迴到中原,我大燕對您這樣的大才是真的求賢若渴!”
高策此次前來盼月樓,真的是做足了功課,他充分的了解了這五名楚使的身世背景,尤其是齊勳生平往事。
齊勳聽後,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緩緩地說“皇孫殿下,您這是想拉攏我嗎?”
高策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不是我想拉攏您,是燕國需要您這樣的賢臣。”
說完,高策又看向高晟,說道“爹,我說的對吧。”
高晟點了點頭,說道“若是齊相願意來我燕國,我燕國必當給您委以重任。”
其實經過二十年前的那一番較量,高晟便知道齊勳心向楚國,斷然不會答應到燕國來的,但高晟還是想聽一聽齊勳會怎麽迴答。
果不其然,齊勳對著高策緩緩搖頭,並說道“外臣多謝殿下的美意,但我不能背叛楚國。隻因當年戎狄肆虐中原,外臣走投無路的時候,是我楚國烈祖明皇帝收留了我,給了我一條活路,並把我提拔到丞相的位置上。”
高策又說道“可我記得,前段時間你們楚國的先主因與您意見不和,把您趕出了朝堂,革了您的一切職務,貶為了平民。您不恨他麽?”
齊勳又搖了搖頭,說道“我的官位都是先帝賜予的,他要收走便收走,我不會因此記恨他,更不會因此忘記他對我的知遇之恩,繼而背叛楚國!”
聞言,高策眼神中露出欣賞之意,說道“好吧,是晚輩唐突了。”
齊勳毫不在意的說道“無妨!”
高策和齊勳聊完之後,又稍坐了一會兒,便找了個理由說要早些迴去休息,與張羽、柴邵一起提前離開了。
此時,高策、張羽和柴邵並肩走在迴家的道路上。
“這次你們兩個願意陪我去盼月樓,多謝了!”高策對二人說道。
柴邵笑著說道“策哥兒,不用謝!這才多大點事啊!”
這時,張羽忽然停下腳步,一臉嚴肅地看著高策,開口道:“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剛才在宴會上,你竟然敢說出那樣的話來!”
此刻柴邵也反應過來,說道“是啊,策哥兒,當時我聽到你那句話,嚇得差點把嘴裏的酒給吐出來了!”
高策微微一笑,淡聲說道“我就是想試探一下那五個齊國使者的態度,看他們是不是真的想來和談。從他們的反應上看,楚國是真心求和的。”
聽完高策的話,柴邵點了點頭。
可張羽卻惋惜的說道“若是和談,終究是讓楚國存活下來了。”
張羽皺起眉頭,顯得有些憂慮。他擔心此時不滅掉南楚,他日南楚會再次崛起,對燕國造成威脅。
聽到張羽的擔憂,高策微笑著說道“苟延殘喘罷了,楚國經過這次戰爭,根基已殘,此次和談過後,南楚再無威脅中原之可能。”
說完,高策抬起頭,望向夜空中皎潔的月亮,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伸出手,用兩根手指比量月亮的大小,然後緊緊一握,仿佛將整個月亮握在了掌中。
齊勳笑著迴道“這裏的膳食味道很好。”
其餘四名楚使也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高策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然後淡然說道“那就好,我爹這個人一心都在朝政上,從來不愛美酒佳肴,這盼月樓還是我給他推薦的,要是你們不喜歡,我爹肯定是要埋怨我的。”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笑,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
高晟也不禁一笑,心中暗暗想到“這臭小子,又拿你老子開涮!”他看著高策,眼中閃過一絲寵溺和無奈。
齊勳笑著言道“皇孫殿下多慮了。”
然而,就在這時,高策的目光緊緊盯著齊勳,眼神中帶著一絲質問的意味,問道“齊大人,如今燕楚兩國交戰,你帶著使團前來,是楚國要投降了麽?”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劃過夜空,讓整個場麵陷入了沉默。齊勳與其餘四位楚使臉上掛著的笑容瞬間凝固,仿佛被定格在了那一刻。場上氣氛陡然跌到冰點。
就連張太初和其餘兩名燕國官員也愕然的看向高策。
坐在高策右邊的柴邵險些把嘴裏的酒噴出來,他用力地咳嗽了幾聲,試圖掩飾自己的失態。
張羽則皺起眉頭,疑惑的看著高策,心中暗自思忖“這家夥到底在想什麽?”
就在氣氛一度尷尬到極點的時候,高晟猛的站起身,怒視高策,厲聲道“放肆!楚使是我燕國的貴客,你竟然如此無禮!”
見高晟如此憤怒,高策慌忙站起來,對著齊勳拱手道歉“齊大人,是小子失言了,望您不要見怪!”
高晟也對齊勳說道“這小子年紀小,不懂事,望齊相海涵。”
齊勳站起身來,先是對高晟擺了擺手,平靜的說道“無妨!”
接著齊勳又轉頭看向高策,繼續說道“皇孫殿下,燕楚兩國交戰,我楚軍節節敗退是真,但還不至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此行來到燕國,並不是為了投降,而是誠懇的請求與貴國和談。”
聞言,高策點了點頭,然後端起一杯酒,對著齊勳說道“了然。這杯酒敬齊相寬宏大量,不與小子一般見識。”
說完,高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見狀,齊勳亦端起杯酒一飲飲盡。
隨後,高策再次斟滿酒杯,說道“這一杯酒敬齊相與各位楚國使者,諸位不遠千裏出使燕國,為國前驅,不計生死,高策欽佩!”
說完,高策再次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見狀,四位楚國副使紛紛站起身,端起酒杯,與齊勳一起飲盡杯中酒。
高策敬完酒後,招唿齊勳等人坐下,此時房間內的氣氛緩和了許多。
此時,高策看向齊勳,真誠的說道“齊相,我在燕國也聽說過您的賢能之名,您出身中原,當年戎狄一族南下,您為了避禍,方才去了南楚,如今中原安定,您何不迴到中原,我大燕對您這樣的大才是真的求賢若渴!”
高策此次前來盼月樓,真的是做足了功課,他充分的了解了這五名楚使的身世背景,尤其是齊勳生平往事。
齊勳聽後,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緩緩地說“皇孫殿下,您這是想拉攏我嗎?”
高策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不是我想拉攏您,是燕國需要您這樣的賢臣。”
說完,高策又看向高晟,說道“爹,我說的對吧。”
高晟點了點頭,說道“若是齊相願意來我燕國,我燕國必當給您委以重任。”
其實經過二十年前的那一番較量,高晟便知道齊勳心向楚國,斷然不會答應到燕國來的,但高晟還是想聽一聽齊勳會怎麽迴答。
果不其然,齊勳對著高策緩緩搖頭,並說道“外臣多謝殿下的美意,但我不能背叛楚國。隻因當年戎狄肆虐中原,外臣走投無路的時候,是我楚國烈祖明皇帝收留了我,給了我一條活路,並把我提拔到丞相的位置上。”
高策又說道“可我記得,前段時間你們楚國的先主因與您意見不和,把您趕出了朝堂,革了您的一切職務,貶為了平民。您不恨他麽?”
齊勳又搖了搖頭,說道“我的官位都是先帝賜予的,他要收走便收走,我不會因此記恨他,更不會因此忘記他對我的知遇之恩,繼而背叛楚國!”
聞言,高策眼神中露出欣賞之意,說道“好吧,是晚輩唐突了。”
齊勳毫不在意的說道“無妨!”
高策和齊勳聊完之後,又稍坐了一會兒,便找了個理由說要早些迴去休息,與張羽、柴邵一起提前離開了。
此時,高策、張羽和柴邵並肩走在迴家的道路上。
“這次你們兩個願意陪我去盼月樓,多謝了!”高策對二人說道。
柴邵笑著說道“策哥兒,不用謝!這才多大點事啊!”
這時,張羽忽然停下腳步,一臉嚴肅地看著高策,開口道:“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剛才在宴會上,你竟然敢說出那樣的話來!”
此刻柴邵也反應過來,說道“是啊,策哥兒,當時我聽到你那句話,嚇得差點把嘴裏的酒給吐出來了!”
高策微微一笑,淡聲說道“我就是想試探一下那五個齊國使者的態度,看他們是不是真的想來和談。從他們的反應上看,楚國是真心求和的。”
聽完高策的話,柴邵點了點頭。
可張羽卻惋惜的說道“若是和談,終究是讓楚國存活下來了。”
張羽皺起眉頭,顯得有些憂慮。他擔心此時不滅掉南楚,他日南楚會再次崛起,對燕國造成威脅。
聽到張羽的擔憂,高策微笑著說道“苟延殘喘罷了,楚國經過這次戰爭,根基已殘,此次和談過後,南楚再無威脅中原之可能。”
說完,高策抬起頭,望向夜空中皎潔的月亮,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伸出手,用兩根手指比量月亮的大小,然後緊緊一握,仿佛將整個月亮握在了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