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不必,”朱由榔揮揮手,“是朕讓他們不要通報的。”朱由榔說著走到地圖前,也對著沉思起來。
“唉!朕自從磨盤山一役以來,每次決策都在同時間賽跑,還好次次都跑贏了,就是不知道這次會如何呢。”
“陛下洪福齊天,自然能逢兇化吉。”
“好啦好啦,中官是天子家奴,這麽說還能理解,國公就沒必要安慰朕了。朕在想,如何解決在緬甸,雲南之間的那塊封了土官的地盤。”
“隴川,幹崖,南甸,芒市……還有永昌府下麵的大小土司…東側則是車裏,元江等地,這些土司相比而言更難處理,如果真的讓他們串聯到了一起,這些土司說不定能動員出五萬以上的軍隊各自據守,朕已經派了晉王親自去說服他們,但其實,朕心裏也沒有底啊。”
竇名望心道陛下您做出這種決策簡直是瘋了,這些鎮守了上百年的土司賣您一個麵子來幫您,您反手就要了他們的地盤?何況,哪來這麽多流官可以派出?
其實,麵對李定國傳迴來的消息,朱由榔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這步子太大,扯到蛋了,明明是需要漸進的東西,自己卻打算在還沒有消化雲南之前一勞永逸?
不過,麻杆打狼兩頭怕,朱由榔覺得自己很虛,可這些土老帽不一定覺得啊?他們既不知道阿瓦各種物資的成本,也不知道軌道的便利,更不知道支撐這隻土豪軍隊的後麵是堆滿一屋子的各種麵額的債券而非銀子……他們隻能看到新軍用幾匹馬拖著大炮,甚至大炮都不用就能打的對麵望風而逃甚至直接投降,而自己派出來助戰的部隊甚至還被分散調用……那麽多土司,總有人心不齊,隻要有幾個做了“內奸”,那其他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帶著憂心忡忡的心情,朱由榔接見了幾個值班的參謀,做了一番諄諄教誨---無論是學問上還是思想上的,幾乎在任何地方,朱由榔都試圖讓自己發光發熱。
雲南的局勢一天天的發生著變化,隨著價格的下降,喝上烈酒的土兵們越來越多,甚至在軍營附近,還有小販兜售摻水的烈酒---性價比倒是挺高的;李定國把雲南府上上下下轉了個遍,身後帶著的一群人和啄木鳥一樣在雲南的官僚係統裏抓蟲子,順帶還處理了一些看起來是軟柿子或者肥羊一樣的地主,給預想中的軍屯爭了不少土地---這片土地原先的佃戶自然被“安排工作”。雖然他們並不大樂意生活節奏被改變,但隻要不到要餓死的地步,也沒人想著造反,隻好逆來順受。
……
自從結束了被當成敲門磚的生活過後,吳三桂就被“請”迴了阿瓦當豬養,每日裏好吃好喝供著,但是就是不讓他出遠門---在城內轉悠轉悠倒沒問題,但是也被人盯的死死的。“不知道自己留在北京的家人怎麽樣了?自己的部下是不是被清廷打散了?唉…還不如那日為我大清死節!”吳三桂整日長籲短歎,又不敢用紙記下什麽,隻能每天數著日子掛念什麽。
雖然精神上得到莫大的痛苦,但物質上倒是不缺,吳三桂很快就開始整日大吃大喝起來,之前征戰不停,在路上可沒這些好菜,現在朝不保夕的,死也要做個飽死鬼吧。
這些動向自然被報道了皇帝麵前,朱由榔隻是一笑而過:“置之死地而後生嘛。”
幾天後,一名身著飛魚服的官員敲響了吳三桂的房門。
“陛下讓我傳達口諭於你。”
吳三桂腿一哆嗦跪了下來,“陛下知道你罪孽深重,不思皇恩,做東虜之鷹犬,把我皇明弄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陛下覺得殺了你一不能多出地盤,二不能多出錢糧,三不能多出軍械,所以決定讓你立功自贖。你要是願意立這個功勞,就收拾收拾和我走吧。”
自然,他別無選擇。跟著這人進了一個院子,他見到了曾經跟著自己的那些親兵們,以及約莫四成的滿洲八旗,當然還有不少膚色深了很多的緬人。
“陛下格外開恩,發還一部分兵馬於你組建了治安軍第一團,畢竟你打了幾十年仗,帶兵總歸會的,你打不過晉王的兵,還打不過緬人麽?”
吳三桂連忙稱是:“那是自然。”
“這是參謀部編好的各種文書資料,你且熟悉一下。陛下命令你統帶治安軍第一團,全團下屬四個步兵營,團部下直屬兩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一個總務連。編製是兩千四百人,但現在隻有一千八。以後會慢慢給你補充士兵。”
“是,是…”吳三桂點頭如搗蒜,整個人內心如同被上了水刑以後喘息著。
接著,吳三桂在介紹下一一見到了被安排好的手下軍官。軍事主官倒大體上自己的家丁或者滿洲人。但是參謀之類的都是摻雜的沙子,而且這些人的權限還不小。如果吳三桂知道後世偽滿的日本人副職是如何操縱偽滿的,他一定會覺得感同身受;當然,朱由榔隻是不想他反噬自己而已。
吳三桂點頭哈腰的看著這位錦衣衛的官員離開,茫然的躲進了團部裏,召見了曾經屬於自己的部下。親兵們一見到主帥,就對著他大倒苦水,訴說自己服苦役時候的苦難。
卻沒成想,吳三桂對著他們劈頭蓋臉就是一通大罵:“你們這些好不容易死裏逃生的,自己不想活命了還想把我拖下水?且先留著有用之身吧!”
“這些兵有多少不是咱們的人?軍餉是誰發的?動動腦子,這些參謀又是幹嘛的?他們可不是隻是讚畫的幕僚,而是有實際權力的!要是還想活著,在這一年兩熟的地方買田置地不好麽?”
大家圍著吳三桂默然不語,也不得不承認這番話挺有道理。吳三桂又好言撫慰:“這段時間陛下賞了我一些銀錢,已經交於身邊人去買酒菜來,咱們好不容易聚首,喝一頓吧。”酒精,是對於這些九死一生的人最好的麻醉劑。吳三桂不僅僅是想敘舊,而且還想看看這些“舊人”裏麵到底有多少隱藏的錦衣衛密探?連自己的意誌都能被摧毀,更何況自己的手下呢?
(本章完)
</p>
“不必,”朱由榔揮揮手,“是朕讓他們不要通報的。”朱由榔說著走到地圖前,也對著沉思起來。
“唉!朕自從磨盤山一役以來,每次決策都在同時間賽跑,還好次次都跑贏了,就是不知道這次會如何呢。”
“陛下洪福齊天,自然能逢兇化吉。”
“好啦好啦,中官是天子家奴,這麽說還能理解,國公就沒必要安慰朕了。朕在想,如何解決在緬甸,雲南之間的那塊封了土官的地盤。”
“隴川,幹崖,南甸,芒市……還有永昌府下麵的大小土司…東側則是車裏,元江等地,這些土司相比而言更難處理,如果真的讓他們串聯到了一起,這些土司說不定能動員出五萬以上的軍隊各自據守,朕已經派了晉王親自去說服他們,但其實,朕心裏也沒有底啊。”
竇名望心道陛下您做出這種決策簡直是瘋了,這些鎮守了上百年的土司賣您一個麵子來幫您,您反手就要了他們的地盤?何況,哪來這麽多流官可以派出?
其實,麵對李定國傳迴來的消息,朱由榔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這步子太大,扯到蛋了,明明是需要漸進的東西,自己卻打算在還沒有消化雲南之前一勞永逸?
不過,麻杆打狼兩頭怕,朱由榔覺得自己很虛,可這些土老帽不一定覺得啊?他們既不知道阿瓦各種物資的成本,也不知道軌道的便利,更不知道支撐這隻土豪軍隊的後麵是堆滿一屋子的各種麵額的債券而非銀子……他們隻能看到新軍用幾匹馬拖著大炮,甚至大炮都不用就能打的對麵望風而逃甚至直接投降,而自己派出來助戰的部隊甚至還被分散調用……那麽多土司,總有人心不齊,隻要有幾個做了“內奸”,那其他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帶著憂心忡忡的心情,朱由榔接見了幾個值班的參謀,做了一番諄諄教誨---無論是學問上還是思想上的,幾乎在任何地方,朱由榔都試圖讓自己發光發熱。
雲南的局勢一天天的發生著變化,隨著價格的下降,喝上烈酒的土兵們越來越多,甚至在軍營附近,還有小販兜售摻水的烈酒---性價比倒是挺高的;李定國把雲南府上上下下轉了個遍,身後帶著的一群人和啄木鳥一樣在雲南的官僚係統裏抓蟲子,順帶還處理了一些看起來是軟柿子或者肥羊一樣的地主,給預想中的軍屯爭了不少土地---這片土地原先的佃戶自然被“安排工作”。雖然他們並不大樂意生活節奏被改變,但隻要不到要餓死的地步,也沒人想著造反,隻好逆來順受。
……
自從結束了被當成敲門磚的生活過後,吳三桂就被“請”迴了阿瓦當豬養,每日裏好吃好喝供著,但是就是不讓他出遠門---在城內轉悠轉悠倒沒問題,但是也被人盯的死死的。“不知道自己留在北京的家人怎麽樣了?自己的部下是不是被清廷打散了?唉…還不如那日為我大清死節!”吳三桂整日長籲短歎,又不敢用紙記下什麽,隻能每天數著日子掛念什麽。
雖然精神上得到莫大的痛苦,但物質上倒是不缺,吳三桂很快就開始整日大吃大喝起來,之前征戰不停,在路上可沒這些好菜,現在朝不保夕的,死也要做個飽死鬼吧。
這些動向自然被報道了皇帝麵前,朱由榔隻是一笑而過:“置之死地而後生嘛。”
幾天後,一名身著飛魚服的官員敲響了吳三桂的房門。
“陛下讓我傳達口諭於你。”
吳三桂腿一哆嗦跪了下來,“陛下知道你罪孽深重,不思皇恩,做東虜之鷹犬,把我皇明弄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陛下覺得殺了你一不能多出地盤,二不能多出錢糧,三不能多出軍械,所以決定讓你立功自贖。你要是願意立這個功勞,就收拾收拾和我走吧。”
自然,他別無選擇。跟著這人進了一個院子,他見到了曾經跟著自己的那些親兵們,以及約莫四成的滿洲八旗,當然還有不少膚色深了很多的緬人。
“陛下格外開恩,發還一部分兵馬於你組建了治安軍第一團,畢竟你打了幾十年仗,帶兵總歸會的,你打不過晉王的兵,還打不過緬人麽?”
吳三桂連忙稱是:“那是自然。”
“這是參謀部編好的各種文書資料,你且熟悉一下。陛下命令你統帶治安軍第一團,全團下屬四個步兵營,團部下直屬兩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一個總務連。編製是兩千四百人,但現在隻有一千八。以後會慢慢給你補充士兵。”
“是,是…”吳三桂點頭如搗蒜,整個人內心如同被上了水刑以後喘息著。
接著,吳三桂在介紹下一一見到了被安排好的手下軍官。軍事主官倒大體上自己的家丁或者滿洲人。但是參謀之類的都是摻雜的沙子,而且這些人的權限還不小。如果吳三桂知道後世偽滿的日本人副職是如何操縱偽滿的,他一定會覺得感同身受;當然,朱由榔隻是不想他反噬自己而已。
吳三桂點頭哈腰的看著這位錦衣衛的官員離開,茫然的躲進了團部裏,召見了曾經屬於自己的部下。親兵們一見到主帥,就對著他大倒苦水,訴說自己服苦役時候的苦難。
卻沒成想,吳三桂對著他們劈頭蓋臉就是一通大罵:“你們這些好不容易死裏逃生的,自己不想活命了還想把我拖下水?且先留著有用之身吧!”
“這些兵有多少不是咱們的人?軍餉是誰發的?動動腦子,這些參謀又是幹嘛的?他們可不是隻是讚畫的幕僚,而是有實際權力的!要是還想活著,在這一年兩熟的地方買田置地不好麽?”
大家圍著吳三桂默然不語,也不得不承認這番話挺有道理。吳三桂又好言撫慰:“這段時間陛下賞了我一些銀錢,已經交於身邊人去買酒菜來,咱們好不容易聚首,喝一頓吧。”酒精,是對於這些九死一生的人最好的麻醉劑。吳三桂不僅僅是想敘舊,而且還想看看這些“舊人”裏麵到底有多少隱藏的錦衣衛密探?連自己的意誌都能被摧毀,更何況自己的手下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