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些都是海寇作戰時候他們打壞的,被咱們的人抓住機會撿了迴來,看看他們為什麽打的這麽快。”


    “那就試一試吧。”


    一陣煙霧過後,饒是鼇拜見多識廣,也目瞪口呆起來,笨手笨腳的裝填彈藥的士兵同熟練操作鳥銃的士兵相比,前者打三發,後者才隻能打放一發?那要是前者打放更熟練……而且,燧石互相不會引燃,可以擺密集陣型,而不用擔心身上的火繩互相引燃。


    這麽一陣暴風驟雨下去幹挨打,哪家的兵受得了?這不是戰爭,這是單方麵的屠殺!


    即使知道這是“非戰之罪”,鼇拜仍然氣的跳腳:我大清嘴上說說以騎射為本,可這個射是包括卡賓槍射擊的,同時,滿清也很重視火器的使用----結果火器技術被人反超了?懷著對那日一團糟的憤怒,鼇拜提高了聲音,雙手叉著腰問:“全力製造此等自生火銃,一個月能夠生產多少支?”


    “如果鐵料,人力足夠,一個月能夠六百到八百支…”工匠戰戰兢兢的說。言下之意,現在的人力和鐵料都不夠。


    鼇拜心裏盤算著,自己如果再發動一次戰役,籌備糧草,擬定計劃,補充兵員的時間也就補充兩千支自生火銃,南方人多鐵料也多,一定能製造更多,自己還是討不了便宜啊。


    思來想去,鼇拜讓工匠把自生火銃的圖紙畫好,讓人派了得力的騎手和那支樣品燧發槍送到北京,要求北京迅速開始仿製---這是北方唯一可以指望的大型手工業城市了!這樣下來,在這種新火銃的配合下…滿洲八旗就能夠動員出更多,更強的部隊,比如說給拉弓不太好的人多裝備幾隻卡賓槍什麽的…又比如說,給精銳部隊裝備更好的自生火銃…擁有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滿清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讓技術優勢規模化。


    明白這一點的不僅僅是鼇拜,同樣也有“蝸居”在華夏西南的朱由榔;但作為文科生,朱由榔決定另辟蹊徑。


    威遠禦夷州。


    作為雲南布政使司和緬甸布政使司的過渡地帶,這裏是雲南和緬甸眾多土官區域中的一個。在這些地區,朝廷並不能直接的統治他們。如果柳菁穿越的時候不是倒黴催的穿越到磨盤山之前,西南土司問題不過是個小問題。但是,誰讓自己隻有兩個省呢?昆明等四府是此時派駐流官的傳統勢力範圍,伊洛瓦底江又是朱由榔大搞商品化,種下工業化種子的地帶,如果不能把這兩個地方連成一體,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角度都會帶來極大隱患---親,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奢安之亂嗎?


    於是乎,一批由各色人等--流民中認字,有一技之長的人;被遣散的夥計,認為需要磨練一下子的童生們都被塞進了一支又一支鑽進大山的隊伍裏。隻要你有文化,你就不用和力工們一起幹收入最低的體力。


    居住在山上的民族由於生產力落後,很多東西需要同山下交換。但由於交通不便和外界對他們的普遍誤解,使得他們經常不得不以很高的價格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有一根縫衣針換一隻雞的情況。於是,朱由榔派出了一支又一支商隊,手提肩扛,挑著當地人需要的物資奔忙在一個又一個壩子上。當然,為了防止有人想做一錘子買賣直接先搶後殺,攜帶的物資是有限的。這種商隊被稱作“流動供銷社”,你要是想幹一錘子買賣,以後就不要做買賣啦!


    (這個年代的土匪往往兼職生產,或者生產兼職土匪,原因不外乎一個字:窮)


    一個下雨的午後,阿強帶領的一支“供銷社”在壩子上歇了歇腳。看到有客人來,村民們就出來迎接--熱情好客的習俗其實也多是出於他們很少見到外人,自然願意看個新鮮。


    作為專業負責這一帶的供銷隊,阿強會說一些傣語,能夠同村民們溝通。聽到一隻雞可以換一小罐鹽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無論是誰家都把他們當做貴賓,就差把自家的女兒送給他們了。


    壩子上冒起了炊煙,幾隻小雞被用瓦罐煮熟用來招待客人---在這裏,鐵器也很罕見。


    “唉,這湯怎麽這麽鹹。”一個老童生差點要吐出來,不過想到人家一片好意,還是咽了下去。


    “可以理解嘛,他們平時沒什麽鹽吃,自然覺得鹽越多的菜越好吃咯。”


    “說的也是,我對紅薯幹也是那樣,要是能和麥芽糖一樣甜的就好。”


    聽到兩人聊天,一個村民插嘴道:“那個賣-牙-是什麽?”


    這年頭可沒有詞典可用,阿強搜刮了一下腦內可憐的詞匯量,隻好用甘蔗做比喻了,連說帶著一頓比劃以後,村民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麥芽糖的意思。各自吃了幾桶竹筒飯,大家便下了壩子,在大山中接著上路。老童生望了望四周,用炭筆在紙上畫下了一路上的痕跡標誌物,做了幾個記號。


    要知道,按照成本加運費,賣給土司下轄民眾的商品不僅僅是成本價格,有的地方甚至虧了本,之所以朝廷願意這麽大價錢投入,一來收買人心,二來,把從雲南到緬甸的道路交通網徹底的摸一遍。


    “望山跑死馬啊!”


    在狹窄的山路中踩著蜿蜒盤旋的山穀,看著一個個好像近在咫尺的壩子要走過去卻要繞上快一天,隊伍中那位負責記錄的童生長歎道。


    “要是真的有一匹馬也好啊!”有人嘀咕起來。


    “要是真有那麽多貨,估計咱們早就被人下手了,山裏不比外麵,一大罐鹽就能讓人賣命!”


    “我這不是隻想騎馬嗎…”


    “想什麽呢?”阿強哼了一聲,“一匹馬一天最少吃十幾斤各種糧草,還要喝三十斤水,你每天得伺候他幾個時辰,給你兩天你就得累死了!”


    “大概還有一天,咱們就能走出去交差了吧,該跑的地方,咱們都跑完了。”


    “是啊,可今天,咱們還得趕到下一個壩子裏去,不然,今天晚上在河穀裏睡著了,可能明天就中了瘴氣,起不來了!”


    “瘴氣?”眾人一齊轉頭望向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明16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射無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射無雙並收藏複明16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