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而在銀行裏,存款是附帶利息的…”朱由榔拿起一個大木牌和一個小木牌,把大木牌放進框框,又把小木牌連著一起拿出來。
“這樣看上去是虧錢的,但事實上,銀行拿存的錢來放貸,就能夠賺錢。”一塊塊大小不等的木牌被匯聚到一處,又拿出框框,帶迴了更多的木牌。
……
隨著木牌不斷移動,這套複雜的令人暈頭轉向的體係在兩人眼中逐漸清晰。花了一個時辰,朱由榔總算講明白了,他所描述的那個“銀行”是什麽概念:從帝國的每一個角度吸收每一分金錢,投入到最有利的地方。不僅如此,還能必然的讓朝廷,各地官府,商賈將自己的財政存入銀行,進行統一結算。如此大筆的進項和出項,其意義不僅僅在於賺錢,而在於任何賺錢的事情,銀行都可以插一腳。
在地球的另一麵,近代銀行體係已經被北意大利的銀行家們建立起來,他們發行的銀行票據可以在“文明世界”的大多數地方得到認可,在三十年戰爭中兩頭借款獲取巨大利益。銀行資本在後世多被人詬病,但相比存款還要收保管費的錢莊,近代銀行製度真的是個先進的事物---明朝政府在烈皇殉國之前,每年把財政收入“上解”到bj,又給各地攤派各種對九邊的“對口支援”,比如說,順天府下麵的某個縣,要每年給九邊送二十兩銀子這種奇葩規定。有了銀行製度,這種問題就能好轉很多---隻需要劃個賬就可以了。
但在連無線電都沒有的時代,建立這樣一套體係,核對,通訊成本也是極高的。一旦各種票據被人偽造,那麽整個體係就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因此,需要一套較通暢的郵政體係和讓人難以偽造的防偽技術,才能支撐銀行係統的運轉,當然,還需要一些精通“算學”的人才。
對於華夏大陸上的錢莊來說,除了通暢的郵政體係尚有欠缺,防偽技術和人才都還湊合能用(否則人家的銀票也不能在幾個大城市暢通無阻),如果以此為藍本改造,難度最低。然而,此時這些錢莊的頭頭腦腦們,絕大多數都剃了頭沒法為己所用,隻得從緬甸這塊商品經濟極其落後(相比華夏而言)的處女地開始。
不過,那些錢莊也有不利的一麵:家族式傳承,選拔天然就是個隱患;培養人才也不夠徹底---朱由榔認為腦子裏那點可憐的會計知識能夠打爆這個年代最好的賬房,撥算盤的速度除外。這次建立銀行,朱由榔不可能再讓其有自己之外任何家族的色彩。重要行業的命脈歸於國家,無論在過去還是未來都是華夏大地曆代政府的信條。
耳提麵命,循循善誘,朱由榔又犧牲了穿越者的寶貴時間,來給這兩位在華夏大陸最多算府一級的商賈科普金融,可以說是事必躬親了。可是,不這樣,又能怎麽做呢?除了自己,誰也不懂,這就是穿越者特有的苦悶。
“朕打算讓內務府出銀一百萬兩,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如果二位沒有其他意見,剩下百分之四十九,兩位可以自己全部認購,也可以轉賣給其他人。具體的事宜,朕會讓內務府的人和你們談。”
兩人盤算了一下,百分之五十一的話是一百萬,自己買股份的價格肯定不能低於這個這個數字,最少也得每百分之一三萬兩…,天啊,那自己豈不是隻能認購個百分之幾玩一玩?可是這點比例,麵前的皇帝會生氣吧?
看起來這位皇帝對商人很友好,進了阿瓦以後就給他們封了爵位,趙全忠還掛了翰林學士的頭銜,亦官亦商,而且還時常參與決策;可是,該“賺來的錢”也一點不少。如果自己忤逆他的意思,也許自己的財富轉眼就要易手吧。無論如何,在資本主義發展壯大之前,商人的地位總是不穩定的。
“朕並未要你們拿出那麽多現銀子出來。其實,朕也沒打算讓內務府拿出一百萬兩。”
什麽?
還有這種操作?
這不是“虛錢實契”麽?
所以,皇帝陛下您這是打算殺肥豬嗎?
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朱由榔就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所以,汝等也不需要真的拿得出來那麽多錢。”
“啊?”
“你們想啊,銀行一邊吸收存款,一邊放貸款,要是隨時保證所有人都能取到錢,那銀行還貸什麽錢出去?”
“同理,既然不會所有人都同時取錢,為何要真的把認繳的資本都真的拿出來堆在那裏?台櫃上,隻要有能應付日常的銀錢就夠了。”
“真正。朕打算投入的銀兩,最多十萬。大額交易多是劃賬,沒有人沒事幹提個幾萬幾十萬兩到處跑。”
“你們兩位也是同理。當然,如果出現銀行裏缺錢了,大家得按比例把這個錢補上。”
朱由榔又費了一通口舌,才算給兩人講明白了認繳資本是怎麽迴事,兩人都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之後擴股的時候,可就不能再如此了,必須全額出錢。”
兩人又盤算了一下,對視幾眼,各自表示願意出三萬兩認繳百分之十五。
朱由榔覺得沒有問題,點了點頭。
接著,岡薩雷斯被帶到了麵前,生硬的對自己三跪九叩。看著一個白種人對著自己卑躬屈膝,朱由榔竟然生出一股成就感,曆史上,馬嘎爾尼拒絕對乾隆下跪,從而導致沒能見到乾隆,被一些人用來指責其愚昧,可一直到清朝中期,那些洋人傳教士,哪個不跪皇帝的?說白了,還不是比拳頭唄?
不過,他也沒有興奮到給人一大通賞賜,來表現自己“皇恩浩蕩”的地步,而是十分功利的提了幾個問題。
“朕需要葡人幫忙訓練朕的軍隊,不知汝能否替朕找到。”
“朕還需要購買火炮和燧發銃。”
“朕還需要購買糧食等物資和船隻,請來船匠和經驗豐富的水手。”
“朕還…”朱由榔想了想,覺得葡萄牙人此時已經衰落,弄到橡膠和金雞納樹難以依靠他們,而麵前這個來曆不明的窮光蛋更加夠嗆,如果不是緬甸過於偏僻,朱由榔連看都不願意看他一眼。
岡薩雷斯聽到通譯轉述的開場白愣住了:說好了東方的君主不那麽重視利益,尤其是中國人更加講究他們的那種儒教道德呢?怎麽一上來就和西方人一樣,而且還有一種“我全都要”的趕腳?
不過,有要求就好,就怕你沒要求。岡薩雷斯心想,中國人經常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人都分不清,自己說不定能忽悠一筆巨款然後直接揚帆出海,再也找不到了,計劃通!
“另外,朕還有個經濟方麵以外的想法,希望能請教士來到這裏,在阿瓦城修建教堂,作為上帝忠實的羔羊,朕迫切想重新沐浴到主的榮光。”
“啊…沒想到這位中國人國王竟然是個基督徒…竟然不是異教徒,”岡薩雷斯想道。
“等等!基督徒?”
</p>
“而在銀行裏,存款是附帶利息的…”朱由榔拿起一個大木牌和一個小木牌,把大木牌放進框框,又把小木牌連著一起拿出來。
“這樣看上去是虧錢的,但事實上,銀行拿存的錢來放貸,就能夠賺錢。”一塊塊大小不等的木牌被匯聚到一處,又拿出框框,帶迴了更多的木牌。
……
隨著木牌不斷移動,這套複雜的令人暈頭轉向的體係在兩人眼中逐漸清晰。花了一個時辰,朱由榔總算講明白了,他所描述的那個“銀行”是什麽概念:從帝國的每一個角度吸收每一分金錢,投入到最有利的地方。不僅如此,還能必然的讓朝廷,各地官府,商賈將自己的財政存入銀行,進行統一結算。如此大筆的進項和出項,其意義不僅僅在於賺錢,而在於任何賺錢的事情,銀行都可以插一腳。
在地球的另一麵,近代銀行體係已經被北意大利的銀行家們建立起來,他們發行的銀行票據可以在“文明世界”的大多數地方得到認可,在三十年戰爭中兩頭借款獲取巨大利益。銀行資本在後世多被人詬病,但相比存款還要收保管費的錢莊,近代銀行製度真的是個先進的事物---明朝政府在烈皇殉國之前,每年把財政收入“上解”到bj,又給各地攤派各種對九邊的“對口支援”,比如說,順天府下麵的某個縣,要每年給九邊送二十兩銀子這種奇葩規定。有了銀行製度,這種問題就能好轉很多---隻需要劃個賬就可以了。
但在連無線電都沒有的時代,建立這樣一套體係,核對,通訊成本也是極高的。一旦各種票據被人偽造,那麽整個體係就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因此,需要一套較通暢的郵政體係和讓人難以偽造的防偽技術,才能支撐銀行係統的運轉,當然,還需要一些精通“算學”的人才。
對於華夏大陸上的錢莊來說,除了通暢的郵政體係尚有欠缺,防偽技術和人才都還湊合能用(否則人家的銀票也不能在幾個大城市暢通無阻),如果以此為藍本改造,難度最低。然而,此時這些錢莊的頭頭腦腦們,絕大多數都剃了頭沒法為己所用,隻得從緬甸這塊商品經濟極其落後(相比華夏而言)的處女地開始。
不過,那些錢莊也有不利的一麵:家族式傳承,選拔天然就是個隱患;培養人才也不夠徹底---朱由榔認為腦子裏那點可憐的會計知識能夠打爆這個年代最好的賬房,撥算盤的速度除外。這次建立銀行,朱由榔不可能再讓其有自己之外任何家族的色彩。重要行業的命脈歸於國家,無論在過去還是未來都是華夏大地曆代政府的信條。
耳提麵命,循循善誘,朱由榔又犧牲了穿越者的寶貴時間,來給這兩位在華夏大陸最多算府一級的商賈科普金融,可以說是事必躬親了。可是,不這樣,又能怎麽做呢?除了自己,誰也不懂,這就是穿越者特有的苦悶。
“朕打算讓內務府出銀一百萬兩,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如果二位沒有其他意見,剩下百分之四十九,兩位可以自己全部認購,也可以轉賣給其他人。具體的事宜,朕會讓內務府的人和你們談。”
兩人盤算了一下,百分之五十一的話是一百萬,自己買股份的價格肯定不能低於這個這個數字,最少也得每百分之一三萬兩…,天啊,那自己豈不是隻能認購個百分之幾玩一玩?可是這點比例,麵前的皇帝會生氣吧?
看起來這位皇帝對商人很友好,進了阿瓦以後就給他們封了爵位,趙全忠還掛了翰林學士的頭銜,亦官亦商,而且還時常參與決策;可是,該“賺來的錢”也一點不少。如果自己忤逆他的意思,也許自己的財富轉眼就要易手吧。無論如何,在資本主義發展壯大之前,商人的地位總是不穩定的。
“朕並未要你們拿出那麽多現銀子出來。其實,朕也沒打算讓內務府拿出一百萬兩。”
什麽?
還有這種操作?
這不是“虛錢實契”麽?
所以,皇帝陛下您這是打算殺肥豬嗎?
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朱由榔就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所以,汝等也不需要真的拿得出來那麽多錢。”
“啊?”
“你們想啊,銀行一邊吸收存款,一邊放貸款,要是隨時保證所有人都能取到錢,那銀行還貸什麽錢出去?”
“同理,既然不會所有人都同時取錢,為何要真的把認繳的資本都真的拿出來堆在那裏?台櫃上,隻要有能應付日常的銀錢就夠了。”
“真正。朕打算投入的銀兩,最多十萬。大額交易多是劃賬,沒有人沒事幹提個幾萬幾十萬兩到處跑。”
“你們兩位也是同理。當然,如果出現銀行裏缺錢了,大家得按比例把這個錢補上。”
朱由榔又費了一通口舌,才算給兩人講明白了認繳資本是怎麽迴事,兩人都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之後擴股的時候,可就不能再如此了,必須全額出錢。”
兩人又盤算了一下,對視幾眼,各自表示願意出三萬兩認繳百分之十五。
朱由榔覺得沒有問題,點了點頭。
接著,岡薩雷斯被帶到了麵前,生硬的對自己三跪九叩。看著一個白種人對著自己卑躬屈膝,朱由榔竟然生出一股成就感,曆史上,馬嘎爾尼拒絕對乾隆下跪,從而導致沒能見到乾隆,被一些人用來指責其愚昧,可一直到清朝中期,那些洋人傳教士,哪個不跪皇帝的?說白了,還不是比拳頭唄?
不過,他也沒有興奮到給人一大通賞賜,來表現自己“皇恩浩蕩”的地步,而是十分功利的提了幾個問題。
“朕需要葡人幫忙訓練朕的軍隊,不知汝能否替朕找到。”
“朕還需要購買火炮和燧發銃。”
“朕還需要購買糧食等物資和船隻,請來船匠和經驗豐富的水手。”
“朕還…”朱由榔想了想,覺得葡萄牙人此時已經衰落,弄到橡膠和金雞納樹難以依靠他們,而麵前這個來曆不明的窮光蛋更加夠嗆,如果不是緬甸過於偏僻,朱由榔連看都不願意看他一眼。
岡薩雷斯聽到通譯轉述的開場白愣住了:說好了東方的君主不那麽重視利益,尤其是中國人更加講究他們的那種儒教道德呢?怎麽一上來就和西方人一樣,而且還有一種“我全都要”的趕腳?
不過,有要求就好,就怕你沒要求。岡薩雷斯心想,中國人經常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人都分不清,自己說不定能忽悠一筆巨款然後直接揚帆出海,再也找不到了,計劃通!
“另外,朕還有個經濟方麵以外的想法,希望能請教士來到這裏,在阿瓦城修建教堂,作為上帝忠實的羔羊,朕迫切想重新沐浴到主的榮光。”
“啊…沒想到這位中國人國王竟然是個基督徒…竟然不是異教徒,”岡薩雷斯想道。
“等等!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