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砰砰砰…”帕敢鐵礦的一處低窪地裏,新進的一批礦徒正在觀看處決他們前輩的儀式。
被燧發槍打腦袋的人都是幾個月前參與了暴動的礦徒,他們在兩三天以後就基本上被擊潰了。但由於明軍在緬甸的兵力不足,直到前幾天才捕獲了最後一批逃亡的礦徒。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這次處決的場景遠遠沒有之前那麽恐怖---因為大多數人都已經死於那次擊潰戰。不遠處觀看的新人們卻沒有對地上的鮮血有太多感觸,隻是雙目無神的盯著一排又一排瘦骨嶙峋的靈長類倒在血泊之中。一些稍微有體力的人甚至還能從他們的臉上找到開心的表情,在這個除了身上的破布片就不存在任何勞動保護的地方,觀看他人被處決是除了睡覺以外難得的休息時間。
看著那些坐在地上許久還在喘氣的瘦猴礦徒,朱吉傲心中卻沒有一點同情心。緬人篤信佛教,如果按照正統的佛教觀點,這些礦徒應該永久的在六道輪迴中的畜生道內,永世不得超生。朱吉傲雖然不怎麽信,卻也認為這些礦徒應該滾迴樹上同猴子為伍,如果不是阿瓦那邊死催著要鐵礦石,朱吉傲甚至想把自己手下那幾個罪大惡極的礦徒給偷偷弄死。
想著想著,朱吉傲的目光就落到了那三個人頭上。為首那個營養最好,還不至於皮包骨的“胖子”按照村民控訴,對二十多個佃戶家的黃花大閨女行使了“初夜權”,稍有姿色的女孩則直接被留在他家裏,直到玩夠了才放迴去。“有好媳婦的種好地,爛媳婦的種爛地,沒有媳婦沒地”是這個肥頭大耳的玩意公開叫囂的。緬北山河交縱,耕地同華夏一樣不足,拿著土地就是拿住了佃戶們的命根子。
倒也不是沒有佃戶想要開墾新地,可這個禍害手上的狗腿子可不是說著玩的---另外兩個露出脊椎骨的兩腳獸就是他的兩個狗腿頭目,其中一個張開雙腿當播種機,專門撿狗主人的破鞋玩,另一個則是冰戀愛好者…
朱吉傲盯著三人越看越來氣,強忍住上去殺死他們的衝動,安慰自己反正他們走不出這個礦山了。
見到明軍守備隊撤走,朱吉傲揚起了鞭子,挑著位於隊伍中間的三人劈頭蓋臉打去“快走,懶鬼等超生麽?”
一群礦徒像羊被牧羊人趕一樣趕進了礦洞,朱吉傲的鞭子仍然毫不停歇的打在三人身上……三人不敢作聲,忍耐著劇烈的疼痛用礦鋤挑出礦石裝進背簍。
在帕敢鐵礦內數千名礦徒挖掘著帶著血的礦石的時候,阿瓦城郊外的一座高爐冒出了陣陣熱氣,洶湧發紅的鐵水流了出來。
鐵水被軋鐵機軋成一根根長條形的鐵皮,冷卻後被戴著手套的工人迅速丟上了改進了輪子的重載馬車。車廂一裝滿,車把式就啟動了。
同往常不同的是,跟著車把式的還有幾個身著便衣的錦衣衛。車上的鐵皮是用於包裹馬車軌道的木軌,作為火車鐵路的前身,朱由榔會出席這場重要的開幕儀式。
一輛明黃色的馬車在車把式的視野裏迅速放大又迅速消失,他沒注意到的幾個便衣也隨之一並不見了。
按照工程規劃,這條“鐵路”會從阿瓦城修到昆明。當然,什麽時候能修到昆明就天知道了,目前敲定的路段是從阿瓦城到中興城,連接小朝廷治下兩座僅有的大型手工業城市---其實這個時間也是天知道的,能夠知道的隻有阿瓦城北門到鐵廠段的鋪設時間---這一段兩裏長的鐵皮軌道當天就能建好,土地早就被勘探平整過,剩下的事情就是鋪設已經生產好的的軌道和枕木啦。
一截一截的軌道和枕木在工人手中不斷傳遞,使長龍一樣的軌道在地麵上迅速延展。自從明軍進城後,這些重體力勞動的工人每天都能吃到一些油腥,雖然往往是下水肉這種劣質的肉類,但也使他們的力氣增大了不少。
“提前半刻鍾鋪完每個人多發一錢銀子,若是推後了,則按例扣一錢!”站在一旁的工頭見到工人們慢了速度,重新強調了獎金辦法。
一錢銀子足夠工人們改善好幾天夥食,想到泛著油光的豬油炒飯,工人們頓時來了氣力,忍著手臂上的酸痛不停往下搬運。
看到速度恢複如初,工頭鬆了口氣的同時又不禁心疼起來,一錢銀子可是一個工人幾天的工錢,若不是因為前方就是皇帝的車駕,誰肯把銀子丟水裏呢?不過聽說這位阿瓦城的新主人素來大方,自己說不定能找補一點迴來?
工頭兩種矛盾的心理不斷衝突的時候,朱由榔的馬車已經到了終點。扶起來在門口跪迎的管事,朱由榔進了廠房體驗了一把工業的萌芽。
鐵廠裏的高爐並不比這個時代先進太多,同廠字在朱由榔的印象大相徑庭。不要說後世的自動加料,選礦,就連後世淘汰小高爐的鋼鐵外殼都沒有,隻有出現了軋鐵機這個新鮮事物勉強讓他眼睛一亮。
軋機在此時的歐洲已經出現,不過用途並不廣泛,而中國曆史上用上軋機卻要等到洋務運動。軋機的出現使得各種鐵製產品不用再通過鐵匠敲打而成,產量大大增加,如果依靠鐵匠來敲,拉鐵皮,那麽把朱由榔賣了也修不起軌道。
作為文科生的朱由榔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就走出了生產車間,說了幾句要增產,保證安全之類的廢話就出了廠房。這裏與其說是一個工廠,倒不如說是有機器的小作坊。可就是這個小作坊,生產出來的鐵料改變了阿瓦附近農人的生活…白口鐵製作的廉價農具使得每戶農家都能用得起一套鐵製農具,耕種土地的效率大大提高。經過了一場戰亂,阿瓦附近荒廢了不少土地,此時這些土地又被沒了地主的農民給重新開墾出來。
既然能生產包裹木軌道的鐵皮,自然也能夠生產燧發槍的槍管,明代鳥銃大多用熟鐵卷槍管,燧發槍和火繩槍主要的區別在槍膛附近的機械結構,而不是槍管本身。同樣得益於這個高爐,明軍曾經裝備的火繩槍已經全部迴爐煉鋼了。
迴頭望去,隱約可見血紅的鐵水。這一點灼熱的光亮,仿佛救命稻草一樣,讓朱由榔想要緊緊抓住。
</p>
“砰砰砰…”帕敢鐵礦的一處低窪地裏,新進的一批礦徒正在觀看處決他們前輩的儀式。
被燧發槍打腦袋的人都是幾個月前參與了暴動的礦徒,他們在兩三天以後就基本上被擊潰了。但由於明軍在緬甸的兵力不足,直到前幾天才捕獲了最後一批逃亡的礦徒。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這次處決的場景遠遠沒有之前那麽恐怖---因為大多數人都已經死於那次擊潰戰。不遠處觀看的新人們卻沒有對地上的鮮血有太多感觸,隻是雙目無神的盯著一排又一排瘦骨嶙峋的靈長類倒在血泊之中。一些稍微有體力的人甚至還能從他們的臉上找到開心的表情,在這個除了身上的破布片就不存在任何勞動保護的地方,觀看他人被處決是除了睡覺以外難得的休息時間。
看著那些坐在地上許久還在喘氣的瘦猴礦徒,朱吉傲心中卻沒有一點同情心。緬人篤信佛教,如果按照正統的佛教觀點,這些礦徒應該永久的在六道輪迴中的畜生道內,永世不得超生。朱吉傲雖然不怎麽信,卻也認為這些礦徒應該滾迴樹上同猴子為伍,如果不是阿瓦那邊死催著要鐵礦石,朱吉傲甚至想把自己手下那幾個罪大惡極的礦徒給偷偷弄死。
想著想著,朱吉傲的目光就落到了那三個人頭上。為首那個營養最好,還不至於皮包骨的“胖子”按照村民控訴,對二十多個佃戶家的黃花大閨女行使了“初夜權”,稍有姿色的女孩則直接被留在他家裏,直到玩夠了才放迴去。“有好媳婦的種好地,爛媳婦的種爛地,沒有媳婦沒地”是這個肥頭大耳的玩意公開叫囂的。緬北山河交縱,耕地同華夏一樣不足,拿著土地就是拿住了佃戶們的命根子。
倒也不是沒有佃戶想要開墾新地,可這個禍害手上的狗腿子可不是說著玩的---另外兩個露出脊椎骨的兩腳獸就是他的兩個狗腿頭目,其中一個張開雙腿當播種機,專門撿狗主人的破鞋玩,另一個則是冰戀愛好者…
朱吉傲盯著三人越看越來氣,強忍住上去殺死他們的衝動,安慰自己反正他們走不出這個礦山了。
見到明軍守備隊撤走,朱吉傲揚起了鞭子,挑著位於隊伍中間的三人劈頭蓋臉打去“快走,懶鬼等超生麽?”
一群礦徒像羊被牧羊人趕一樣趕進了礦洞,朱吉傲的鞭子仍然毫不停歇的打在三人身上……三人不敢作聲,忍耐著劇烈的疼痛用礦鋤挑出礦石裝進背簍。
在帕敢鐵礦內數千名礦徒挖掘著帶著血的礦石的時候,阿瓦城郊外的一座高爐冒出了陣陣熱氣,洶湧發紅的鐵水流了出來。
鐵水被軋鐵機軋成一根根長條形的鐵皮,冷卻後被戴著手套的工人迅速丟上了改進了輪子的重載馬車。車廂一裝滿,車把式就啟動了。
同往常不同的是,跟著車把式的還有幾個身著便衣的錦衣衛。車上的鐵皮是用於包裹馬車軌道的木軌,作為火車鐵路的前身,朱由榔會出席這場重要的開幕儀式。
一輛明黃色的馬車在車把式的視野裏迅速放大又迅速消失,他沒注意到的幾個便衣也隨之一並不見了。
按照工程規劃,這條“鐵路”會從阿瓦城修到昆明。當然,什麽時候能修到昆明就天知道了,目前敲定的路段是從阿瓦城到中興城,連接小朝廷治下兩座僅有的大型手工業城市---其實這個時間也是天知道的,能夠知道的隻有阿瓦城北門到鐵廠段的鋪設時間---這一段兩裏長的鐵皮軌道當天就能建好,土地早就被勘探平整過,剩下的事情就是鋪設已經生產好的的軌道和枕木啦。
一截一截的軌道和枕木在工人手中不斷傳遞,使長龍一樣的軌道在地麵上迅速延展。自從明軍進城後,這些重體力勞動的工人每天都能吃到一些油腥,雖然往往是下水肉這種劣質的肉類,但也使他們的力氣增大了不少。
“提前半刻鍾鋪完每個人多發一錢銀子,若是推後了,則按例扣一錢!”站在一旁的工頭見到工人們慢了速度,重新強調了獎金辦法。
一錢銀子足夠工人們改善好幾天夥食,想到泛著油光的豬油炒飯,工人們頓時來了氣力,忍著手臂上的酸痛不停往下搬運。
看到速度恢複如初,工頭鬆了口氣的同時又不禁心疼起來,一錢銀子可是一個工人幾天的工錢,若不是因為前方就是皇帝的車駕,誰肯把銀子丟水裏呢?不過聽說這位阿瓦城的新主人素來大方,自己說不定能找補一點迴來?
工頭兩種矛盾的心理不斷衝突的時候,朱由榔的馬車已經到了終點。扶起來在門口跪迎的管事,朱由榔進了廠房體驗了一把工業的萌芽。
鐵廠裏的高爐並不比這個時代先進太多,同廠字在朱由榔的印象大相徑庭。不要說後世的自動加料,選礦,就連後世淘汰小高爐的鋼鐵外殼都沒有,隻有出現了軋鐵機這個新鮮事物勉強讓他眼睛一亮。
軋機在此時的歐洲已經出現,不過用途並不廣泛,而中國曆史上用上軋機卻要等到洋務運動。軋機的出現使得各種鐵製產品不用再通過鐵匠敲打而成,產量大大增加,如果依靠鐵匠來敲,拉鐵皮,那麽把朱由榔賣了也修不起軌道。
作為文科生的朱由榔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就走出了生產車間,說了幾句要增產,保證安全之類的廢話就出了廠房。這裏與其說是一個工廠,倒不如說是有機器的小作坊。可就是這個小作坊,生產出來的鐵料改變了阿瓦附近農人的生活…白口鐵製作的廉價農具使得每戶農家都能用得起一套鐵製農具,耕種土地的效率大大提高。經過了一場戰亂,阿瓦附近荒廢了不少土地,此時這些土地又被沒了地主的農民給重新開墾出來。
既然能生產包裹木軌道的鐵皮,自然也能夠生產燧發槍的槍管,明代鳥銃大多用熟鐵卷槍管,燧發槍和火繩槍主要的區別在槍膛附近的機械結構,而不是槍管本身。同樣得益於這個高爐,明軍曾經裝備的火繩槍已經全部迴爐煉鋼了。
迴頭望去,隱約可見血紅的鐵水。這一點灼熱的光亮,仿佛救命稻草一樣,讓朱由榔想要緊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