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六零,當炮灰親媽覺醒後 作者:二月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真離了?」顧母問。
顧二姐,「離了,不離也不行了啊,過不下去了,一直在鬧,不離也不一起過,不如早離了。」
顧母,「嘖嘖,這倆人可別老了走不動道了又找過來了。」
「那不能吧,他們還有臉過來?」
顧母,「這說得準,他們現在都不到五十歲,年輕著呢,等到我跟爸這年紀看看呢。」
顧二姐,「嗐,若未來真發生那事,就看他們幾個孩子啥態度了。」
「二姐,明天去縣裏不?」蘇荷問。
顧二姐,「你買東西啊?」
蘇荷,「買點菜。」
他們迴來過年,家裏大多數用到的東西,顧二姐都給準備了,比如肉,瓜子花生蘋果這些過年用到的。
不過還是缺點。
「行,去吧。」
顧二姐沒什麽買的,不過她陪她弟妹去一趟,溜達溜達。
蘇荷不愛溜達,顧父顧建華父子倆挺愛溜達串門,早上那會兒出去的,中午吃飯時候才迴來,下午又出去了。
顧母沒出去,因為家裏有鄰居來串門了。
跟顧母要好的幾個大娘。
「金枝啊,就咱們村裏啊,屬你最有福氣了。」
幾個大娘羨慕啊,人生的兒子有出息,娶了個更有出息的兒媳,生了個更有出息的孫兒。
兒子兒媳也特別孝順,直接把他們兩口子接去首都養老了。
看趙金枝那氣色,一看就是過得舒服,頭髮都沒有白的,那臉也養的白了。
顧母謙虛,「是孩子們孝順。」
那幾個大娘你一言我一語,「你說那些人以前還笑話金枝就生了一個兒子,在我看來啊,兒子生再多沒有出息,不頂用屁用沒有。」
「對唄,看看顧二牛家的,三個兒子,張秀英出事後沒一個願意管的。」
「可不是咋的,那幾個兒媳都不樂意伺候婆婆,還是顧二牛這個七老八十的人伺候的。」
「這人啊尤其像咱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一定要保重身子,不然啊,躺床上動不了到時候過啥日子都不知道。」
「張秀英這也行了,有她老闆伺候著,吃喝拉撒都給收拾幹淨了,身上也沒有生蟲什麽的,走的也算體麵。」
顧母唉一聲,「秀英去是她為都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一定會來看看。」
大娘們就問了,咋不知道呢?
顧母,「暑假放假嘛,小荷說讓長意長安帶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去溜達溜達,倆孩子就帶我們去了海市,玩了一個月才迴來。」
眾大媽又羨慕了。
「建華真是娶了好媳婦兒,像蘇老師這樣的兒媳,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可不是,蘇老師平時雖然話不多,但對公婆啊是真孝順。」
這些話倒不是奉承顧母的,她們是真心這麽覺得,看看趙金枝那身上穿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什麽料子的毛衣,摸著那軟和的,再看手上戴的那鐲子。
玉的。
一看建華蘇老師兩口子就沒少孝順。
她們當初還尋思著,建華這娶了城裏的姑娘,娶了奶奶迴來,一天啥活也不幹,現在看來,那些算什麽呀,成大事者,就不該拘於這種日常瑣碎東西。
她們要是有個北大兒媳婦,別說家裏活不幹,她們把飯給餵到嘴裏也行。
「哎,金枝啊,那海市咋樣啊?跟首都一樣嗎?」
大娘們雖然沒出過縣裏,但是也知道首都和海市,不是因為別的,民歌裏有唱的。
再者村裏有的知青就是來自海市。
顧母,「不一樣,跟首都不一樣,長意長安拍了照片,我找出來給你們看啊!」
「好好,還有照片啊。」
「有呢。」
顧母打開皮箱,拿出一個信封,裏麵裝的都是照片,厚厚一遝。
「這麽多啊?」
「照這麽多相片得花多少錢啊?」
「相機長意長安買的,不過洗照片確實花點錢。」
顧母拿出相片跟幾個大娘一起看。
「哎呦,這大城市果然不一樣啊,我們這小縣城沒法比。」
「這是天安門嗎?」
「是,天安門,還有這個天壇,都是首都的。」
「這個是長城吧,你們爬長城了。」
「這是故宮,以前皇帝住的地方。」
「這是北大,長意明月她們學校。」
.........
幾個大娘看著照片算是開了眼了,沒去過首都,但首都有大概印象了。
「這是哪兒啊?也是首都?」大娘拿起一個照片問。
照片照的是冬天。
顧母拿起一看,「不是,這是冰城,黑省那邊的,這個月初小荷建華帶長筠長歡去玩了。」
「哎呦,真不錯啊。」
「這說啥呀?用冰刻的?」
顧母,「對,說是冰雕,那邊特色。」
「你們看著啊,我給你們切個東西。」
顧母去切了一盤紅腸過來,「小荷他們帶迴來的,說是冰城那邊特色,你們嚐嚐。」
「好吃。」
大娘也沒多拿一人拿了一片嚐了。
「冰城那邊咋樣?我看著怎麽跟首都不一樣啊?」
大娘們指著照片上建築說。
顧母不識字,不過她愛聽蘇荷講事情,所以知道冰城那邊建築的原因,她就跟幾個大娘們講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顧二姐,「離了,不離也不行了啊,過不下去了,一直在鬧,不離也不一起過,不如早離了。」
顧母,「嘖嘖,這倆人可別老了走不動道了又找過來了。」
「那不能吧,他們還有臉過來?」
顧母,「這說得準,他們現在都不到五十歲,年輕著呢,等到我跟爸這年紀看看呢。」
顧二姐,「嗐,若未來真發生那事,就看他們幾個孩子啥態度了。」
「二姐,明天去縣裏不?」蘇荷問。
顧二姐,「你買東西啊?」
蘇荷,「買點菜。」
他們迴來過年,家裏大多數用到的東西,顧二姐都給準備了,比如肉,瓜子花生蘋果這些過年用到的。
不過還是缺點。
「行,去吧。」
顧二姐沒什麽買的,不過她陪她弟妹去一趟,溜達溜達。
蘇荷不愛溜達,顧父顧建華父子倆挺愛溜達串門,早上那會兒出去的,中午吃飯時候才迴來,下午又出去了。
顧母沒出去,因為家裏有鄰居來串門了。
跟顧母要好的幾個大娘。
「金枝啊,就咱們村裏啊,屬你最有福氣了。」
幾個大娘羨慕啊,人生的兒子有出息,娶了個更有出息的兒媳,生了個更有出息的孫兒。
兒子兒媳也特別孝順,直接把他們兩口子接去首都養老了。
看趙金枝那氣色,一看就是過得舒服,頭髮都沒有白的,那臉也養的白了。
顧母謙虛,「是孩子們孝順。」
那幾個大娘你一言我一語,「你說那些人以前還笑話金枝就生了一個兒子,在我看來啊,兒子生再多沒有出息,不頂用屁用沒有。」
「對唄,看看顧二牛家的,三個兒子,張秀英出事後沒一個願意管的。」
「可不是咋的,那幾個兒媳都不樂意伺候婆婆,還是顧二牛這個七老八十的人伺候的。」
「這人啊尤其像咱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一定要保重身子,不然啊,躺床上動不了到時候過啥日子都不知道。」
「張秀英這也行了,有她老闆伺候著,吃喝拉撒都給收拾幹淨了,身上也沒有生蟲什麽的,走的也算體麵。」
顧母唉一聲,「秀英去是她為都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一定會來看看。」
大娘們就問了,咋不知道呢?
顧母,「暑假放假嘛,小荷說讓長意長安帶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去溜達溜達,倆孩子就帶我們去了海市,玩了一個月才迴來。」
眾大媽又羨慕了。
「建華真是娶了好媳婦兒,像蘇老師這樣的兒媳,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可不是,蘇老師平時雖然話不多,但對公婆啊是真孝順。」
這些話倒不是奉承顧母的,她們是真心這麽覺得,看看趙金枝那身上穿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什麽料子的毛衣,摸著那軟和的,再看手上戴的那鐲子。
玉的。
一看建華蘇老師兩口子就沒少孝順。
她們當初還尋思著,建華這娶了城裏的姑娘,娶了奶奶迴來,一天啥活也不幹,現在看來,那些算什麽呀,成大事者,就不該拘於這種日常瑣碎東西。
她們要是有個北大兒媳婦,別說家裏活不幹,她們把飯給餵到嘴裏也行。
「哎,金枝啊,那海市咋樣啊?跟首都一樣嗎?」
大娘們雖然沒出過縣裏,但是也知道首都和海市,不是因為別的,民歌裏有唱的。
再者村裏有的知青就是來自海市。
顧母,「不一樣,跟首都不一樣,長意長安拍了照片,我找出來給你們看啊!」
「好好,還有照片啊。」
「有呢。」
顧母打開皮箱,拿出一個信封,裏麵裝的都是照片,厚厚一遝。
「這麽多啊?」
「照這麽多相片得花多少錢啊?」
「相機長意長安買的,不過洗照片確實花點錢。」
顧母拿出相片跟幾個大娘一起看。
「哎呦,這大城市果然不一樣啊,我們這小縣城沒法比。」
「這是天安門嗎?」
「是,天安門,還有這個天壇,都是首都的。」
「這個是長城吧,你們爬長城了。」
「這是故宮,以前皇帝住的地方。」
「這是北大,長意明月她們學校。」
.........
幾個大娘看著照片算是開了眼了,沒去過首都,但首都有大概印象了。
「這是哪兒啊?也是首都?」大娘拿起一個照片問。
照片照的是冬天。
顧母拿起一看,「不是,這是冰城,黑省那邊的,這個月初小荷建華帶長筠長歡去玩了。」
「哎呦,真不錯啊。」
「這說啥呀?用冰刻的?」
顧母,「對,說是冰雕,那邊特色。」
「你們看著啊,我給你們切個東西。」
顧母去切了一盤紅腸過來,「小荷他們帶迴來的,說是冰城那邊特色,你們嚐嚐。」
「好吃。」
大娘也沒多拿一人拿了一片嚐了。
「冰城那邊咋樣?我看著怎麽跟首都不一樣啊?」
大娘們指著照片上建築說。
顧母不識字,不過她愛聽蘇荷講事情,所以知道冰城那邊建築的原因,她就跟幾個大娘們講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