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六零,當炮灰親媽覺醒後 作者:二月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母有點心疼錢啊,女兒女婿今天這買的,五千塊錢下去了吧。
還沒完,顧建華接著說,「爸媽,還給你們買了幾件衣服,你們中午迴去試試。」
蘇母,「我們有呢,都穿不完了,買那麽幹啥。」
話讓親家母說了,顧母隻能道,「哎,孩子們買了我們就穿吧。」
聽的徐大娘好羨慕。
對比其他老頭老太太,她家倆兒子兒媳對他們老兩口是真心不錯,每個月給養老錢,平時送的吃喝也少不了。
但是跟人家這一比,根本沒法比啊!
經過這幾個月,徐大娘對蘇父蘇母顧父顧母他們都了解了。
蘇家這邊三兒一女,顧家這邊三女一兒。
日子過得都挺好的,孩子們都挺孝順。
尤其是蘇荷顧建華這兩口子。
吃的喝的穿的,那是沒缺過啊,不僅如此,幾千塊錢的大件說給買就買了。
徐大娘覺得蘇父蘇母顧父顧母他們很有福,有個好女婿,好兒媳。
下午,餡餅店四點鍾就關門了。
電視的威力很大,顧建華也想去看看。
長筠長歡倆娃直接表示,他們不迴去了,他們要跟爺奶姥姥姥爺他們一起住。
以後都住這兒,不迴筒子樓住了。
果然讓他們爹給預判了。
蘇荷,「你們作業做飯完了才能看電視。」
倆娃,「知道。」
倆娃今年十一歲了,正在讀五年級,下學期。
成績非常好,迴迴考試不是拿第一就是第二,跟他們姐姐哥哥有的一拚。
小學就剩這半年時間了,九月一就升初中了,蘇荷希望他們這半年可要穩住。
誰都抵抗不了電視的誘惑,顧建華也是,他們兩口子看到了晚上九點,沒台了才迴家。
「建華,咱們明年再買一台電視,放筒子樓這邊。」
這樣就不用去小院看了。
顧建華有點心疼錢,一台電視機也不便宜,「這麽看就挺好。」
多年夫妻蘇荷哪兒看不出他心思,道:「咱們掙錢就是用來花的,我還想以後多多攢錢,買個車呢!」 。
第215章 壓力才上來
顧建華問,「買個車?啥樣的車?」是他想的那個車嗎?
「四個輪的。」蘇荷笑說。
目前國家還不允許老百姓購買私家車,84年後才可以,等到他們老百姓購買估計咋也到九十年代左右。
但這不妨礙她先做做夢。
有目標才動力嘛。
「四個輪的?那得多少錢才能買啊?」
四個輪的車,顧建華見過也坐過,他在部隊時候有次跟著領導出門,坐了一次軍車,四個輪的不虧是四個輪的,人家那個跟你自行車馬車根本不一樣,行駛速度老快了。
「咋也十幾萬吧!」
蘇荷在係統書上看的他們這個年代小車都是價格,小點的需要七八萬十幾萬,中不溜三十幾萬,好的上百萬了。
「太貴了。」
顧建華想過會貴,至少要幾萬沒想到要十幾萬。
蘇荷,「汽車嘛肯定貴。」
她看係統書裏說的汽車價格從一開始到後麵一直沒怎麽變,一開始就是七八萬十幾萬,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是這個價格。
不過那會兒他們老百姓生活質量提升了工資高了,就也買得起了,基本家家都有一輛。
「所以咱們以後要多多開店,多多掙錢,我想的這個汽車不僅咱們自家買一個,給家裏四個娃也每人一輛。」
可能是她原生家庭的關係,再加上遇到的丈夫以及後麵婆家人都很好,再然後綁定係統的關係。
她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點點也沒有。
她隻想著他們兩口子掙得錢財產,分成五份,他們兩口子一份,四個孩子一人一份。
沒有男孩多一點,女孩子少一點這種想法。
四個娃必須一樣,公平公正。
「按一輛十五萬來算,咱們這最少掙一百萬啊。」
因為孩子們結婚你不可能隻買一輛車,還得給準備別的,這麽一想,顧建華頓時覺得壓力有點大。
蘇荷笑道,「對啊,而且一百萬也不夠啊,咱們老了還要環遊全球呢。」
顧建華,「其實我老了跟爸他們一樣去河邊釣釣魚也不錯。」
「幹嘛呀,我老了可要環遊世界,你去釣魚吧,我跟別的老頭去環遊世界。」蘇荷踩著小高跟快兩步走在顧建華前麵。
顧建華追上,「說什麽媳婦兒,咱倆去。」
「嗯呢,反正咱倆以後多多掙錢就對了。」
顧建華沒想到他活了大半輩子,四十多歲了,壓力才上來。
之前他還覺得自己生活挺不錯,媳婦北大老師,兒女都是大學生,那麵上嘎嘎有光,小兒子小閨女成績也好,爸媽嶽父嶽母四位老人身體健康,沒病沒災。
開的鋪子生意也不錯。
各方麵都挺好,可現在聽她媳婦這麽一說,還差的遠呢。
不過他媳婦說的也對,家裏四個娃,老大老二大學畢業後肯定會有一份不錯,他們自力更生肯定是沒問題,但是如果有父母幫襯,會更上一層樓。
好吧,還是得多努力。
餡餅店買了一台冰箱,同為開餐飲店的張晨曉梅夫妻倆,也想買一台,隻是價格太貴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還沒完,顧建華接著說,「爸媽,還給你們買了幾件衣服,你們中午迴去試試。」
蘇母,「我們有呢,都穿不完了,買那麽幹啥。」
話讓親家母說了,顧母隻能道,「哎,孩子們買了我們就穿吧。」
聽的徐大娘好羨慕。
對比其他老頭老太太,她家倆兒子兒媳對他們老兩口是真心不錯,每個月給養老錢,平時送的吃喝也少不了。
但是跟人家這一比,根本沒法比啊!
經過這幾個月,徐大娘對蘇父蘇母顧父顧母他們都了解了。
蘇家這邊三兒一女,顧家這邊三女一兒。
日子過得都挺好的,孩子們都挺孝順。
尤其是蘇荷顧建華這兩口子。
吃的喝的穿的,那是沒缺過啊,不僅如此,幾千塊錢的大件說給買就買了。
徐大娘覺得蘇父蘇母顧父顧母他們很有福,有個好女婿,好兒媳。
下午,餡餅店四點鍾就關門了。
電視的威力很大,顧建華也想去看看。
長筠長歡倆娃直接表示,他們不迴去了,他們要跟爺奶姥姥姥爺他們一起住。
以後都住這兒,不迴筒子樓住了。
果然讓他們爹給預判了。
蘇荷,「你們作業做飯完了才能看電視。」
倆娃,「知道。」
倆娃今年十一歲了,正在讀五年級,下學期。
成績非常好,迴迴考試不是拿第一就是第二,跟他們姐姐哥哥有的一拚。
小學就剩這半年時間了,九月一就升初中了,蘇荷希望他們這半年可要穩住。
誰都抵抗不了電視的誘惑,顧建華也是,他們兩口子看到了晚上九點,沒台了才迴家。
「建華,咱們明年再買一台電視,放筒子樓這邊。」
這樣就不用去小院看了。
顧建華有點心疼錢,一台電視機也不便宜,「這麽看就挺好。」
多年夫妻蘇荷哪兒看不出他心思,道:「咱們掙錢就是用來花的,我還想以後多多攢錢,買個車呢!」 。
第215章 壓力才上來
顧建華問,「買個車?啥樣的車?」是他想的那個車嗎?
「四個輪的。」蘇荷笑說。
目前國家還不允許老百姓購買私家車,84年後才可以,等到他們老百姓購買估計咋也到九十年代左右。
但這不妨礙她先做做夢。
有目標才動力嘛。
「四個輪的?那得多少錢才能買啊?」
四個輪的車,顧建華見過也坐過,他在部隊時候有次跟著領導出門,坐了一次軍車,四個輪的不虧是四個輪的,人家那個跟你自行車馬車根本不一樣,行駛速度老快了。
「咋也十幾萬吧!」
蘇荷在係統書上看的他們這個年代小車都是價格,小點的需要七八萬十幾萬,中不溜三十幾萬,好的上百萬了。
「太貴了。」
顧建華想過會貴,至少要幾萬沒想到要十幾萬。
蘇荷,「汽車嘛肯定貴。」
她看係統書裏說的汽車價格從一開始到後麵一直沒怎麽變,一開始就是七八萬十幾萬,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是這個價格。
不過那會兒他們老百姓生活質量提升了工資高了,就也買得起了,基本家家都有一輛。
「所以咱們以後要多多開店,多多掙錢,我想的這個汽車不僅咱們自家買一個,給家裏四個娃也每人一輛。」
可能是她原生家庭的關係,再加上遇到的丈夫以及後麵婆家人都很好,再然後綁定係統的關係。
她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點點也沒有。
她隻想著他們兩口子掙得錢財產,分成五份,他們兩口子一份,四個孩子一人一份。
沒有男孩多一點,女孩子少一點這種想法。
四個娃必須一樣,公平公正。
「按一輛十五萬來算,咱們這最少掙一百萬啊。」
因為孩子們結婚你不可能隻買一輛車,還得給準備別的,這麽一想,顧建華頓時覺得壓力有點大。
蘇荷笑道,「對啊,而且一百萬也不夠啊,咱們老了還要環遊全球呢。」
顧建華,「其實我老了跟爸他們一樣去河邊釣釣魚也不錯。」
「幹嘛呀,我老了可要環遊世界,你去釣魚吧,我跟別的老頭去環遊世界。」蘇荷踩著小高跟快兩步走在顧建華前麵。
顧建華追上,「說什麽媳婦兒,咱倆去。」
「嗯呢,反正咱倆以後多多掙錢就對了。」
顧建華沒想到他活了大半輩子,四十多歲了,壓力才上來。
之前他還覺得自己生活挺不錯,媳婦北大老師,兒女都是大學生,那麵上嘎嘎有光,小兒子小閨女成績也好,爸媽嶽父嶽母四位老人身體健康,沒病沒災。
開的鋪子生意也不錯。
各方麵都挺好,可現在聽她媳婦這麽一說,還差的遠呢。
不過他媳婦說的也對,家裏四個娃,老大老二大學畢業後肯定會有一份不錯,他們自力更生肯定是沒問題,但是如果有父母幫襯,會更上一層樓。
好吧,還是得多努力。
餡餅店買了一台冰箱,同為開餐飲店的張晨曉梅夫妻倆,也想買一台,隻是價格太貴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