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六零,當炮灰親媽覺醒後 作者:二月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父馮母來向陽村一個月了,目前看來他們生活還可以,大隊長書記人都很好,村民也都挺友善。
知道他們的身份也沒有出口嘲諷,言語辱罵。
他們每日的工作就是放牛。
這一個月下來,他們也漸漸習慣了這種生活,物質條件雖然與之前的生活天差地別。
但他們也能接受,農村土炕睡得挺舒服,尤其是天冷後,在上麵睡覺很暖和。
還有用大鍋做飯,經過這一個月的練習,馮母已經很熟練了。
他們還發現了除了柴火,其他可燃燒的物品,那就是牛糞,曬幹的牛糞。
他們現在出去放牛,每天背個背簍,一邊放牛,一邊撿幹牛糞。
晚上睡覺前放幾個灶台裏,那炕那屋子,一整晚都是暖和的。
聽說這裏,冬天下雪後,隊裏的牛就圈起來養,不用出去放了。
馮父馮母很期待,在外頭放牛,冷風吹著還是很冷的。
看大隊長到時候怎麽安排。
蘇荷這段日子,每天就兩件事,看娃,做飯,看娃,做飯,來迴循環。
家裏目前五個娃,偶爾會有八個娃,就是顧二姐三個孩子會來串門。
每天生活充實又無聊,對比在家帶孩子做飯,蘇荷還是更喜歡去教書上班。
上班至少能跟同事討論,聊八卦。
待在家裏,想看書也不能安心看書,因為孩子們在,兩個大的不鬧騰,三個小的很能鬧騰,也很能製造垃圾。
所以蘇荷希望學校能快點恢復上課。
同樣想法的還有明月同學,她也希望學校能快點恢復上課,她不想下地扒苞米了,好累。
早上天不亮就得起來,去田裏頭扒苞米,中午的時候又好熱,她以前腦子真是進水了居然想著停學,下地幹活。
顧二姐知道女兒的想法,說道,「你們幾個還以為我們下地玩呢,不想讀書想下地幹活,這下知道了吧,還是讀書好。」
「坐在教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
明月狂點頭,「爹娘,學校開學後,我會更努力讀書的。」
顧二姐滿意了,她又看向二閨女,「春晴,你明天要不也下地扒苞米?」
下地苦不苦隻有體驗過了才知道,比起她大姐,她家老二厭學更嚴重,她想治一治。
春晴,「那大姐留家裏做飯?」
「嗯。」
可是春晴這姑娘頭很鐵,扒了幾天的苞米硬是沒喊累,明月問她要不要換,她都不換。
春晴表示,隻要不上學,讓她幹什麽活都行,下地扒苞米小意思。 。
第126章 三章合一
入冬後,蘇荷怕馮父馮母冷著,晚上的時候偷摸給送了幾斤棉花,讓他們塞被子裏,棉衣馮父馮母有。
她三哥三嫂郵了幾件過來。
大隊長人也好,特意給馮父馮母放了一個星期的假,用來囤積柴火,下雪前盡量多囤點。
馮父跟著顧父上山,囤了好多樹枝跟樹樁子,有次運氣好抓到了一隻野雞,燉了吃了。
下放以來他們也不是沒吃過肉,有時候晚上顧母會送一碗過來,雞肉或是豬肉。
馮父馮母再次慶幸他們下放的地方是這個向陽村,有認識的人,村裏領導們也很好。
沒有苛待過他們。
要是換做別的地方,估計得受不少罪。
到了年底大隊分糧,因下半年顧父顧母兩人上工,因此分到的糧食比去年的多,肉也多分了兩斤。
馮父馮母也分到了屬於他們的糧食,還有肉。
蘇荷去縣裏,蘇長遠同誌就給她拿了兩個豬蹄半個豬頭,下齶,打算過小年的時候煮了吃。
他們這邊過年吃肉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煮,灶台裏放幾個樹樁子,加水煮肉,到第二天早上就煮好了。
1967年的新年相比去年有點晚,大年初一在2月9號,小年則是在2號。
一號晚上顧母就把豬蹄豬肉煮了,家裏還有排骨,大骨,五花肉,殺的雞,這些肉留著過年吃。
第二天顧母天不亮就起了,大概在四點鍾,把豬頭肉撈出來,切出一份,打著手電趁天黑給馮父馮母送了過去。
「老姐,我們也分到肉了。」馮母很不好意思。
自從他們兩口子來了這裏就一直在麻煩顧母。
顧母擺手,「這有啥,快迴去睡吧,還能睡一覺。」
小荷三哥信任他們把老丈人丈母娘送到了這裏,他們得照顧好。
八號那天年夜飯也同樣送了一份,當然馮父馮母也迴送了一份幹豆角燉的五花肉。
對於老百姓來說,67年的新年跟往年沒什麽不同,都是吃肉吃餃子穿新衣,跟家人一起放鞭炮。
但是對於一部分人,這個新年過得很不是滋味,去年過年家人都在,而今年......不平靜的一年。
希望能快點恢復到以前正常的日子。
遠在首都的馮書凝蘇澈兩口子,年夜飯也做了幾道菜,蘇澈下的廚,有紅燒肉,清燉羊排,小雞燉蘑菇,都是肉菜。
他們之前住的別墅已經被別人占了,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是蘇澈以前分到的房子,不大四十多平,不過也夠兩口子住了。
「不知道爸媽那邊年夜飯有沒有肉吃。」飯菜很好,但馮書凝吃的很不是滋味。
要不是肚子大了,路上不方便,她今年過年一定會去看她爸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知道他們的身份也沒有出口嘲諷,言語辱罵。
他們每日的工作就是放牛。
這一個月下來,他們也漸漸習慣了這種生活,物質條件雖然與之前的生活天差地別。
但他們也能接受,農村土炕睡得挺舒服,尤其是天冷後,在上麵睡覺很暖和。
還有用大鍋做飯,經過這一個月的練習,馮母已經很熟練了。
他們還發現了除了柴火,其他可燃燒的物品,那就是牛糞,曬幹的牛糞。
他們現在出去放牛,每天背個背簍,一邊放牛,一邊撿幹牛糞。
晚上睡覺前放幾個灶台裏,那炕那屋子,一整晚都是暖和的。
聽說這裏,冬天下雪後,隊裏的牛就圈起來養,不用出去放了。
馮父馮母很期待,在外頭放牛,冷風吹著還是很冷的。
看大隊長到時候怎麽安排。
蘇荷這段日子,每天就兩件事,看娃,做飯,看娃,做飯,來迴循環。
家裏目前五個娃,偶爾會有八個娃,就是顧二姐三個孩子會來串門。
每天生活充實又無聊,對比在家帶孩子做飯,蘇荷還是更喜歡去教書上班。
上班至少能跟同事討論,聊八卦。
待在家裏,想看書也不能安心看書,因為孩子們在,兩個大的不鬧騰,三個小的很能鬧騰,也很能製造垃圾。
所以蘇荷希望學校能快點恢復上課。
同樣想法的還有明月同學,她也希望學校能快點恢復上課,她不想下地扒苞米了,好累。
早上天不亮就得起來,去田裏頭扒苞米,中午的時候又好熱,她以前腦子真是進水了居然想著停學,下地幹活。
顧二姐知道女兒的想法,說道,「你們幾個還以為我們下地玩呢,不想讀書想下地幹活,這下知道了吧,還是讀書好。」
「坐在教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
明月狂點頭,「爹娘,學校開學後,我會更努力讀書的。」
顧二姐滿意了,她又看向二閨女,「春晴,你明天要不也下地扒苞米?」
下地苦不苦隻有體驗過了才知道,比起她大姐,她家老二厭學更嚴重,她想治一治。
春晴,「那大姐留家裏做飯?」
「嗯。」
可是春晴這姑娘頭很鐵,扒了幾天的苞米硬是沒喊累,明月問她要不要換,她都不換。
春晴表示,隻要不上學,讓她幹什麽活都行,下地扒苞米小意思。 。
第126章 三章合一
入冬後,蘇荷怕馮父馮母冷著,晚上的時候偷摸給送了幾斤棉花,讓他們塞被子裏,棉衣馮父馮母有。
她三哥三嫂郵了幾件過來。
大隊長人也好,特意給馮父馮母放了一個星期的假,用來囤積柴火,下雪前盡量多囤點。
馮父跟著顧父上山,囤了好多樹枝跟樹樁子,有次運氣好抓到了一隻野雞,燉了吃了。
下放以來他們也不是沒吃過肉,有時候晚上顧母會送一碗過來,雞肉或是豬肉。
馮父馮母再次慶幸他們下放的地方是這個向陽村,有認識的人,村裏領導們也很好。
沒有苛待過他們。
要是換做別的地方,估計得受不少罪。
到了年底大隊分糧,因下半年顧父顧母兩人上工,因此分到的糧食比去年的多,肉也多分了兩斤。
馮父馮母也分到了屬於他們的糧食,還有肉。
蘇荷去縣裏,蘇長遠同誌就給她拿了兩個豬蹄半個豬頭,下齶,打算過小年的時候煮了吃。
他們這邊過年吃肉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煮,灶台裏放幾個樹樁子,加水煮肉,到第二天早上就煮好了。
1967年的新年相比去年有點晚,大年初一在2月9號,小年則是在2號。
一號晚上顧母就把豬蹄豬肉煮了,家裏還有排骨,大骨,五花肉,殺的雞,這些肉留著過年吃。
第二天顧母天不亮就起了,大概在四點鍾,把豬頭肉撈出來,切出一份,打著手電趁天黑給馮父馮母送了過去。
「老姐,我們也分到肉了。」馮母很不好意思。
自從他們兩口子來了這裏就一直在麻煩顧母。
顧母擺手,「這有啥,快迴去睡吧,還能睡一覺。」
小荷三哥信任他們把老丈人丈母娘送到了這裏,他們得照顧好。
八號那天年夜飯也同樣送了一份,當然馮父馮母也迴送了一份幹豆角燉的五花肉。
對於老百姓來說,67年的新年跟往年沒什麽不同,都是吃肉吃餃子穿新衣,跟家人一起放鞭炮。
但是對於一部分人,這個新年過得很不是滋味,去年過年家人都在,而今年......不平靜的一年。
希望能快點恢復到以前正常的日子。
遠在首都的馮書凝蘇澈兩口子,年夜飯也做了幾道菜,蘇澈下的廚,有紅燒肉,清燉羊排,小雞燉蘑菇,都是肉菜。
他們之前住的別墅已經被別人占了,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是蘇澈以前分到的房子,不大四十多平,不過也夠兩口子住了。
「不知道爸媽那邊年夜飯有沒有肉吃。」飯菜很好,但馮書凝吃的很不是滋味。
要不是肚子大了,路上不方便,她今年過年一定會去看她爸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