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六零,當炮灰親媽覺醒後 作者:二月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分批出門的。
蘇荷拿了一籃子雞蛋,一籃子蔬菜,顧母拿了些糧食,鹽巴蠟燭等東西,也不知道馮父馮母吃沒吃晚飯,顧母就拿了晚上吃剩的雞蛋餅。
也不能說是剩的,其實是顧母特意留的,蕎麥雞蛋餅,還有一碗雞蛋醬。
顧父顧建華父子倆一人背了兩捆柴火。
馮父馮母住的那房子不大,兩間房。
進門就是做飯的大灶台,灶台上有個鐵鍋,連著裏屋的炕,廚房有個大水缸,水缸裏有水,應該是馮父打迴來的水。
裏屋有個能睡下兩三人的炕,炕上有炕櫃,地上有個瘸腿的桌子凳子。
總體來說屋裏的東西大件啥的挺齊全。
一天時間,馮父馮母已經收拾幹淨了。
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歸攏好,顧母跟馮母道,「妹子,你們缺啥跟我們說,讓小荷建華去縣裏買迴來。」
他們再偷悄悄給送過來。
馮父馮母,「謝謝,麻煩你們了。」
顧父,「千萬別這麽說,親戚朋友之間就該互相幫忙。」 。
第125章 下放生活
馮父馮母是小荷三嫂的父母不是別人,顧父想隻要能幫的,他們盡量都幫了。
馮父馮母需要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馮母寫了一個清單,交給了蘇荷,又拿了二十塊錢還有票。
「小荷,麻煩你了。」
世事無常,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他們都不知道。
「沒事,伯母我明天去鎮上把這些東西給置辦齊了。」蘇荷接過單子。
上麵寫的都是日用品,暖壺,燒水壺,剪子,菜刀,菜板,鹽,鍋碗瓢盆,炕蓆子,木桶,矬子掃帚等。
走前,顧母問馮父馮母,「妹子你們會用這灶台生火吧?」
馮父馮母點頭,「會,書記和大隊長教過我們。」
用土灶生火做飯,他們還是會的,以前不會,但是年初來了顧家,他們看顧母生火,他們也學會了,再者走前書記大隊長教過他們。
也幫他們生了一次火。
下午的時候他們已經燒火做飯了,雖然那苞米煮的軟硬不均勻,但是能吃,大鍋煮東西他們有點掌握不好火候。
之前在家裏都是用小鍋煮的。
「那行,我們就先走了,等明晚再過來啊。」顧母道。
馮父馮母出來送,「路上慢點啊。」
路上蘇荷跟顧父顧母道,「爸媽謝謝你們。」
馮家發生這種事,一般人都巴不得撇清關係,離得遠遠的生怕波及到他們。
但是她公婆一直在幫忙。
不用說,這肯定是看在她的麵子上,畢竟對方是她三嫂的父母。
蘇荷突然說謝謝,顧父顧母一時沒反應過來,「啊?」
下一秒顧母道,「這謝啥了,都是親戚,就像你爹說的,親戚有困難,又來咱們這裏了,所以能幫的咱們就幫了。」
「對,而且馮老師兩口子人多好啊。」顧父也贊同道。
不為別的,就為人家在抗戰時期捐了一大半財產給國家用作購買物資,多好的人。
畢竟他聽說有的人,直接去國外住了。
顧母嘆口氣道,「娘跟你們說句話,上麵定的,它不一定是對的。」
「我跟你爹沒讀過書沒啥文化,但分辨對錯的能力還是有的。」
蘇荷笑道,「娘說的對。」
她家兩位母親的思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還是那句話,若是生在後世,她媽,她婆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迴到家裏,倆寶已經被他們三姑哄睡了。
蘇荷進了被窩,抱著她家建華繼續誇顧父顧母,沒有人不喜歡對方誇自己,同樣沒有人不喜歡媳婦誇自己父母。
顧建華摟著他媳婦,「因為你這個兒媳好啊,你人本來就優秀。」
他覺得好兒媳,好公婆都是互相的。
都說男人神經大條,家務事不怎麽懂,也不怎麽管。
大錯特錯,男人什麽都知道,隻是不說,不想管而已。
他爸媽人是不錯,待兒媳也確實好,但他媳婦也好啊。
就拿他三姐來說,當初離婚迴來,換做別家兒媳,估計真就鬧開了,他媳婦就沒有,還非常支持。
還有建房子這事,他媳婦沒要他爸媽的錢,拿他們自己錢建了。
換做別家肯定是父母出錢。
還有日常一些事情,他爹娘送東西給他姐姐們,別家兒媳估計也早鬧了。
就他們單位有個同事家裏吵架就是因為他娘過年的時候讓閨女拿走了半隻雞,兒媳就鬧了。
鬧了好幾天,上班的時候跟他們吐槽來著。
聽同事吐槽顧建華就想起來,每年她娘都會孵一窩小雞給他二姐,對此他沒聽他媳婦說過一句。
所以他覺得好媳婦好公婆是互相的,好媳婦碰上惡婆婆也不行,好婆婆碰上不講理的兒媳也不行。
蘇荷笑道,「你還誇上我了。」
顧建華,「應該誇,你人好。」
他媳婦很大度。
蘇荷來勁了,「說說吧,我都哪裏好。」
顧建華一一講了。
蘇荷聽完,「就這些事啊。」
先不說顧三姐,就顧母孵小雞給顧二姐,她有什麽可說的,那雞都是人顧母養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荷拿了一籃子雞蛋,一籃子蔬菜,顧母拿了些糧食,鹽巴蠟燭等東西,也不知道馮父馮母吃沒吃晚飯,顧母就拿了晚上吃剩的雞蛋餅。
也不能說是剩的,其實是顧母特意留的,蕎麥雞蛋餅,還有一碗雞蛋醬。
顧父顧建華父子倆一人背了兩捆柴火。
馮父馮母住的那房子不大,兩間房。
進門就是做飯的大灶台,灶台上有個鐵鍋,連著裏屋的炕,廚房有個大水缸,水缸裏有水,應該是馮父打迴來的水。
裏屋有個能睡下兩三人的炕,炕上有炕櫃,地上有個瘸腿的桌子凳子。
總體來說屋裏的東西大件啥的挺齊全。
一天時間,馮父馮母已經收拾幹淨了。
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歸攏好,顧母跟馮母道,「妹子,你們缺啥跟我們說,讓小荷建華去縣裏買迴來。」
他們再偷悄悄給送過來。
馮父馮母,「謝謝,麻煩你們了。」
顧父,「千萬別這麽說,親戚朋友之間就該互相幫忙。」 。
第125章 下放生活
馮父馮母是小荷三嫂的父母不是別人,顧父想隻要能幫的,他們盡量都幫了。
馮父馮母需要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馮母寫了一個清單,交給了蘇荷,又拿了二十塊錢還有票。
「小荷,麻煩你了。」
世事無常,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他們都不知道。
「沒事,伯母我明天去鎮上把這些東西給置辦齊了。」蘇荷接過單子。
上麵寫的都是日用品,暖壺,燒水壺,剪子,菜刀,菜板,鹽,鍋碗瓢盆,炕蓆子,木桶,矬子掃帚等。
走前,顧母問馮父馮母,「妹子你們會用這灶台生火吧?」
馮父馮母點頭,「會,書記和大隊長教過我們。」
用土灶生火做飯,他們還是會的,以前不會,但是年初來了顧家,他們看顧母生火,他們也學會了,再者走前書記大隊長教過他們。
也幫他們生了一次火。
下午的時候他們已經燒火做飯了,雖然那苞米煮的軟硬不均勻,但是能吃,大鍋煮東西他們有點掌握不好火候。
之前在家裏都是用小鍋煮的。
「那行,我們就先走了,等明晚再過來啊。」顧母道。
馮父馮母出來送,「路上慢點啊。」
路上蘇荷跟顧父顧母道,「爸媽謝謝你們。」
馮家發生這種事,一般人都巴不得撇清關係,離得遠遠的生怕波及到他們。
但是她公婆一直在幫忙。
不用說,這肯定是看在她的麵子上,畢竟對方是她三嫂的父母。
蘇荷突然說謝謝,顧父顧母一時沒反應過來,「啊?」
下一秒顧母道,「這謝啥了,都是親戚,就像你爹說的,親戚有困難,又來咱們這裏了,所以能幫的咱們就幫了。」
「對,而且馮老師兩口子人多好啊。」顧父也贊同道。
不為別的,就為人家在抗戰時期捐了一大半財產給國家用作購買物資,多好的人。
畢竟他聽說有的人,直接去國外住了。
顧母嘆口氣道,「娘跟你們說句話,上麵定的,它不一定是對的。」
「我跟你爹沒讀過書沒啥文化,但分辨對錯的能力還是有的。」
蘇荷笑道,「娘說的對。」
她家兩位母親的思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還是那句話,若是生在後世,她媽,她婆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迴到家裏,倆寶已經被他們三姑哄睡了。
蘇荷進了被窩,抱著她家建華繼續誇顧父顧母,沒有人不喜歡對方誇自己,同樣沒有人不喜歡媳婦誇自己父母。
顧建華摟著他媳婦,「因為你這個兒媳好啊,你人本來就優秀。」
他覺得好兒媳,好公婆都是互相的。
都說男人神經大條,家務事不怎麽懂,也不怎麽管。
大錯特錯,男人什麽都知道,隻是不說,不想管而已。
他爸媽人是不錯,待兒媳也確實好,但他媳婦也好啊。
就拿他三姐來說,當初離婚迴來,換做別家兒媳,估計真就鬧開了,他媳婦就沒有,還非常支持。
還有建房子這事,他媳婦沒要他爸媽的錢,拿他們自己錢建了。
換做別家肯定是父母出錢。
還有日常一些事情,他爹娘送東西給他姐姐們,別家兒媳估計也早鬧了。
就他們單位有個同事家裏吵架就是因為他娘過年的時候讓閨女拿走了半隻雞,兒媳就鬧了。
鬧了好幾天,上班的時候跟他們吐槽來著。
聽同事吐槽顧建華就想起來,每年她娘都會孵一窩小雞給他二姐,對此他沒聽他媳婦說過一句。
所以他覺得好媳婦好公婆是互相的,好媳婦碰上惡婆婆也不行,好婆婆碰上不講理的兒媳也不行。
蘇荷笑道,「你還誇上我了。」
顧建華,「應該誇,你人好。」
他媳婦很大度。
蘇荷來勁了,「說說吧,我都哪裏好。」
顧建華一一講了。
蘇荷聽完,「就這些事啊。」
先不說顧三姐,就顧母孵小雞給顧二姐,她有什麽可說的,那雞都是人顧母養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