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六零,當炮灰親媽覺醒後 作者:二月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前在上班時候中午去吃飯,蘇父蘇母跟蘇荷顧建華倆人討論的差不多都是倆寶。
這不今天一大早的過來了,倆寶的周歲禮蘇父蘇母顧建華三人都請了半天假。
這會兒時間早上八點多鍾,蘇荷已經起了,倆寶還在睡著,就說小孩子他們的睡眠真是奇怪,有時候半夜三更醒了不睡覺媽媽媽媽的,要玩。
有時候早上五點多就醒來了,也是不睡覺,這個一般在夏天,有時候就睡到八九點。
顧母熱情的招唿蘇父蘇母,「冷了吧,快進屋進屋。」
騎著自行車過來的,冷是冷不過還好,蘇父蘇母覺得今年的冬天比去年的暖和點,去外邊騎車走路啥的,沒感覺到手腳冰冷了。
也可能是今年冬天新做了一雙棉鞋的原因。
其實是固元丹的原因,蘇荷自從吃了固元丹,就沒感覺冬天手腳冰涼過,以前冬天進被窩睡覺手先不說,那腳肯定是涼的。
必須要在被窩裏放幾個熱水瓶,或熱水袋,腳底下放那個熱水瓶,雙腳放在上麵,懷裏揣個熱水袋。
被窩才能暖和起來。
城裏也不像村裏有炕,隻有爐子火盆。
蘇荷覺得論睡覺,還是大炕比較舒服,尤其是冬天,可太暖和了。
火炕,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
「長意長安還睡著呢啊?」蘇母烤了會兒火問道。
顧母看了一下時間,「差不多應該醒了。」
八點多快到九點了倆孫兒差不多睡醒了。
「我看看去,你們先喝茶。」
顧母穿上棉襖,蘇母便道,「一同去吧。」
顧父招唿蘇父喝茶,倆老爺子聊著,顧父雖然話少,但是跟同性同齡人還是能說上幾句的。
比如跟蘇父,就聊的挺好。
「這會兒老三放假了吧?」問的是蘇荷三哥蘇澈。
蘇父喝了一口熱茶,「放假了,不過還得過半個來月才能迴來。」
「他給人學生那個當家教老師呢!」
他們家老三,去首都上學,暑假不迴來隻有放寒假才迴來,迴來過個年。
因為是省狀元又是北大學生,這倆名頭在,再加上他老師的引薦,找他輔導學生的家長不少。
首都那地方不比他們這裏,領導們多重視教育,孩子學的不好,也會找老師單獨輔導。
他們這還輔導,給你上個學就不錯了。
這還是縣裏,村裏的都不送孩子去學校,那送也是都十來歲了送,送掃盲班,認得男女會寫自己名字就行了。
聽聞,顧父就說,「老三以後有大出息。」
有出息肯定是有出息了,畢竟是大學生還是北大的,這年頭別說什麽學校,就是沾上大學生三個字就有出息了。
不過蘇父謙虛,道「反正書給他念了,大學也考了,以後就看他自己了。」
顧父就說,「以後長意長安能像他們三舅舅一樣考個大學就好了。」
他們老顧家也算出了大學生,不用光宗耀祖就是讓他這當爺爺的得意一下。
要說顧父顧母能是一對,顧父是內斂型的,顧母是外放型的,但倆人心裏想的都一樣。
蘇父就說了,「那肯定的,這倆孩子一看就是聰明機靈的。」
他這當姥爺的也希望倆寶以後考個大學迴來。
跟他們三舅舅一樣。
按照遺傳,他閨女上學成績也不差,所以孩子成績應該也能好。
顧父很喜歡聽這話,他想他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平時多注意點,他要看他倆孫兒考大學。
顧父幻想了一下,不要太美妙。
聽他們三舅說,他們國家最好的學府就是清華北大,他想他倆孫兒一人上一個,那該多好。
其實都上北大也行,跟他們三舅舅一個學校。
後屋。
倆寶已經醒了,蘇荷顧建華一人拎了一個娃,準備給他們穿衣服,周歲禮的衣服是姥姥給準備的,紅棉襖紅棉褲。
正好孩子奶奶姥姥進來了,這個活就交給她們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蘇荷覺得倆寶在他們奶奶姥姥手上就特別乖,配合著穿衣服,她和顧建華要給穿,就滾來滾去調皮得不行。
對此蘇母的話是,「你們都不會哄孩子,你們就說要穿衣服了,誰迴過來啊,這小孩子就得哄。」
蘇荷,「媽我哄了。」她真哄了。
蘇母,「你哄的不對。」
蘇荷,「.........」
蘇母邊給姐姐穿衣服邊說,「你倆也是有福氣的,兒女一下都有了,這倆孩子還不鬧騰,除非餓了尿了才哭一下,那平常多乖。」
「你們就偷著樂吧。」
顧母也說,「可不是,這倆孩子從小不鬧,可乖了平時給他們餵飽了,放炕上人姐弟倆自己玩。」
又說,「這麽大點小孩哪有這樣的,都鬧騰,就那誰家孩子,跟他倆生日差不多少,平時也鬧騰得厲害。」
蘇母,「對唄,就說他們有福氣。」
蘇荷,「.........」
她兩個媽,真能誇啊,誇的同時還要拉踩一下其他家寶寶。
嘖嘖,自從生了倆寶顧母嘴上常掛的一句話就是,「這村裏啊,除了我倆孫兒,就沒其他好看的孩子。」
顧母的心頭寶就是倆寶了。
衣服給穿好了,接下來就是洗臉了,洗臉蘇荷也煩給他們洗,因為倆寶不願意洗臉,一洗就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不今天一大早的過來了,倆寶的周歲禮蘇父蘇母顧建華三人都請了半天假。
這會兒時間早上八點多鍾,蘇荷已經起了,倆寶還在睡著,就說小孩子他們的睡眠真是奇怪,有時候半夜三更醒了不睡覺媽媽媽媽的,要玩。
有時候早上五點多就醒來了,也是不睡覺,這個一般在夏天,有時候就睡到八九點。
顧母熱情的招唿蘇父蘇母,「冷了吧,快進屋進屋。」
騎著自行車過來的,冷是冷不過還好,蘇父蘇母覺得今年的冬天比去年的暖和點,去外邊騎車走路啥的,沒感覺到手腳冰冷了。
也可能是今年冬天新做了一雙棉鞋的原因。
其實是固元丹的原因,蘇荷自從吃了固元丹,就沒感覺冬天手腳冰涼過,以前冬天進被窩睡覺手先不說,那腳肯定是涼的。
必須要在被窩裏放幾個熱水瓶,或熱水袋,腳底下放那個熱水瓶,雙腳放在上麵,懷裏揣個熱水袋。
被窩才能暖和起來。
城裏也不像村裏有炕,隻有爐子火盆。
蘇荷覺得論睡覺,還是大炕比較舒服,尤其是冬天,可太暖和了。
火炕,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
「長意長安還睡著呢啊?」蘇母烤了會兒火問道。
顧母看了一下時間,「差不多應該醒了。」
八點多快到九點了倆孫兒差不多睡醒了。
「我看看去,你們先喝茶。」
顧母穿上棉襖,蘇母便道,「一同去吧。」
顧父招唿蘇父喝茶,倆老爺子聊著,顧父雖然話少,但是跟同性同齡人還是能說上幾句的。
比如跟蘇父,就聊的挺好。
「這會兒老三放假了吧?」問的是蘇荷三哥蘇澈。
蘇父喝了一口熱茶,「放假了,不過還得過半個來月才能迴來。」
「他給人學生那個當家教老師呢!」
他們家老三,去首都上學,暑假不迴來隻有放寒假才迴來,迴來過個年。
因為是省狀元又是北大學生,這倆名頭在,再加上他老師的引薦,找他輔導學生的家長不少。
首都那地方不比他們這裏,領導們多重視教育,孩子學的不好,也會找老師單獨輔導。
他們這還輔導,給你上個學就不錯了。
這還是縣裏,村裏的都不送孩子去學校,那送也是都十來歲了送,送掃盲班,認得男女會寫自己名字就行了。
聽聞,顧父就說,「老三以後有大出息。」
有出息肯定是有出息了,畢竟是大學生還是北大的,這年頭別說什麽學校,就是沾上大學生三個字就有出息了。
不過蘇父謙虛,道「反正書給他念了,大學也考了,以後就看他自己了。」
顧父就說,「以後長意長安能像他們三舅舅一樣考個大學就好了。」
他們老顧家也算出了大學生,不用光宗耀祖就是讓他這當爺爺的得意一下。
要說顧父顧母能是一對,顧父是內斂型的,顧母是外放型的,但倆人心裏想的都一樣。
蘇父就說了,「那肯定的,這倆孩子一看就是聰明機靈的。」
他這當姥爺的也希望倆寶以後考個大學迴來。
跟他們三舅舅一樣。
按照遺傳,他閨女上學成績也不差,所以孩子成績應該也能好。
顧父很喜歡聽這話,他想他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平時多注意點,他要看他倆孫兒考大學。
顧父幻想了一下,不要太美妙。
聽他們三舅說,他們國家最好的學府就是清華北大,他想他倆孫兒一人上一個,那該多好。
其實都上北大也行,跟他們三舅舅一個學校。
後屋。
倆寶已經醒了,蘇荷顧建華一人拎了一個娃,準備給他們穿衣服,周歲禮的衣服是姥姥給準備的,紅棉襖紅棉褲。
正好孩子奶奶姥姥進來了,這個活就交給她們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蘇荷覺得倆寶在他們奶奶姥姥手上就特別乖,配合著穿衣服,她和顧建華要給穿,就滾來滾去調皮得不行。
對此蘇母的話是,「你們都不會哄孩子,你們就說要穿衣服了,誰迴過來啊,這小孩子就得哄。」
蘇荷,「媽我哄了。」她真哄了。
蘇母,「你哄的不對。」
蘇荷,「.........」
蘇母邊給姐姐穿衣服邊說,「你倆也是有福氣的,兒女一下都有了,這倆孩子還不鬧騰,除非餓了尿了才哭一下,那平常多乖。」
「你們就偷著樂吧。」
顧母也說,「可不是,這倆孩子從小不鬧,可乖了平時給他們餵飽了,放炕上人姐弟倆自己玩。」
又說,「這麽大點小孩哪有這樣的,都鬧騰,就那誰家孩子,跟他倆生日差不多少,平時也鬧騰得厲害。」
蘇母,「對唄,就說他們有福氣。」
蘇荷,「.........」
她兩個媽,真能誇啊,誇的同時還要拉踩一下其他家寶寶。
嘖嘖,自從生了倆寶顧母嘴上常掛的一句話就是,「這村裏啊,除了我倆孫兒,就沒其他好看的孩子。」
顧母的心頭寶就是倆寶了。
衣服給穿好了,接下來就是洗臉了,洗臉蘇荷也煩給他們洗,因為倆寶不願意洗臉,一洗就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