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歷史同人] 我靠換裝係統偽裝神女 作者:布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身上的深衣有點奇怪,怎麽說呢,衣裳的製式極其嚴苛地遵循周禮,布料卻漂染得很粗糙,於雪白的底色中,依稀泛出一點苧麻原有的青灰色。
就因為這點青灰色,此人莫名地就生出了一種「末座慘綠少年何人」的氣度。
不知道為什麽,係統看著看著,就有點發呆,近乎是無意識地問,「這人……誰啊?」
他看起來,似乎不是無名之輩,但又似乎並不曾成名。
林久沒有迴答,也不需要她迴答,走上殿的儒生已經跪倒下來,開口說,「廣川人士董仲舒,覲見陛下。」
他這一跪,跪得看起來也有點奇怪。
此時的讀書人多少都有些傲氣,此時麵見君王也並非一定要行跪拜的大禮,東方朔先前求見劉徹都沒有下跪,因此此時他這一跪,就顯得過於柔和馴順、沒有稜角了。
「董仲舒。」係統低聲重複了一遍他的名字。
三秒鍾之後,「臥槽!董仲舒!」係統爆炸了。
侍臣沉默地束手而立,宣室殿的穹頂在此刻變得格外高遠,陽光照進宏偉的宮室,灰塵的軌跡清晰可見,仿佛已經如此飛舞過去了一千年,還要再飛舞過下一個一千年。
係統想說些什麽,可又什麽都說不出來。他隻是恍然意識到,此時是元光元年,以建元為號的年代過去了,竇太皇太後的時代過去了。
後世史學家提及這一年,最不能忽視的一件事,就是董仲舒上宣室殿,覲見劉徹。
他將向劉徹獻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一個人的一句言語,將漢室自開國以來奉行到如今的黃老之術送進墳墓,儒學的兩千年盛世從他開啟。
這樣一個人,這樣的一個人……
他看起來竟然很內斂,低垂著眼瞼,怯生一般掩藏起自己的視線,不與任何人對視。
可與此同時,他看起來又很從容。從走進宣室殿開始,他的一言一行都帶著一種古老時代的風度,進退容止,非禮不行。不像是西漢時期的人,更像是昔年追隨在孔子身後,依周禮規範己身言行的儒門弟子。
劉徹看著他,不說話。
他也端端正正地跪著,不說話,視線低垂著,絕不往不該看的地方看,濃厚的睫毛掩蓋下,眼珠子都不見有分毫的轉動。
衛青已經是極其內斂的人,可他看起來比衛青還要更內斂,那是一種剝離掉所有情緒之後的內斂,因為過於缺乏情緒,看起來甚至會有一種古古怪怪的神經質。
簡直像是籠罩在黑布之下的野獸一樣,係統遲疑地想,大概是錯覺吧?
一個儒生,從生到死做的全部事情就隻是讀書,這種人怎麽能跟野獸聯繫在一起。非要說的話,倒不如說是一隻黑貓,輕巧地在陰影中行走,沉默而無害。
「你今天是為董仲舒來的嗎?」係統問林久。
「是啊。」林久說。
係統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但一直到劉徹和董仲舒開始一問一答,林久也沒有表露出要開口說話,或者做什麽事的意圖。
「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千萬不能在這時候搞事情。」係統再三強調。
董仲舒此時正說到,「……君權神授。」
係統的思維發散開了,「說起來,你了解董仲舒的思想嗎?我其實一直沒太搞懂,為什麽說他對劉徹的影響是空前絕後的。就像這個君權神授,具體——」
林久打斷係統的話,「你看劉徹的表情。」
係統下意識往劉徹的方向看,嘴巴裏還在慣性地說著沒說完的話,「有什麽作……用……」
他的聲音停頓住了,因為他看見劉徹——劉徹在笑啊!
不是那種禮節性的微笑,而是很深、很深的笑。係統還從來沒見過劉徹這樣的表情,他盯著董仲舒的眼睛簡直在發光,熱切而又瘋狂的光。
等等,那樣的表情真的能稱之為笑嗎?
此刻劉徹仿佛暴怒又仿佛狂喜,仿佛滿懷悲戚又仿佛充滿希望,一千一萬種表情都雜糅在他臉上,古往今來人類有過的所有情緒都能在此時他的麵孔上找出端倪。
那真的還能算是人類的表情嗎?
係統的內部運算都停滯了一秒鍾,然後他後知後覺地開始捕捉董仲舒方才話中的關鍵詞,「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等我好像理解了!」
所謂天人感應,就是將君王與天地聯繫起來,君王從天神手中接過巡狩人間的權力,倘若君王有賢德,則風調雨順,災患不興。倘若君王失德,則天時不順,災患頻發。
但這不是重點,天時順不順,君王是否有賢德,這都是不重要的東西。
打個比方,倘若說「君權神授,天人感應」這一整套思想相當於一個大蛋糕,那天時和賢德就隻是蛋糕表麵無關緊要的裱花。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蛋糕本身,是「君王等同天地」,這樣的一個概念。
怪不得劉徹會笑,劉徹當然要笑!
這世間可還有比天地更能比擬權力的意象?
天人感應,就意味著從今往後天象地象與皇帝直接相關,天災等同於皇帝的詔書——敢問世間可曾有過如此強力的詔書?可曾有過如此簡單粗暴昭示威嚴的途徑?
而能對天地萬象施加影響的,難道還能是凡人嗎?
不,不是啊,是神啊!
就因為這點青灰色,此人莫名地就生出了一種「末座慘綠少年何人」的氣度。
不知道為什麽,係統看著看著,就有點發呆,近乎是無意識地問,「這人……誰啊?」
他看起來,似乎不是無名之輩,但又似乎並不曾成名。
林久沒有迴答,也不需要她迴答,走上殿的儒生已經跪倒下來,開口說,「廣川人士董仲舒,覲見陛下。」
他這一跪,跪得看起來也有點奇怪。
此時的讀書人多少都有些傲氣,此時麵見君王也並非一定要行跪拜的大禮,東方朔先前求見劉徹都沒有下跪,因此此時他這一跪,就顯得過於柔和馴順、沒有稜角了。
「董仲舒。」係統低聲重複了一遍他的名字。
三秒鍾之後,「臥槽!董仲舒!」係統爆炸了。
侍臣沉默地束手而立,宣室殿的穹頂在此刻變得格外高遠,陽光照進宏偉的宮室,灰塵的軌跡清晰可見,仿佛已經如此飛舞過去了一千年,還要再飛舞過下一個一千年。
係統想說些什麽,可又什麽都說不出來。他隻是恍然意識到,此時是元光元年,以建元為號的年代過去了,竇太皇太後的時代過去了。
後世史學家提及這一年,最不能忽視的一件事,就是董仲舒上宣室殿,覲見劉徹。
他將向劉徹獻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一個人的一句言語,將漢室自開國以來奉行到如今的黃老之術送進墳墓,儒學的兩千年盛世從他開啟。
這樣一個人,這樣的一個人……
他看起來竟然很內斂,低垂著眼瞼,怯生一般掩藏起自己的視線,不與任何人對視。
可與此同時,他看起來又很從容。從走進宣室殿開始,他的一言一行都帶著一種古老時代的風度,進退容止,非禮不行。不像是西漢時期的人,更像是昔年追隨在孔子身後,依周禮規範己身言行的儒門弟子。
劉徹看著他,不說話。
他也端端正正地跪著,不說話,視線低垂著,絕不往不該看的地方看,濃厚的睫毛掩蓋下,眼珠子都不見有分毫的轉動。
衛青已經是極其內斂的人,可他看起來比衛青還要更內斂,那是一種剝離掉所有情緒之後的內斂,因為過於缺乏情緒,看起來甚至會有一種古古怪怪的神經質。
簡直像是籠罩在黑布之下的野獸一樣,係統遲疑地想,大概是錯覺吧?
一個儒生,從生到死做的全部事情就隻是讀書,這種人怎麽能跟野獸聯繫在一起。非要說的話,倒不如說是一隻黑貓,輕巧地在陰影中行走,沉默而無害。
「你今天是為董仲舒來的嗎?」係統問林久。
「是啊。」林久說。
係統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但一直到劉徹和董仲舒開始一問一答,林久也沒有表露出要開口說話,或者做什麽事的意圖。
「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千萬不能在這時候搞事情。」係統再三強調。
董仲舒此時正說到,「……君權神授。」
係統的思維發散開了,「說起來,你了解董仲舒的思想嗎?我其實一直沒太搞懂,為什麽說他對劉徹的影響是空前絕後的。就像這個君權神授,具體——」
林久打斷係統的話,「你看劉徹的表情。」
係統下意識往劉徹的方向看,嘴巴裏還在慣性地說著沒說完的話,「有什麽作……用……」
他的聲音停頓住了,因為他看見劉徹——劉徹在笑啊!
不是那種禮節性的微笑,而是很深、很深的笑。係統還從來沒見過劉徹這樣的表情,他盯著董仲舒的眼睛簡直在發光,熱切而又瘋狂的光。
等等,那樣的表情真的能稱之為笑嗎?
此刻劉徹仿佛暴怒又仿佛狂喜,仿佛滿懷悲戚又仿佛充滿希望,一千一萬種表情都雜糅在他臉上,古往今來人類有過的所有情緒都能在此時他的麵孔上找出端倪。
那真的還能算是人類的表情嗎?
係統的內部運算都停滯了一秒鍾,然後他後知後覺地開始捕捉董仲舒方才話中的關鍵詞,「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等我好像理解了!」
所謂天人感應,就是將君王與天地聯繫起來,君王從天神手中接過巡狩人間的權力,倘若君王有賢德,則風調雨順,災患不興。倘若君王失德,則天時不順,災患頻發。
但這不是重點,天時順不順,君王是否有賢德,這都是不重要的東西。
打個比方,倘若說「君權神授,天人感應」這一整套思想相當於一個大蛋糕,那天時和賢德就隻是蛋糕表麵無關緊要的裱花。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蛋糕本身,是「君王等同天地」,這樣的一個概念。
怪不得劉徹會笑,劉徹當然要笑!
這世間可還有比天地更能比擬權力的意象?
天人感應,就意味著從今往後天象地象與皇帝直接相關,天災等同於皇帝的詔書——敢問世間可曾有過如此強力的詔書?可曾有過如此簡單粗暴昭示威嚴的途徑?
而能對天地萬象施加影響的,難道還能是凡人嗎?
不,不是啊,是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