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市。
市委市政府大樓。
書記辦公室裏。
隨著王新輝一事背後隱藏的東西漸漸水落石出。
周揚自然也沒有再繼續逗留下去的必要。
那些抽絲剝繭和懲前毖後的工作自然有其他的人來做。
至少眼下他是不需要插手這件事情的。
所以在各項工作任務全部落實下去之後。
11月中旬。
他立刻就馬不停蹄地帶人飛迴了東海。
既然作為一把手的周揚已經迴來了。
那貿易博覽會的開幕式他自然也要出席。
不過因為此前他已經針對這個事情安排鄭濤進行了相關的布置。
所以發言講話的任務倒是不用他去落實了。
王學兵是緊跟著他第二天抵達東海的。
因為開幕式還要等到第二天。
所以當天下午。
周揚就陪同王學兵參觀了東海市的幾個項目現場。
一直到臨近傍晚時分。
眾人才迴到王學兵落腳的紅河度假村內。
貴賓廳裏。
跟一眾東海市的領導見過麵後。
王學兵便跟周揚單獨來到了一間辦公室裏。
此刻。
屋子裏除了王學兵和周揚以外,就隻剩下東海市委秘書長蔣瑩瑩和兩個工作人員在忙著給領導泡茶。
因為是私下見麵。
氣氛自然要輕鬆活潑一些。
不過等蔣瑩瑩等人出去之後,王學兵一句話就把周揚問得有些愣住了。
屋子裏。
周揚點了根煙。
狠狠地吸了一口。
過了許久後才緩緩說道:“不得同時進省吧。”
聞言兩人對視了一眼,王學兵也沒說什麽。
不過周揚也清楚。
既然王學兵沒有提出異議。
那這個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恐怕都會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
最起碼。
在他兒子王天林身上是有效的。
同樣。
安平倘若踏入仕途也必然如此。
當年譚超然之所以遲遲未進。
其中的根源就是因為譚文山。
……
在貿易博覽會開幕式的當天。
周揚幾乎全程都在下麵坐著。
王學兵則發表了重要的致辭。
致辭中。
王學兵迴顧了博覽會開辦二十餘年以來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介紹了借助這個平台達成的合作和發展情況。
高度讚揚了博覽會為推動經濟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他強調。
貿易博覽會是來自各地的企業相互間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紐帶。
也是推動國際企業之間對話、合作和共贏的一種重要機製。
號召更多地區的企業參與到這樣一個機製中來。
從而實現對話和溝通,合作和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
周揚在東海市設宴隆重接待了來自各地的代表。
……
辦公室裏。
周揚時而點頭,時而陷入沉思當中。
眼下。
市長鄭濤正在向他匯報東海市下半年各個條線的工作情況。
以及下一步全市各項工作的規劃。
“周書記,在過去兩年的基礎上。”
“目前我們東海市在金融行業發揮的作用已經初步得到了凸顯。”
“總體上來講,我們掌握的資源已經足夠滿足下一步戰略計劃的實施。”
“當然,文化方麵的話稍稍薄弱了一些,這其中主要是缺乏一些典型的和具備代表性的文化平台。”
“所以針對這個情況,明年我們計劃打造一個文化中心。”
“重點在電視電影、時裝、漫畫、遊樂園以及餐飲博覽會等多個方麵同時發力。”
其實從執政能力尤其是落實任務的能力方麵上來講。
鄭濤的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並不遜色於東寧的王新輝和廣南的趙紅軍。
過去的兩年。
因為周揚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東海市的發展確實很迅速。
但是正如鄭濤所說。
目前東海市還是缺乏一些顯性的大型文化和金融平台。
鄭濤的思路很簡單。
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打造這樣的平台,並且提升這種平台影響力的質量和輻射範圍。
他的理由是東海市現在基本盤已經穩定下來了。
目前東海市具備的實力和基礎條件。
已經足夠去引導和推動一些大型平台的誕生和培養。
如果說將來東海市要做經濟中心。
這勢必就要在經濟發展模式、發展規模以及金融機製和文化等方麵發力。
而這些東西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
不說世界範圍。
就是在國內各省都是敝帚自珍不會輕易放手。
所以東海市如果想在現在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
那就必須建立自己的一整套話語體係來配合整體戰略。
對於鄭濤的這個思路,周揚從整體上來講是認同的。
但是具體的操作上卻有些不同的意見。
“你們這些設想有沒有跟上麵溝通過?”
“特別是王學兵同誌那邊是什麽意見?”
目前主管這一塊工作的主要就是王學兵。
在周揚看來。
東海市的發展。
肯定是不能繼續沿用以往的路子。
也就是集全力發展一個東海。
這不符合如今的整體戰略。
所以王學兵的意見很重要。
畢竟他主管日常經濟運行。
對各地的動向和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都很了解。
“我們已經將初步的方案按照您的要求請示過了。”
“領導對我們的方案都持肯定意見。”
聞言。
辦公室裏。
周揚點了點頭但是卻並沒有說話。
王學兵的這個態度他是能預料到的。
但是真正深入性地推斷東海下一步的發展卻不一定。
而這裏麵的根源就是因為自己擔任了東海的書記。
現在的東海。
怎麽說呢?
還是有一家獨大的弊端啊。
地方意識仍然太過強了一些。
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他周揚是東海的幹部不錯。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地借助東海的力量。
現在看來這未必是一件壞事。
東海要發展。
就必須拋棄地方觀念,放眼全局。
想到這裏,周揚突然話鋒一轉問道:
“常務副市長的人選你那邊有什麽考慮?”
“還有,關於於旭陽的安排你們要盡快征求上麵的意見。”
於旭陽的年紀已經到崗了。
77年出生的於旭陽。
翻過年就是63。
這基本上已經到了他這個級別的幹部擔任主要領導崗位的極限。
原本周揚的意思是推一把。
讓於旭陽更進一步幹一任市長的位置,從而為黃燁爭取時間。
但是黃燁出事可以說是打亂了整個東海市的布局。
也徹底讓周揚轉變了既定的思路。
對周揚來說這不是個什麽好事情,但是也不是什麽壞事情。
於旭陽這個人能力很不錯。
而且本身是東海市出身的老幹部。
對東海市的穩定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這一點縱然是王英雷都比不上的。
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於旭陽的這個身份特點決定他在做出決策時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同時也決定了他在新一輪的幹部調整中不再適合擔任更高的職務。
因為周揚已經打定主意要徹底對東海市的人事工作進行調整了。
(求發個電,兄弟們!)
市委市政府大樓。
書記辦公室裏。
隨著王新輝一事背後隱藏的東西漸漸水落石出。
周揚自然也沒有再繼續逗留下去的必要。
那些抽絲剝繭和懲前毖後的工作自然有其他的人來做。
至少眼下他是不需要插手這件事情的。
所以在各項工作任務全部落實下去之後。
11月中旬。
他立刻就馬不停蹄地帶人飛迴了東海。
既然作為一把手的周揚已經迴來了。
那貿易博覽會的開幕式他自然也要出席。
不過因為此前他已經針對這個事情安排鄭濤進行了相關的布置。
所以發言講話的任務倒是不用他去落實了。
王學兵是緊跟著他第二天抵達東海的。
因為開幕式還要等到第二天。
所以當天下午。
周揚就陪同王學兵參觀了東海市的幾個項目現場。
一直到臨近傍晚時分。
眾人才迴到王學兵落腳的紅河度假村內。
貴賓廳裏。
跟一眾東海市的領導見過麵後。
王學兵便跟周揚單獨來到了一間辦公室裏。
此刻。
屋子裏除了王學兵和周揚以外,就隻剩下東海市委秘書長蔣瑩瑩和兩個工作人員在忙著給領導泡茶。
因為是私下見麵。
氣氛自然要輕鬆活潑一些。
不過等蔣瑩瑩等人出去之後,王學兵一句話就把周揚問得有些愣住了。
屋子裏。
周揚點了根煙。
狠狠地吸了一口。
過了許久後才緩緩說道:“不得同時進省吧。”
聞言兩人對視了一眼,王學兵也沒說什麽。
不過周揚也清楚。
既然王學兵沒有提出異議。
那這個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恐怕都會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
最起碼。
在他兒子王天林身上是有效的。
同樣。
安平倘若踏入仕途也必然如此。
當年譚超然之所以遲遲未進。
其中的根源就是因為譚文山。
……
在貿易博覽會開幕式的當天。
周揚幾乎全程都在下麵坐著。
王學兵則發表了重要的致辭。
致辭中。
王學兵迴顧了博覽會開辦二十餘年以來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介紹了借助這個平台達成的合作和發展情況。
高度讚揚了博覽會為推動經濟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他強調。
貿易博覽會是來自各地的企業相互間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紐帶。
也是推動國際企業之間對話、合作和共贏的一種重要機製。
號召更多地區的企業參與到這樣一個機製中來。
從而實現對話和溝通,合作和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
周揚在東海市設宴隆重接待了來自各地的代表。
……
辦公室裏。
周揚時而點頭,時而陷入沉思當中。
眼下。
市長鄭濤正在向他匯報東海市下半年各個條線的工作情況。
以及下一步全市各項工作的規劃。
“周書記,在過去兩年的基礎上。”
“目前我們東海市在金融行業發揮的作用已經初步得到了凸顯。”
“總體上來講,我們掌握的資源已經足夠滿足下一步戰略計劃的實施。”
“當然,文化方麵的話稍稍薄弱了一些,這其中主要是缺乏一些典型的和具備代表性的文化平台。”
“所以針對這個情況,明年我們計劃打造一個文化中心。”
“重點在電視電影、時裝、漫畫、遊樂園以及餐飲博覽會等多個方麵同時發力。”
其實從執政能力尤其是落實任務的能力方麵上來講。
鄭濤的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並不遜色於東寧的王新輝和廣南的趙紅軍。
過去的兩年。
因為周揚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東海市的發展確實很迅速。
但是正如鄭濤所說。
目前東海市還是缺乏一些顯性的大型文化和金融平台。
鄭濤的思路很簡單。
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打造這樣的平台,並且提升這種平台影響力的質量和輻射範圍。
他的理由是東海市現在基本盤已經穩定下來了。
目前東海市具備的實力和基礎條件。
已經足夠去引導和推動一些大型平台的誕生和培養。
如果說將來東海市要做經濟中心。
這勢必就要在經濟發展模式、發展規模以及金融機製和文化等方麵發力。
而這些東西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
不說世界範圍。
就是在國內各省都是敝帚自珍不會輕易放手。
所以東海市如果想在現在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
那就必須建立自己的一整套話語體係來配合整體戰略。
對於鄭濤的這個思路,周揚從整體上來講是認同的。
但是具體的操作上卻有些不同的意見。
“你們這些設想有沒有跟上麵溝通過?”
“特別是王學兵同誌那邊是什麽意見?”
目前主管這一塊工作的主要就是王學兵。
在周揚看來。
東海市的發展。
肯定是不能繼續沿用以往的路子。
也就是集全力發展一個東海。
這不符合如今的整體戰略。
所以王學兵的意見很重要。
畢竟他主管日常經濟運行。
對各地的動向和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都很了解。
“我們已經將初步的方案按照您的要求請示過了。”
“領導對我們的方案都持肯定意見。”
聞言。
辦公室裏。
周揚點了點頭但是卻並沒有說話。
王學兵的這個態度他是能預料到的。
但是真正深入性地推斷東海下一步的發展卻不一定。
而這裏麵的根源就是因為自己擔任了東海的書記。
現在的東海。
怎麽說呢?
還是有一家獨大的弊端啊。
地方意識仍然太過強了一些。
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他周揚是東海的幹部不錯。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地借助東海的力量。
現在看來這未必是一件壞事。
東海要發展。
就必須拋棄地方觀念,放眼全局。
想到這裏,周揚突然話鋒一轉問道:
“常務副市長的人選你那邊有什麽考慮?”
“還有,關於於旭陽的安排你們要盡快征求上麵的意見。”
於旭陽的年紀已經到崗了。
77年出生的於旭陽。
翻過年就是63。
這基本上已經到了他這個級別的幹部擔任主要領導崗位的極限。
原本周揚的意思是推一把。
讓於旭陽更進一步幹一任市長的位置,從而為黃燁爭取時間。
但是黃燁出事可以說是打亂了整個東海市的布局。
也徹底讓周揚轉變了既定的思路。
對周揚來說這不是個什麽好事情,但是也不是什麽壞事情。
於旭陽這個人能力很不錯。
而且本身是東海市出身的老幹部。
對東海市的穩定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這一點縱然是王英雷都比不上的。
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於旭陽的這個身份特點決定他在做出決策時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同時也決定了他在新一輪的幹部調整中不再適合擔任更高的職務。
因為周揚已經打定主意要徹底對東海市的人事工作進行調整了。
(求發個電,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