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慧太子遺孤和遺孀遇刺,新帝和攝政王命刑部和大理寺聯合查案,務必在半個月內查出行兇之人。但半月之期到了以後,刑部和大理寺的負責查案的官員卻苦惱不已,因為他們查到的證據全都指向了新帝。


    新帝對成王府曆來不放心,就算頂著朝中大臣的壓力也要削弱成王府的勢力,就連王府的規格都不允許按照親王府的規格來修建。這樣一來,大家不由得猜測新帝是不是真的打算除掉成王。


    新帝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別人陷阱裏的一隻蟬,結果出來那天,看到刑部和大理寺遞上的供詞,他隻看了兩眼便揉成了一團。


    “豈有此理,朕怎麽會做這樣的事。”他大發雷霆的將所有供詞扔了出去,“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朕,為了讓朕背上不仁不義的名聲。”


    在皇位上坐了幾年,新帝不再像當初那樣衝動魯莽,他帶著供詞去了聞太後的寢宮。聞太後看完供詞後,歎了歎氣,“這就是個局,為了拉皇上下水的局。”


    新帝也讚同聞太後的想法,他從未派人行刺過杜妙儀母子,現在所有證據都指向他,擺明了就是要讓他來背這個鍋。


    “皇上,你覺得這事是誰做的?”聞太後盯著兒子問。


    新帝不假思索道:“誰都有可能。”


    “上官錦,上官汐玥,杜妙儀,他們三個都有可能。”新帝分析:“上官錦野心勃勃,名義上是攝政王,卻總想坐上這九五之尊的位子;上官汐玥當初仗著父皇的寵愛,還想取代端慧成為儲君;還有杜妙儀,在這場刺殺中,她們母子並未有任何傷亡,反而還贏得了眾人的同情。”


    聞太後搖了搖頭,“不會是杜妙儀。”


    新帝皺眉,“為何不是她?”


    “皇上,你太低估了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保護之心。端慧已死,嫡長一脈隻剩下成王這個三歲的孩子。不管他今後的前程如何,杜妙儀都不會讓他去冒險。”


    聽了這話,新帝仍有不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後不是杜妙儀,又怎知她是怎麽想的。”


    聞太後輕笑,“哀家也是母親,哀家當然懂她的心思。”


    聞太後這話讓新帝忽然憶起了往事。


    先皇不好女色,宮內妃嬪不多。先皇後出身將門,不得先皇喜愛,但因她生下嫡長子,先皇對她還算可以。彼時宮中最受寵的是與先帝青梅竹馬的蘇貴妃,最受寵的皇子也是她所出的三皇子上官汐玥。


    聞太後那時隻是一個小小的貴人,因為育有新帝這個兒子才能被破格冊封為嬪。聞太後出身不高,又不是先帝的寵妃,宮裏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勢利眼,他們母子的日子並不好過。


    當時的高位妃嬪裏麵除了蘇貴妃外,還有一位世家出身的梁妃。梁妃飛揚跋扈,因嫉妒聞太後育有二皇子,便想奪了自己撫養。


    聞太後哪裏肯讓出自己的兒子,便利用梁妃對蘇貴妃的妒忌,成功的讓先皇厭惡了梁妃,並且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將梁妃打入了冷宮。


    後來梁妃在冷宮查出有孕並生下了四皇子,梁妃的母家為梁妃求情,請求先帝將梁妃母子放出冷宮。誰知這時候梁妃的弟弟又犯了大錯,先帝一怒之下將奪了梁家的爵,並將他們逐出了京城。


    這樣一來,梁妃和四皇子自然還是待在冷宮裏,一直到梁妃去世,四皇子才被放出冷宮。


    想到這裏,新帝忽然開口:“母後,您說會不會是老四做的?”


    “皇上為什麽會想到他?”


    新帝道:“母後當初為了朕設計梁妃進冷宮,此事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難免會被有心人查到。若是老四知道了這件事,他會不會為了替梁妃報仇,故意陷害朕?”


    聞太後卻不讚同,“哀家當初做的很隱蔽,就連先帝都沒查出來,上官宏玥能查出來什麽。”


    見聞太後這般篤定,新帝也就不往其他人身上想了,一心覺得是攝政王做的。


    因為他們母子插手了宣平伯府的事情,又同朝臣一起逼迫他處置雲陽王,再加上這幾年他越來越不受控製,所以攝政王懷恨在心,然後才設了這個局嫁禍於自己。


    新帝自然不會傻到將指明自己的證據公布出去,他找了個替罪羊,那就是這幾年同攝政王走得很近的祁王。當新帝將祁王行刺成王太妃母子的消息散布出去後,朝野上下頓時震驚了。


    杜妙儀得知此事後,嗤笑:“咱們這位皇上還真是不遺餘力地想要置祁王於死地啊。”


    誰都知道,新帝在登上皇位之前,朝中大臣最支持的就是祁王。若不是攝政王橫插一杠,誰能坐上那個位子還不一定呢。相對於尚且構不成大威脅的成王府,新帝最想除掉的應該就是祁王。


    祁王因行刺一案獲罪,新帝本想奪了他的爵位將其貶為庶人,但在攝政王的幹預下,祁王隻是被降成了郡王,然後祁王夫婦被罰去守皇陵,無詔不得迴京。


    對於這樣的處置,杜妙儀沒有表現出不服,因為她知道真正的兇手不是祁王,沒必要趕盡殺絕,刺殺一事就此劃上句號。


    方家


    休養了一個月後,方茉姌的傷勢好得差不多了。她一心想要將杜無言的身份弄清楚,想跟父母商量去江南一趟。可是還沒等她說出口,簡氏便收到了從江南傳過來的書信。


    書信是走了陸路快馬加鞭送過來的,一同收到消息的還有鄭家的簡姨母。信中寫道十天前江南發生了雙仙教教徒暴動,簡老太爺和簡老爺在暴動中喪命,而引起這次暴動的罪魁禍首雲陽王也深受重傷昏迷。


    得知此消息,簡氏一下子癱軟在了椅子上,方茉姌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讓人去通知父兄。過了不到一柱香的樣子,簡姨母從鄭家趕了過來。姐妹倆一見麵就抱頭痛哭,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方侍郎和兩個兒子很快就趕了迴來,一同過來的還有鄭家父子三個,嶽家除了這樣大的事情,方侍郎和鄭將軍立即帶著兒子們去書房商量對策。


    簡家是江南的世家大族,這一代的當家人簡老爺突然去世,下一代繼承人簡大公子稍顯稚嫩,簡家勢必會受到極大的衝擊。方侍郎和鄭將軍商議後,決定先讓簡氏和簡姨母帶著孩子們去江南奔喪。


    朝廷這邊也知道了江南雙仙教暴動的事情,攝政王聽說弟弟重傷昏迷,又氣又急,大罵雲陽王的護衛和南朝廷的官員護衛不力。第二日在朝堂上便有人提出,從距離江南最近的雲州調兵鎮壓雙仙教。


    新帝還有些猶豫,攝政王卻直接越過他,讓自己的心腹帶著調令去雲州調兵。新帝不如攝政王手段強硬,散朝後又免不了發了一通怒火。


    另一邊,簡氏和簡姨母帶著兒女們南下奔喪,卻在碼頭上遇到了杜無言和玄三。兩人今日沒有穿玄衣堂的統一服飾,而是作普通男子打扮。


    杜無言帶著玄三同簡氏見了禮,並主動告知簡氏他和玄三是奉杜妙儀之命南下辦事,此事隱秘,想要借他們的船隻一同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日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洋盤的折耳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洋盤的折耳貓並收藏春日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