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村的電商事業經曆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在短視頻成功“出圈”後,村民們陸續接到了從全國各地發來的訂單。酸野、蜂蜜、鹹鴨蛋等特色產品大受歡迎,訂單量一夜之間翻了數倍。然而,爆紅帶來的不僅是喜悅,更是一場挑戰——產能不足的現實很快浮現,村民們因為分配資源問題產生了矛盾。


    村委會辦公室,蘇小婉正忙著統計訂單數據,手裏的電話幾乎沒停過。


    “小婉啊,我看昨天的酸野都發完了,可還有三百多單沒處理呢!”合作社的老何焦急地在一旁提醒。


    蘇小婉揉了揉額頭,歎了口氣:“我知道,今天早上我已經讓蘇大壯聯係酸野廠加班了。但這麽多訂單,我們廠的庫存恐怕撐不過三天。”


    老何點點頭:“是啊,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庫存問題。如果接下來的訂單無法按時發貨,買家投訴,對咱們的信譽可是致命的打擊。”


    正在這時,李成林推門而入,手裏拿著一份訂單表,興奮地說:“婉妹!我剛才看後台,咱們的蜂蜜訂單又增加了兩百單,簡直太火爆了!”


    蘇小婉抬起頭,看著李成林滿臉的興奮,苦笑道:“成林哥,這不是好事嗎?你咋一臉愁?”


    李成林撓了撓頭:“愁的就是產能啊!咱們村裏的蜂蜜本來就不多,這下恐怕要鬧矛盾了。我剛才去蜂農老陳家,他說頂多還能供五十斤,剩下的根本來不及。”


    蘇小婉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不行,我得馬上開個村民大會,把大家的情況摸清楚,統一分配資源。”


    當天晚上,村民們齊聚村委會,會議室裏人聲鼎沸,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期待和疑慮。


    蘇小婉站在前麵,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各位,咱們五一村的農產品最近火得不得了,這絕對是好事。但訂單爆增帶來的問題大家也看到了,庫存告急,咱們需要商量個對策。”


    蜂農老陳率先發言:“小婉啊,我那邊是真沒辦法了,蜜蜂采蜜需要時間,最近天冷了,蜜蜂活動也少。要不,這次就優先發酸野的訂單吧?”


    酸野廠的蘇大壯一聽急了:“老陳,你可別推卸責任啊!酸野的訂單也滿天飛,現在每天都加班加點,再讓我多生產,我的人手可受不了!”


    旁邊的村民張二狗插話道:“大壯說得對啊,咱村裏能幹活的人就那麽幾個,哪能啥都指望酸野廠?再說了,蜂蜜可是利潤最高的,憑啥先發酸野?”


    一時間,會議室裏爭論不休。


    蘇小婉拍了拍桌子,大聲說道:“大家都冷靜點!這不是你爭我搶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證發貨,我們可以考慮調整部分訂單的優先級,或者跟買家溝通延遲發貨。”


    張二狗不滿地嘟囔:“延遲發貨還不得讓人家退單?我看不如少接點訂單,反正咱產量就那樣。”


    蘇小婉搖了搖頭:“現在是發展電商的關鍵時期,少接訂單等於主動放棄市場。我們得想辦法提高效率,同時確保產品質量。”


    會議結束後,蘇小婉拉住蘇大壯和李成林,商量具體對策。


    蘇小婉皺著眉頭說道:“現階段我們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聯係外村供應商,看看能不能補充咱們的產能。二是找快遞公司合作,優先發貨給附近的客戶,減少物流時間。”


    蘇大壯點點頭:“補產能的事我可以試試,不過聯係外村合作肯定需要時間。”


    李成林插話道:“物流那邊可以優先處理。上次我聽快遞小哥說,他們公司有個優先發貨的服務,收費高一點,但速度快。我覺得可以試試看。”


    蘇小婉點頭道:“成林哥,那這事你去協調一下。還有,你的視頻最近熱度不錯,可以幫忙拍點訂單發貨的過程,安撫一下客戶情緒。”


    李成林笑了笑:“沒問題,我這就去準備。”


    經過兩天的緊急調整,蘇小婉團隊終於緩解了部分訂單壓力。外村的一些蜂農答應提供蜂蜜補充,而酸野廠也招了幾位臨時工加班生產。同時,李成林發布了一條視頻,展示村民們忙碌打包發貨的場景,還附上了配樂和旁白:“五一村的酸野和蜂蜜正在加班趕製,請各位朋友稍安勿躁,好貨值得等待!”


    視頻一經發布,評論區反響熱烈:


    “看到你們這麽用心,等幾天也值了!”


    “哈哈,這個村子真是團結,支持一下!”


    “以後別忘了多備點貨啊,我們等得好辛苦!”


    這些評論讓蘇小婉鬆了口氣,她知道,這次的危機算是暫時穩住了。但麵對未來更大的挑戰,她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忙完一整天後,蘇小婉坐在辦公室裏,翻看訂單數據,心中思緒萬千。


    “雖然這次挺過來了,但我們的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還是太薄弱了。”她喃喃自語道,“如果再來一次訂單暴增,我們還能撐住嗎?”


    這時,老何走進來,遞給她一杯茶:“小婉啊,你做得很好,村民們都很佩服你。不過,咱們是不是得考慮擴大產能了?光靠這點人手,遲早會有極限。”


    蘇小婉點了點頭:“是啊,我也在想這事。接下來,我們必須建立更完善的供應鏈,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同時和外村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老何笑著說:“隻要你帶頭,我們大家肯定支持!”


    蘇小婉微微一笑:“謝謝你,老何叔。這次的危機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隻有大家團結一致,才能把五一村的未來越做越大!”


    隨著訂單危機的暫時緩解,五一村逐漸恢複了生產秩序。但這次的經曆也讓蘇小婉意識到,發展電商絕非一蹴而就。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而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訂單危機雖然暫時緩解,但問題的根源並沒有完全解決。五一村雖然名聲大振,卻因產能不足、管理經驗匱乏等問題讓整個村子的電商發展顯得捉襟見肘。蘇小婉深知,危機中的教訓如果不總結,未來將難以承受更大的挑戰。


    酸野廠裏,工人們正在趕製最新的訂單,幾台機器發出嗡嗡聲。


    “大家手腳快點!今天這一批一定得趕出來!”蘇大壯站在車間裏,不斷指揮著。


    工人王大嬸抹了把汗,抱怨道:“大壯啊,你這也太拚了吧!我們都幹了一整天了,實在撐不住了。”


    蘇大壯苦笑著說道:“我知道大家辛苦,可咱們五一村好不容易打出名氣,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掉鏈子!要是客戶退單,村裏的電商就完了。”


    話雖如此,大家的疲憊之色卻越發明顯。


    與此同時,蜂農老陳也在自己家裏著急得團團轉。他的小型蜂蜜生產線已開足馬力,但每天最多隻能供三四十斤。


    “我也不是不想多供貨,可蜜蜂采蜜是靠天吃飯,這事急不得!”老陳歎息道,“就算我累死,也變不出更多蜂蜜啊。”


    產能的瓶頸讓村裏矛盾漸漸浮出水麵。一些人認為資源應該優先滿足利潤高的蜂蜜訂單,而另一些人則堅持優先生產酸野,畢竟它是村裏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村委會會議室裏,蘇小婉召集了主要生產者,試圖平息爭執。


    “小婉,酸野的訂單是最多的,為什麽不能優先發貨?就算賺得少,可它代表的是咱村的品牌。”張二狗第一個發難。


    老陳不甘示弱:“張二狗,你這話不對吧?蜂蜜單價高,利潤更大,優先發它不是更能賺錢?何況,酸野產量比蜂蜜高,退一步來說,也能等兩天再發。”


    旁邊的李成林小聲嘀咕:“我看你們倆就別吵了,等發完這一批,我再拍個視頻宣傳宣傳,吸引新訂單不就好了?”


    這話一出口,立即引來眾人瞪視。


    “成林哥,你這話說得輕鬆!可現在的問題是訂單太多,我們已經應付不過來了,還接新訂單?”


    “對!再多接幾單,我們村的招牌都得砸了!”


    眼看爭吵愈演愈烈,蘇小婉拍了拍桌子,站了起來:“大家靜一靜!你們的意見我都聽到了,但眼下不是爭論的時候。既然兩邊都有困難,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眾人看向蘇小婉,等著她的決策。


    “這樣吧,”蘇小婉繼續說道,“我們按照訂單金額和數量的比例,分配各自的資源。大壯這邊需要增加酸野的生產效率,可以嚐試調整生產線。老陳,你那邊聯係周邊的蜂農,看能不能暫時補貨。”


    “如果這些還不夠呢?”張二狗皺眉問道。


    “如果還不夠,我們就和買家溝通,適當延遲部分訂單的發貨。”蘇小婉堅定地說,“信譽很重要,但客戶更看重質量。我們不能因為急功近利讓品牌形象受損。”


    老陳想了想,點頭道:“行吧,我這就去聯係蜂農。不過,小婉,你可得幫忙溝通快遞的事情,盡量縮短配送時間,不然客戶可不願意等。”


    蘇小婉應聲:“放心,我會處理好的。”


    解決了內部矛盾後,蘇小婉還需要應對來自客戶的壓力。許多訂單因為延遲發貨,買家在短視頻評論區留言抱怨。


    “怎麽還沒發貨啊?你們不是說三天內到貨的嗎?”


    “希望不是虛假宣傳,看評價吧!”


    “催單催單催單!!!”


    看到這些留言,蘇小婉一陣頭疼。她連忙找來李成林商量對策:“成林哥,你的視頻影響力大,你得幫我錄個解釋的視頻,安撫客戶情緒。”


    李成林咧嘴一笑:“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


    很快,李成林錄製了一條短視頻: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非常感謝你們對五一村的支持!最近訂單激增,我們正在全力趕製發貨中,大家的熱情是我們最大的動力。稍等片刻,好貨一定送到您手中!”


    視頻裏還穿插了村民們忙碌工作的場景,鏡頭掃過蘇大壯的酸野生產線、老陳的蜂蜜灌裝過程,甚至還有李成林親自打包快遞的畫麵。


    這條視頻發布後,收到了意外的好評:


    “看到這麽用心的農民們,我願意再多等幾天!”


    “支持五一村,質量第一!”


    “加油啊,村裏的兄弟姐妹們!”


    評論區的正能量讓蘇小婉大鬆一口氣,但她知道,化解這次危機的關鍵還在於提升整體的產能和效率。


    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蘇小婉召集合作社核心成員開了一個小型會議。


    “這次訂單爆增是好事,但也暴露了咱們的短板。”蘇小婉開門見山,“如果我們不趁著現在的熱度做長遠規劃,未來很可能被淘汰。”


    老何點頭道:“小婉說得對。咱們產能有限,怎麽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蘇小婉站起身,在白板上寫下幾個大字:“供應鏈整合。”


    “供應鏈整合?”李成林歪著頭問。


    “沒錯,”蘇小婉解釋道,“我們不能隻靠村裏的資源。外村的蜂農、周邊的合作社,甚至其他鄉鎮的生產力都可以為我們所用。隻要我們掌握渠道和品牌,供應鏈就能無限擴大。”


    蘇大壯摸了摸下巴:“聽著挺靠譜,不過,這事需要很多資金吧?”


    “資金的問題我們可以逐步解決,”蘇小婉微微一笑,“現在五一村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們可以嚐試跟銀行申請貸款,或者找一些鄉鎮企業合作,先從小規模做起。”


    老何拍了拍桌子:“這主意不錯!小婉,你帶頭,我們都支持!”


    “好,那就這麽定了。”蘇小婉堅定地說道,“這次的危機隻是一個起點,未來的五一村,不僅要成為全縣的標杆,還要走向更大的市場!”


    麵對訂單暴增帶來的種種問題,蘇小婉以冷靜的頭腦和團隊的力量逐步化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少年的逆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小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小郎君並收藏山村少年的逆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