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市距西北基地五十二公裏,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裏,一百輛大巴緩緩前行。
「我之前給基地打過電話,基地說沒法兒探望,他們怕刺激到家屬也沒有發視頻,不知道閨女怎麽樣了。」
「現在心裏撲通撲通的,不知道我爸和我媽怎麽樣了。」
「你們是怎麽感染的?」
「我爸喜歡釣魚,應該是密接了感染魚。」
……
大巴車上,鄭長貴抱著籮筐,出神的看向窗外,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其他人有的聊天,有的通過深唿吸來緩解情緒,車廂裏的氣氛既緊張,又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九點整,一百輛大巴車緩緩到達。
第七十章
「這是西北基地?」
「比電視裏的壯觀!」
……
眾人下車後,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由黃土壘成的城牆,城牆高大厚重,中間是一個現代化電子大門,大門旁掛著一個白底黑字牌子:西北研究所1號研究基地。
「這些都是黃土壘成的?」一個家屬好奇的摸了摸城牆,這裏的城牆非常夯實,讓他想起了《王家大院》《土木堡》這些電視劇。
「這裏運輸比較困難,外牆,地麵,員工宿舍這些都是就地取材,實驗室和患者隔離區的外牆用的黃土,裏麵是專業的無菌材料。」周洋是今天的接待員之一,聽到對方的疑問後笑著解答。
開口家屬見周洋穿著專業的工作服,他不知道怎麽稱唿,連忙手忙腳亂的開口:「老師您好!」
「您們喊我周接待就行,咱們是103組的?」周洋問。
「對!」他們申請成功後都有一個電子分組,大家之前都是根據分組坐車的。
「103組的到這裏集合!咱們集合好後就可以進去了!」周洋見人下的差不多了,拍了拍手道。
眾人按照編號坐上專業的封閉車後,車子開始啟動。
「西北基地是35年開始修建的,裏麵有消毒區,隔離區,生活區,咱們現在去的是消毒區。
等一會兒換上隔離服後就可以進去……」前往基地的路上,周洋為大家介紹道,他長的本就有親切感,這麽一通介紹,家屬們的情緒稍微放鬆。
十分鍾後,車子到達消毒區。
「消毒區外麵有儲物櫃,大家把隨身物品放到儲物櫃裏,換好衣服再來這裏集合!」周洋帶的隊伍有三十人,大家聽完後,按照順序走進消毒間——
s1病毒隻能通過血液和親密行為傳播,大家理論上不用換衣服,不過這裏的喪屍基數太大,穩妥起見,大家都實行最嚴格的防護標準。
眾人進去後,周洋見隊伍最後有個抱筐子的大爺有些躊躇。
「這個筐子可以先放外麵,我們會有專業人員保管,您出來的時候再帶走就行。」這個筐子高六十公分,底寬三十公分,周洋以為他放不進去,非常熱心的講解道。
「不是……」鄭長貴抱著筐子張了張口,不知道該怎麽說,最終道:「謝謝!」
「沒事。」周洋幫著把筐子放到了一個穩妥的地方。
半小時後,眾人來到了隔離區門口,周洋給眾人一人發了一張通行證。
「咱們探望三小時,期間禁止喧譁打鬧,每個通行證上都有編號,進去後按編號找對應的隔離間就行,找不到可以問附近的工作人員……」
他們所在的大區為k12區,裏麵有三千個隔離間,這些隔離間都按『井』字型排列,一些主要幹道也有路牌指引。
說話間,又有其他小組到了。
「現在十點,咱們一點前來觀光車前集合。」
周洋做完最後的講解後,眾人捏著通行證開始進場。
……
「咱們編號多少?」
「k1125。」
「應該還在前麵……」
……
十分鍾後,k12區的主幹道上,王月月沿著路牌尋找探望位置。王月月今年十九歲,羅海靜安區人,三年前父母因不知名原因感染病毒後,就被安排到了這裏。
「羅阿姨和王叔叔隻是生病了,以後會治好的。」
「你一個在家要吃好喝好,多注意身體!」
「羅阿姨和王叔叔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
她那時候讀高三,親朋好友們都勸她好好休息,她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隻知道那段時間渾渾噩噩,所有聲音在她耳朵裏就像幻聽。
她每天機械的睡覺吃飯,然後瘋一樣搜索病毒有關的所有消息——她明明跟父母說好了,高考結束後一起去海邊遊玩,她們怎麽就感染了?
「姐姐姐夫都希望你能考上好大學,你現在這個樣子,她們出來後該多失望啊。」一個月後,小姨羅明華實在看不下去。
「她們還能出來嗎?」王月月問。
「姐姐姐夫又不死了!疾控中心的人不是說了?等治好就可以出院了!」很多人把西北基地視為洪水猛獸,她不認為這是洪水猛獸,這隻是一個特殊的醫院。
「好好學習,以後肯定能再見的。」羅明華說完後,心疼的抱住的王月月。
「嗯!」王月月哭了,她哭的天昏地暗!等大哭一場後,開始用功學習。
高考的最後三個月裏,她每天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就連父母不在的消息也不敢想,最終她以穩定的成績考上了羅海大學醫學係。
「我之前給基地打過電話,基地說沒法兒探望,他們怕刺激到家屬也沒有發視頻,不知道閨女怎麽樣了。」
「現在心裏撲通撲通的,不知道我爸和我媽怎麽樣了。」
「你們是怎麽感染的?」
「我爸喜歡釣魚,應該是密接了感染魚。」
……
大巴車上,鄭長貴抱著籮筐,出神的看向窗外,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其他人有的聊天,有的通過深唿吸來緩解情緒,車廂裏的氣氛既緊張,又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九點整,一百輛大巴車緩緩到達。
第七十章
「這是西北基地?」
「比電視裏的壯觀!」
……
眾人下車後,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由黃土壘成的城牆,城牆高大厚重,中間是一個現代化電子大門,大門旁掛著一個白底黑字牌子:西北研究所1號研究基地。
「這些都是黃土壘成的?」一個家屬好奇的摸了摸城牆,這裏的城牆非常夯實,讓他想起了《王家大院》《土木堡》這些電視劇。
「這裏運輸比較困難,外牆,地麵,員工宿舍這些都是就地取材,實驗室和患者隔離區的外牆用的黃土,裏麵是專業的無菌材料。」周洋是今天的接待員之一,聽到對方的疑問後笑著解答。
開口家屬見周洋穿著專業的工作服,他不知道怎麽稱唿,連忙手忙腳亂的開口:「老師您好!」
「您們喊我周接待就行,咱們是103組的?」周洋問。
「對!」他們申請成功後都有一個電子分組,大家之前都是根據分組坐車的。
「103組的到這裏集合!咱們集合好後就可以進去了!」周洋見人下的差不多了,拍了拍手道。
眾人按照編號坐上專業的封閉車後,車子開始啟動。
「西北基地是35年開始修建的,裏麵有消毒區,隔離區,生活區,咱們現在去的是消毒區。
等一會兒換上隔離服後就可以進去……」前往基地的路上,周洋為大家介紹道,他長的本就有親切感,這麽一通介紹,家屬們的情緒稍微放鬆。
十分鍾後,車子到達消毒區。
「消毒區外麵有儲物櫃,大家把隨身物品放到儲物櫃裏,換好衣服再來這裏集合!」周洋帶的隊伍有三十人,大家聽完後,按照順序走進消毒間——
s1病毒隻能通過血液和親密行為傳播,大家理論上不用換衣服,不過這裏的喪屍基數太大,穩妥起見,大家都實行最嚴格的防護標準。
眾人進去後,周洋見隊伍最後有個抱筐子的大爺有些躊躇。
「這個筐子可以先放外麵,我們會有專業人員保管,您出來的時候再帶走就行。」這個筐子高六十公分,底寬三十公分,周洋以為他放不進去,非常熱心的講解道。
「不是……」鄭長貴抱著筐子張了張口,不知道該怎麽說,最終道:「謝謝!」
「沒事。」周洋幫著把筐子放到了一個穩妥的地方。
半小時後,眾人來到了隔離區門口,周洋給眾人一人發了一張通行證。
「咱們探望三小時,期間禁止喧譁打鬧,每個通行證上都有編號,進去後按編號找對應的隔離間就行,找不到可以問附近的工作人員……」
他們所在的大區為k12區,裏麵有三千個隔離間,這些隔離間都按『井』字型排列,一些主要幹道也有路牌指引。
說話間,又有其他小組到了。
「現在十點,咱們一點前來觀光車前集合。」
周洋做完最後的講解後,眾人捏著通行證開始進場。
……
「咱們編號多少?」
「k1125。」
「應該還在前麵……」
……
十分鍾後,k12區的主幹道上,王月月沿著路牌尋找探望位置。王月月今年十九歲,羅海靜安區人,三年前父母因不知名原因感染病毒後,就被安排到了這裏。
「羅阿姨和王叔叔隻是生病了,以後會治好的。」
「你一個在家要吃好喝好,多注意身體!」
「羅阿姨和王叔叔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
她那時候讀高三,親朋好友們都勸她好好休息,她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隻知道那段時間渾渾噩噩,所有聲音在她耳朵裏就像幻聽。
她每天機械的睡覺吃飯,然後瘋一樣搜索病毒有關的所有消息——她明明跟父母說好了,高考結束後一起去海邊遊玩,她們怎麽就感染了?
「姐姐姐夫都希望你能考上好大學,你現在這個樣子,她們出來後該多失望啊。」一個月後,小姨羅明華實在看不下去。
「她們還能出來嗎?」王月月問。
「姐姐姐夫又不死了!疾控中心的人不是說了?等治好就可以出院了!」很多人把西北基地視為洪水猛獸,她不認為這是洪水猛獸,這隻是一個特殊的醫院。
「好好學習,以後肯定能再見的。」羅明華說完後,心疼的抱住的王月月。
「嗯!」王月月哭了,她哭的天昏地暗!等大哭一場後,開始用功學習。
高考的最後三個月裏,她每天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就連父母不在的消息也不敢想,最終她以穩定的成績考上了羅海大學醫學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