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字》


    這本書青少年讀物,同學的,曾經借過兩次都想看完,但是第一次好奇心不知道被什麽轉移,第二次想下定決心看完,被電視打斷,這次是自己第三次下定決心,告訴自己,這次如果不看完,那麽以後再也不會看此書,今天終於修成正果,前天,昨天隻開頭看了18頁,今天把此書看完,共218頁。


    可能出自那事不過三的決心,沒有辦法,才花費一天看完,一邊吃栗子,一邊想怎樣寫讀後感,有什麽新年的啟示,或感覺,找來尋去,卻等留住那一份等待,好像這份久遠的感觸不斷離作者霍桑有段距離,和我還有空間上的距離,丟掉這一切條件,還有幾個原因是造就我有這樣的感覺。


    1.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出場不過幾人。)


    2.表達手法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作者要重顯的努力,人見可知,不可全顯,並非知道全貌到達是個什麽效果,就連現代的波士頓都未見,聯想豐富的人,也不可能在透過文字能假設一個社會背景下的古老場景。)


    3.作者寫作的心態與作者的背景,對作者有很大影響,(在迴憶往事的同時,麵臨巨大的政治問題而對寫作,關於作者的所見所聞,都使作者心理上,對當局者有巨大的疑惑,苦悶,不解的情緒,自然流露在文字中。)


    4.作者由於不想寫散文和拙劣的故事,想寫深刻,有內涵的作品,並以第三者的心態客觀寫作,所以才會導致,眾人無法理解文章其他深意,而讀作者想表達的意思,索然無味。


    5.往往真實的故事,缺少,劇情化,沒有高低起伏的強烈情感,就算有高潮,也未必是讀者想看到的高潮,而作者表達與讀者想要的達不了共識,那麽誰也沒辦法在講什麽,真理,價值,有人欣賞才稱為美德,正因為美德才要發現它,讓它重見光明,重奪人心,引起人們的重視,就如同,在沙漠種樹一樣,沒有的東西而開創它,自然困難。


    對於紅字,最初是讀過霍桑的散文,認識了,有了紅字這本書,並且在長篇,小說也隻有這一篇,也是名著,所以就在有基礎上利用一下,說不定可以獲取不錯的知識與品性,但是看完此書,絲毫沒有發現作者的影子,而在關於紅字中才見作者的想法,迴憶那些曾認為有價值的記憶,隻會讓感傷,而且我又不是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諦,不敢肯定,到底出於什麽態度,而做一些事物。


    說句真心話,這個故事,看進去了,認為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可行之處,也就是價值點,無論言情,如何虛構,都有人願意掏錢與時間去欣賞,那麽人們就無權否認,它不存在一點價值,作者加以想象而狂風驟雨的加工,可見努力非常,自然讀不懂也有自身興趣的原因,但是認為要換個角度,作為海絲特,白蘭的女兒們珠兒,也不合格,沒有所謂的冷靜,明事之說,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也許會變成一個瘋子,是以現在自我的素質來肯定這個答案,所以作為女主人公一定哭傻了,或者選擇下地獄,也不會活著,更有可能的是,百分之百肯定,我永生成不了主人公那種品行的人,給我修煉一萬年,怕我也不怕這麽勇敢,堅強,在那種社會,可能隻是平凡的看客,而成不了記憶中的先知者,細感人生百態。


    24章可見,內容有修簡,心理小說的揭示與美國浪漫主義小說的開創性的價值也同樣是人類不可否認,沒有更高的覺悟去超越自己的思維,也是日後應該突破的,知道了不足或認識錯誤,就應該去認真積極的修正,那才是人生路上應該更多思考的東西,而在p89關於丁梅斯代爾先生的一段話,每當,自責,的衝動催促他達到坦白的邊緣,怯懦就一定會用顫抖的雙手拖他迴去,正是如此描寫,展現了整個情節中,人們心中變化,牧師與醫生,羅傑,齊靈渥斯,會麵都深刻描寫,動作,神情,語言上的變化,而人們對紅字a的看法與女兒珠兒對紅字a的探索,讓人們為之心痛,為白蘭這個女人與對婚姻的唿籲,並不是隻要名分,也需要婚姻中的愛人與愛護。


    那可論,對於當時那一段落後的封建殖民地,什麽言行,做法…都有傳統的荒誕的感覺,那種神秘,崇高,敬仰的人並不是神,他是人,也有愛恨,在那光環下 人們又是如此的孤寂,在寬容愛恨中用不同的方式去行事,卻有相似精神層次的共鳴,關於對當局者政治,宗教的厭倦,不理解,而導致作者有更高的靜心,看法,什麽重要,那是磨難,也是恩於德性的考驗,並且打造出新人類,當然包括作者在內。


    補充:文中有環境描寫的很有風味。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風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風子並收藏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