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
作者 楊絳
(本書共165頁)
(始於2024-1-18至2024-1-24收官)
讀書心得
一點多睡醒,熱了菜,吃完中飯,吃了一個橘子,然後無事就一直看書到此刻,大概三個小時左右,看完此書,沒有感動與共鳴,隻有平淡與溫馨,偶爾看見是家人的依戀,與對親人的迴憶,愛的點點滴滴,看別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看完覺得當年覺得無趣也對,二十幾歲不狂沒誌氣,不甘平庸,但是三十幾歲猶狂是無識妄人,接受自己的平凡,現在三十好幾的我看此書,多了一時感悟,溫情平淡何嚐不是一種幸福,相聚擁有一個家,親人之間的牽掛與溫暖記憶也是愛的表現,擁有時,不覺得幸福,失去時,才覺得彌足珍貴。
任何感情是雙向的,不止是親情,愛情友情也是,有趣,且有愛方能長久。
本書是楊絳姑娘寫的目錄開頭,去世後,作為母親的楊絳寫的一本有關錢鍾書,楊絳,錢媛的一本家庭成長迴憶錄,按照時間敘事,簡單生動,平淡質樸。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道理都懂,但是,書中就在追憶,那些記憶與美好變成文字,平淡真實,也許這就是女性作家的視角,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人情往來,可以從書做感受出來,作者從容且堅強,人品簡單質樸。書頁薄,每個人都有故事,有時候你我也是故事中的人,有時候也聽聽別人的故事,突然想起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也做不到。
書裏有一張小票,記錄著2016-8-19買的此書,還有一張草稿紙記錄的我2016-9-3的憤世嫉俗,蠢笨之人就喜歡與自己較真,明明是個笨人,卻妄想變得聰明一點。再也不想上夜班,都說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其實個中滋味身在其中才懂,無尊嚴~我此刻看見16年寫的話,笑了,當年幼稚且無知,自負且孤僻,滿腹牢騷,喜歡生悶氣且敏感,性格奇怪~
現在偶爾也吐槽幾句,但是會調節自控情緒,學會了放下與麵對。不生氣,不期待,不吵架,求同存異,不舒服找個方式發泄出來就好。
自律與自信是人窮極一生去追逐的,致敬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希望結果配得上你的努力,願你得償所願,有更多的選擇與自由,願你得到足夠的尊重與快樂。願每一天你都活的鮮活有趣且開心快樂。
此書沒有在去往西藏的火車上看完,遺忘角落落灰,七八年後的今天看完,感覺書是載體,承載了荒廢的時光,歲月如梭,一睜眼,如書中所說一樣,人生如夢,機緣巧合,我姐姐沒有同我商量,她從南京走,我從襄陽走,後來在火車上拿出同一本書,後來姐姐從重慶轉機迴南京,我在重慶跟姐姐道別時有一絲不舍與依戀,我已經記不清16、17年去的西藏,隻記得是十月,辭了工作去的,沒有人陪我去,姐姐陪我走了一趟,我記得我當年有兩個想法,一結婚,二去西藏,我想總要實現了一個。就去做了。
作者 楊絳
(本書共165頁)
(始於2024-1-18至2024-1-24收官)
讀書心得
一點多睡醒,熱了菜,吃完中飯,吃了一個橘子,然後無事就一直看書到此刻,大概三個小時左右,看完此書,沒有感動與共鳴,隻有平淡與溫馨,偶爾看見是家人的依戀,與對親人的迴憶,愛的點點滴滴,看別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看完覺得當年覺得無趣也對,二十幾歲不狂沒誌氣,不甘平庸,但是三十幾歲猶狂是無識妄人,接受自己的平凡,現在三十好幾的我看此書,多了一時感悟,溫情平淡何嚐不是一種幸福,相聚擁有一個家,親人之間的牽掛與溫暖記憶也是愛的表現,擁有時,不覺得幸福,失去時,才覺得彌足珍貴。
任何感情是雙向的,不止是親情,愛情友情也是,有趣,且有愛方能長久。
本書是楊絳姑娘寫的目錄開頭,去世後,作為母親的楊絳寫的一本有關錢鍾書,楊絳,錢媛的一本家庭成長迴憶錄,按照時間敘事,簡單生動,平淡質樸。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道理都懂,但是,書中就在追憶,那些記憶與美好變成文字,平淡真實,也許這就是女性作家的視角,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人情往來,可以從書做感受出來,作者從容且堅強,人品簡單質樸。書頁薄,每個人都有故事,有時候你我也是故事中的人,有時候也聽聽別人的故事,突然想起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也做不到。
書裏有一張小票,記錄著2016-8-19買的此書,還有一張草稿紙記錄的我2016-9-3的憤世嫉俗,蠢笨之人就喜歡與自己較真,明明是個笨人,卻妄想變得聰明一點。再也不想上夜班,都說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其實個中滋味身在其中才懂,無尊嚴~我此刻看見16年寫的話,笑了,當年幼稚且無知,自負且孤僻,滿腹牢騷,喜歡生悶氣且敏感,性格奇怪~
現在偶爾也吐槽幾句,但是會調節自控情緒,學會了放下與麵對。不生氣,不期待,不吵架,求同存異,不舒服找個方式發泄出來就好。
自律與自信是人窮極一生去追逐的,致敬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希望結果配得上你的努力,願你得償所願,有更多的選擇與自由,願你得到足夠的尊重與快樂。願每一天你都活的鮮活有趣且開心快樂。
此書沒有在去往西藏的火車上看完,遺忘角落落灰,七八年後的今天看完,感覺書是載體,承載了荒廢的時光,歲月如梭,一睜眼,如書中所說一樣,人生如夢,機緣巧合,我姐姐沒有同我商量,她從南京走,我從襄陽走,後來在火車上拿出同一本書,後來姐姐從重慶轉機迴南京,我在重慶跟姐姐道別時有一絲不舍與依戀,我已經記不清16、17年去的西藏,隻記得是十月,辭了工作去的,沒有人陪我去,姐姐陪我走了一趟,我記得我當年有兩個想法,一結婚,二去西藏,我想總要實現了一個。就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