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一人選一個?」
還能這麽玩。
「其他兄弟們那裏我不知道,十弟向來跟九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九弟既然做出了選擇,十弟肯定是不會別人,我也一樣。」
合著就他一個外人,把他一個人踢出去。
十四爺怒氣勃發,再加上剛剛在九哥那兒吃的氣,這會兒下巴都是緊的。
「我這也是沒法子,你好好想想,在皇上那裏,我和九弟、十弟是一體的,分不開,但你不一樣——」
「我是皇上的親弟弟,是太後的小兒子嘛,八哥你之前就已經說過了,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後來的,要踢一個人出去那肯定得是我。我還巴巴的跑過來找你、找九哥,怪不得對我那麽不耐煩,原來是早就打算把我踢出了,行,小爺也不是那沒臉沒皮的,咱們往後各玩各玩的。」
皇上八個兒子,去掉一個八皇子,還有七個呢,他就不信挑不出來個合適的。
十四爺急匆匆而來,怒沖沖而去。
八爺的臉色從焦急恢復到平靜,端起已經涼掉的茶抿了一口,這下十四肯定是不會瞧上二阿哥了,想跟他們分庭抗禮,須得是貴妃之子,六阿哥最好,七阿哥次之,就看十四的能耐了。
第90章
幹清宮,西暖閣。
有了翰林院的幾個朝臣輪流值守念摺子後,四爺的眼睛輕鬆了許多,但熬夜的時常卻未變,仗著身體好,幾乎日日都要忙到深夜。
一方麵,他想做的想改的,實在太多了。
另一方麵,他壓抑了太久,很多事情是他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就想做的,過去的十幾二十幾年裏他一遍遍在腦海中推演,卻不敢去執行,甚至不敢落到紙麵上。
關於十四的動向,他聽完後也分不出太多精力去思考。
離了軍隊的十四,就像是沒有了牙齒的老虎,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人到了京城,怎麽安排不還是他說了算。
至於一迴京不進宮不迴府而是先去找老九老八這事兒,四爺並不覺得驚訝,十四如果聰明,那些年也不會一直跟老八他們攪和在一起,先帝當年不選老八,浩浩蕩蕩的『八爺黨』換個人支持,先帝就會選了嗎,那跟選老八有什麽區別,難不成十四還能壓得過老八。
「怎麽個怒沖沖?」四爺問道。
「十四爺從貝子府出來的的時候,腳步迅速,比去時快了許多,左手緊握著挎在腰上的劍柄,而從廉親王府出來時,十四爺雙手攥成了拳頭,還往王府門口啐了一口。」
四爺從案牘中抬起頭,「哪個王府?」
「自然是廉親王府。」
老八想做什麽?
四爺有些煩躁,朝事這麽多,老八他們還不讓人省心,從登基到現在,他給老八封了親王,還允許八阿哥跟老九交往頻繁,他都沒動手,老八不老實窩著,瞎躥騰什麽。
「繼續盯著,尤其是廉親王府,看看他們最近有什麽動作。」
廉親王府沒有動作,倒是抵京後的十四爺動作頻頻,先是在先帝的梓宮前痛哭流涕,傷心到一個多時辰嚎啕不絕,最後都是被人攙起來的,後又在太後宮中落淚。
「先帝過世,皇額娘本就為此傷心欲絕,好不容易情緒平息了些,你又來惹她老人家傷心。」四爺斥責道。
十四爺卻是一改往日跟四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態度,滿臉悲傷,「臣弟見到皇阿瑪的梓宮,一時傷心難以自抑,不是有意要讓皇額娘跟著傷心的。」
四爺心有戚戚,先帝去世後,他繃緊了神經,一直到正式登基才敢傷心,但也沒有傷心很久,沒有像十四這般痛哭流涕,隻是住在這幹清宮偶爾會想起先帝,不免傷懷。
「雖不是有意,但還是惹皇額娘傷心了,朕就罰你這幾日多多進宮陪伴皇額娘,讓她老人家高興些。」
「臣弟遵旨。」
那亦是他的額娘。
四爺前腳見了十四,後腳寧壽宮就來人了,太後要見他,不用說肯定是為了十四。
「皇帝打算給十四什麽爵位?」太後開門見山的道。
四爺心平氣和,在額娘聽到他繼位便絕食非要陪葬先帝時,他就已經失望到了極點,對額娘沒有期待了,住在寧壽宮的隻是太後。
太後身體不好,他初登基,不管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後宮的安穩,他都期盼太後可以活得久一些,但也僅此而已了,太後不要指望操控他。
「十四在西北的戰事上有功,又是朕的親弟弟,朕會封他為多羅貝勒。」
顯然,這並不能讓太後滿意。
「老八都能被封為親王,十三才比十四大了幾歲,也被封親王,難道皇帝的親弟弟就隻配做個郡王。」
四爺沒拿十四的年齡說事兒,本來也不是年齡大小的問題。
「皇額娘都說了十四是朕的親弟弟了,他隻要聽話,還怕日後不會高封嗎。」
「聽話。」太後重複著,怕是不止要十四聽話吧,還要她這把老骨頭聽話,「哀家已經做了這太後,遂了你的心願,你就不能讓哀家也高興高興嗎。」
「朕當然想皇額娘高興,所以特意囑咐了十四弟多多進宮陪伴皇額娘,他在您膝前盡孝,朕也算他的功勞,皇額娘能高高興興長命百歲,那就是十四的大功勞。」母子倆不歡而散,而十四爺卻紮紮實實做起了太後身邊的孝子,常常在寧壽宮一待就是一整天,過年期間也日日不落,趕上皇帝的妃嬪和兒媳進來請安都不避開,皇子們來請安就更不避開了,全然不把自己當外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還能這麽玩。
「其他兄弟們那裏我不知道,十弟向來跟九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九弟既然做出了選擇,十弟肯定是不會別人,我也一樣。」
合著就他一個外人,把他一個人踢出去。
十四爺怒氣勃發,再加上剛剛在九哥那兒吃的氣,這會兒下巴都是緊的。
「我這也是沒法子,你好好想想,在皇上那裏,我和九弟、十弟是一體的,分不開,但你不一樣——」
「我是皇上的親弟弟,是太後的小兒子嘛,八哥你之前就已經說過了,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後來的,要踢一個人出去那肯定得是我。我還巴巴的跑過來找你、找九哥,怪不得對我那麽不耐煩,原來是早就打算把我踢出了,行,小爺也不是那沒臉沒皮的,咱們往後各玩各玩的。」
皇上八個兒子,去掉一個八皇子,還有七個呢,他就不信挑不出來個合適的。
十四爺急匆匆而來,怒沖沖而去。
八爺的臉色從焦急恢復到平靜,端起已經涼掉的茶抿了一口,這下十四肯定是不會瞧上二阿哥了,想跟他們分庭抗禮,須得是貴妃之子,六阿哥最好,七阿哥次之,就看十四的能耐了。
第90章
幹清宮,西暖閣。
有了翰林院的幾個朝臣輪流值守念摺子後,四爺的眼睛輕鬆了許多,但熬夜的時常卻未變,仗著身體好,幾乎日日都要忙到深夜。
一方麵,他想做的想改的,實在太多了。
另一方麵,他壓抑了太久,很多事情是他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就想做的,過去的十幾二十幾年裏他一遍遍在腦海中推演,卻不敢去執行,甚至不敢落到紙麵上。
關於十四的動向,他聽完後也分不出太多精力去思考。
離了軍隊的十四,就像是沒有了牙齒的老虎,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人到了京城,怎麽安排不還是他說了算。
至於一迴京不進宮不迴府而是先去找老九老八這事兒,四爺並不覺得驚訝,十四如果聰明,那些年也不會一直跟老八他們攪和在一起,先帝當年不選老八,浩浩蕩蕩的『八爺黨』換個人支持,先帝就會選了嗎,那跟選老八有什麽區別,難不成十四還能壓得過老八。
「怎麽個怒沖沖?」四爺問道。
「十四爺從貝子府出來的的時候,腳步迅速,比去時快了許多,左手緊握著挎在腰上的劍柄,而從廉親王府出來時,十四爺雙手攥成了拳頭,還往王府門口啐了一口。」
四爺從案牘中抬起頭,「哪個王府?」
「自然是廉親王府。」
老八想做什麽?
四爺有些煩躁,朝事這麽多,老八他們還不讓人省心,從登基到現在,他給老八封了親王,還允許八阿哥跟老九交往頻繁,他都沒動手,老八不老實窩著,瞎躥騰什麽。
「繼續盯著,尤其是廉親王府,看看他們最近有什麽動作。」
廉親王府沒有動作,倒是抵京後的十四爺動作頻頻,先是在先帝的梓宮前痛哭流涕,傷心到一個多時辰嚎啕不絕,最後都是被人攙起來的,後又在太後宮中落淚。
「先帝過世,皇額娘本就為此傷心欲絕,好不容易情緒平息了些,你又來惹她老人家傷心。」四爺斥責道。
十四爺卻是一改往日跟四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態度,滿臉悲傷,「臣弟見到皇阿瑪的梓宮,一時傷心難以自抑,不是有意要讓皇額娘跟著傷心的。」
四爺心有戚戚,先帝去世後,他繃緊了神經,一直到正式登基才敢傷心,但也沒有傷心很久,沒有像十四這般痛哭流涕,隻是住在這幹清宮偶爾會想起先帝,不免傷懷。
「雖不是有意,但還是惹皇額娘傷心了,朕就罰你這幾日多多進宮陪伴皇額娘,讓她老人家高興些。」
「臣弟遵旨。」
那亦是他的額娘。
四爺前腳見了十四,後腳寧壽宮就來人了,太後要見他,不用說肯定是為了十四。
「皇帝打算給十四什麽爵位?」太後開門見山的道。
四爺心平氣和,在額娘聽到他繼位便絕食非要陪葬先帝時,他就已經失望到了極點,對額娘沒有期待了,住在寧壽宮的隻是太後。
太後身體不好,他初登基,不管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後宮的安穩,他都期盼太後可以活得久一些,但也僅此而已了,太後不要指望操控他。
「十四在西北的戰事上有功,又是朕的親弟弟,朕會封他為多羅貝勒。」
顯然,這並不能讓太後滿意。
「老八都能被封為親王,十三才比十四大了幾歲,也被封親王,難道皇帝的親弟弟就隻配做個郡王。」
四爺沒拿十四的年齡說事兒,本來也不是年齡大小的問題。
「皇額娘都說了十四是朕的親弟弟了,他隻要聽話,還怕日後不會高封嗎。」
「聽話。」太後重複著,怕是不止要十四聽話吧,還要她這把老骨頭聽話,「哀家已經做了這太後,遂了你的心願,你就不能讓哀家也高興高興嗎。」
「朕當然想皇額娘高興,所以特意囑咐了十四弟多多進宮陪伴皇額娘,他在您膝前盡孝,朕也算他的功勞,皇額娘能高高興興長命百歲,那就是十四的大功勞。」母子倆不歡而散,而十四爺卻紮紮實實做起了太後身邊的孝子,常常在寧壽宮一待就是一整天,過年期間也日日不落,趕上皇帝的妃嬪和兒媳進來請安都不避開,皇子們來請安就更不避開了,全然不把自己當外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