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大哥、二哥被圈之後,整個上書房幾乎成了十四和『八爺黨』的基本盤。
要管談何容易,在家一日,在上書房九日,而且十四和八哥也並未讓這些小阿哥做什麽事,隻是感情好而已。
「不過,既有前車之鑑在,六阿哥那裏四哥當多多注意。」十三爺提醒道。
先前是他們不知道上書房的情況,現在知道了,哪還能不防範。
提起六阿哥,四爺臉上的表情便柔和了許多。
「放心吧。」
不說他已經提醒過六阿哥了,他的六阿哥也實在不是個普通孩子,誰忽悠誰還不一定呢。
不多時,魏珠快步進來,道:「皇上召諸皇子覲見。」
這會兒l傳召皇子,眾人一頭霧水,可皇子們也隻能撇下孩子,前往西暖閣。
一溜的皇子按照排行站成三行,齊刷刷行禮打千兒l。康熙沒叫起,直接吩咐道:「你們現在都去暢春園幫著安排宴席,此次千叟宴總有一千八百四十六人參加,這一千八百多的老人來自全國各地,有已經致仕的官員,有農人,有商人,有讀書人,有工匠……朕要你們親自去安排這些人落座,每一個都不能落下,要耐心、細緻、周到,照顧他們的身體,安撫他們的情緒,詢問民間疾苦、朝政得失,切記要一視同仁。」
三爺主動問道:「臣等還未向皇阿瑪獻壽禮。」
「壽禮不急,過後呈上來即可。」
「臣等遵旨。」
康熙擺了擺手,讓眾人退下,等人都走了又吩咐魏珠:「把保和殿的皇孫都帶到演武場去,朕等會兒l去見他們。」
*
皇子們出了幹清宮,邊往外走邊商量,照顧安排一千八百多人,總要有個章程。
「我聽說此次千叟宴是按照滿漢和年齡排的,不如咱們先滿再漢,先安排年齡大的老者,再安排年紀輕一些的。」三爺作為剩下這些皇子的哥哥,率先建議道。
九爺頭一個提反對意見:「皇阿瑪特意交代了要一視同仁,怎麽能先滿再漢,又不是隻有一個人,咱們十多個人呢,肯定是滿漢同時進行。」
十爺也跟著反對:「年齡也不能從最大的來,離壽宴舉行還有兩個時辰,現在就安排人入座,身體不好的老人怕是撐不住。」
三爺麵色僵了僵,看著八爺、九爺和十爺道:「次序表尊重,自然是以年紀更長者為尊,如果不能從次序上來表尊重,那就隻能從身份上來了,由親王照顧年紀最長者,次之是郡王,然後是貝勒、貝子、未封爵的皇子,百姓們或許不懂別的,爵位高低總是知道的。」
老八是貝勒,老九是貝子,也就老十因生母是貴妃的緣故封了郡王。
滿朝稱頌又怎麽樣,爵位在這兒l擺著呢。
諸皇子裏,被封親王的隻有三位——三爺、四爺和五爺。
郡王隻有兩位——七爺和十爺。
貝勒隻一位——八爺。
貝子三位——九爺、十二爺和十四爺。
十三爺和幾位排行靠後的皇子都尚未封爵。
爵位高低可見聖心,要知道諸皇子第一撥封爵的時候,八爺還是皇上的愛子之一,年紀最小的八爺和前邊的四爺、五爺、七爺一樣都被為貝勒,現在封親王的封親王,封郡王的封郡王,隻有八爺還是貝勒。
三爺以為自己紮的隻有老八和老九的心,殊不知此話一出,心裏最不痛快的十四。
雖然在他之後的弟弟們都還是光頭阿哥,皇阿瑪上次封爵隻封到他這兒l,可一個區區的貝子,連貝勒都不是,跟前麵的三哥、四哥、五哥硬是差了整整三級。
這差的可不光是榮譽,也不隻是祿銀祿米,更重要的是佐領,手下的佐領才是決定實力的東西,和碩親王能分到十六個佐領,郡王是十二個,貝勒是七個,到貝子就隻有兩個了,當然現在沒這麽多佐領給他們分,沒哪個哥哥手下能有十六個佐領,但爵位決定了佐領的上限。
實力,榮譽,再加上真金白銀,被低封的皇子誰心裏能過得去,要知道皇伯皇叔們當年可是全都直接被封為親王的。
三爺提起爵位高低,十四爺可不是要跳腳。
「三哥爵位最高,又最是年長,由你接待自然是規格最高的,我提議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交給三哥照顧,如此方顯尊重。」
九爺附和:「我同意,三哥的身份最合適不過了。」
「我也同意。」十爺跟著開口。
「弟弟也同意。」八爺淡淡的道。
三爺看著剩下的人,眉頭緊皺,按照常理,年紀越大,身體越差,出事的風險也就越大,把八十歲以上的老者全都交給他,這如何能行。
「四弟、五弟、七弟你們覺得呢?古往今來的第一次千叟宴,又是皇阿瑪的六十誕辰,滿漢老人皆在,當以穩妥為準。」
皇阿瑪向來節儉,舉辦如此盛大甚至稱得上勞民傷財的千叟宴,不就是為了與民同樂,展現滿漢一家親,向百姓展現帝王的愛民和皇室的和善。
不知怎的,四爺此時腦海中突然響起卿卿玩鬧時說過的一句戲言——死道友不死貧道。
在坑兄弟這事兒l上,皇子們都是有默契的,更何況不管誰去招待,風險都是不變的,隻是是看攤在誰身上。
四爺:「三哥做事素來穩妥,擔得起重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管談何容易,在家一日,在上書房九日,而且十四和八哥也並未讓這些小阿哥做什麽事,隻是感情好而已。
「不過,既有前車之鑑在,六阿哥那裏四哥當多多注意。」十三爺提醒道。
先前是他們不知道上書房的情況,現在知道了,哪還能不防範。
提起六阿哥,四爺臉上的表情便柔和了許多。
「放心吧。」
不說他已經提醒過六阿哥了,他的六阿哥也實在不是個普通孩子,誰忽悠誰還不一定呢。
不多時,魏珠快步進來,道:「皇上召諸皇子覲見。」
這會兒l傳召皇子,眾人一頭霧水,可皇子們也隻能撇下孩子,前往西暖閣。
一溜的皇子按照排行站成三行,齊刷刷行禮打千兒l。康熙沒叫起,直接吩咐道:「你們現在都去暢春園幫著安排宴席,此次千叟宴總有一千八百四十六人參加,這一千八百多的老人來自全國各地,有已經致仕的官員,有農人,有商人,有讀書人,有工匠……朕要你們親自去安排這些人落座,每一個都不能落下,要耐心、細緻、周到,照顧他們的身體,安撫他們的情緒,詢問民間疾苦、朝政得失,切記要一視同仁。」
三爺主動問道:「臣等還未向皇阿瑪獻壽禮。」
「壽禮不急,過後呈上來即可。」
「臣等遵旨。」
康熙擺了擺手,讓眾人退下,等人都走了又吩咐魏珠:「把保和殿的皇孫都帶到演武場去,朕等會兒l去見他們。」
*
皇子們出了幹清宮,邊往外走邊商量,照顧安排一千八百多人,總要有個章程。
「我聽說此次千叟宴是按照滿漢和年齡排的,不如咱們先滿再漢,先安排年齡大的老者,再安排年紀輕一些的。」三爺作為剩下這些皇子的哥哥,率先建議道。
九爺頭一個提反對意見:「皇阿瑪特意交代了要一視同仁,怎麽能先滿再漢,又不是隻有一個人,咱們十多個人呢,肯定是滿漢同時進行。」
十爺也跟著反對:「年齡也不能從最大的來,離壽宴舉行還有兩個時辰,現在就安排人入座,身體不好的老人怕是撐不住。」
三爺麵色僵了僵,看著八爺、九爺和十爺道:「次序表尊重,自然是以年紀更長者為尊,如果不能從次序上來表尊重,那就隻能從身份上來了,由親王照顧年紀最長者,次之是郡王,然後是貝勒、貝子、未封爵的皇子,百姓們或許不懂別的,爵位高低總是知道的。」
老八是貝勒,老九是貝子,也就老十因生母是貴妃的緣故封了郡王。
滿朝稱頌又怎麽樣,爵位在這兒l擺著呢。
諸皇子裏,被封親王的隻有三位——三爺、四爺和五爺。
郡王隻有兩位——七爺和十爺。
貝勒隻一位——八爺。
貝子三位——九爺、十二爺和十四爺。
十三爺和幾位排行靠後的皇子都尚未封爵。
爵位高低可見聖心,要知道諸皇子第一撥封爵的時候,八爺還是皇上的愛子之一,年紀最小的八爺和前邊的四爺、五爺、七爺一樣都被為貝勒,現在封親王的封親王,封郡王的封郡王,隻有八爺還是貝勒。
三爺以為自己紮的隻有老八和老九的心,殊不知此話一出,心裏最不痛快的十四。
雖然在他之後的弟弟們都還是光頭阿哥,皇阿瑪上次封爵隻封到他這兒l,可一個區區的貝子,連貝勒都不是,跟前麵的三哥、四哥、五哥硬是差了整整三級。
這差的可不光是榮譽,也不隻是祿銀祿米,更重要的是佐領,手下的佐領才是決定實力的東西,和碩親王能分到十六個佐領,郡王是十二個,貝勒是七個,到貝子就隻有兩個了,當然現在沒這麽多佐領給他們分,沒哪個哥哥手下能有十六個佐領,但爵位決定了佐領的上限。
實力,榮譽,再加上真金白銀,被低封的皇子誰心裏能過得去,要知道皇伯皇叔們當年可是全都直接被封為親王的。
三爺提起爵位高低,十四爺可不是要跳腳。
「三哥爵位最高,又最是年長,由你接待自然是規格最高的,我提議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交給三哥照顧,如此方顯尊重。」
九爺附和:「我同意,三哥的身份最合適不過了。」
「我也同意。」十爺跟著開口。
「弟弟也同意。」八爺淡淡的道。
三爺看著剩下的人,眉頭緊皺,按照常理,年紀越大,身體越差,出事的風險也就越大,把八十歲以上的老者全都交給他,這如何能行。
「四弟、五弟、七弟你們覺得呢?古往今來的第一次千叟宴,又是皇阿瑪的六十誕辰,滿漢老人皆在,當以穩妥為準。」
皇阿瑪向來節儉,舉辦如此盛大甚至稱得上勞民傷財的千叟宴,不就是為了與民同樂,展現滿漢一家親,向百姓展現帝王的愛民和皇室的和善。
不知怎的,四爺此時腦海中突然響起卿卿玩鬧時說過的一句戲言——死道友不死貧道。
在坑兄弟這事兒l上,皇子們都是有默契的,更何況不管誰去招待,風險都是不變的,隻是是看攤在誰身上。
四爺:「三哥做事素來穩妥,擔得起重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