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章雖做的中規中矩了些,但文采甚佳,而且中規中矩亦有中規中矩的好處,至少不必擔心犯了考官的忌諱而被黜落,十分穩當。
「案首不好說,但前五是穩的。」何先生拍了拍弟子的肩膀,八郎這兩個月進步飛快,照他看,已經可以試著去考舉人了,考秀才隻要正常發揮就能穩過。
易州府院試往年一般都會錄取七到九個人,最少的一次也有五人,何先生篤定大弟子能排在前五名,已然是認為弟子這次定能高中。
「都別苦著臉了,這幾l日在府城好好逛逛,就當是提前慶祝了。」何先生對著沈大郎幾l個人道,又扭過頭來囑咐弟子,「我得趕迴書院了,放榜前後,來考試的童生少不了要辦幾l次文會,你挑幾l個合適的也去跟著認認人,多認識些讀書人對你往後沒有壞處。」
可以互相請教,交情深了,說不定還能借到人家府上的藏書,將來做官手中有人脈也更好辦差。
沈四郎小心吞了吞口水,遲疑著問道:「何先生是真覺得我麽弟能中?」
還是在安慰他們。
「八郎雖然運氣不好,但實力毋庸置疑,他早該中了。」何先生撚著鬍鬚笑道。
他可不是什麽徒弟都收的,能讓他在廟會上主動收徒的弟子,絕對稱得上天賦異稟。
在遇到沈八郎之前,他隻在傳聞中聽說過有人能過目不忘,但從未見,十多年前的廟會上,他見到了大字不識卻過耳不忘的沈八郎,將其收為弟子。
就像他當初預想的那樣,小小年紀就能過而不忘的沈八郎,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子,十五歲就考中了童生,可以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這個弟子就像是被黴運纏上了,一直倒黴。
哪怕是這次,也很倒黴被分到了臭號旁,要不是這幾l年學的紮實,怕是又要白折騰一遭。
這麽想著,何先生飛揚的心情猛然下墜,府試考了將近五年,那更難的鄉試呢,以八郎的運氣,得何時才能中舉。
一整晚都沒睡的沈家三兄弟和沈大娘子,臉上終於露出笑意。
隻有沈夏,雙手抱臂,表情嚴肅,目光深沉。
這段時間在府城,她沒少扮成八叔的書童出門,茶樓書肆客棧都晃悠著去過,聽了不少消息。
大魏朝的科舉難,難在錄取人數少,像這次院試,考生有三百多人,但最終錄取的不過寥寥數人,再往後的鄉試,從範圍上來講,等同於後世的省考,一個省的考生每三年去爭取十個舉人名額。
難歸難,但福利也是真好。
做了秀才就可以免除全家人的徭役,名下可以有兩百畝的田產免除賦稅,舉人更誇張,擁有舉人功名後可以參加朝廷考官不說,名下田產和人口免稅額度更大,甚至擁有一部分的司法豁免權。
如此福利,別說四戰考秀才了,隻要八叔願意考下去,考個十年八年一三十年,她都願意供。
她就不信了,人能倒黴五年,還能倒黴十年一十年倒黴一輩子嗎。
第63章
沈八郎以備考鄉試為由,表明自己不準備參加文會。
畢竟距離鄉試也沒幾個月的時間了,被稱為秋闈的鄉試,自然是在秋日舉行,每三年一屆,而不巧的是,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秋天,錯過了這一次,就隻能再等三年。
弟子要專心備考,何先生自然不會阻攔,非讓弟子去參加文會不可,說到底對出身庶族的讀書人來講,什麽人脈關係,都不如身上的功名重要。
離開府城之前,何先生還特意從族中要來往年鄉試的試題,拿給弟子練習。
另一邊,和何先生一道迴鄉的沈夏也沒閑著,離開前特意給八叔置辦了幾身衣裳和配飾,還順帶買了十幾把空白摺扇。
「八叔金榜題名時,便是不參加文會,也會有學政官組織的酒宴,衣裳和配飾都是為此準備的,至於這些摺扇,八叔可以拿來題詩題字,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作為禮物贈予友人。」
距離放榜還有十幾日,她和爹,還有大伯和大伯娘,都不準備在府城等著了,隻留四叔在這兒陪八叔。
這些衣裳配飾,也算是未雨綢繆,八叔如果真的能像何先生說的那樣考中,總歸是要出門見人的,穿的太寒酸了容易讓人瞧不起,至於這些空白摺扇,她提前預備一下,總好過等八叔有需求的時候自己去買,萬一碰到奸商,還不知要多花多少銀子。
沈八郎猶豫數秒,從荷包中數出一塊銀錠和三塊碎銀子推過去,荷包裏餘下的那三塊碎銀子還要用作他和四哥在府城接下來的吃用和返程。
八叔有多少錢,沈夏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先前她覺得全家都是老實人,隻有八叔有心眼,讓全家人辛苦供著讀書,但現在……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全家上下除了她這個覺醒了前世記憶的現代人,其它人包括八叔,都是老實人,而八叔在銀錢方麵,簡直就是個不諳世事的公子哥。
「八叔還是把錢收迴去吧。」沈夏內心滿意,但並不打算收八叔的銀子。
八叔也就這點錢,雖然說今年已經滿二十歲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大小夥子一個,可讀書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除了租書的分成外,也沒別的收入,如果讓家裏人榨幹了血肉養著,她肯定不答應,但在有條件供養一個讀書人的情況下,她也不想對八叔過分苛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案首不好說,但前五是穩的。」何先生拍了拍弟子的肩膀,八郎這兩個月進步飛快,照他看,已經可以試著去考舉人了,考秀才隻要正常發揮就能穩過。
易州府院試往年一般都會錄取七到九個人,最少的一次也有五人,何先生篤定大弟子能排在前五名,已然是認為弟子這次定能高中。
「都別苦著臉了,這幾l日在府城好好逛逛,就當是提前慶祝了。」何先生對著沈大郎幾l個人道,又扭過頭來囑咐弟子,「我得趕迴書院了,放榜前後,來考試的童生少不了要辦幾l次文會,你挑幾l個合適的也去跟著認認人,多認識些讀書人對你往後沒有壞處。」
可以互相請教,交情深了,說不定還能借到人家府上的藏書,將來做官手中有人脈也更好辦差。
沈四郎小心吞了吞口水,遲疑著問道:「何先生是真覺得我麽弟能中?」
還是在安慰他們。
「八郎雖然運氣不好,但實力毋庸置疑,他早該中了。」何先生撚著鬍鬚笑道。
他可不是什麽徒弟都收的,能讓他在廟會上主動收徒的弟子,絕對稱得上天賦異稟。
在遇到沈八郎之前,他隻在傳聞中聽說過有人能過目不忘,但從未見,十多年前的廟會上,他見到了大字不識卻過耳不忘的沈八郎,將其收為弟子。
就像他當初預想的那樣,小小年紀就能過而不忘的沈八郎,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子,十五歲就考中了童生,可以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這個弟子就像是被黴運纏上了,一直倒黴。
哪怕是這次,也很倒黴被分到了臭號旁,要不是這幾l年學的紮實,怕是又要白折騰一遭。
這麽想著,何先生飛揚的心情猛然下墜,府試考了將近五年,那更難的鄉試呢,以八郎的運氣,得何時才能中舉。
一整晚都沒睡的沈家三兄弟和沈大娘子,臉上終於露出笑意。
隻有沈夏,雙手抱臂,表情嚴肅,目光深沉。
這段時間在府城,她沒少扮成八叔的書童出門,茶樓書肆客棧都晃悠著去過,聽了不少消息。
大魏朝的科舉難,難在錄取人數少,像這次院試,考生有三百多人,但最終錄取的不過寥寥數人,再往後的鄉試,從範圍上來講,等同於後世的省考,一個省的考生每三年去爭取十個舉人名額。
難歸難,但福利也是真好。
做了秀才就可以免除全家人的徭役,名下可以有兩百畝的田產免除賦稅,舉人更誇張,擁有舉人功名後可以參加朝廷考官不說,名下田產和人口免稅額度更大,甚至擁有一部分的司法豁免權。
如此福利,別說四戰考秀才了,隻要八叔願意考下去,考個十年八年一三十年,她都願意供。
她就不信了,人能倒黴五年,還能倒黴十年一十年倒黴一輩子嗎。
第63章
沈八郎以備考鄉試為由,表明自己不準備參加文會。
畢竟距離鄉試也沒幾個月的時間了,被稱為秋闈的鄉試,自然是在秋日舉行,每三年一屆,而不巧的是,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秋天,錯過了這一次,就隻能再等三年。
弟子要專心備考,何先生自然不會阻攔,非讓弟子去參加文會不可,說到底對出身庶族的讀書人來講,什麽人脈關係,都不如身上的功名重要。
離開府城之前,何先生還特意從族中要來往年鄉試的試題,拿給弟子練習。
另一邊,和何先生一道迴鄉的沈夏也沒閑著,離開前特意給八叔置辦了幾身衣裳和配飾,還順帶買了十幾把空白摺扇。
「八叔金榜題名時,便是不參加文會,也會有學政官組織的酒宴,衣裳和配飾都是為此準備的,至於這些摺扇,八叔可以拿來題詩題字,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作為禮物贈予友人。」
距離放榜還有十幾日,她和爹,還有大伯和大伯娘,都不準備在府城等著了,隻留四叔在這兒陪八叔。
這些衣裳配飾,也算是未雨綢繆,八叔如果真的能像何先生說的那樣考中,總歸是要出門見人的,穿的太寒酸了容易讓人瞧不起,至於這些空白摺扇,她提前預備一下,總好過等八叔有需求的時候自己去買,萬一碰到奸商,還不知要多花多少銀子。
沈八郎猶豫數秒,從荷包中數出一塊銀錠和三塊碎銀子推過去,荷包裏餘下的那三塊碎銀子還要用作他和四哥在府城接下來的吃用和返程。
八叔有多少錢,沈夏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先前她覺得全家都是老實人,隻有八叔有心眼,讓全家人辛苦供著讀書,但現在……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全家上下除了她這個覺醒了前世記憶的現代人,其它人包括八叔,都是老實人,而八叔在銀錢方麵,簡直就是個不諳世事的公子哥。
「八叔還是把錢收迴去吧。」沈夏內心滿意,但並不打算收八叔的銀子。
八叔也就這點錢,雖然說今年已經滿二十歲了,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大小夥子一個,可讀書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除了租書的分成外,也沒別的收入,如果讓家裏人榨幹了血肉養著,她肯定不答應,但在有條件供養一個讀書人的情況下,她也不想對八叔過分苛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