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皇太後也是挑軟柿子捏,忌恨孝獻皇後,可孝獻皇後活著的時候,也沒聽說這位做過什麽,就因為良妃的相貌有幾分像孝獻皇後,就遷怒良妃幾十年,不過是在欺負良妃出身不高、性子軟弱還不得寵。
「太皇太後是長輩,我和皇上怎麽會記恨她。」
她隻希望太皇太後不要挑剔她,也不要因為她挑剔皇上。
太後越想就越是不安,忙問道:「萬一太皇太後明日問起太上皇,我該怎麽答?」
「不必答,自有人會幫著解圍,再說太皇太後也不是糊塗人,不會問的。」
太上皇又不是太皇太後親生的,母子情分能有幾分,再說了,皇上也是太上皇之子,這皇位也沒被旁人奪了去。太皇太後如果真的關心太上皇的近況,今日就不會搬到慈寧宮把寧壽宮空出來給太後了,更不會接下封太皇太後的旨意,如果拿這兩件事情做要挾,倒還有可能從皇上那知道太上皇的消息。
可太皇太後如此配合,哪有要為太上皇討公道的樣子。
次日,太後攜太妃、皇後、二福晉、四福晉……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請安,烏泱泱一大堆人。
果如惠貴太妃所料,沒有人要為太上皇打抱不平,在場就沒一個人提到太上皇,太皇太後沒有,仍舊頂著太子妃頭銜的二福晉沒有,要去暢春園陪太上皇的新晉皇貴太妃沒有,太上皇的親表妹也沒有。
兒子年長的太妃們是同一日搬出宮的,位分高者先行,皇貴太妃抵達暢春園時,七爺的生母成貴太妃才剛出宮門。
康熙看著宜妃和宜妃身上的吉服,簡直不敢相信。
他一直在等老八來見他,也想過老八可能會先派老九和老十過來探他的口風,但現在距離兵變已經過去二十天了,他等來的第一個人居然是宜妃,哦不,看這吉服,已是皇貴太妃了。
「臣妾參見太上皇。」皇貴太妃恭敬行禮,小心打量,怕萬歲爺會受不住這個打擊。
萬歲爺不年輕了,這一點世人都知曉,隻是這段時間尤為深刻罷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萬歲爺辮子上的白髮看起來更多了,人也顯得更蒼老了。
康熙不知道是該稱讚還是該把老八罵上一頓,一個連臉麵連遮羞布都不要的人,是有幾分做大事的樣子。
如果當年索額圖勸諫保成的時候,保成沒有瞻前顧後,而是像老八這樣果斷決絕不顧親情不怕罵名,或許就沒有一廢太子了。
當然,這個可能性是很小的。
他對保成和索額圖有所防備,但是對老八,南巡時日莫說防備了,老八刺向他的刀都是他親手遞過去的。
「老九跟臣妾說,過幾日就請您迴宮,直郡王、淳親王、怡郡王和勤郡王到時候要向您辭行。」
「他們要去哪兒?」康熙眉頭緊皺。
都接受老八給的爵位了,不在京城待著去哪兒,是有差事在身,還是老八那個小王八蛋真瘋了,用分封那一套去收買人心。
倒是大方,老大直接恢復了爵位,老七從郡王升到了親王,後麵的怡郡王和勤郡王又是哪兩個王八羔子,老八一口氣封這麽多王爵,是沒瞧見國庫緊張成什麽樣嗎。
「幾位爺要帶兵出海,開疆擴土。」皇貴太妃小心翼翼的道。
雖然老九滿口誇讚,但她不覺得從海外打下這塊地來能有什麽用,最大的用處大概是可以把幾位爺支出大清。
「開疆擴土?朕看是流放吧。」
康熙現在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老八,一個忤逆謀反不忠不孝之人,還能指望這種人會善待兄弟嗎,恐怕被善待的隻有老九和老十吧,連老大不都在流放的名單裏嗎。
「怡郡王和勤郡王是哪兩個?」
是保成,是老二,還是老四和十二?
倘若要流放,老八也是應該從這四個人當中選人吧。
『怡』這個封號極好,不像是老八會給保成或老二老四換的封號,他更傾向於怡郡王是十二,至於這個勤郡王大概會是保成、老二和老四中的一個,被老八換了寓意不如從前的封號刻意貶低侮辱。
不過,老七會出現在流放名單裏,倒讓他有些驚訝,莫不是他這個寡言老實有足疾的兒子為他這個皇阿瑪頂撞反抗了老八,這才要被流放海外蠻夷之地。
康熙心中一緊,連老七都要被發配流放,那其他人呢。
老大和保成就不必說了,一個在流放名單裏,一個或許被換了封號流放,或許和他一樣被關著,甚至有可能已經被害。
老二雖然膽子小,但素來孝順,還很會給人添堵,如果拿這兩年對付保成的法子去對付老八,老八現在可不是那個寬仁大度的賢王了,不會再忍了。
老四人品貴重,又從小就強,他隻怕這個兒子過於剛正,會當眾和老八頂上。
老五雖然是老九嫡親的兄長,但這個兒子憨厚孝順,知道他這個皇阿瑪遇難被囚,肯定不會對著老八俯首稱臣。
老七這都已經在流放名單上了,定然是已經狠狠得罪過老八了。
十二應該也不是什麽軟骨頭。
十二就更不必說了,老八早年是裝出來的俠義,十二才是真正的俠義之人。
十四……會為他這個皇父打抱不平,但恐怕還是會被老八牽著鼻子走。
康熙實在擔心他這些年長的兒子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太皇太後是長輩,我和皇上怎麽會記恨她。」
她隻希望太皇太後不要挑剔她,也不要因為她挑剔皇上。
太後越想就越是不安,忙問道:「萬一太皇太後明日問起太上皇,我該怎麽答?」
「不必答,自有人會幫著解圍,再說太皇太後也不是糊塗人,不會問的。」
太上皇又不是太皇太後親生的,母子情分能有幾分,再說了,皇上也是太上皇之子,這皇位也沒被旁人奪了去。太皇太後如果真的關心太上皇的近況,今日就不會搬到慈寧宮把寧壽宮空出來給太後了,更不會接下封太皇太後的旨意,如果拿這兩件事情做要挾,倒還有可能從皇上那知道太上皇的消息。
可太皇太後如此配合,哪有要為太上皇討公道的樣子。
次日,太後攜太妃、皇後、二福晉、四福晉……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請安,烏泱泱一大堆人。
果如惠貴太妃所料,沒有人要為太上皇打抱不平,在場就沒一個人提到太上皇,太皇太後沒有,仍舊頂著太子妃頭銜的二福晉沒有,要去暢春園陪太上皇的新晉皇貴太妃沒有,太上皇的親表妹也沒有。
兒子年長的太妃們是同一日搬出宮的,位分高者先行,皇貴太妃抵達暢春園時,七爺的生母成貴太妃才剛出宮門。
康熙看著宜妃和宜妃身上的吉服,簡直不敢相信。
他一直在等老八來見他,也想過老八可能會先派老九和老十過來探他的口風,但現在距離兵變已經過去二十天了,他等來的第一個人居然是宜妃,哦不,看這吉服,已是皇貴太妃了。
「臣妾參見太上皇。」皇貴太妃恭敬行禮,小心打量,怕萬歲爺會受不住這個打擊。
萬歲爺不年輕了,這一點世人都知曉,隻是這段時間尤為深刻罷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萬歲爺辮子上的白髮看起來更多了,人也顯得更蒼老了。
康熙不知道是該稱讚還是該把老八罵上一頓,一個連臉麵連遮羞布都不要的人,是有幾分做大事的樣子。
如果當年索額圖勸諫保成的時候,保成沒有瞻前顧後,而是像老八這樣果斷決絕不顧親情不怕罵名,或許就沒有一廢太子了。
當然,這個可能性是很小的。
他對保成和索額圖有所防備,但是對老八,南巡時日莫說防備了,老八刺向他的刀都是他親手遞過去的。
「老九跟臣妾說,過幾日就請您迴宮,直郡王、淳親王、怡郡王和勤郡王到時候要向您辭行。」
「他們要去哪兒?」康熙眉頭緊皺。
都接受老八給的爵位了,不在京城待著去哪兒,是有差事在身,還是老八那個小王八蛋真瘋了,用分封那一套去收買人心。
倒是大方,老大直接恢復了爵位,老七從郡王升到了親王,後麵的怡郡王和勤郡王又是哪兩個王八羔子,老八一口氣封這麽多王爵,是沒瞧見國庫緊張成什麽樣嗎。
「幾位爺要帶兵出海,開疆擴土。」皇貴太妃小心翼翼的道。
雖然老九滿口誇讚,但她不覺得從海外打下這塊地來能有什麽用,最大的用處大概是可以把幾位爺支出大清。
「開疆擴土?朕看是流放吧。」
康熙現在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老八,一個忤逆謀反不忠不孝之人,還能指望這種人會善待兄弟嗎,恐怕被善待的隻有老九和老十吧,連老大不都在流放的名單裏嗎。
「怡郡王和勤郡王是哪兩個?」
是保成,是老二,還是老四和十二?
倘若要流放,老八也是應該從這四個人當中選人吧。
『怡』這個封號極好,不像是老八會給保成或老二老四換的封號,他更傾向於怡郡王是十二,至於這個勤郡王大概會是保成、老二和老四中的一個,被老八換了寓意不如從前的封號刻意貶低侮辱。
不過,老七會出現在流放名單裏,倒讓他有些驚訝,莫不是他這個寡言老實有足疾的兒子為他這個皇阿瑪頂撞反抗了老八,這才要被流放海外蠻夷之地。
康熙心中一緊,連老七都要被發配流放,那其他人呢。
老大和保成就不必說了,一個在流放名單裏,一個或許被換了封號流放,或許和他一樣被關著,甚至有可能已經被害。
老二雖然膽子小,但素來孝順,還很會給人添堵,如果拿這兩年對付保成的法子去對付老八,老八現在可不是那個寬仁大度的賢王了,不會再忍了。
老四人品貴重,又從小就強,他隻怕這個兒子過於剛正,會當眾和老八頂上。
老五雖然是老九嫡親的兄長,但這個兒子憨厚孝順,知道他這個皇阿瑪遇難被囚,肯定不會對著老八俯首稱臣。
老七這都已經在流放名單上了,定然是已經狠狠得罪過老八了。
十二應該也不是什麽軟骨頭。
十二就更不必說了,老八早年是裝出來的俠義,十二才是真正的俠義之人。
十四……會為他這個皇父打抱不平,但恐怕還是會被老八牽著鼻子走。
康熙實在擔心他這些年長的兒子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