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爺之所以如此著急,倒不是急著向新帝表忠心,而是皇阿瑪始終沒有露麵,他這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的,所以新帝登基這事兒砸得越實越好,不能讓皇阿瑪出來之後再動搖結果。
「不光是請安的事兒,咱們還得聯名上道摺子請太皇太後、太後和娘娘們挪宮。」三爺提議道。
這不挪宮,皇上住哪兒,皇後娘娘住哪兒,太後娘娘住在啟祥宮裏也不合適。
四爺吐氣的聲音比剛剛稍重了些,他們被關到現在才放出來,這幾l日到底發生了什麽還不知道,甚至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見到皇阿瑪,三哥跪的快也就算了,現在就已經表上忠心了。
五爺迷迷瞪瞪跟了句:「娘娘們往哪兒搬?把東西六宮都騰出來後,寧壽宮和壽康宮住不開這麽多……太妃吧。」
把東西六宮合起來十二個宮的娘娘塞進兩個宮裏,這如何能塞得進去,更何況寧壽宮和壽康宮還有世祖皇帝留下的遺孀在。
五爺沒別的意思,他不是不贊成挪宮,而是不想讓額娘住的逼仄,額娘有他和九弟,親王府和郡王府這兩處哪處住不得。
「咱們是不是可以接額娘出宮住了?」
四爺:「……」
這是逼著他出海不成。
第47章 一更
太子沒迴毓慶宮,以他現在的身份,哪怕身後跟著老八派來的一隊侍衛,進出宮門也頗為麻煩,更何況他隻有三天的時間做準備,必須得盡快找足人手、準備物資。
隻有三千人的名額,太子妃、兩個側福晉、格格、兒女光是這些人就要占十幾個名額了,每人至少要帶一兩個貼身的宮人吧,再加上他要帶走的侍衛,女眷們的娘家人,三千名額實在不多。
所以他不可能把全部太子黨的人都帶走,除了那些不知道被哪個好弟弟摻進來的沙子外,餘下之人,他也隻能挑一小部分帶走。
自索額圖去世後,他最信之人便是齊世武、耿額、鄂善這幾個太子黨的老牌黨羽,是索額圖還在時就已經在全力支持他的幾位朝臣。
太子按照距離遠近,頭一個先去了齊世武府上,結果人沒迴府。
「二爺容稟,萬歲爺剛登基,這幾日刑部實在繁忙,阿瑪作為刑部尚書,已經有兩三日宿在刑部衙門了,連晚膳都是家母張羅著奴才給送過去的,奴才那不成器的次兄都被阿瑪提溜過去幫忙了。」
太子爺:「……」
齊世武的小兒l子,對著老八已經口稱萬歲爺了,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至於那次子,不是在八旗官學做先生無心仕途嗎,現在怎麽去刑部了,合著是齊世武留下的退路唄,一個不曾參與過朝政的次子,可能會在家族參與奪嫡失敗後躲過清算。
他以為的全力支持,顯然早先就沒有。
他以為的忠心,那就更沒有了。
太子無心探究齊世武是在哪一日倒向老八的,是政變之前,還是政變之後。
時間緊迫,他迴到馬車上,讓車夫盡快趕往下一家——兵部尚書府。
耿額是在府上的,他是南巡伴駕的官員之一,伴駕迴來不到半日,外麵的天都變了,他這個兵部尚書被圍困在府裏,是一點作用都沒起。
「殿下……」耿額想問問萬歲爺如今可還好,但話到嘴邊又被憋了迴去,他受萬歲爺看重提拔才一步步走到今日,可八爺現在都登基了,連太子爺都俯首稱臣了,他問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太子爺嘆氣,如今他們君臣也是同病相憐,都成了喪家之犬。
「跟孤說說,你這幾日的境況。」
「事發那日,臣的府邸被圍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臣從宮中上朝迴來,圍著的人才散去。」
太子爺眉頭緊皺:「你還去參加朝會了?」
「是,八爺讓人,不,是皇上讓人傳臣進宮上朝,那時候傳位聖旨都已經昭告天下了,臣不能不去。」
八爺和萬歲爺掰腕子,萬歲爺顯然是沒掰過,紫禁城丟了,京城丟了,玉璽都在八爺手裏,傳位聖旨還被八爺昭告天下,可見八爺的政令起碼在京城之內是暢通的。
「二爺,臣也是去了朝會才知道有那麽多人倒向了皇上,上朝的人幾乎有平時的五分之四,可能他們當中有像臣一樣稀裏糊塗被請過去的太子爺沒說話。
耿額卻是真心實意的建議道:「您既然去參加了皇上的登基大典,那就不妨做的再徹底些,莫要再自稱『孤』了。」
隻有君王和儲君才有資格稱孤道寡,二爺既然服了軟,那就別端著儲君的架子了,免得日後再惹著皇上。
如果不打算抗爭,為了將來和妻兒l著想,二爺也要收收性子了。
總不能兩頭都占不著。
太子張了張嘴又閉上,他忍了,忠言逆耳利於行。
「你放心……我沒打算跟老八對著幹。」
耿額眉頭輕蹙,那是皇上,是萬歲爺,二爺哪怕是稱唿一聲『八弟』呢,還顯得親近,如今這樣哪像是服了軟的。
「老八不打算留我和弘皙在大清……三千個名額……海外廣闊,我們三千人想要立足應該不難,出去總好過留在大清,大人追隨我多年,此前沒少得罪老八,如今他剛剛登基,還在求穩,暫時不會動手,但將來必然清算,大人不妨帶著家小與我同往。」
三千個名額裏,他可以拿出五十到一百個名額給耿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光是請安的事兒,咱們還得聯名上道摺子請太皇太後、太後和娘娘們挪宮。」三爺提議道。
這不挪宮,皇上住哪兒,皇後娘娘住哪兒,太後娘娘住在啟祥宮裏也不合適。
四爺吐氣的聲音比剛剛稍重了些,他們被關到現在才放出來,這幾l日到底發生了什麽還不知道,甚至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見到皇阿瑪,三哥跪的快也就算了,現在就已經表上忠心了。
五爺迷迷瞪瞪跟了句:「娘娘們往哪兒搬?把東西六宮都騰出來後,寧壽宮和壽康宮住不開這麽多……太妃吧。」
把東西六宮合起來十二個宮的娘娘塞進兩個宮裏,這如何能塞得進去,更何況寧壽宮和壽康宮還有世祖皇帝留下的遺孀在。
五爺沒別的意思,他不是不贊成挪宮,而是不想讓額娘住的逼仄,額娘有他和九弟,親王府和郡王府這兩處哪處住不得。
「咱們是不是可以接額娘出宮住了?」
四爺:「……」
這是逼著他出海不成。
第47章 一更
太子沒迴毓慶宮,以他現在的身份,哪怕身後跟著老八派來的一隊侍衛,進出宮門也頗為麻煩,更何況他隻有三天的時間做準備,必須得盡快找足人手、準備物資。
隻有三千人的名額,太子妃、兩個側福晉、格格、兒女光是這些人就要占十幾個名額了,每人至少要帶一兩個貼身的宮人吧,再加上他要帶走的侍衛,女眷們的娘家人,三千名額實在不多。
所以他不可能把全部太子黨的人都帶走,除了那些不知道被哪個好弟弟摻進來的沙子外,餘下之人,他也隻能挑一小部分帶走。
自索額圖去世後,他最信之人便是齊世武、耿額、鄂善這幾個太子黨的老牌黨羽,是索額圖還在時就已經在全力支持他的幾位朝臣。
太子按照距離遠近,頭一個先去了齊世武府上,結果人沒迴府。
「二爺容稟,萬歲爺剛登基,這幾日刑部實在繁忙,阿瑪作為刑部尚書,已經有兩三日宿在刑部衙門了,連晚膳都是家母張羅著奴才給送過去的,奴才那不成器的次兄都被阿瑪提溜過去幫忙了。」
太子爺:「……」
齊世武的小兒l子,對著老八已經口稱萬歲爺了,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至於那次子,不是在八旗官學做先生無心仕途嗎,現在怎麽去刑部了,合著是齊世武留下的退路唄,一個不曾參與過朝政的次子,可能會在家族參與奪嫡失敗後躲過清算。
他以為的全力支持,顯然早先就沒有。
他以為的忠心,那就更沒有了。
太子無心探究齊世武是在哪一日倒向老八的,是政變之前,還是政變之後。
時間緊迫,他迴到馬車上,讓車夫盡快趕往下一家——兵部尚書府。
耿額是在府上的,他是南巡伴駕的官員之一,伴駕迴來不到半日,外麵的天都變了,他這個兵部尚書被圍困在府裏,是一點作用都沒起。
「殿下……」耿額想問問萬歲爺如今可還好,但話到嘴邊又被憋了迴去,他受萬歲爺看重提拔才一步步走到今日,可八爺現在都登基了,連太子爺都俯首稱臣了,他問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太子爺嘆氣,如今他們君臣也是同病相憐,都成了喪家之犬。
「跟孤說說,你這幾日的境況。」
「事發那日,臣的府邸被圍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臣從宮中上朝迴來,圍著的人才散去。」
太子爺眉頭緊皺:「你還去參加朝會了?」
「是,八爺讓人,不,是皇上讓人傳臣進宮上朝,那時候傳位聖旨都已經昭告天下了,臣不能不去。」
八爺和萬歲爺掰腕子,萬歲爺顯然是沒掰過,紫禁城丟了,京城丟了,玉璽都在八爺手裏,傳位聖旨還被八爺昭告天下,可見八爺的政令起碼在京城之內是暢通的。
「二爺,臣也是去了朝會才知道有那麽多人倒向了皇上,上朝的人幾乎有平時的五分之四,可能他們當中有像臣一樣稀裏糊塗被請過去的太子爺沒說話。
耿額卻是真心實意的建議道:「您既然去參加了皇上的登基大典,那就不妨做的再徹底些,莫要再自稱『孤』了。」
隻有君王和儲君才有資格稱孤道寡,二爺既然服了軟,那就別端著儲君的架子了,免得日後再惹著皇上。
如果不打算抗爭,為了將來和妻兒l著想,二爺也要收收性子了。
總不能兩頭都占不著。
太子張了張嘴又閉上,他忍了,忠言逆耳利於行。
「你放心……我沒打算跟老八對著幹。」
耿額眉頭輕蹙,那是皇上,是萬歲爺,二爺哪怕是稱唿一聲『八弟』呢,還顯得親近,如今這樣哪像是服了軟的。
「老八不打算留我和弘皙在大清……三千個名額……海外廣闊,我們三千人想要立足應該不難,出去總好過留在大清,大人追隨我多年,此前沒少得罪老八,如今他剛剛登基,還在求穩,暫時不會動手,但將來必然清算,大人不妨帶著家小與我同往。」
三千個名額裏,他可以拿出五十到一百個名額給耿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