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結果他先等來了皇阿瑪。
皇阿瑪要抬舉老八。
嗬,賢王。
一個內藏狡詐外飾寬仁的活王莽,一個出生下賤的天閹之人,倒成了皇阿瑪口中的賢王。
可惜這位賢王不接皇阿瑪的茬,皇阿瑪選錯人了。
老八一個連子嗣都不能有的人,急咧咧跳出來有什麽用。
靜坐了好一會兒,太子才喃喃自語道:「下一個會是誰呢?」
老四嗎?
第42章 二更
四爺府。
四爺和四福晉兩個人對坐著,炕桌上放了兩杯清茶和幾盤點心。
內務府改革之事已經在收尾了,長則一兩個月,短則十天半個月,四爺和十三爺就可以到禦前交差了。
可在這時候撞上去,四爺心裏是有些猶豫的。
八弟不接茬,皇阿瑪就需要用別人來製衡太子,這個頭他是不願意冒的。
他日後也想像八弟一樣躲清閑,之前一廢太子後,他是關起府門來種田,但這招現在不好用了。
八弟這兩年種田,可謂是種出了名堂,雖然在外沒什麽名聲,但據暗線所報,八弟很有種植的天賦,這幾年弄出了不少高產量的種子,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糧種。
有八弟珠玉在前,他再種田未免會讓人覺得東施效顰。
「弘時今年就該讀書了吧?」四爺喃喃道,「我這兩年忙著內務府之事,疏忽了他們兄弟的功課,等過段時間閑下來,我親自給他們授課。」
四福晉心領神會,知道爺大概是想避開。
歷史上,爺奪嫡的訣竅不就是以不爭為爭嗎。
隻是……現在的局勢和歷史上完全不同。
沒了八爺頂在前頭,得人心的變成了太子。
八爺在歷史上是個爹不疼的小可憐,被打壓被斥責被貶低,但太子不是,這可是皇阿瑪最最疼愛的兒子,皇阿瑪會拿歷史上對付八爺那套來對付太子爺嗎。
皇阿瑪可以貶損八爺的出身和性情,但太子也可是嫡子,是皇阿瑪親自帶大的嫡子,皇阿瑪如果貶損太子爺,那豈不是也在貶損自己。
可如果皇阿瑪不打壓太子,或者是不像歷史上打壓八爺那樣狠厲,二廢太子的契機又在何處。
她相信歷史有修正性,可問題是太子爺現在沒有對手。
爺不打算出手,仍舊奉行『以不爭為爭』那套策略,偏偏這套策略還是經歷史驗證過的有效策略。
大爺被圈了。
三爺……也就隻能讓太子爺堵堵心。
關鍵是八爺,八爺不出麵,整個八爺黨都沒了動靜,包括十四爺在內,八爺黨的這四位在歷史上可都是貫穿九龍奪嫡的關鍵人物。
她不知道,她這麽隻小蝴蝶的出現,為什麽會讓八爺和歷史上如此不同。
倘若她不知道歷史也就算了,可她知道,因為出現了她這麽個變量,局勢和歷史大有不同,爺也極有可能不會再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溯本求源,四福晉很難沒有負罪感。
過了大概有一個多月,四爺和十三爺交差,皇上大讚,賞了三處園子下來,負責主持內務府改革的四爺和十三爺各得一處,八爺也因參與製定條例之功得了一處園子,其麵積不輸前兩處,位置甚至更靠近暢春園。
由八爺參與製定的條例有多少眾人不知,但四爺和十三爺這兩年多的功績是明晃晃擺著的,尤其還為此得罪了不少人,在八旗名聲都因此一落千丈。
可皇上給幾位爺敘功,八爺所得的那處園子明顯是最好的。
如此明晃晃的偏愛,難免讓人嘖舌。
更大的偏愛還在後頭呢,五月初,皇上再次下旨南巡,太子、三爺、四爺、十三爺皆在伴駕之內,八爺、九爺和十爺留京監國。
八爺:「……」
皇阿瑪這是非逼著他對上太子不成。
第一次被委任監國的九爺激動莫名,誰不知道他們哥仨打小都是一夥的,皇阿瑪委任他們三人同時監國,這豈不是相當於皇阿瑪把完整的監國權直接交給了八哥。
盡管大半的朝廷重臣會跟著皇阿瑪一道南巡,盡管重要的摺子仍要轉呈給皇阿瑪,盡管各地的密折都是直接上呈給皇阿瑪,不會經他們之手。
但在此之前,除了太子,皇阿瑪從未把完整的監國權交給哪個皇子過,就算是太子,那也是很多年以前才有這個待遇。
皇阿瑪對八哥這樣的看重和信任,他實在是沒法不激動。
這迴就連十爺,得了聖旨後都忍不住心神蕩漾。
「不管皇阿瑪是不是為了製衡太子,但能做到現在這種程度,可見皇阿瑪對八哥你是相當信賴的,這份信賴已經超過太子了。」十爺道。
哪怕是時局所致,可皇阿瑪畢竟沒有給旁人這樣的信賴。
八爺從始至終臉都是冷著的,不過是因為他對上輩子耿耿於懷,更因為此次額娘也在伴駕之列。
額娘都已經失寵多少年了,皇阿瑪帶著和嬪、密嬪這些正得寵的娘娘們南下也就算了,何必帶他額娘呢。
額娘上次南巡,暈船有多嚴重,他不信皇阿瑪不知情。
帶著一個早已失了寵的暈船的兒子還不在伴駕之列的宮妃出巡,還能是為了什麽,給額娘作為宮妃的體麵嗎。
這種理由他上輩子都不會信,更別說是這輩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阿瑪要抬舉老八。
嗬,賢王。
一個內藏狡詐外飾寬仁的活王莽,一個出生下賤的天閹之人,倒成了皇阿瑪口中的賢王。
可惜這位賢王不接皇阿瑪的茬,皇阿瑪選錯人了。
老八一個連子嗣都不能有的人,急咧咧跳出來有什麽用。
靜坐了好一會兒,太子才喃喃自語道:「下一個會是誰呢?」
老四嗎?
第42章 二更
四爺府。
四爺和四福晉兩個人對坐著,炕桌上放了兩杯清茶和幾盤點心。
內務府改革之事已經在收尾了,長則一兩個月,短則十天半個月,四爺和十三爺就可以到禦前交差了。
可在這時候撞上去,四爺心裏是有些猶豫的。
八弟不接茬,皇阿瑪就需要用別人來製衡太子,這個頭他是不願意冒的。
他日後也想像八弟一樣躲清閑,之前一廢太子後,他是關起府門來種田,但這招現在不好用了。
八弟這兩年種田,可謂是種出了名堂,雖然在外沒什麽名聲,但據暗線所報,八弟很有種植的天賦,這幾年弄出了不少高產量的種子,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糧種。
有八弟珠玉在前,他再種田未免會讓人覺得東施效顰。
「弘時今年就該讀書了吧?」四爺喃喃道,「我這兩年忙著內務府之事,疏忽了他們兄弟的功課,等過段時間閑下來,我親自給他們授課。」
四福晉心領神會,知道爺大概是想避開。
歷史上,爺奪嫡的訣竅不就是以不爭為爭嗎。
隻是……現在的局勢和歷史上完全不同。
沒了八爺頂在前頭,得人心的變成了太子。
八爺在歷史上是個爹不疼的小可憐,被打壓被斥責被貶低,但太子不是,這可是皇阿瑪最最疼愛的兒子,皇阿瑪會拿歷史上對付八爺那套來對付太子爺嗎。
皇阿瑪可以貶損八爺的出身和性情,但太子也可是嫡子,是皇阿瑪親自帶大的嫡子,皇阿瑪如果貶損太子爺,那豈不是也在貶損自己。
可如果皇阿瑪不打壓太子,或者是不像歷史上打壓八爺那樣狠厲,二廢太子的契機又在何處。
她相信歷史有修正性,可問題是太子爺現在沒有對手。
爺不打算出手,仍舊奉行『以不爭為爭』那套策略,偏偏這套策略還是經歷史驗證過的有效策略。
大爺被圈了。
三爺……也就隻能讓太子爺堵堵心。
關鍵是八爺,八爺不出麵,整個八爺黨都沒了動靜,包括十四爺在內,八爺黨的這四位在歷史上可都是貫穿九龍奪嫡的關鍵人物。
她不知道,她這麽隻小蝴蝶的出現,為什麽會讓八爺和歷史上如此不同。
倘若她不知道歷史也就算了,可她知道,因為出現了她這麽個變量,局勢和歷史大有不同,爺也極有可能不會再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溯本求源,四福晉很難沒有負罪感。
過了大概有一個多月,四爺和十三爺交差,皇上大讚,賞了三處園子下來,負責主持內務府改革的四爺和十三爺各得一處,八爺也因參與製定條例之功得了一處園子,其麵積不輸前兩處,位置甚至更靠近暢春園。
由八爺參與製定的條例有多少眾人不知,但四爺和十三爺這兩年多的功績是明晃晃擺著的,尤其還為此得罪了不少人,在八旗名聲都因此一落千丈。
可皇上給幾位爺敘功,八爺所得的那處園子明顯是最好的。
如此明晃晃的偏愛,難免讓人嘖舌。
更大的偏愛還在後頭呢,五月初,皇上再次下旨南巡,太子、三爺、四爺、十三爺皆在伴駕之內,八爺、九爺和十爺留京監國。
八爺:「……」
皇阿瑪這是非逼著他對上太子不成。
第一次被委任監國的九爺激動莫名,誰不知道他們哥仨打小都是一夥的,皇阿瑪委任他們三人同時監國,這豈不是相當於皇阿瑪把完整的監國權直接交給了八哥。
盡管大半的朝廷重臣會跟著皇阿瑪一道南巡,盡管重要的摺子仍要轉呈給皇阿瑪,盡管各地的密折都是直接上呈給皇阿瑪,不會經他們之手。
但在此之前,除了太子,皇阿瑪從未把完整的監國權交給哪個皇子過,就算是太子,那也是很多年以前才有這個待遇。
皇阿瑪對八哥這樣的看重和信任,他實在是沒法不激動。
這迴就連十爺,得了聖旨後都忍不住心神蕩漾。
「不管皇阿瑪是不是為了製衡太子,但能做到現在這種程度,可見皇阿瑪對八哥你是相當信賴的,這份信賴已經超過太子了。」十爺道。
哪怕是時局所致,可皇阿瑪畢竟沒有給旁人這樣的信賴。
八爺從始至終臉都是冷著的,不過是因為他對上輩子耿耿於懷,更因為此次額娘也在伴駕之列。
額娘都已經失寵多少年了,皇阿瑪帶著和嬪、密嬪這些正得寵的娘娘們南下也就算了,何必帶他額娘呢。
額娘上次南巡,暈船有多嚴重,他不信皇阿瑪不知情。
帶著一個早已失了寵的暈船的兒子還不在伴駕之列的宮妃出巡,還能是為了什麽,給額娘作為宮妃的體麵嗎。
這種理由他上輩子都不會信,更別說是這輩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