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珠一行人是按照排序宣讀聖旨,頭一處先去毓慶宮,四爺被冊封後的爵位雖比三爺高,但依舊是先去三爺府上宣讀完封郡王的聖旨後,再去四爺府上宣讀封親王的聖旨。
如此一路走下來,報喜鳥們身上都多了不少厚實的紅包。
唯有三處是例外。
一處是三爺府上,除了給魏珠的荷包裏放了塊銀裸子,餘下眾人荷包裏都是銅錢。
眾人不敢露出多餘的表情,生怕惹到三爺,出了門卻是心照不宣的交換眼神,果然傳聞不假,馬家上交的罰銀大多都是三爺給湊出來的,三爺府上這個月都開始節衣縮食了。
第二處是十二爺府上,十二爺給的賞銀是一如既往的少。
最後一處則是十四爺的府邸,魏珠一行人雖是報喜鳥,可是一文錢的賞銀都沒有,十四爺連接旨的時候臉都是耷拉著的,知道前邊那些爺封爵的情況後,更是當場跳腳。
「貝子!區區一個貝子,連十三都是貝勒,我怎麽就是貝子!」
傳旨的太監一走,十四阿哥實在是憋不住了。
憑什麽,前頭那些哥哥,封親王封郡王,到他這裏就是貝子了。
就算是他年紀小、排行小,可十三不也隻比他大兩歲。
這一撥封爵就隻有兩個貝子,一個是他,一個是十二哥,他什麽時候淪落到和十二哥一樣了,連九哥都被封了郡王。
十四爺的臉都氣紅了,一雙眼睛就差往外冒火了。
十四福晉已經迅速將其他人都遣散了,爺是什麽話都敢說,也不怕被傳出去。
其他人都走了,但十四福晉急著找話安慰爺。
說爺年紀小,十四爺的年紀沒比爺小多少,八爺當年被封為貝勒的時候還不如爺現在年紀大呢。
說爺情況特殊,畢竟同胞哥哥被封了親王,可五爺也是親王,九爺卻被封了郡王。
跟年紀沒關係,和有嫡親的兄長也無關,那原因就出在烏雅家身上了。
十四福晉小心開口:「三爺年長,這迴也隻是被封為郡王,可見是被馬家連累的,爺或許跟三爺是一個情況。」
「那四哥怎麽沒被烏雅家連累?」十四貝勒反問道,繼而又冷笑,「也是,他和娘娘不親,和烏雅家也不親,是孝懿皇後的養子,心是向著佟家的,難怪不受牽連。」
皇阿瑪雖然沒改四哥的玉牒,沒把四哥記在孝懿皇後名下,但是不是在皇阿瑪心裏早已把四哥當做是孝懿皇後的孩子,所以烏雅家的事連累不到四哥身上。
烏雅家出事,是因為禦膳房被查,禦膳房被查是因為八哥,是他想讓八哥去對付三哥,特意去求額娘挑起鍾粹宮和啟祥宮的矛盾。
十四阿哥都要氣樂了,所以他今日隻被封為貝子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他自己。
十四福晉拍了拍自己的嘴,她這找的是什麽鬼理由。
「臣妾都是瞎猜的,應該不是這個原因,五爺和九爺不也沒受影響。」
一個親王,一個郡王。
當年封妃時,宜妃娘娘隻在惠妃娘娘之下,如今直郡王被圈,宜妃娘娘所生的兩位阿哥都被封王,從此之後,怕是這宮裏的第一得意人了。
十四阿哥腦子持續發懵,直接問福晉:「不是因為烏雅家,那是因為什麽?」
他比十三差哪兒了。
如果十三也是貝子,他們後麵這三個阿哥都是貝子,他也就不會這樣意難平了。
第33章
三爺也想問,他比老四差哪兒了。
他比老四年長。
他比老四勇武。
他的文采不輸老四。
馬家犯錯,烏雅家也犯了錯。
憑什麽老四是親王,他卻隻是郡王。
康熙一十七年第一撥封爵的時候,皇阿瑪可是把他封為郡王,老四隻是貝勒的,如今在太子被廢之後倒是反了過來。
三爺從前做夢都想恢復郡王爵位,如今拿著被封為郡王的聖旨,卻恨不得扔了它。
皇阿瑪何必要這樣羞辱他,讓老四踩著他上位。
雖然被封為親王的不隻老四,但讓三爺意難平的卻隻有老四,因為隻有老四是他爭奪儲位的對手。
廢太子雖然封了個親王,還得了『理』這樣好的封號,但此生也就如此了,皇阿瑪立誰應該都不會再立廢太子,老五的親王之位完全是因為排行和太後才得來的,不管是老五和科爾沁的關係,還是老五本身的能力和性格,還是老五臉上那道疤,都註定了皇阿瑪不會選老五做儲君。
他的對手隻有老四。
三貝勒滿心焦躁,但又不得不讓自己平靜下來,跟隨他的那些朝臣多數是今年才投靠過來的,時間短不說,投靠的原因他自己也清楚,不是被他收服,不是為他心折,而是因為他的身份,無嫡立長,大哥被圈後,他就是諸皇子之長,是最有可能被立為儲君的人。
但他現在還是嗎。
老四先是代帝南巡,如今又在爵位上壓過了他,甚至開始和老八交好。
明明皇阿瑪把老八內務府總管的職位給卸了,讓老四接替老八做內務府總管,可他們南巡迴來後的這幾日裏,老四連自己的府邸都不迴了,日日住在八貝勒府。
據他的人探查到的消息,老八和老四甚至好到了同榻而眠的程度,雖說是在商量什麽政事,可都已經如此親密了,關係能不越來越好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如此一路走下來,報喜鳥們身上都多了不少厚實的紅包。
唯有三處是例外。
一處是三爺府上,除了給魏珠的荷包裏放了塊銀裸子,餘下眾人荷包裏都是銅錢。
眾人不敢露出多餘的表情,生怕惹到三爺,出了門卻是心照不宣的交換眼神,果然傳聞不假,馬家上交的罰銀大多都是三爺給湊出來的,三爺府上這個月都開始節衣縮食了。
第二處是十二爺府上,十二爺給的賞銀是一如既往的少。
最後一處則是十四爺的府邸,魏珠一行人雖是報喜鳥,可是一文錢的賞銀都沒有,十四爺連接旨的時候臉都是耷拉著的,知道前邊那些爺封爵的情況後,更是當場跳腳。
「貝子!區區一個貝子,連十三都是貝勒,我怎麽就是貝子!」
傳旨的太監一走,十四阿哥實在是憋不住了。
憑什麽,前頭那些哥哥,封親王封郡王,到他這裏就是貝子了。
就算是他年紀小、排行小,可十三不也隻比他大兩歲。
這一撥封爵就隻有兩個貝子,一個是他,一個是十二哥,他什麽時候淪落到和十二哥一樣了,連九哥都被封了郡王。
十四爺的臉都氣紅了,一雙眼睛就差往外冒火了。
十四福晉已經迅速將其他人都遣散了,爺是什麽話都敢說,也不怕被傳出去。
其他人都走了,但十四福晉急著找話安慰爺。
說爺年紀小,十四爺的年紀沒比爺小多少,八爺當年被封為貝勒的時候還不如爺現在年紀大呢。
說爺情況特殊,畢竟同胞哥哥被封了親王,可五爺也是親王,九爺卻被封了郡王。
跟年紀沒關係,和有嫡親的兄長也無關,那原因就出在烏雅家身上了。
十四福晉小心開口:「三爺年長,這迴也隻是被封為郡王,可見是被馬家連累的,爺或許跟三爺是一個情況。」
「那四哥怎麽沒被烏雅家連累?」十四貝勒反問道,繼而又冷笑,「也是,他和娘娘不親,和烏雅家也不親,是孝懿皇後的養子,心是向著佟家的,難怪不受牽連。」
皇阿瑪雖然沒改四哥的玉牒,沒把四哥記在孝懿皇後名下,但是不是在皇阿瑪心裏早已把四哥當做是孝懿皇後的孩子,所以烏雅家的事連累不到四哥身上。
烏雅家出事,是因為禦膳房被查,禦膳房被查是因為八哥,是他想讓八哥去對付三哥,特意去求額娘挑起鍾粹宮和啟祥宮的矛盾。
十四阿哥都要氣樂了,所以他今日隻被封為貝子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他自己。
十四福晉拍了拍自己的嘴,她這找的是什麽鬼理由。
「臣妾都是瞎猜的,應該不是這個原因,五爺和九爺不也沒受影響。」
一個親王,一個郡王。
當年封妃時,宜妃娘娘隻在惠妃娘娘之下,如今直郡王被圈,宜妃娘娘所生的兩位阿哥都被封王,從此之後,怕是這宮裏的第一得意人了。
十四阿哥腦子持續發懵,直接問福晉:「不是因為烏雅家,那是因為什麽?」
他比十三差哪兒了。
如果十三也是貝子,他們後麵這三個阿哥都是貝子,他也就不會這樣意難平了。
第33章
三爺也想問,他比老四差哪兒了。
他比老四年長。
他比老四勇武。
他的文采不輸老四。
馬家犯錯,烏雅家也犯了錯。
憑什麽老四是親王,他卻隻是郡王。
康熙一十七年第一撥封爵的時候,皇阿瑪可是把他封為郡王,老四隻是貝勒的,如今在太子被廢之後倒是反了過來。
三爺從前做夢都想恢復郡王爵位,如今拿著被封為郡王的聖旨,卻恨不得扔了它。
皇阿瑪何必要這樣羞辱他,讓老四踩著他上位。
雖然被封為親王的不隻老四,但讓三爺意難平的卻隻有老四,因為隻有老四是他爭奪儲位的對手。
廢太子雖然封了個親王,還得了『理』這樣好的封號,但此生也就如此了,皇阿瑪立誰應該都不會再立廢太子,老五的親王之位完全是因為排行和太後才得來的,不管是老五和科爾沁的關係,還是老五本身的能力和性格,還是老五臉上那道疤,都註定了皇阿瑪不會選老五做儲君。
他的對手隻有老四。
三貝勒滿心焦躁,但又不得不讓自己平靜下來,跟隨他的那些朝臣多數是今年才投靠過來的,時間短不說,投靠的原因他自己也清楚,不是被他收服,不是為他心折,而是因為他的身份,無嫡立長,大哥被圈後,他就是諸皇子之長,是最有可能被立為儲君的人。
但他現在還是嗎。
老四先是代帝南巡,如今又在爵位上壓過了他,甚至開始和老八交好。
明明皇阿瑪把老八內務府總管的職位給卸了,讓老四接替老八做內務府總管,可他們南巡迴來後的這幾日裏,老四連自己的府邸都不迴了,日日住在八貝勒府。
據他的人探查到的消息,老八和老四甚至好到了同榻而眠的程度,雖說是在商量什麽政事,可都已經如此親密了,關係能不越來越好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