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貝勒沉吟,那可就多了,他上輩子畢竟活到了四十五歲,從一十六到四十五足足十九年,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可太多了。
比如,他還能再曝出幾個皇阿瑪所不知道的廢太子的人、四哥的人、三哥的人,未來的能臣幹吏,未來的天災人禍……但這些都需要編故事來圓,編一個謊言就要用另一個謊言再圓。
這未免太累了,更何況他並不擅長編故事,他剛剛的說辭皇阿瑪不也沒信嗎。
但一點不說,皇阿瑪這一關也過不去,他也真是服了這老爺子了,罰什麽不好,拿他當小孩罰。
跪在地上的八貝勒沉默了許久才道:「兒臣讓人查了內務府,除了夾帶之事,內務府需要整改的地方還有很多,拿禦膳房舉例,宮中採買便與市價相差頗大,有幾倍幾十倍甚至一十倍的差額,單純的耗損是不足以彌補這麽大的差額的……」
當年四嫂當上中宮後是怎麽整改內務府的,他還記得。
禦膳房隻是其中一處,內務府七司三院都有被整改,而禦膳房連七司三院都算不上。
四嫂當年整改內務府,即便有四哥的鼎力支持,也花了足足三年的時間。
八貝勒跪在地上說著他知道的,不提包衣家族,也不提官員,隻說這些衙門的漏洞和可以整改的方向。
內務府除了七司三院,下麵還有三十多個機構,光文職官員就有三千多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全麵整改,哪怕八貝勒隻提大致的方向,沒有講解具體的操作,也講了得有一個半時辰。
康熙從一開始豎耳聆聽,到後來拿筆簡單記錄,老八在下麵說的越多,他的表情便越嚴肅,等老八說完,臉上的表情反倒和緩了許多。
「你這是查了多久?」
又惦記了內務府多久。
非數年之功,恐怕是查不到這種程度的。
難怪老八連禦膳房食材進出宮門夾帶這種隱秘之事都能查得出來,內務府都被老八查個底兒朝天了。
但老八花這麽大的精力查內務府做什麽,僅僅是因為懷疑少時被人投毒嗎,還是因為早年在宮中受了內務府的氣,就像昨日一個小小的禦廚也敢欺辱良嬪一樣。
康熙心中對良嬪的不喜又翻湧了上來,如果不是因為良嬪性子怯懦立不起來,老八也就不會跟著受氣。
世人捧高踩低,宮中也不例外,尤其是內務府的奴才,最是擅長見風使舵,老八……隱忍數年,暗地裏調查數年,連怎麽整改內務府都想過了。
這心性連康熙都有些驚嘆,可惜這個兒子腎不好。
八貝勒能怎麽答,這輩子他當上內務府總管還不到三個月,三個月怎麽可能查到這麽多東西,他隻是照搬了四嫂將來對內務府的整改。
「兒臣一直有留意內務府。」
至於到底留意了多久,皇阿瑪自己想吧,他向來相信皇阿瑪腦補的能力。
康熙的確是想了很多,恐怕老八在還沒有入朝參政時,就已經在留意內務府了,老八在禮部那些年恐怕也把一半的心思放在了內務府。
可即便這樣,老八前些年還是樣樣都沒落下。
讀書的時候文武功課皆排在前列,入朝之後,辦差也極為用心,很是能幹。
他把除廢太子之外的皇子都放在了下五旗,為的便是收攏下五旗諸王的勢力,老八也是做的最好的。
當然這也有老九和老十的原因,老九和老十也被他放到了正藍旗,他們倆又對老八很是服氣,遠比其他分在同一個旗的皇子要團結。
樣樣都不落下的同時,還把內務府查成這樣,琢磨成這樣。
這讓康熙想起一句話,老八剛開始監國那幾次,朝中便流傳過一句戲言——八貝勒晚上是不用睡覺的。
從前他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看皇子看得這麽緊,所以也不知道那些年老八一天睡幾個時辰,有兩個時辰嗎。
「起來吧。」
八貝勒手撐著地麵站起身,揉了揉膝蓋,老實站在一旁。
康熙還是不太能適應老八這副呆愣模樣,這是兒子,又不是朝臣,需要在他麵前時刻謹守禮儀,他都已經叫起了,老八順勢央求他坐下又能如何,他難道還會不允嗎。
若老八從小到大都是如此,那他也不會苛求,可老八從前在他麵前並非如此呆愣拘謹。
康熙不得不主動道:「找個位置坐吧。」
罰都已經罰過了,就沒必要再罰站了。
老八對內務府已經留意多年了,應該也琢磨多年了,對內務府了解透徹不說,這套改革的方法……也很公允。
無論是輪流製還是考試製,這兩套製度的提出,都會改變內務府由大家族長期把控一處的現狀,但同時也製約了內務府總管的權利。
大的方向如此,細枝末節之地也更是如此,都極大的約束了內務府包衣。
老八的這套改革方法,除了公允,他作為皇帝也能更方便地掌控內務府。
康熙能看得出來,老八公心甚重,對他這個皇阿瑪亦是愛重,不然不會琢磨出這樣的改革方法。
說起來,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老八的孝心都是無可置喙的。
雖然老八現在不如從前嘴甜了,在遭受打擊後人變得木訥了許多,對他這個皇阿瑪甚至還有所隱瞞,但內務府的這一套整改方法足以證明老八的孝心之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比如,他還能再曝出幾個皇阿瑪所不知道的廢太子的人、四哥的人、三哥的人,未來的能臣幹吏,未來的天災人禍……但這些都需要編故事來圓,編一個謊言就要用另一個謊言再圓。
這未免太累了,更何況他並不擅長編故事,他剛剛的說辭皇阿瑪不也沒信嗎。
但一點不說,皇阿瑪這一關也過不去,他也真是服了這老爺子了,罰什麽不好,拿他當小孩罰。
跪在地上的八貝勒沉默了許久才道:「兒臣讓人查了內務府,除了夾帶之事,內務府需要整改的地方還有很多,拿禦膳房舉例,宮中採買便與市價相差頗大,有幾倍幾十倍甚至一十倍的差額,單純的耗損是不足以彌補這麽大的差額的……」
當年四嫂當上中宮後是怎麽整改內務府的,他還記得。
禦膳房隻是其中一處,內務府七司三院都有被整改,而禦膳房連七司三院都算不上。
四嫂當年整改內務府,即便有四哥的鼎力支持,也花了足足三年的時間。
八貝勒跪在地上說著他知道的,不提包衣家族,也不提官員,隻說這些衙門的漏洞和可以整改的方向。
內務府除了七司三院,下麵還有三十多個機構,光文職官員就有三千多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要全麵整改,哪怕八貝勒隻提大致的方向,沒有講解具體的操作,也講了得有一個半時辰。
康熙從一開始豎耳聆聽,到後來拿筆簡單記錄,老八在下麵說的越多,他的表情便越嚴肅,等老八說完,臉上的表情反倒和緩了許多。
「你這是查了多久?」
又惦記了內務府多久。
非數年之功,恐怕是查不到這種程度的。
難怪老八連禦膳房食材進出宮門夾帶這種隱秘之事都能查得出來,內務府都被老八查個底兒朝天了。
但老八花這麽大的精力查內務府做什麽,僅僅是因為懷疑少時被人投毒嗎,還是因為早年在宮中受了內務府的氣,就像昨日一個小小的禦廚也敢欺辱良嬪一樣。
康熙心中對良嬪的不喜又翻湧了上來,如果不是因為良嬪性子怯懦立不起來,老八也就不會跟著受氣。
世人捧高踩低,宮中也不例外,尤其是內務府的奴才,最是擅長見風使舵,老八……隱忍數年,暗地裏調查數年,連怎麽整改內務府都想過了。
這心性連康熙都有些驚嘆,可惜這個兒子腎不好。
八貝勒能怎麽答,這輩子他當上內務府總管還不到三個月,三個月怎麽可能查到這麽多東西,他隻是照搬了四嫂將來對內務府的整改。
「兒臣一直有留意內務府。」
至於到底留意了多久,皇阿瑪自己想吧,他向來相信皇阿瑪腦補的能力。
康熙的確是想了很多,恐怕老八在還沒有入朝參政時,就已經在留意內務府了,老八在禮部那些年恐怕也把一半的心思放在了內務府。
可即便這樣,老八前些年還是樣樣都沒落下。
讀書的時候文武功課皆排在前列,入朝之後,辦差也極為用心,很是能幹。
他把除廢太子之外的皇子都放在了下五旗,為的便是收攏下五旗諸王的勢力,老八也是做的最好的。
當然這也有老九和老十的原因,老九和老十也被他放到了正藍旗,他們倆又對老八很是服氣,遠比其他分在同一個旗的皇子要團結。
樣樣都不落下的同時,還把內務府查成這樣,琢磨成這樣。
這讓康熙想起一句話,老八剛開始監國那幾次,朝中便流傳過一句戲言——八貝勒晚上是不用睡覺的。
從前他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看皇子看得這麽緊,所以也不知道那些年老八一天睡幾個時辰,有兩個時辰嗎。
「起來吧。」
八貝勒手撐著地麵站起身,揉了揉膝蓋,老實站在一旁。
康熙還是不太能適應老八這副呆愣模樣,這是兒子,又不是朝臣,需要在他麵前時刻謹守禮儀,他都已經叫起了,老八順勢央求他坐下又能如何,他難道還會不允嗎。
若老八從小到大都是如此,那他也不會苛求,可老八從前在他麵前並非如此呆愣拘謹。
康熙不得不主動道:「找個位置坐吧。」
罰都已經罰過了,就沒必要再罰站了。
老八對內務府已經留意多年了,應該也琢磨多年了,對內務府了解透徹不說,這套改革的方法……也很公允。
無論是輪流製還是考試製,這兩套製度的提出,都會改變內務府由大家族長期把控一處的現狀,但同時也製約了內務府總管的權利。
大的方向如此,細枝末節之地也更是如此,都極大的約束了內務府包衣。
老八的這套改革方法,除了公允,他作為皇帝也能更方便地掌控內務府。
康熙能看得出來,老八公心甚重,對他這個皇阿瑪亦是愛重,不然不會琢磨出這樣的改革方法。
說起來,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老八的孝心都是無可置喙的。
雖然老八現在不如從前嘴甜了,在遭受打擊後人變得木訥了許多,對他這個皇阿瑪甚至還有所隱瞞,但內務府的這一套整改方法足以證明老八的孝心之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