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可從來沒教過老八隻孝敬生母和養母,不需要孝敬祖母的。
「兒臣有罪,是兒臣疏忽了。」八貝勒利索認錯,並不為自己辯解,也不能辯解。
他是有些捨不得給太後,畢竟他如今就那麽一點靈氣,根本不夠使,給了額娘和惠額娘,還要留下自家用的,若有多餘的再勻給九弟和十弟。
太後是他的長輩不假,待他也並不苛刻,並未因不喜額娘就遷怒於他,但也僅此而已了,太後沒有因為額娘而遷怒於他,他卻是沒有太後的品格。
如果是因為額娘曾經做錯了事情傷害到太後,那是種因得因,種果得果,沒什麽好說的,但實際上額娘也不過是被遷怒而已。
當年在他出生之前,額娘也曾經盛寵一時,又因為品貌有幾分像先帝的孝獻皇後,曾經攪動整個後宮的董鄂氏,因此被太後所不喜。
太後雖沒有宮權,不管理後宮,但她的喜惡明明白白的擺在臉上,多年不變。
八貝勒不光捨不得將珍貴之物給太後,也捨不得給皇阿瑪。
寧壽宮送了,延禧宮和啟祥宮也送了,難道還能落下幹清宮嗎。
而且按照規矩,寧壽宮和幹清宮這兩處送過去的隻能更多而不能少。
本來他那點靈氣就不夠分,再添兩個大頭,那就更不過夠分了。
如果送不一樣的食菜,膳房的廚子又不傻,宮人的眼睛更是利的很,他還不想自找麻煩。
跪在下麵的不孝子八貝勒,竟有些盼著四哥早日登基了。
皇宮就那麽大點兒,四哥雖然後院清靜,但架不住皇阿瑪後宮的妃嬪眾多,上輩子四哥登基後便讓有子的太妃出宮,住到各自兒子府上養老,上輩子額娘走的早,根本沒等到那一日,這輩子不會了。
「知錯就好,日後不可再犯。」康熙語氣淡淡的道。
「兒臣遵命。」八貝勒麵上恭恭敬敬,但心裏卻很不服氣。
他就納悶了,上輩子他要爭皇位,聲勢的確搞得浩大,強勢的皇帝應該都忍不了,皇阿瑪處處挑他的刺兒看他不順眼也就算了,他活該嘛。
但現在他可沒有一點要爭皇位的意思,原來的八爺黨在未完全成型的時候就已經被他遣散了,他不能生的消息傳的到處都是,大惡人的名聲滿天飛。
皇阿瑪明明知道這些消息是誰傳的,不憐惜他這個受害者一二,反倒挑他的毛病。
皇阿瑪又不知道什麽靈氣不靈氣的,就這麽點東西,何必呢,管他幹什麽。
康熙這才把目光移向十三,把老八喊來隻是為了湊份子,他今日想見的還是老四和十三。
「今日並非休沐日,你不待在吏部衙門,倒有功夫跑去跟十四吃酒,可見還是閑了些,你們兩個也一樣,當兄長的沒能給弟弟做個好榜樣。」
康熙可不是把這三個兒子叫過來談心的,而是要給他們加擔子,加給群臣看,別眼睛隻知道盯著三貝勒。
十三阿哥得了蓋房子的差事,當然這房子不是尋常的房子,而是一座親王府邸,選址在正白旗。
四貝勒和八貝勒都得了外派的差事——南下巡視河道。
八貝勒沒有立刻接下差事,而是提議道:「九弟擅長算學,又口齒伶俐,善於與人溝通,兒臣懇求皇阿瑪讓九弟與我們同去。」
巡視河道雖然辛苦,但九弟一直念著江南,皇阿瑪頭幾次南巡都沒帶上九弟,好不容易今年帶上了,還中途折返,沒能去成。
再者,京城如今這氛圍,他也不太放心把九弟留在京城,十弟雖內秀,可有時候根本拗不過九弟,反倒常常被九弟帶著走。
康熙沒反對,答應了。
本來南下巡視河道老八就是個搭頭,這差事是以老四為主,順便讓老八跟著出京散散心。
都已經有一個搭頭,再搭一個倒也無妨。**
太子被廢黜之後,幹清宮第一次傳召皇子,自然引人注目,尤其是沒有召見三貝勒,卻召見了四貝勒,順帶還有八貝勒和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所要督建的親王府邸,極有可能是萬歲爺拿來安置廢太子的,隻是把位置選在內城讓人有些不解,但眾人這會兒還真顧不上琢磨這些,比起廢太子的安置,萬歲爺安排給四貝勒和八貝勒的差事可以說是讓人瞠目結舌。
代帝巡視河道。
萬歲爺南巡的主要目的便是巡視河道,今年這次中途折返,未能達成目的,眾人原以為萬歲爺會等到明年或是後年重啟南巡,沒想到萬歲爺會讓四貝勒和八貝勒代帝巡視河道。
比差事本身更重要的是代帝南巡的意義。
身體有疾的八貝勒可以忽略,四貝勒才是重中之重,在大清亟待立太子的情況下,萬歲爺讓四貝勒代帝南巡,是不是代表萬歲爺屬意的人其實是四爺,而非被大多數人看好的三爺。
「爺也不要想太多,皇上又不是單獨讓四貝勒巡視河道,不是還有八爺和九爺嗎,皇上總不能同時屬意三個人吧。」側福晉田氏一邊為三爺揉肩,一邊溫聲勸道。
三貝勒閉著眼睛,眉頭緊皺。
側福晉雖然通音律曉詩文,但畢竟隻是婦道人家,娘家也不是高門顯貴,對朝堂上的事情知之甚少。
他這會兒也沒有心情和側福晉解釋,皇阿瑪今日隻傳了老四、老八和十三,這本身就不正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兒臣有罪,是兒臣疏忽了。」八貝勒利索認錯,並不為自己辯解,也不能辯解。
他是有些捨不得給太後,畢竟他如今就那麽一點靈氣,根本不夠使,給了額娘和惠額娘,還要留下自家用的,若有多餘的再勻給九弟和十弟。
太後是他的長輩不假,待他也並不苛刻,並未因不喜額娘就遷怒於他,但也僅此而已了,太後沒有因為額娘而遷怒於他,他卻是沒有太後的品格。
如果是因為額娘曾經做錯了事情傷害到太後,那是種因得因,種果得果,沒什麽好說的,但實際上額娘也不過是被遷怒而已。
當年在他出生之前,額娘也曾經盛寵一時,又因為品貌有幾分像先帝的孝獻皇後,曾經攪動整個後宮的董鄂氏,因此被太後所不喜。
太後雖沒有宮權,不管理後宮,但她的喜惡明明白白的擺在臉上,多年不變。
八貝勒不光捨不得將珍貴之物給太後,也捨不得給皇阿瑪。
寧壽宮送了,延禧宮和啟祥宮也送了,難道還能落下幹清宮嗎。
而且按照規矩,寧壽宮和幹清宮這兩處送過去的隻能更多而不能少。
本來他那點靈氣就不夠分,再添兩個大頭,那就更不過夠分了。
如果送不一樣的食菜,膳房的廚子又不傻,宮人的眼睛更是利的很,他還不想自找麻煩。
跪在下麵的不孝子八貝勒,竟有些盼著四哥早日登基了。
皇宮就那麽大點兒,四哥雖然後院清靜,但架不住皇阿瑪後宮的妃嬪眾多,上輩子四哥登基後便讓有子的太妃出宮,住到各自兒子府上養老,上輩子額娘走的早,根本沒等到那一日,這輩子不會了。
「知錯就好,日後不可再犯。」康熙語氣淡淡的道。
「兒臣遵命。」八貝勒麵上恭恭敬敬,但心裏卻很不服氣。
他就納悶了,上輩子他要爭皇位,聲勢的確搞得浩大,強勢的皇帝應該都忍不了,皇阿瑪處處挑他的刺兒看他不順眼也就算了,他活該嘛。
但現在他可沒有一點要爭皇位的意思,原來的八爺黨在未完全成型的時候就已經被他遣散了,他不能生的消息傳的到處都是,大惡人的名聲滿天飛。
皇阿瑪明明知道這些消息是誰傳的,不憐惜他這個受害者一二,反倒挑他的毛病。
皇阿瑪又不知道什麽靈氣不靈氣的,就這麽點東西,何必呢,管他幹什麽。
康熙這才把目光移向十三,把老八喊來隻是為了湊份子,他今日想見的還是老四和十三。
「今日並非休沐日,你不待在吏部衙門,倒有功夫跑去跟十四吃酒,可見還是閑了些,你們兩個也一樣,當兄長的沒能給弟弟做個好榜樣。」
康熙可不是把這三個兒子叫過來談心的,而是要給他們加擔子,加給群臣看,別眼睛隻知道盯著三貝勒。
十三阿哥得了蓋房子的差事,當然這房子不是尋常的房子,而是一座親王府邸,選址在正白旗。
四貝勒和八貝勒都得了外派的差事——南下巡視河道。
八貝勒沒有立刻接下差事,而是提議道:「九弟擅長算學,又口齒伶俐,善於與人溝通,兒臣懇求皇阿瑪讓九弟與我們同去。」
巡視河道雖然辛苦,但九弟一直念著江南,皇阿瑪頭幾次南巡都沒帶上九弟,好不容易今年帶上了,還中途折返,沒能去成。
再者,京城如今這氛圍,他也不太放心把九弟留在京城,十弟雖內秀,可有時候根本拗不過九弟,反倒常常被九弟帶著走。
康熙沒反對,答應了。
本來南下巡視河道老八就是個搭頭,這差事是以老四為主,順便讓老八跟著出京散散心。
都已經有一個搭頭,再搭一個倒也無妨。**
太子被廢黜之後,幹清宮第一次傳召皇子,自然引人注目,尤其是沒有召見三貝勒,卻召見了四貝勒,順帶還有八貝勒和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所要督建的親王府邸,極有可能是萬歲爺拿來安置廢太子的,隻是把位置選在內城讓人有些不解,但眾人這會兒還真顧不上琢磨這些,比起廢太子的安置,萬歲爺安排給四貝勒和八貝勒的差事可以說是讓人瞠目結舌。
代帝巡視河道。
萬歲爺南巡的主要目的便是巡視河道,今年這次中途折返,未能達成目的,眾人原以為萬歲爺會等到明年或是後年重啟南巡,沒想到萬歲爺會讓四貝勒和八貝勒代帝巡視河道。
比差事本身更重要的是代帝南巡的意義。
身體有疾的八貝勒可以忽略,四貝勒才是重中之重,在大清亟待立太子的情況下,萬歲爺讓四貝勒代帝南巡,是不是代表萬歲爺屬意的人其實是四爺,而非被大多數人看好的三爺。
「爺也不要想太多,皇上又不是單獨讓四貝勒巡視河道,不是還有八爺和九爺嗎,皇上總不能同時屬意三個人吧。」側福晉田氏一邊為三爺揉肩,一邊溫聲勸道。
三貝勒閉著眼睛,眉頭緊皺。
側福晉雖然通音律曉詩文,但畢竟隻是婦道人家,娘家也不是高門顯貴,對朝堂上的事情知之甚少。
他這會兒也沒有心情和側福晉解釋,皇阿瑪今日隻傳了老四、老八和十三,這本身就不正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