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外麵怕是什麽傳言都有,額娘聽到的版本還是太子和大哥打架,我和三哥拉架。殿內發生了什麽隻有在場的人知道,外麵大都是些猜測,就算我在殿上為大哥說了話,又有誰知道,難道咱們還能挨個去解釋嗎。」
「可是——」她就是見不得外頭把什麽髒的臭的都往貝勒爺身上潑,而且她懷疑,「明明是三爺做的事情,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傳言說是爺做的,會不會是三爺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故意禍水東引?」
就算是外人瞎猜測,那三貝勒的嫌疑不比自家爺更大嗎,貝勒爺和直郡王是什麽樣的關係,那不比三貝勒和直郡王親近嗎。
而且自家爺顯然已經無望大位了,三貝勒不同,沒了直郡王和太子,三貝勒在諸皇子之中就占了長。
無論從哪方麵講,都應該是懷疑三貝勒的聲音比懷疑自家爺的聲音更多才對,而不是反過來。
八貝勒耐心解釋道:「未必是三哥動的手,我在宗親宴上揭舉太子和梁九功這才多久,如今又出了大哥和蒙古喇嘛的事兒,外人自然而然會聯想到我身上。
但昨天晚上的確是三哥拉我下水,不然我應該全程都不參與不吱聲的。」
在三哥問他之前,他可是一個字兒都沒說過,隻是在太子動手的時候反手打了迴去。
「三哥為此也感到歉意,今日特意尋到我,賠了咱們京城的九處鋪子,而且說好了絕對不會是犄角旮旯的位置,都得是好地段。」
京城好地段的鋪子,至少要上千兩,而且是很難買到,這是能傳家的基業,就像京郊的田產一樣,輕易不會有人出手。
像他們府裏,這幾l年也隻置辦了三處鋪子,還是九弟給幫了忙。
鋪子?八福晉想起來了。
「前兩天,我們剛到德州行宮,三嫂還和我提起弘景之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不樂意咱們過繼弘景,誰要過繼他們家弘景了,那孩子分明是三爺主動送到咱們府上來的。
我跟爺都沒有要過繼弘景的意思,但三嫂會這麽想,說不定三爺心裏頭也是這麽想的。咱們過繼弘景,日後貝勒府所有的東西都是弘景的,九處鋪子繞了一圈最終還是迴到三爺兒子手裏。」
三貝勒如此道歉,可不算有誠意。
再說了,區區九處鋪子,怎麽能抵得過爺名聲上受的損。
「這麽說的話,九處鋪子還是要少了。」八貝勒喃喃道,應該要個兩位數的,翻上一倍,三哥或許也會同意。
「爺,這不是鋪子的事兒,他就是給上咱們一百處,那又如何?」八福晉不滿道,爺的名聲價抵千金。
「是是是。」
八貝勒知道福晉是有底氣說這個話的,安郡王府的陪嫁豐厚,福晉當年帶進來的嫁妝雖然按照規矩比嫂子們的抬數要少,但是帶過來的產業卻是頭一份的。
從小金尊玉貴養大的人,自然不會把幾l處鋪子放在眼裏。
但他跟福晉不一樣,額娘位份低且不受寵,衛家也沒有多少家底,皇阿瑪的兒子多,在他被封為貝勒之前,一年就隻有兩百兩的例銀,這還是在他搬去阿哥所之後才有的。
兩百兩放在普通的百姓之家是一筆巨款,但在宮裏就不是了,人情往來要花銀子,孝順額娘要花銀子,逢年過節打賞下人也要花銀子,兩百兩對他來說捉襟見肘,得算計著花才成。
好在,在宮裏頭吃喝是不用花銀錢的,有自個兒的份例,當然想吃份例之外的東西,那就得花銀子了,在被封為貝勒之前,他基本沒叫過份例之外的膳食。
八貝勒不想和福晉解釋九處鋪子價值幾l何,人和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九處鋪子對他來說和對年少時的他來說也是不一樣的。
被封為貝勒,他每年的例銀便漲到了兩千兩,出宮開府後,皇阿瑪還撥了二十三萬兩的安家銀子。
但不缺不代表不想要更多。
「畢竟是白得來的東西,三哥就算是不給,我也拿他沒法子,我總不能讓人把昨日發生在大殿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傳出去吧。」
他倒是無所謂,隻怕太子中邪的名聲要板上釘釘了,皇阿瑪那裏定然不肯。
「你想想,咱們又不打算過繼三哥的孩子,就算三哥打了如意算盤,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這九處鋪子夠他肉疼一陣子的了。」
或許不是一陣子,以他對三哥的了解,可能會是一輩子。
這世上有幾l個不缺銀錢的。
八福晉心裏頭還是氣不過,「九處鋪子,也太便宜他們了!」
「那可不。」八貝勒贊同道。
也就是他現在不需要執行劇情任務,不然三哥就等著被輿論反噬吧,劇情中他在宗室和朝臣當中的好名聲是需要維持到雍正年間的,不過現在,差成什麽樣都無所謂了。
九處鋪子的話題到此為止,八貝勒轉而說起大哥那裏的幾l個侄女。
「我明日去求皇阿瑪允三個侄女繼續來咱們府上。」他那魚粥不能白熬白送。
「大侄女夫家那邊如果知道大哥落難的消息,可能會對大侄女失了恭敬,我想著咱們往那邊送些東西,十幾l輛馬車拉過去,長眼睛的人都該能看到,隻是不知該送什麽好。」
他能想到的無非就是布匹首飾,再添幾l樣金子打造的禦賜之物,但這才能裝幾l輛馬車,總不能弄上□□車的布料吧,這東西多了在草原可不好存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可是——」她就是見不得外頭把什麽髒的臭的都往貝勒爺身上潑,而且她懷疑,「明明是三爺做的事情,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傳言說是爺做的,會不會是三爺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故意禍水東引?」
就算是外人瞎猜測,那三貝勒的嫌疑不比自家爺更大嗎,貝勒爺和直郡王是什麽樣的關係,那不比三貝勒和直郡王親近嗎。
而且自家爺顯然已經無望大位了,三貝勒不同,沒了直郡王和太子,三貝勒在諸皇子之中就占了長。
無論從哪方麵講,都應該是懷疑三貝勒的聲音比懷疑自家爺的聲音更多才對,而不是反過來。
八貝勒耐心解釋道:「未必是三哥動的手,我在宗親宴上揭舉太子和梁九功這才多久,如今又出了大哥和蒙古喇嘛的事兒,外人自然而然會聯想到我身上。
但昨天晚上的確是三哥拉我下水,不然我應該全程都不參與不吱聲的。」
在三哥問他之前,他可是一個字兒都沒說過,隻是在太子動手的時候反手打了迴去。
「三哥為此也感到歉意,今日特意尋到我,賠了咱們京城的九處鋪子,而且說好了絕對不會是犄角旮旯的位置,都得是好地段。」
京城好地段的鋪子,至少要上千兩,而且是很難買到,這是能傳家的基業,就像京郊的田產一樣,輕易不會有人出手。
像他們府裏,這幾l年也隻置辦了三處鋪子,還是九弟給幫了忙。
鋪子?八福晉想起來了。
「前兩天,我們剛到德州行宮,三嫂還和我提起弘景之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不樂意咱們過繼弘景,誰要過繼他們家弘景了,那孩子分明是三爺主動送到咱們府上來的。
我跟爺都沒有要過繼弘景的意思,但三嫂會這麽想,說不定三爺心裏頭也是這麽想的。咱們過繼弘景,日後貝勒府所有的東西都是弘景的,九處鋪子繞了一圈最終還是迴到三爺兒子手裏。」
三貝勒如此道歉,可不算有誠意。
再說了,區區九處鋪子,怎麽能抵得過爺名聲上受的損。
「這麽說的話,九處鋪子還是要少了。」八貝勒喃喃道,應該要個兩位數的,翻上一倍,三哥或許也會同意。
「爺,這不是鋪子的事兒,他就是給上咱們一百處,那又如何?」八福晉不滿道,爺的名聲價抵千金。
「是是是。」
八貝勒知道福晉是有底氣說這個話的,安郡王府的陪嫁豐厚,福晉當年帶進來的嫁妝雖然按照規矩比嫂子們的抬數要少,但是帶過來的產業卻是頭一份的。
從小金尊玉貴養大的人,自然不會把幾l處鋪子放在眼裏。
但他跟福晉不一樣,額娘位份低且不受寵,衛家也沒有多少家底,皇阿瑪的兒子多,在他被封為貝勒之前,一年就隻有兩百兩的例銀,這還是在他搬去阿哥所之後才有的。
兩百兩放在普通的百姓之家是一筆巨款,但在宮裏就不是了,人情往來要花銀子,孝順額娘要花銀子,逢年過節打賞下人也要花銀子,兩百兩對他來說捉襟見肘,得算計著花才成。
好在,在宮裏頭吃喝是不用花銀錢的,有自個兒的份例,當然想吃份例之外的東西,那就得花銀子了,在被封為貝勒之前,他基本沒叫過份例之外的膳食。
八貝勒不想和福晉解釋九處鋪子價值幾l何,人和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九處鋪子對他來說和對年少時的他來說也是不一樣的。
被封為貝勒,他每年的例銀便漲到了兩千兩,出宮開府後,皇阿瑪還撥了二十三萬兩的安家銀子。
但不缺不代表不想要更多。
「畢竟是白得來的東西,三哥就算是不給,我也拿他沒法子,我總不能讓人把昨日發生在大殿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傳出去吧。」
他倒是無所謂,隻怕太子中邪的名聲要板上釘釘了,皇阿瑪那裏定然不肯。
「你想想,咱們又不打算過繼三哥的孩子,就算三哥打了如意算盤,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這九處鋪子夠他肉疼一陣子的了。」
或許不是一陣子,以他對三哥的了解,可能會是一輩子。
這世上有幾l個不缺銀錢的。
八福晉心裏頭還是氣不過,「九處鋪子,也太便宜他們了!」
「那可不。」八貝勒贊同道。
也就是他現在不需要執行劇情任務,不然三哥就等著被輿論反噬吧,劇情中他在宗室和朝臣當中的好名聲是需要維持到雍正年間的,不過現在,差成什麽樣都無所謂了。
九處鋪子的話題到此為止,八貝勒轉而說起大哥那裏的幾l個侄女。
「我明日去求皇阿瑪允三個侄女繼續來咱們府上。」他那魚粥不能白熬白送。
「大侄女夫家那邊如果知道大哥落難的消息,可能會對大侄女失了恭敬,我想著咱們往那邊送些東西,十幾l輛馬車拉過去,長眼睛的人都該能看到,隻是不知該送什麽好。」
他能想到的無非就是布匹首飾,再添幾l樣金子打造的禦賜之物,但這才能裝幾l輛馬車,總不能弄上□□車的布料吧,這東西多了在草原可不好存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