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汙衊兒臣,毀兒臣清譽在先,當眾挖苦兒臣在後,兒臣此生註定無後,如果現在便人人欺淩,那日後豈不是要任打任罵,兒臣心中不平,所以就把連自己都不能確定真假的事情曝了出來。」
八貝勒一口氣說完,便不再多做掙紮,跪在原地等皇阿瑪審判。
康熙久久凝望著跪在下麵的八阿哥,老八從索額圖家奴那兒得到消息這說法他是不信的,必是太子這邊有人告密,是太子相信且親近之人,至於老八為什麽會把事情在宗親宴上曝出來……太子的確過分了些。
古人雲,窮寇莫追。
老八如今這樣和窮寇又有什麽區別,純親王因為無後而爵除,莊親王一把年紀了,到現在也不肯認命,還是想著能生出自己的孩子,為此沒少鬧笑話,他年輕那會兒後宮雖然孩子一個個的生,可是都保不住,未嚐沒有覺得心灰意冷。
而老八現在幾乎沒有生子的希望,名聲也被之前的流言毀了大半,兔子被惹急了眼都會咬人,更何況滿朝讚譽的八貝勒。
「朕憐惜你,所以才打算將良嬪冊封為妃,太子與噶禮所做之事,朕不為他們辯解,噶禮已經被免了官職,太子那裏朕也已經給了警告。」
八貝勒不明所以,他被皇阿瑪訓斥責罰過太多遍了,幾乎皇阿瑪一開口,他就知道接下來會是種什麽程度的訓斥或責罰。
顯然,或許是現在在皇阿瑪那裏與他還有些許的父子之情,或許梁九功之事並不是倒太子的最後一根稻草,皇阿瑪這樣的開頭,不像是要斥責他,倒有幾分解釋的意味在裏麵。
「兒臣多謝皇阿瑪。」
康熙看著八阿哥那張麵無表情的臉,微微皺眉,人在經受過重大挫折後,是不是也會性情大變,老八從前不這樣,整個人都硬邦邦的,好像一下子就不會說笑了,連同對他這個皇阿瑪的依賴也沒了。
第16章
「太子的事,你怎麽看?」
八貝勒張口便答道:「兒臣與太子兩清,對太子沒有意見。」
太子害他一迴,他害太子一迴,也算公平。
往前數,他挖太子牆角,給太子挖坑,但太子也沒少對付他,甚至最先出手的人都不是他,他作為惠妃的養子,從小就不招太子待見,太子連孝懿皇後的養子都敢打,對他,那就更肆無忌憚了,太子都不屑自己動手,多的是馬前卒為太子衝鋒陷陣。
康熙卻是不依不饒的問道:「太子連朕身邊的人都敢收買,你對他沒意見?」
「太子是儲君,兒臣不敢有意見。」八貝勒厭煩和皇阿瑪這樣迂迴試探,直接擺明自己的態度,「兒臣這樣一副殘軀,儲君是誰,對於兒臣來說都是一樣的,皇阿瑪讓誰是儲君誰就是儲君。兒臣隻想皇阿瑪能夠長命百歲,庇佑兒臣,若兒臣能死在皇阿瑪前頭,那就更好了,兒臣連身後事都不用擔憂了。」
「胡扯!」康熙嗬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言生死便是不孝。朕當然想長命百歲,誰不想長命百歲,可朕亦不想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
親兒子說這樣的話簡直是在剜他的心,可偏偏他能感受到老八此時此刻並沒有在撒謊,說的全是心裏話。
就算沒有子嗣,也不應該頹廢失望至此。
康熙本就為太子之事傷心費神,老八這樣,他心中亦難受,甚至對老八有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感。
「你去年告假,朕想著你能好好放鬆放鬆,排解心中煩悶,但現在看來,你這兩個月還是太閑了,才會胡思亂想。從明日起,由你來接替內務府總管一職。」
從進入幹清宮到現在,八貝勒臉上的表情終於變了,從平靜到驚詫。
他當眾曝光梁九功是太子的人,太子的毓慶宮到現在都還被人圍著,他不是應該像上輩子的十三弟一樣被皇阿瑪棄之不理嗎,怎麽還升了。
從前他在禮部行走,但禮部畢竟有兩位尚書,他是不能事事都插手的,既要好人緣那就得留有餘地。
但總管一職是內務府的最高官職,內務府這個龐然大物所涉及到的權利其實並不比禮部小。
「兒臣遵旨。」
八貝勒應下,本應該走人,但看著放在腿邊那道還沒有蓋上玉璽的聖旨,略作猶豫,還是開了口。
「兒子註定無後,爵位高低也就不重要了,兒子懇請皇阿瑪,允兒子將從今以後積攢的功勞都算在額娘身上,額娘生兒子一場,兒子已不能讓她含飴弄孫,隻願能讓額娘不白生兒子一場。」
人身上的血脈連著兩頭,上是父母,下是子孫,沒了一頭,還有一頭。
康熙冷哼了一聲,「你若攢下天大的功勞,難道還要讓朕冊封良嬪為後嗎?」
「兒臣不敢,額娘隻要能做一宮之主,兒臣便心滿意足了。」八貝勒老老實實的道。
額娘現在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宮之主,因為啟祥宮中還有一位僖嬪娘娘,比額娘資歷更深,所以額娘到現在住的也還是後殿而非前殿,額娘若要入主前殿,隻有比僖嬪娘娘的位份更高才行。
康熙等了許久,都沒等到老八的第二句話,良嬪不過是生了老八一場,他養了老八,教了老八,培養了老八,老八福晉是他賜的,府邸是他賜的,身上的爵位和官職都是他給的……如此恩情,怎麽就不提如何報答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八貝勒一口氣說完,便不再多做掙紮,跪在原地等皇阿瑪審判。
康熙久久凝望著跪在下麵的八阿哥,老八從索額圖家奴那兒得到消息這說法他是不信的,必是太子這邊有人告密,是太子相信且親近之人,至於老八為什麽會把事情在宗親宴上曝出來……太子的確過分了些。
古人雲,窮寇莫追。
老八如今這樣和窮寇又有什麽區別,純親王因為無後而爵除,莊親王一把年紀了,到現在也不肯認命,還是想著能生出自己的孩子,為此沒少鬧笑話,他年輕那會兒後宮雖然孩子一個個的生,可是都保不住,未嚐沒有覺得心灰意冷。
而老八現在幾乎沒有生子的希望,名聲也被之前的流言毀了大半,兔子被惹急了眼都會咬人,更何況滿朝讚譽的八貝勒。
「朕憐惜你,所以才打算將良嬪冊封為妃,太子與噶禮所做之事,朕不為他們辯解,噶禮已經被免了官職,太子那裏朕也已經給了警告。」
八貝勒不明所以,他被皇阿瑪訓斥責罰過太多遍了,幾乎皇阿瑪一開口,他就知道接下來會是種什麽程度的訓斥或責罰。
顯然,或許是現在在皇阿瑪那裏與他還有些許的父子之情,或許梁九功之事並不是倒太子的最後一根稻草,皇阿瑪這樣的開頭,不像是要斥責他,倒有幾分解釋的意味在裏麵。
「兒臣多謝皇阿瑪。」
康熙看著八阿哥那張麵無表情的臉,微微皺眉,人在經受過重大挫折後,是不是也會性情大變,老八從前不這樣,整個人都硬邦邦的,好像一下子就不會說笑了,連同對他這個皇阿瑪的依賴也沒了。
第16章
「太子的事,你怎麽看?」
八貝勒張口便答道:「兒臣與太子兩清,對太子沒有意見。」
太子害他一迴,他害太子一迴,也算公平。
往前數,他挖太子牆角,給太子挖坑,但太子也沒少對付他,甚至最先出手的人都不是他,他作為惠妃的養子,從小就不招太子待見,太子連孝懿皇後的養子都敢打,對他,那就更肆無忌憚了,太子都不屑自己動手,多的是馬前卒為太子衝鋒陷陣。
康熙卻是不依不饒的問道:「太子連朕身邊的人都敢收買,你對他沒意見?」
「太子是儲君,兒臣不敢有意見。」八貝勒厭煩和皇阿瑪這樣迂迴試探,直接擺明自己的態度,「兒臣這樣一副殘軀,儲君是誰,對於兒臣來說都是一樣的,皇阿瑪讓誰是儲君誰就是儲君。兒臣隻想皇阿瑪能夠長命百歲,庇佑兒臣,若兒臣能死在皇阿瑪前頭,那就更好了,兒臣連身後事都不用擔憂了。」
「胡扯!」康熙嗬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言生死便是不孝。朕當然想長命百歲,誰不想長命百歲,可朕亦不想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
親兒子說這樣的話簡直是在剜他的心,可偏偏他能感受到老八此時此刻並沒有在撒謊,說的全是心裏話。
就算沒有子嗣,也不應該頹廢失望至此。
康熙本就為太子之事傷心費神,老八這樣,他心中亦難受,甚至對老八有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感。
「你去年告假,朕想著你能好好放鬆放鬆,排解心中煩悶,但現在看來,你這兩個月還是太閑了,才會胡思亂想。從明日起,由你來接替內務府總管一職。」
從進入幹清宮到現在,八貝勒臉上的表情終於變了,從平靜到驚詫。
他當眾曝光梁九功是太子的人,太子的毓慶宮到現在都還被人圍著,他不是應該像上輩子的十三弟一樣被皇阿瑪棄之不理嗎,怎麽還升了。
從前他在禮部行走,但禮部畢竟有兩位尚書,他是不能事事都插手的,既要好人緣那就得留有餘地。
但總管一職是內務府的最高官職,內務府這個龐然大物所涉及到的權利其實並不比禮部小。
「兒臣遵旨。」
八貝勒應下,本應該走人,但看著放在腿邊那道還沒有蓋上玉璽的聖旨,略作猶豫,還是開了口。
「兒子註定無後,爵位高低也就不重要了,兒子懇請皇阿瑪,允兒子將從今以後積攢的功勞都算在額娘身上,額娘生兒子一場,兒子已不能讓她含飴弄孫,隻願能讓額娘不白生兒子一場。」
人身上的血脈連著兩頭,上是父母,下是子孫,沒了一頭,還有一頭。
康熙冷哼了一聲,「你若攢下天大的功勞,難道還要讓朕冊封良嬪為後嗎?」
「兒臣不敢,額娘隻要能做一宮之主,兒臣便心滿意足了。」八貝勒老老實實的道。
額娘現在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宮之主,因為啟祥宮中還有一位僖嬪娘娘,比額娘資歷更深,所以額娘到現在住的也還是後殿而非前殿,額娘若要入主前殿,隻有比僖嬪娘娘的位份更高才行。
康熙等了許久,都沒等到老八的第二句話,良嬪不過是生了老八一場,他養了老八,教了老八,培養了老八,老八福晉是他賜的,府邸是他賜的,身上的爵位和官職都是他給的……如此恩情,怎麽就不提如何報答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