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媳不苦,倒是娘娘看上去清減了許多,怕是爺等會兒見了要心疼。」八福晉幹巴巴的道。
良嬪拍了拍兒媳的手,她們也做了七八年的婆媳,從前她隻覺得兒媳高傲,連句哄人的話都不會說,如今再看,這還是個不會哄人的,卻是個實心的人。
「那就讓他心疼去,大冷天的帶著你們跑到城外住了小一個月,就得讓他心疼心疼。」
良嬪邊說著,眼睛便不由自主的停在了大孫女身上。
這原是她的侄孫女,但她也是頭一次見,隻聽大嫂說這孩子長得有幾分像她,確實像,不隻是臉像。
良嬪看著隻有十歲的衛枝就像看見那時的自己,她十三歲小選進宮,因著這張臉,阿瑪對她是寄予了厚望的,所以特意找了門路送她去禦前伺候。
那時候她麵上強撐著平靜,內心卻日日惶恐,就像現在的衛枝,禮行得再標準,準備的再充分,眼神都是怯生生的,不過這孩子還是比她那會兒要強。
良嬪沒養過孩子,她的孩子剛滿月就被抱到惠妃娘娘那裏養著了,養到六歲就搬去了阿哥所,阿哥待她從不生疏,她們母子見麵,也多是阿哥主動關心她,她倒是沒有多少哄孩子的經驗。
「我讓人備了點心,都是你們阿瑪小時候喜歡吃的,你們也嚐嚐。」
麵前的炕桌上擺了一碟糖蒸酥酪、一碟紅年糕,一碟蜜汁玫瑰芋頭,一碟豌豆黃,還有三盞杏仁豆腐。「明月你也嚐嚐,這是特意去延禧宮拿的甜點,雖都是禦廚,一樣的點心味道做出來卻不同,阿哥剛搬去阿哥所那兩年,還總是惦記著延禧宮的這幾味甜點。」
八福晉端起一盞還溫熱的杏仁豆腐,舀出一勺嚐了嚐,果然是爺的口味,比尋常杏仁豆腐要甜些。
「爺愛吃甜口,喝碗豆花都要讓廚子放糖,可是隨了娘娘?」
良嬪溫柔看著兩個孫女,搖了搖頭道:「我口味兒清淡,不喜歡吃太甜的,或許是隨了我阿瑪,他老人家在世時是寧可一日無鹽也不可一日無糖。」
至於皇上是不是愛吃甜的,那她就不知道了。
衛枝小口品嚐著澆了玫瑰醬的芋頭,在心裏默默道,她也喜歡吃甜口,或許和阿瑪一樣是隨了太爺爺。
不比啟祥宮裏的融洽,幹清宮裏的氣氛僵硬,父在上,子在下,在行禮請過安,誰都沒主動開口。
康熙連寫了二十幾張福字,墨汁快用沒了,老八還在下頭傻愣愣的站著,也沒主動上來給他磨墨。
要說老八沒眼力勁兒是不可能的,他是想晾一晾老八的,可現在看來,誰晾誰還真不一定。
「過來磨墨裁紙,傻站著做什麽。」
「兒臣遵命。」很有被晾自覺的八貝勒打千行禮道。
上輩子皇阿瑪沒少晾著他,光站著就是便宜他了,一般情況下,他行完禮之後,皇阿瑪直接不叫起,讓他跪在那裏,皇阿瑪照舊做自己的事兒,批摺子也好,麵見皇子和朝臣也罷,都不耽擱,如果他跪的地方礙事兒了,不用皇阿瑪開口,他會主動到邊上跪著去。
磨墨,裁紙,將寫好晾幹的福字收起,把裁好的新紙鋪上。
八貝勒有條不紊,做完這些,便主動退到一旁站著。
康熙瞥了一眼,梁九功如果此時在屋裏都不會站的離他這麽遠。
老八這怨氣沒寫在臉上,倒是寫在了身上。
自個兒怕了太子,連告狀都不曾,倒是怨上朕了。
「朕累了,剩下的你來寫。」康熙把筆撂下。
「兒臣的字不好看。」八貝勒道。
不是他推脫,是皇阿瑪一直嫌棄他的字,不提在上書房讀書時被批評過多少次,他都出宮開府了,皇阿瑪還把寫的一首好字的何焯安排進府做他的侍讀。
「不好看就不好看,朕又沒打算賞給你,不會貼在八貝勒府。」康熙沒好氣的道。
八貝勒不吭聲了,拿起筆,老老實實開始寫福字。
康熙卻愈發氣不順了,老八從前在他跟前不這樣,老八就不是個寡言的人,從小到大都不是,諸子之中,老八是最有上進心最努力的,也是處事最圓滑的。
「朕已經讓趙昌嚴懲傳播流言之人了。」康熙淡淡的解釋了一句。
之所以用趙昌,而不是用宗人府和步兵統領衙門的人,是因為此事不宜大張旗鼓的去查,否則那些流言隻會越傳越廣越傳越離譜。
「兒臣謝過皇阿瑪。」八貝勒遲疑了一瞬,才放下筆躬身道。
康熙抿了抿唇,臉色鐵青,不過卻不是衝著老八,而是太子。
堂堂一國儲君用這麽不入流的手段,就算是被噶禮所惑,也讓人難以啟齒,他連開口為太子辯解都張不開嘴。
一肚子氣的康熙索性也不再開口說話,找了個位置坐下,手捧熱茶,看著老八站在書案前一張張寫福字。
「皇阿瑪,兒臣都寫好了。」
桌麵上的紅紙已經用盡。
他雖然有刻意模仿自己這個時期的字體,但終究還是有些不同的,不知道皇阿瑪能不能看得出來。
康熙端著茶起身走過來,掃了一眼擺在書案上的大字,語氣淡淡的道:「迴去還是要把字多練練。」
平心而論,老八的字不醜,甚至在這個年紀已經算不錯的了,隻是他習慣了對老八高要求,這些年老八自己不也樣樣爭先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良嬪拍了拍兒媳的手,她們也做了七八年的婆媳,從前她隻覺得兒媳高傲,連句哄人的話都不會說,如今再看,這還是個不會哄人的,卻是個實心的人。
「那就讓他心疼去,大冷天的帶著你們跑到城外住了小一個月,就得讓他心疼心疼。」
良嬪邊說著,眼睛便不由自主的停在了大孫女身上。
這原是她的侄孫女,但她也是頭一次見,隻聽大嫂說這孩子長得有幾分像她,確實像,不隻是臉像。
良嬪看著隻有十歲的衛枝就像看見那時的自己,她十三歲小選進宮,因著這張臉,阿瑪對她是寄予了厚望的,所以特意找了門路送她去禦前伺候。
那時候她麵上強撐著平靜,內心卻日日惶恐,就像現在的衛枝,禮行得再標準,準備的再充分,眼神都是怯生生的,不過這孩子還是比她那會兒要強。
良嬪沒養過孩子,她的孩子剛滿月就被抱到惠妃娘娘那裏養著了,養到六歲就搬去了阿哥所,阿哥待她從不生疏,她們母子見麵,也多是阿哥主動關心她,她倒是沒有多少哄孩子的經驗。
「我讓人備了點心,都是你們阿瑪小時候喜歡吃的,你們也嚐嚐。」
麵前的炕桌上擺了一碟糖蒸酥酪、一碟紅年糕,一碟蜜汁玫瑰芋頭,一碟豌豆黃,還有三盞杏仁豆腐。「明月你也嚐嚐,這是特意去延禧宮拿的甜點,雖都是禦廚,一樣的點心味道做出來卻不同,阿哥剛搬去阿哥所那兩年,還總是惦記著延禧宮的這幾味甜點。」
八福晉端起一盞還溫熱的杏仁豆腐,舀出一勺嚐了嚐,果然是爺的口味,比尋常杏仁豆腐要甜些。
「爺愛吃甜口,喝碗豆花都要讓廚子放糖,可是隨了娘娘?」
良嬪溫柔看著兩個孫女,搖了搖頭道:「我口味兒清淡,不喜歡吃太甜的,或許是隨了我阿瑪,他老人家在世時是寧可一日無鹽也不可一日無糖。」
至於皇上是不是愛吃甜的,那她就不知道了。
衛枝小口品嚐著澆了玫瑰醬的芋頭,在心裏默默道,她也喜歡吃甜口,或許和阿瑪一樣是隨了太爺爺。
不比啟祥宮裏的融洽,幹清宮裏的氣氛僵硬,父在上,子在下,在行禮請過安,誰都沒主動開口。
康熙連寫了二十幾張福字,墨汁快用沒了,老八還在下頭傻愣愣的站著,也沒主動上來給他磨墨。
要說老八沒眼力勁兒是不可能的,他是想晾一晾老八的,可現在看來,誰晾誰還真不一定。
「過來磨墨裁紙,傻站著做什麽。」
「兒臣遵命。」很有被晾自覺的八貝勒打千行禮道。
上輩子皇阿瑪沒少晾著他,光站著就是便宜他了,一般情況下,他行完禮之後,皇阿瑪直接不叫起,讓他跪在那裏,皇阿瑪照舊做自己的事兒,批摺子也好,麵見皇子和朝臣也罷,都不耽擱,如果他跪的地方礙事兒了,不用皇阿瑪開口,他會主動到邊上跪著去。
磨墨,裁紙,將寫好晾幹的福字收起,把裁好的新紙鋪上。
八貝勒有條不紊,做完這些,便主動退到一旁站著。
康熙瞥了一眼,梁九功如果此時在屋裏都不會站的離他這麽遠。
老八這怨氣沒寫在臉上,倒是寫在了身上。
自個兒怕了太子,連告狀都不曾,倒是怨上朕了。
「朕累了,剩下的你來寫。」康熙把筆撂下。
「兒臣的字不好看。」八貝勒道。
不是他推脫,是皇阿瑪一直嫌棄他的字,不提在上書房讀書時被批評過多少次,他都出宮開府了,皇阿瑪還把寫的一首好字的何焯安排進府做他的侍讀。
「不好看就不好看,朕又沒打算賞給你,不會貼在八貝勒府。」康熙沒好氣的道。
八貝勒不吭聲了,拿起筆,老老實實開始寫福字。
康熙卻愈發氣不順了,老八從前在他跟前不這樣,老八就不是個寡言的人,從小到大都不是,諸子之中,老八是最有上進心最努力的,也是處事最圓滑的。
「朕已經讓趙昌嚴懲傳播流言之人了。」康熙淡淡的解釋了一句。
之所以用趙昌,而不是用宗人府和步兵統領衙門的人,是因為此事不宜大張旗鼓的去查,否則那些流言隻會越傳越廣越傳越離譜。
「兒臣謝過皇阿瑪。」八貝勒遲疑了一瞬,才放下筆躬身道。
康熙抿了抿唇,臉色鐵青,不過卻不是衝著老八,而是太子。
堂堂一國儲君用這麽不入流的手段,就算是被噶禮所惑,也讓人難以啟齒,他連開口為太子辯解都張不開嘴。
一肚子氣的康熙索性也不再開口說話,找了個位置坐下,手捧熱茶,看著老八站在書案前一張張寫福字。
「皇阿瑪,兒臣都寫好了。」
桌麵上的紅紙已經用盡。
他雖然有刻意模仿自己這個時期的字體,但終究還是有些不同的,不知道皇阿瑪能不能看得出來。
康熙端著茶起身走過來,掃了一眼擺在書案上的大字,語氣淡淡的道:「迴去還是要把字多練練。」
平心而論,老八的字不醜,甚至在這個年紀已經算不錯的了,隻是他習慣了對老八高要求,這些年老八自己不也樣樣爭先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